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善寺与京师七绝
弘善寺与京师七绝
刘侗是明朝后期的进士、散文家,他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曾称京师有被称为七绝的七棵奇树,它们分别是:天坛秋榆钱,显灵宫折技柏、报国寺矬松、卧佛寺古藤箩、弘善寺的西府海棠、相思苹婆、擎天柰子。弘善寺就在今天的十八里店乡十里河村,寺早已无存,古树也没有影踪,只有弘善村、弘善路和曾经繁华的弘善农贸批发市场、新建的弘善家园小区还能从地名中感受到历史曾有过的一瞬。
弘善寺可是明朝有名的寺院,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是宦官韦霦的坟寺。民间还称为韦公寺,韦园寺、太监寺。弘善寺环境优雅,景致漂亮。据《帝京景物略》记载:这里高墙林立,院中房屋斗拱飞檐,正堂前有一里多长的深溪,水深可行船,但并无舟楫,岸边芦荻摇曳;堂后有假山,怪石嶙峋,树木避日,幽雅清静;穿过假山为观音堂,也叫静修堂,据传堂内西墙有康熙初年禹之鼎画的双鹤图,东墙有陈奕禧写的徐渭画鹤赋,这两件作品被称为当时的“二妙”。此外,这里一些小景也格外让人陶醉,嘉庆年间进士王世贞曾写诗专门记述弘善寺的水亭。其诗《韦氏水亭》道:“偶成春服始,挟侣问幽踪。芳草近寒食,空林闻午钟。惊波双鸟出,迷路一僧逢。欲竞名园赏,停杯感慨重。”他的另一首诗《区大相游城南韦氏园》中,更详细地写出了弘善寺的水、塘、树、花、鸟、鱼,诗文写道:“暄风荡嘉卉,膏露沐时芳。休假出南园,众友与我行。方塘溜清渠,珍木秀通庄。谷禽选树鸣,水族近人翔。素柰呈雪姿,绮棠绚霞妆。俯仰茂对育,羁累为之忘。嘉彼中园有,坐叹此流光。取快直时扬,欢乐宁讵央。寝言幽涧侧,彼子独寒裳。”
弘善寺的景好,京师七绝中的弘善寺三绝更好。这海棠、苹婆、柰子到底绝在哪里呢?先说这西府海棠,其名因晋朝时生长于西府而得,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花姿潇洒,花开似锦。弘善寺的西府海棠为两株,在大殿之后,左右各一,树高丈六。一般海棠花无香味,而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每到春夏之交,迎风峭立,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日光中炫丽明媚,雨过后清香犹存。
苹婆又称频婆、凤眼果、富贵子。源出梵语,原意为“身影”,意译为“相思树”。其叶长椭圆形,其子红色,可入药,温胃,杀虫,多生长在我国广东以南。弘善寺里的苹婆树,生长在静修堂前,树高五六丈,开花之时,“鲜花新绿,五丈皆花叶光”。初秋之时,果熟叶落,满树是绽开的苹婆果。苹婆树为南方庭院树,故在京师北方很少有见,特别是弘善寺苹婆不仅茂盛而且结果多,就更是北方之奇了。
柰子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沙果,又称花红果、林擒、联珠果等,传统蒙学经典《千字文》称“果珍李柰,菜重芥姜。”被列为果中珍品。柰子属于小乔木,一般用来做苹果树嫁接时的砧木,但弘善寺的这棵树却大得出奇,“婆娑满亩”,像一把擎天大伞,遮蔽着屋舍、庭院。由于柰子花的花期长,有6至7个月,所以花开时节,洁白的花朵,伴着沁人的花香,在树下小坐,赏花、品茗、对弈、赋诗……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弘善寺随着历史的推移,由太监的坟寺也就逐渐变成京城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百姓的休闲游览之地。到了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冲破长城封锁线,直逼京师,攻德胜门、广渠门。弘善寺三绝,在这次战火中,长了百年的柰子树首先难逃一劫,被砍了枝杈,断了树根,成了柴草被火烧殆尽。至乾隆年间,弘善寺的园亭已坍塌,“海棠、苹婆俱无存”此时的京师弘善寺三绝彻底告终,据记载,此时,假山深溪,静修堂还在。民国时,这里已看不出寺园的痕迹,仅有看不出景致和房屋的残墙、断壁、石山。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弘善寺村已开发成弘善家园居住小区。抚今追昔,曾繁及一时,花开叫绝的京师名胜之地,几经变迁,由繁盛到衰落、再由衰落到繁华。现在,这里已成为朝阳百姓生活的和谐之地。 (晓满)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