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苌弘向孔子论音乐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4日
来源:凤凰网历史综合   作者:凤凰网历史综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苌弘(公元前582?一前492)字叔,四川资阳忠义镇苌弘村高岩山人。中国南派天文学巴蜀代表人物,春秋时代音乐大师,东周阴阳家,周景王的王畿大夫和敬王时内史大夫。接替刘文公处理国事,致力于周室富强统一,终生不渝,深受后世景仰。


南郊苌弘雕塑(原南郊公园)

  苌弘通晓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谶纬之学,还擅长音律,人称智多星。前518年,孔子前往成周访问他,向他学习音乐理论和天文知识,并对音乐曲式结构作深入探讨,充分估价音乐在政治、军事、文化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前495年,罢官一身轻的孔子为了学术文献大业,又到周都拜访苌弘,学习音乐理论。孔子问:“周舞《武乐》演奏前,击鼓警示众乐手,以便各有表情。可为什么准备那么久呢?”苌弘答:“那是武王讨伐纣王,担忧战士不齐心,所以先击鼓诱发斗志,待到士气旺盛了才出征。现在表演这首战争舞曲,停顿很久才开演,就为了体现武王当年的心情。”

  再问:“长吟慢叹,表现何意?”答:“战士们企盼武王早下命令,生怕贻误了战机,所以形诸咏叹调。”

  又问:“起舞时挥袖飞扬,踏地顿足,脸色威严,忽生开战模样。这种乐舞怎么理解?”答:“那是姜太公的志趣。他辅佐武王伐纣,惟愿速胜,所以奋发勇猛来助战。”

  又问:“舞人一会儿右膝跪地、左膝离地,为什么?”答:“伐纣时队伍有乱列,周公召公申明法度,让士兵右膝跪地致敬,悬左膝以待纠偏。所以今天的《八佾》舞表现了战斗时乱挨相正的样式,都跪下去又站起来,排列整齐,再现周召二公的故事,并不是《武乐》舞中有跪姿啊!”

  又问:“乐声深沉到贪鄙的商音,怎么理解?”答:“武王为天下除暴,哪有贪商之声?乐师传承过程中,曲调走样,才让人有这感觉吧。如果不是乐师典范失传,那就是武王年老智昏,才有了贪商的曲式。再说起舞时武王孟津阅兵,北对朝歌方向;再奏时已消灭殷商;三奏时已诛纣王凯旋南下,班师镐京,创建周朝;四奏时天下太平,南方荆蛮都来归服,为周朝疆界;五奏时东西中三队分为左右二部,体现国家太平岁月,分陕地东西而治,周召职任左右二伯;六奏颂扬国王盛德,象征回朝整顿军队,舞人归位停步,以示尊崇天子。武王和大将军在队伍中摇铃振奋士气,演奏时也两人提铃,夹列按照节拍,讨伐纣王及其四方附逆诸侯,显示中国的盛大威风。分部前进,想早成大业。久驻雄兵,等待诸侯增援。胜利后停战兴利,抚恤功臣,发展生产,振兴文教,减轻赋税,教民孝佛。于是周朝王道四方响应,礼乐交通,那《武乐》迟缓久待,不也对么?”

  孔子最后问:“《韶乐》《武乐》谁优谁劣?”答:“《韶乐》是虞舜时歌谣,《武乐》为周武王曲调。如果讲论功勋,舜继尧业天下大治,武王伐纣解救万民,都是功高与日月争光,不分高下。然而就乐论乐,《韶乐》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声容虽美,曲调却晦涩隐含,稍为逊色。所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惟有《韶乐》可算尽善尽美了!”

  苌弘推祟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认定《韶乐》无可挑剔;他维护奴隶主周天子的统治,又稍嫌暴力革命要流血,不免对《武乐》略有微词,这是他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偏见,并导致孔子“乐以发和”思想,主张温柔敦厚,希望和平、协调,反对狂躁激进。这种保守哲学,中和理论,影响了几千年。后来,苌弘对刘文公之子刘定公说:“仲尼言必称先王,廉洁谦让,见多识广,记忆力强,大概是圣人又产生了。”有一次,宾牟贾论述商音,孔子点头叹道:“我听苌弘讲过,和你说的一致。”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对他删《乐经》、著《春秋》帮助很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