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古城塔影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田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城塔影

  厝边记者洪春锦/曾小琴/摄影记者田米

  “都讲泉州人‘站像东西塔,倒(躺)像洛阳桥’,这到底有什么用意呢?”西郊社区小陈很好奇,昨天他打进《厝边》和鲤城区方志委联合开通的泉州掌故热线(0595-22877006、28015110),点击了江滨公园5公里浮雕群里的“高塔长桥”。

  厝边记者一打探,这才知道,泉州方圆百公里,除了雄伟挺拔、遇上8级地震都不会倒的东西塔之外,还有很多的古塔。古塔有多少神采余韵呢?浮雕看得有点抽象,本期就请各位厝边和我们一起前去看看东西塔、城心塔、应庚塔和姑嫂塔的风采。下期《厝边》,我们将带大家去看的,则是泉州的一些古桥,敬请关注。

  东西双塔健如初

  东西双塔在西街开元寺里,东塔大名镇国塔,西塔又叫仁寿塔,从西塔走到东塔大约500步。远远看去,两座石塔外墙斑驳点点,发黄泛黑。

  走近才发现,双塔有种泰山冲天的感觉,特安稳。一层8根数米高的大石柱和成人高的佛像,都是用整块石头雕成的,众多小块石头巧妙垒成塔檐,看上去固若金汤。那些黄黑色斑,只不过是些丁点大的风化痕迹。一层4个铁门紧锁着,以前却可以上塔观光。

  听说东塔1100多年前始建时,是5层的木塔,后来加到13层,100多年后,东塔被一场大火烧掉,30多年后重建。700多年前东塔改成7层砖塔,1250年建成了5层石塔,高48米多,也就是现在的样子。西塔建于916年,现高45米多。

  难以想像的是,400年前的明朝,泉州发生了数次大震,最厉害的一次竟达8级,可是东西双塔都安然无恙。泉州人爱自称“站像东西塔”,也许就是这样来的。

  城心塔处非城心

  走到西街井亭巷69号门口,就能看到院子里的城心塔,红砖做檐,水泥为壁,有四五米高,周围数座高楼林立,城心塔站着显得很矮,一点也看不出塔的英姿,听说它是市区现存的唯一砖结构古塔。

  虽然城心塔快要湮没无闻,可是原泉州市文管会研究员郑焕章却认为,城心塔以前也曾经辉煌过,它正是泉州故城的“城心”所在。据说,从城心塔出发,走到现在的蔡巷、孝感巷、花巷和泉山门四处的距离大抵相当,而这四处所合围的辖区,刚好和唐朝时的泉州故城相当,“城心塔”由此得名。这也是有些专家怀疑它的建造年代早于明朝永历年间的原因,而不是像《晋江县志》所记载的那样,是永历年间修造的。

  当然,城心塔现在已不再是泉州的“城心”,泉州市区比1000多年前唐朝的范围,不知大了多少倍,而且还在不断东进。从城心塔的地位变迁,能看到一个城市的成长背影。

  “应利倾斜”已扶正

  4年前,崇福寺里的斜塔应庚塔,名噪一时,因为有关部门要把它扶正,应庚塔有地宫,还有大量宝藏的传闻不胫而走。

  当时这座高11米、八菱形的7层实心石塔,倾斜严重。据说应庚塔在宋朝始建后,就已出现倾斜,古代有塔能“应利倾斜”的说法,就是说,塔斜向哪一个方位,那边的百姓就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应庚”正是这样来的。

  可是发掘后,却没在塔下找到传闻中的地宫。不过,塔里还是发现了很多宝物,古钱4000多枚,铜镜44面,第二层的石函里还发现了金盒之内的舍利,金盒底有铭文“熙宁元年”,这下塔的确确建造年代也浮出水面。一年之后,应庚塔重修完成,所有宝物一一归位,塔身按原貌恢复,只是倾斜的应庚塔已被扶正,它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塔”,不偏不倚,只是石头上的风化痕迹还是一成不变,千年岁月写在其上。

  姑嫂塔边盼郎归

  泉州古塔,除了市区的,外围各县市也有很多。其中,石狮有座古塔因为一个传说多了一个别名,并且有点因为这个传说而更加闻名的样子,它就是石狮宝盖山上的姑嫂塔。

  车在泉州沿海大通道奔驰,到了宝盖山路段,远远就能看到,在光秃秃的山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塔,很显眼,就像一座楼阁。据说很久以前,石狮有一对寡居的姑嫂,每天都会一起跑到塔边向海边眺望,她们牵挂的,正是自己出海讨生、久无音信的夫婿。姑嫂塔也叫关锁塔、万寿塔,高20多米,5层石塔,但现在大家更习惯叫它姑嫂塔。

  泉州古塔有不少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研究员杨清江说,泉州市区古塔除了久负盛名的东西塔之外,还有城心塔、应庚塔等;晋江有瑞光塔、江上塔、无尾塔、星塔等;石狮有关锁塔、六胜塔、塘园塔等;南安有佛岩塔、诗山石塔、五塔岩石塔、牛尾塔、永济宝塔、风聚塔等;惠安有仙境塔、平山寺塔、圭峰塔等;安溪有雁塔;永春有介福塔;德化有泗高石塔、塔兜石塔、文峰塔等。

  原泉州海交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研究员、考古组与学术研究组组长黄天柱说,从唐朝起泉州开始造塔,宋朝时造塔成风。起初造塔是为了埋藏佛的舍利,后来塔还有用来普度、望、标志、观瞻等等。塔的外形以类似楼阁的为主,另外还有球形塔、方形塔等。各式古塔大多建在寺庙、桥头、山上、溪边、海滨,所用材料有木材、花岗岩、辉绿岩石等,大塔多为空心,小型塔一般为实心。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