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在四川佛教史上的标杆意义
乐山大佛在四川佛教史上的标杆意义
作者:向世山,四川省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四川佛教的历史发展是一种多元性的演进。从北路、南路、东路传入的佛教彰显各自的特性,或神异,或思辨,或土木建设,但是,有一点在各个区域表现都很突出,即依据山体雕凿佛菩萨像。至今,在四川境内的摩崖造像是中国佛教美术史上重要组成部分,尤以数量众多、体量巨大、类型繁复、晚期造像多而著称。而以大佛扬名寰宇的以乐山大佛为最。有意思的是,若以四川境内的造像分布作放射状图绘,乐山大佛无疑位处放射中心。似乎冥冥之中,昭示乐山大佛秀出众列,领袖群伦。以现今四川旅游景点的统计数据显示,乐山大佛的观光人数也是名列前茅,看乐山大佛、拜峨眉山是促使广大游客来到西蜀的内心召唤。1996年,乐山大佛与峨眉山组成的风景名胜区成为世界遗产,且是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文化是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形成的景观文化。乐山大佛在四川佛教史的地位是一种信仰的象征,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上是造像的壮美类型的典范。
一、
乐山大佛塑造的是弥勒佛。弥勒佛造像的盛行是宋以前的现象,是弥勒佛信仰盛行的反应。而唐以后,弥勒佛的造像急剧减少,反映的是弥勒佛信仰的退位,其中政治原因的是第一位的。
在四川,弥勒佛的造像出现最早是川北的广元千佛崖,为唐神龙二年(706年)。中晚唐时期,非常流行。在安岳千佛寨、安岳卧佛沟、巴中南龛、巴中水宁寺、邛崃石笋山、夹江千佛崖、仁寿牛角寨、蒲江飞仙阁、丹棱、郑山—刘嘴、资中北岩、安岳千佛寨、荣县千佛崖等地陆续出现。以后,弥勒佛造像衰减,与中国其他地方的趋势一致。所以,乐山大佛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前半期弥勒信仰流行的一个标志。
二、
乐山大佛的产生是中国佛教流行佛菩萨信仰的反应,同时是佛菩萨灵感记的反应。佛菩萨是能够救苦救难的。这是大乘佛教极力强调的一点。对于发起者海通和尚来说,乐山大佛的最大功能就是平息水患,所以,乐山大佛就是镇江之佛。但是,如何雕凿乐山大佛,海通禅师是慎重决定,科学决策的。
古代的乐山地处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急流汇聚凌云山麓,水势凶猛,舟辑常被颠覆。夏汛水猛,直捣山壁,船毁人亡不时发生。于是,来自贵州的海通禅师目击此景,心情哀痛,立志在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开凿石方,移山石填大河,“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这是一项巨大工程,如何来完成呢?海通禅师决定通过凿造弥勒佛大像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达到集纳社会力量来完成心愿。“若广开慈容,大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海通禅师于是展开工程规划,消息传开,民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海通禅师自己还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雕凿大佛工程顺利展开。在海通禅师的行为感召下,“万夫竞力,千锤齐飞。大石雷坠,伏螭潜骇。巨谷将盈,水怪自空”。“不几载而圣容俨然”,“惊流怒涛,险自砥平”。也就是说,海通禅师方法是通过开凿石像得到大量石方,抛掷江中,减少深水的漩涡和流速,从而达到减杀水势,令舟船行驶平稳的目的,这样就可避免水祸悲剧。海通禅师的方法取得了一石二鸟的功效,大佛像雕凿完工之日即是填江止煞之日。在今日的工程治理中,海通禅师的这一方法屡见不鲜,具有省工省力的特性。
海通禅师表现的科学决策的另一方法是,做小样。据《方舆胜览》记载,在乐山城西二里有石佛山,是能仁院遗址。南宋陆游有《能仁院》诗赞道:“江阁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斜阳徙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并自注:“能仁院前有石像高丈余,盖作大像时样也。”做小样是建筑和大型雕像常用流程。
海通禅师还是规划高手,“规广长,图坚久,顶围百尺,目广二丈,其余相好,一以称之”。“规广长”,就山体而计划雕凿佛像的体量,即规划出大小、高低、厚薄的尺寸问题。“图坚久”,就是解决体态稳固,以及排水和风吹雨淋问题。“顶围百尺,目广二丈”,从山顶往下凿,首先解决头部大小问题。“其余相好,一以称之”,解决形体、四肢、五官等比例问题,一般按照佛教的标准或人体基本标准。正是化了这么大的工夫,即使经历千余年的风雨,乐山大佛还是“标准佛像”。
但是,许多观众常常惊叹于乐山大佛的伟岸与壮美,佛菩萨的无边法力,却没有想到海通禅师所用的科学方法。
三、
乐山大佛的产生是佛教渗透中国僧、官、民信仰生活的反应,是僧人、官员、朝廷的、民众接力相续合力所为。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延续90年,历经四个皇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和三代人,才完成了这世界第一大佛的雕凿。
乐山大佛工程为什么得到广大官民拥护与支持?第一,海通禅师“发诚之至,救物之弘”,做的是民心工程,“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永镇风涛。故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支持。第二,海通禅师以宗教社会心理,即崇拜弥勒佛的大众心理作为推动巨大工程的的动力。“……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正是海通禅师准确把握了在官民之间盛行崇拜未来佛弥勒的心理才敢于推出“持久战略”,所以,在“其费亿万金,全身未毕,禅师去世” 的不利情况下,感动得两任地方行政长官和朝廷大施援手,正如韦皋所言“事感天人,克遵前志。谅禅师经始之谋大,虑终之智朗。苟利物以便人,期亿劫以同济。
四、
从佛教造像史上说,71米高的乐山大佛是中国特别是四川雕凿大佛的一个集中反应。而作为世界最高的石刻坐佛,乐山大佛是大佛造像的一大亮点。中晚唐时期,四川弥勒佛造像有两个变化,一是单体造像少见,二是出现夹侍菩萨。之所以有此变化,研究石刻造像的专家胡文和认为这跟唐朝密教兴起有关。
以弥勒佛为主体的巨大雕像在唐以后衰落,但是,雕凿大佛的热情并没在四川减退,高大造像仍在陆续登台,如宋代禹迹山大佛(南部县,高17米多)、潼南大佛(高约27米。现属重庆潼南县)、东山大佛(荣县,高36米多)、涞滩大佛(高近13米,今属重庆合川县),明代石门大佛(高约23米。今属重庆江津县)等。
五、
从艺术角度来看,由于千年风雨和多次维修,乐山大佛的考古和艺术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但是,至今仍旧是中国著名景点和香客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其原因在于审美经验上的壮美和惊悚的感受。历代诗词和游记都叙述着这类经验。
古人有一句话:“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 宋代邵博语,嘉州即乐山)
不过,现代人有一个重大审美缺失就是看不到“金身”的风采了。据记载,大佛凿好后,“或丹采以章之,或金宝以严之”,成为“金佛”。还在大佛身上建造了一座13层的木结构楼阁,名为“大像阁”,为大佛遮风挡雨。唐时监郡摄加州刺史薛能诗曰:“像阁与天齐,何人置石梯。”宋代范成大曾亲眼目睹:“为楼十三层,自头面以及其足。”后来,楼阁毁塌不存,佛像表面遭到严重损坏。
不过,要想领略大像阁覆盖下的“百丈金身”,可到原属四川(今属重庆)的潼南县看潼南大佛。潼南大佛也是一座摩崖大佛,唐代雕佛首,宋代造佛身,清朝同治年间装金身。像高27米,覆建有七层飞阁。
大像阁毁于何时,至今无定论。一说毁于明末兵火,一说毁于元末战乱,一说毁于宋元之际的战争。民间还传说是张献忠烧毁的。对于今人来说,是否重建大像阁来保护乐山大佛,也是众说纷纭。若重建大像阁,那么,“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壮美就难以领略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