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嘉州九顶清素禅师初探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徐文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嘉州九顶清素禅师初探

  作者:徐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嘉州九顶清素(?-1135)禅师为五祖法演(?-1104)门人,两宋著名禅师。据《嘉泰普灯录》卷十一:嘉州九顶清素禅师本郡人,族郭氏。于乾明寺剃染,遍扣禅扄。晚谒五祖,闻举首山答西来意语,倐然契悟。述偈曰:“颠倒颠,颠倒颠,新妇骑驴阿家牵。便恁么,太无端,回头不觉布衫穿。”祖见,乃问:“百丈野狐话又作么生?”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祖大悦。久之,辞归,住青溪。太守吕公来瞻大像,问曰:“既是大像,因甚么肩负两楹。”曰:“船上无散工。”至阁下,睹观音像,又问:“弥勒化境,观音何来?”曰:“家富小儿娇。”守乃礼敬。勤老宿至,师问:“舞剑当咽时如何?”云:“伏惟尚亨。”师诟曰:“老贼死去!儞问我。”勤理前语问之,师叉手揖曰:“拽破!”师后迁九顶,道播阆中。绍兴乙卯四月二十四日,得微疾。书偈遗众曰:“木人备舟,铁人备马。丙丁童子稳稳登,喝散白云归去也。”竟尔趋寂。示众机语未见。[新纂续藏经79册,93页上中。]据此,清素为嘉州人,俗姓郭,出家于乾明寺。遍参禅门,晚谒五祖法演,闻举首山省念答西来意语而契悟。

  据《古尊宿语录》卷八首山和尚《住宝应语录》:

  安员外问:“弟子不会,请师垂示。”师云:“水急浪开渔父见,锦鳞透过碧波中。” 员外云:“承教有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如何是常住底法?” 师竖起拄杖,召员外云:“且道这个是住底法,不是住底法?”员外云:“未晓之徒,如何赈济?”师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员外云:“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师云:“何得对众妄语?”员外拟议,师便喝。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风吹日炙。”问:“只如龙牙问德山,山乃引颈。此意如何?” 师云:“德山引颈,宝应即偃身缩项。”问:“只如和尚道‘新妇骑驴阿家牵’,意旨如何?”师云:“百岁翁翁失却父。”僧云:“百岁翁翁岂有父!”师云:“汝会也。”[新纂续藏经68册,49页上中。]

  新妇即新媳妇,阿家即婆婆,媳妇骑驴,婆婆前牵,似乎不合常理,耐人寻味。此语出格,三玄中收不得,四句中不包括,领之则天长地久,日月齐明,不悟即耳聋眼瞎,落堑入坑。要做一个寂寂惺惺、不受人瞒的大丈夫汉,必须直下承当,切莫颠倒,白云深处有寒灰,海中扬尘迷杀人。

  这一公案影响很大,引起了禅门众多宗匠的兴趣,如首山门人神鼎洪諲、石霜楚圆门人黄龙慧南、道悟可真、琅琊慧觉门人海印超信、天宁琏、保宁仁勇、真净克文、佛国惟白、慈受怀深、天童正觉、五祖法演、文殊心道(一作“正导”,卒于建炎己酉1129贼难)、南华知昺(昺铁面)、鼓山士圭(1083-1146)、大慧宗杲、护国景元、湛堂智深、牧庵法忠、简堂行机等纷纷为之作注。

  五祖见偈,更以百丈野狐探之,恐其错下名言,清素当仁不让,一句“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使五祖大悦,予以印可。由于资料缺乏,不知清素何时来参,何时离去。

  据《法演禅师语录》卷三:送蜀僧

  相聚淮南四十年,而今归去路三千。

  有人若问西来意,水在江湖月在天。[大正藏47册,667页上中。]

  这位蜀僧不明何人,不知是否就是清素,至少有三个条件与清素相应,一是为蜀僧,二是由西来意得悟,三是重归蜀地。假如此人就是清素,那么他从五祖时间颇久。

  清素辞归后,始住青(清)溪,后住九顶。其时名为青溪者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当阳青溪玉泉,由于清素意在归蜀,此青溪当在四川。

  克勤是清素同门,善果为开福道宁(?-1113)门人,道行是龙门清远(1067-1120)门人,为下一辈。

  吕太守至阁下,见观音像,又道弥勒道场,观音何来,清素答曰“家富小儿娇”,是说弥勒当来之佛,一切具足,富超天下,故小儿娇惯,观音现前。太守闻言礼拜。

  五祖门下有二勤,此老宿既有可能是慧勤,也可能是克勤,然佛鉴慧勤居太平、钟山,未曾住持蜀中寺院,且当时可能已逝,故此老宿当指克勤。

  清素于绍兴五年(1135)六月二十四日入灭,其遗偈也颇为庆快,不惧丙丁,喝散白云,可谓生死自在。

  清素虽然气格超绝,可惜法语散失,而且其门人无考,令人叹惋。

  又据《锦江禅灯》卷十九:嘉州凌云寺,元旹为战场,至正德间,僧千峰,曾为狱卒,囚徒甚伙。峰曰:“世乱刑繁,多不当罪。吾怜汝释之,我亦从此逝矣。”遂削发为僧,结茅九峰山。其建竖功绩颇多,兹不繁录。千峰肉身,现存释迦舍利塔、舍利泉前。考碑,乃九顶清素禅师十一世孙也。清守道讳楫傅公,梦感从建塔房,新金衣焉。塔主心通,请圣可禅师,安居于此。尝书赞于壁云:“石可烂兮铁可销,何如色体更坚牢。法身有相还知否,入眼舟从万里桥。”有刮胸验真伪,辄发痈,忏谢愈。因而人无敢侮矣。[新纂续藏经85册,220页中下。]

  此载凌云寺一代元时为战场,故狼烟四起,僧徒零落。“至正德间”恐当作“至正年间”,因正德为明武宗年号,当时非为乱世。千峰所居的九峰山,在四川资中,与乐山相去不远。千峰和尚建竖颇多,惜未之录,只知其肉身不坏,存于释迦舍利塔前。据其碑,知为清素十一世孙。最为可惜的是,从清素到千峰之间的十代究竟为哪些宗师不明,不知此碑是否尚存。无论如何,清素的法系可以肯定传了十几代,而且一直在九顶山凌云寺一带,此系对于维护乐山大佛功不可没,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