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遥望恒河听梵唱
古印度文明——遥望恒河听梵唱
作者:陈燮君
佛足印 公元前1世纪 出土于印度安得拉邦地区的阿摩罗婆提遗址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藏
瑜伽修行者坐像 公元18世纪 泰米尔纳德邦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上刻佛陀和菩萨的饰板 约公元10世纪 出土于印度比哈尔邦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微型神庙 公元十九世纪 出土于印度南部卡纳塔卡邦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藏
那罗衍那卧像公元19世纪 出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藏
耆那立像(可能是摩诃毗罗)公元十一世纪印度卡纳塔克邦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藏沃特尔·艾略奥特爵士捐赠
舞王湿婆像 公元9世纪 出土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布拉德利女士遗赠
耆那教二十四胜者之一:旃陀罗巴洛波公元十九世纪晚期 印度拉贾斯坦邦,制作于斋浦尔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毗湿奴立像 公元十一世纪出土于印度东部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藏 布里奇藏品
舍利塔形圣骨匣 约公元2世纪 出土于阿富汗地区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藏
雕刻圣山入定峰的大理石饰板 公元19世纪 印度拉贾斯坦邦,制作于斋浦尔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唐朝时的玄奘法师前往天竺(印度古称)取大乘教义真经的故事。古印度文明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宗教文化。
自人类诞生以来,宗教文化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神庙则是人表达信仰和精神寄托的载体,集合了能工巧匠的智慧。本次展览在大英博物馆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鼎力支持下,精选了能够反映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三教的建筑、绘画和雕刻水平的106件文物,期冀把印度的宗教艺术引荐给中国观众,以增进对这一邻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并通过介绍古印度三大宗教来让观众深入理解印度文化的内涵。
古印度三教之中最为我们熟知的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是该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8世纪以后佛教开始衰微。
而作为印度第一宗教的印度教,其实是传承于古老的吠陀教义的多神教,其前身是婆罗门教,在融合佛教和耆那教教义后发展而来。信徒遵循其哲学观念和处世之道,主要可以概括为因果报应和轮回之道。印度教教徒的世界观在林伽、毗湿奴像等文物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同样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耆那教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相对陌生。“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修行的人。该教信徒尊称创教者为大雄。该教信众追求理性至上,通过正确的信仰、知识和操行使灵魂达到解脱的理想境界。观众们可以通过耆那教文物对其教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今年正值中印建交60周年,我们殷切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打开一扇认识古印度文明的窗口,为大家提供一个领略古印度宗教文化与神庙艺术巨大魅力的良机,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来源:新民晚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