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慧能的“净土禅”观新论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正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能的“净土禅”观新论

  吴正荣

  摘要:“禅”“净”本是诸佛本源的不同陈述方式,因宗派之见而呈有为法差别。慧能从终极层面出发,将宗派意义上的禅净归摄于自性,以禅释净。建立“净土禅”观。不但不曾割裂禅净。更为禅净合流之肇始,从而开出永明延寿度其后者之禅净圆融观。

  关键词:慧能:净土禅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2-0128-03

  “净土”本是与“浊土”相对的诸佛清净世界,即佛教所要证得之“涅粲寂静”这一生命的终极实相存在。而“禅”除了具有“思维修”等含义外,更是生命“本源”性终极存在的表述。从这个维度理解,禅和净本来没有差异。但据《坛经》或各种灯录记载,即使同属禅门的南北二宗,甚或各自内部都难免出现争端。乃至今日,禅宗、莲宗各派内部或彼此之间都对“禅净”这个千古论题各执一词。这种争端的实质是自我执著的延伸。争端之始盖因认为慧能是在“批评”净土。实质上,慧能将“净土”置于自性中来诠释,旨在突出唯心净土的彻底性,恰好破除了各宗徒众将净土执为物象实有的障碍。永明延寿说:“但了唯心,见无所见。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若舍之则拨善功能,无门修进。”他认为执著于“有”,“便成魔事”。况且,依据佛教的理论,一切众生一旦证得佛果,都可以具有这种殊胜。慧能反而是将净土的意蕴阐释到了最彻底的境界,自性就是净土,净土也就是禅。只不过,因慧能是立足于其禅法体系来注解净土,“净土”就成为禅的一种表达方式,实为“净土禅”。在《坛经·疑问品》中,慧能详细地阐释了净土的意蕴,认为东西方是自心妄加分别。并且,心性功夫其实是“净土”的考量,心性纯净到什么境界,净土就是相应的境界。

  本文试图重新阐释慧能的这一净土掸观,矫枉人们对慧能思想的千古误读。

  一、“净土禅”之意蕴考辨

  净土宗始于庐山慧远而由善导实际创立,信奉阿弥陀佛,主要依。三经一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往生论》)为经典,念佛观佛为主要法门,其终极目标是往西方净土。一般意义上的净土,主要是作为宗派或修行手段存在的。但从佛教义理来看。净土更是一种终极存在。整个无量世界有无量千百亿佛,如东方有阿屠毗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兜率天有弥勒佛等等。每一个佛都有自己的净土世界。“净土”有多重含义,基本者二:其一指佛的法身,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常寂光:其二为佛所显化,就是佛为众生所造的净土。慧能强调的是自身修行所证悟到的常寂光净土,即“心灵净土”。《坛经》中有相关净土意蕴的表述,正因为后人对这段文字的不同解读,才造成了禅净之争。

  掸净争端。始于人们以为慧能《坛经》否定净土。独标禅之高妙。《坛经》云:“人有两种,法无两般。”埘明确指出佛法的本质没有差异,是因人的理解不同才出现争论。关于能不能到达净土,《坛经》中载:“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误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韦刺史问慧能,自己看到有很多净土信众都在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这样可以到达西方净土吗?慧能没有正面回答其可否,而是说,释迦牟尼在舍卫城讲法时提到。距此十万八千里远的西方,阿弥陀佛在接引众生往生彼国净土。但慧能马上将这个“物理”问题转向心性层面,他说,十万八千里就是心中的“十恶八邪一,除尽十恶八邪,就是上根器,就能到西方极乐。否则就是下根,永远也不可能求证极乐净土。慧能的眼里,“净土”并不是一种物理性存在,而是一种心性上的境界。只要“心净”,就可以到达那种极乐清净佛土。亦即,这种清净佛土是“心中净土”。如果只知道带着往生的欲望念佛,心性就被迷染,就不可能到“自性西方”。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慧能的确没有非议净宗。慧能“是提持禅宗的,他当然应当强调禅宗:他谈净土。并没有反对净土,只不过是把净土纳入禅宗的认识上来讲。”慧能禅源于宇宙的本源精神,不论禅净,最终都为体证这个生命本体。故而,各宗派的差异,实质上是方法上的差异。“净土”在这里成了一种禅宗的修行境界。或者从修行来说,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方法。

  从《坛经》的整个思想系统来看。慧能强调破除一切具象,就不会再造出一个会障碍心性的“实物净土”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俗谛”并不一定会障道,但前提是心性已有质的飞跃,即体证自性。莲宗经典《观无量寿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知。”目按照佛教的修行手段来讲,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修心。后人没有从整个佛教背景及禅净两宗的思想体系出发,多将“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几句曲解成慧能攻击修净土者是“迷人”。从佛经本意看。叶佛”的心并不是“意识心”,而是“智慧心”。加重意识心的运作,也就是迷得更甚,就是“迷人”。这点上,净和掸其实是一致的,二者的合流还在于本源上的“不一不异”。

  即使是修行法门上,禅净各具特色。却不见得就不可以相通。当慧能将“净土”当作一种方法,其含义就变成了“自净其心”,当下一念心清净,就呈现了“净境”,这净境就和西方弥陀净土相通。憨山大师一向主张禅净合流。他在《示慧镜心禅人》中说:“若约唯心净土,则心净土净……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此是古今未决之疑,此说破尽。而禅净分别之见,以此全消。即诸佛出世,亦不异此说。若舍此别生妄议,皆是魔说,非佛法也。”山大师意思是。即使是修行法门上,两者的本质也是相同,最终都要达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自心”。理解到这一层,“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则“禅净分别之见,以此全消”。憨山还着重申明,即使是佛亲自讲出来的,也不过是这样。那么,慧能“以禅解净”还是不曾脱离佛教精神。

  二、东西方乃自心妄认分别

  佛者,无相无体。从禅宗的自性论上来说,佛就是自心的成就。如果于自心设置一个东西方世界就增起分别心。慧能为韦使君讲的“净土禅法”中就说得分明:“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苦,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东方人”意指娑婆世界众生。虽是平凡人,只要心性纯净就可以见到自性西方。但如果西方世界众生心

  不清净。也是造了罪过,不可能真正彻底地见到净土。故而“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但是证悟者可以破除多元对立分别。当下一念就是西方净土。

  以哲学概念来表达,佛教的终极存在正好是要泯灭一切分别心才可能当下顿现。但它并不是实体,恰好是虚空。也因此,心灵的运作才能无滞。慧能将整个佛教的精神置于“心性”中来完成,就构架了万物一体,泯灭分别。所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文殊说:“如来界及我界即不二相。”意即“如来就是我,我就是如来”的意思。没有凡圣、禅净的分别。而“这一念清净”也就是自性净土。慧能将西方净土诠释为自心净土,自心清净和净土是一回事。心净则佛土净。慧能认为只要当下一念清净,就等同于佛,即处弥陀世界。

  会昌灭佛后,中国佛教诸宗中只有禅净迅速恢复元气且壮大,余者则偃旗息鼓。也因此,禅净两宗自然地被对立起来。当时两宗法众确也良莠不齐,造成派内的一些问题。法眼宗的第三代弟子永明延寿针对时弊提倡禅净双修,作《禅净四料筒》。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有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四料简》明显将“禅”当作一种修行手段而为“净土”服务,看来永明确乎是在贬损禅宗了。问题在于,《四料简》不一定是永明延寿所作。并且即使此处“净土”不排除有。净土法门”的含义,也不见得就特指“净土宗”。如前所述,“净土”是修行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慧能的净土井没有与净土宗构成矛盾,是受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出现这种对立,原因多是“近世修净土者,只知周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圆通偈也多误解的,这不独辜负文殊菩萨,而且带累永明禅师。终亦对权实法门,不能融会贯通,视禅净之法,如水火冰炭。”对立祥净者不知诸法门统摄于一心,对佛法的理解还是相对偏狭,造成曲解;了。

  法门圆通。根本上是一致的。《楞严经》中诸位菩萨所阐述的二十五个法门。每一法门都不离六根。直通本性,所以文殊师利才宣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至于永明《四料简》,即使果真是永明延寿所作,其宗旨也不离《宗镜录》、《唯心诀》,万法唯此一心而已。《宗镜录》序明确说:“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矣。”净土不过是唯心所造而已。他又说:“无有一法能出唯识之性相矣,是知一心为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真妄性相交通,圆融无碍,自然就没有分别心,就不会执着于禅门净土,更不会执着于西方或尘世。故而慧能《坛经》的真正智慧还在于从心照见一切万象,破除妄执,归于圆融净土。

  三、自性功夫是“唯心净土”的考量

  “净土三经”构设了一个完美的西方净土。但这个净土离人们的世界似乎很遥远,需要西方三圣接引才能到达。《维摩诘经》通过维摩诘居士和文殊师利的辩答,展现了一个。人间净土”。维摩诘居士是在家悟道的典范,众生最大的惊喜是:在世间亦可证果。而慧能禅法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唯心净土”。这个净土实质上是心性修行的境界,证悟自性,心灵净土自然呈现。“慧能在《维摩诘经》‘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心净土净’理论的基础上,宣扬了自性是佛。白性弥陀思想。”这个净土人人本具,只要心不染着,就是自性净土。慧能告诉韦使君等人:“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这个净土刹那间就可以体知到,这就是。当下的一念清净”。慧能再次强调:“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慧能认为,当下一念觉,就是佛,一念愚,就成了迷人。这是典型的南禅顿悟见性的真义。所有业力破尽,就达到“内外明彻,不异西方”。

  慧能用禅宗的话语系统将“净土”的含义诠释了出来,这就不拘泥于造出一个“西方净土”的相。憨山德清再一次将这种禅净的一体性细化。他说:。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极乐。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呈现。步步极乐家乡,又何必远企于十万亿国之外,别有净土可归耶!”一如慧能一样,憨山用心来统摄一切法:”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就如引文中慧能所讲一样,”作此修,如何到彼?”一念心净,就是往生。自性唯心净土”的正法之根源。如此。受众本来膜拜外设的世界,转而来建设内心。宗派分别中常有。自力”“他力”的对立概念,事实是,自性功德一旦启动。就是“自力”,同时也是“他力”护持。这种“他力”实质上是自性常寂之光。佛法本为方便而设,但它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就是受者忙于作概念分别,迷于知解。慧能禅法的透彻之处,就在于让信众回归自身,立足于真修行,从自身来真正体昧“净土”的殊胜。

  “唯心净土”是禅宗自性自作的产物,强调修行是个体生命的自我展现,并不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左右自己成佛的可能性,而净土宗的教义表现出来与此颇有差异。不过并不违背佛教的义理。以后的倡导禅净合流者,包括中锋明本,明代四大高僧乃至近代虚云等,都在极力突出自心所化现“唯心净土”。“所以佛说唯心净土者,专在一念净想所感变耳。”这种观点不一定直接承自慧能,但却由慧能建立。大凡证悟者,心性本为一体。禅净争端是一种立于表象的门户之见,要真正消除这种执著,就必须“以心证心”,会通诸佛祖师,同一心体。而慧能的伟大,在于不但证悟了这种生命实相,还在于将这种“唯心净土”通过“心性一的境界更为简易透彻地。量化”了出来。

  综述之,可见慧能非但不反对净土。反而是净土禅的建立者。正是慧能禅净观的建立,为后世的禅净合流打下了基础,才开出蔚为大观的禅净合一论。否则后世的禅净合流趋势不会如此顺利。虽有对立禅净者,但从整个禅净关系史来考察,承袭慧能思想者还是占主流。此处将慧能关于净土的观点强名为“净土禅”乃为随顺方便,也为突出慧能禅的特色。在慧能那里,“净土”和“禅”并不构成对立,他将一切法都纳入自心,佛的境界由自心所成就,“净土”也是自心所变现。当体证法身,就是常寂光显现,也就是自心弥陀。强行将这个无相而实相的“本源”分为禅净或东西方都是自心之计较,行为本身就已远离心灵净土了。

  出自: 《船山学刊 》 2010年2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五祖禅韵
下一篇:宋代士大夫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