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法显大师是佛教民间外交的先驱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夏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显大师是佛教民间外交的先驱

  黄夏年

  “外交”有二种形式,一种是国与国之间的官方正式联络,另一种是团体与私人之间的民间往来。佛教就是扮演的民间交流的角色,属于民间外交中的一种,所起的作用非可小看。

  佛教在古代所起到外交作用,是不可抹杀的。魏晋南北朝,周边许多国家给朝廷的上书称赞中国佛教。如梁大通元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后王伽叶伽罗诃梨邪使奉表曰:“……我先王以来,唯以修德为本,不严而治。奉事正法道天下,欣人为善,庆若己身,欲与大梁共弘三宝,以度难化。信还,伏听告敕。今奉薄献,愿垂纳受。”(《梁书》卷五十四《诸夷?师子国传》)

  大唐盛世,佛教对推动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作用尤巨,著名的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获得了印度国王的礼待,降服了外道,声震五印。印度国王特地托他致书中国皇帝,要求两国修好。鉴真法师东渡日本,不仅传去律宗,而且还受到朝廷的礼拜,专门为他修建了寺院。

  总之,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一直起到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增进与各国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佛教徒所扮演的民间外交的角色,对中外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功不可没,至今受到人们的怀念与传诵。而这一切活动,可以上溯到法显大师,他是开展我国民间佛教外交活动的最早的佼佼者之一。

  法显的传记记载,法显到印度舍卫城,告诉当地僧人他们是从汉地来的僧人,当地的僧人为之赞叹,“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以来,未见汉道人来到此也。”法显代表了中国佛教的形象,让印度僧人首次看到了中国僧人的风采,赞叹中国,宣传中国。

  法显到师子国,不仅介绍了该国的风俗地貌和佛教传播的盛况,还特地指出,这是南亚地区的一个“大国”(于是遂成大国)。佛教对师子国的影响至深,“其国立治已来无有饥丧荒乱,众僧库藏多有珍宝无价摩尼。”“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屋宇严丽巷陌平整,四衢道头皆作说法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铺施高座,道俗四众皆集听法。”所有这些,让他不禁想起佛法“若干百年当复至师子国”的传说。这时中斯之间的商贸交流已经有之,在《清净道论》中记载了当时在斯里兰卡市场上有支那绸出售,法显在师子城中的青玉像象旁边有人以晋地白絹扇向其供养,让他不禁感动的潸然泪下,唤起他思家之心。在法显时代,中国人已经到达师子国,但是他们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而法显在师子国经停两年,在《法显传》里详细地描绘了当地的情况,使中国人对师子国有了整体的印象,了解到这也是一个佛教国家。正是由于法显对师子国的记载,使魏收在撰写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史书的佛教志——《魏书?释老志》里将法显的事迹收入其中,充分肯定了他对促进中斯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终南太一山释氏撰写的《释迦方志?游履篇第五》里面,列举了二十个典型的西行求法的例子,法显到师子国被列为第八例,指出了他“凡经三十余国,独身达南海师子国,乃泛海将经像还”之特例。法显以他的孤身一人之力沟通了中斯两国的交流,开启了两国民间外交的先例。

  《释迦方志》卷下曰:“秦周已前,人尚纯素,情不逮远,故使通聘止约神州。汉魏以后,文字广行,能事欝兴,博见弥远。……及显宗之感瑞也,创开仁化之源。奉信怀道,自斯渐盛,或慨生边壤投命西天,或通法扬化振策东宇,或躬开教迹不远寻经,或灵相旧规亲往详阅,斯之多举,并归释宗。”佛教在沟通中外,促进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中国佛教徒作为民间外交形象大使的最好写照。法显正是众多的佛教民间外交使节的先行者,《高僧法显传》称赞:“斯人以为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法显给后来者作出了榜样,激励后来者前仆后继,前往西方求法寻经,中国形象也在其后继承者努力下,被广为宣传开来。今天我们当然不能忘记法显给我们的启示及其贡献!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