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灯梦影里的追忆——弘一法师与瑞安(上)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弘一法师(右二)与林大同(中)、马一浮(右一)合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今年11月23日,弘一法师(李叔同)诞辰130周年。温州、杭州、上海、天津等地都开展了各类纪念活动,包括话剧、大师手稿陈列展、文化宗教思想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描绘大师生平、反映大师艺术成就的艺术作品(活动)陆续上演。

  1921年2月,42岁的弘一法师经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同学——瑞安人林大同介绍,来到了温州,开始在这里生活12年,这段时间占据了他24年修行生涯的一半时间。在温州,弘一法师住在庆福寺,常云游各地,足迹遍及江浙鲁赣闽等省200多个寺院。

  他曾经到过瑞安什么地方?与瑞安人有过怎样的交情?又曾留下哪些值得我们瑞安人追忆的往事呢?

  记者多重寻访百年间弘一法师与瑞安的旧事,欲让之在笔端重现。在浮华遮断眼的今天,让我们持起郑重之心,在曾经的禅灯梦影里,追念曾与瑞安如此接近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与多位瑞安人是特班同学

  弘一法师一生中,曾接触不少瑞安人,特别是他在温州12年的生活期间,曾在瑞安留下不少足迹。为了探访这段时光,记者多次前往温州市区、瓯海仙岩等地,寻找与弘一法师相关的人物与故事。

  立冬前后,记者来到位于温州景山的护国寺,护国寺住持释了证法师是市佛教协会会长,还是瑞安隆山寺的住持。他了解瑞安的人土风情,对弘一法师在温州的这段历史也颇为了解。

  经释了证法师介绍,记者还约见了在温州医学院工作的林贻和。今年58岁的林贻和,是弘一法师的同学林大同之孙。他为人随和,为记者展示了几张珍藏多年的照片。有弘一法师的拓砚,还有弘一法师与其祖父林大同、马一浮等人的合影。接着,林贻和又说起了祖辈与弘一法师交往的故事。

  1901年4月,李叔同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新开设的特班,师从蔡元培先生。9月21日,南洋公学特班开学,当时提出的招生要求是:“广招隽出之材,俾跻大成之域,特设一班,以待成材之彦之有志西学者。”

  南洋公学是1896年由盛宣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被后人誉为“中国商父”)奏明光绪皇帝创办并兼任督办的。公学一改清朝的旧教育体制,参照西方的办学体制设立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

  “能上南洋公学的学生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被招入特班的学生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其中就有几个是瑞安人,不得不说是我们的自豪。项骧(字传臣,号微尘,清末进士。宣统元年,清廷举办留学生考试,次年殿试,得第一名,誉为‘洋状元,授翰林编修、参议厅行走)、郭弼(字奇远,又字奇元,城关第四巷人,民国期间曾任财政部代部长。其父庆昭,曾与许启畴、陈虬等共同创办瑞安‘心兰书社’)、林大同(字同庄,曾东渡日本,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科。浙江铁路公司工程师。参加清廷留学生考试,中式工科举人。次年殿试一等,授内阁中书等)都是瑞安人,他们都是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的。与李叔同是同学。”释了证法师一一介绍。

  据了解,由于清朝末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经济特科,由大臣保荐通晓时务者,为朝廷策论时事。因此,南洋公学的张元济总理(校长)奉盛宣怀之意,相应的开设了特班,相当于专科。课程重在西学,预定毕业后选其优者保送经济特科,成为国家新式的从政人才和洋务骨干。

  李叔同与瑞安人林大同是亲密室友

  盛宣怀曾专门行文强调南洋公学特班的办学宗旨:“系为应经济特科之选,以储国家栋梁之材,故宜专志政学,不必兼涉艺学。”“但望学成之后,能如曾、李二星。”可见,特班培养人才的标准是曾国藩、李鸿章式的人物。

  “据祖辈的记忆,弘一大师在读书时对‘专志政学,不必兼涉艺学’这个办学宗旨很不以为然,他除了正常上课学文之外,还兼涉各类文艺项目,与爷爷这样的‘乖孩子’相比,他就显得有些‘不务正业’,是多才多艺的学生。” 林贻和说。

  据《上海交通大学志》记载,蔡元培先生受盛宣怀礼聘来做特班总教习,也就是特班的班主任。特班的学生都通晓古文辞,多是秀才、举人,住在上院。

  林贻和说,“弘一大师与我爷爷林大同在读书时关系很亲密,那时候学校里基本上是一个人一个寝室,也有两个人一个寝室的,大师与我爷爷就是同住一个寝室。”

  著名学者、书法家、哲学家谢无量(曾任孙中山的秘书长,并担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回忆:“奇远与余连墙而居。奇远及泰州储馨远据余之东室,林同庄、李叔同据余西室,日相见也,夜相闻也。馨远年最长,同庄则奇远之里人,每中夜同舍皆酣睡,奇远犹与馨远诵外语,书声琅琅,著书不能自休。”

  谢无量的这段话说明,谢无量、李叔同、郭奇远、林大同都住在一起,而李叔同与林大同也确实有同屋之谊。

  林大同与李叔同都是1880年出生,还是1901年同时考入南洋公学特班的同学。可以想象,21岁的他们同住一室的情感是深厚的。这与后来两人同去日本,林大同介绍弘一法师去灵隐寺受戒都不无关联。

  学潮之后李林两人东渡日本

  1902年冬,南洋公学学生不满学校当局的压制,发生罢课风潮。

  风潮直接起因是所谓的“墨水瓶事件”,中院5班有一顽固守旧、欺压学生的教习,一日上课见桌上竖一空墨水瓶,认定是学生捉弄他,便严加追究,以致校方开除一无辜学生。5班学生集体抗议,校长汪凤藻却于11月15日宣布开除5班全体学生。此举引起全校学生的公愤,学生一致罢课抗议校方决定。

  11月16日,全校200余名学生因抗议无效,宣布退出南洋公学。期间,项骧、郭弼、林大同和李叔同等特班学生也毅然放弃保举经济特科的资格,提出退学。特班班主任蔡元培因出面调解无效,也愤然辞职。

  这是我国学生运动史上一次最早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壮举。

  罢课风潮事件之后,特班停办,汪凤藻辞职。盛宣怀为之呕心沥血、精雕细琢的特班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释了证法师说:“南洋公学解散之后,项骧去了美国,郭弼在国内发展,林大同和李叔同则东渡去了日本上学。”

  1904年,项骧在族叔项湘藻资助下,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举办留学生考试,次年殿试,得第一名,誉为“洋状元”,授翰林编修、参议厅行走,1912年,任财政部首席参事。

  而郭弼在南洋公学风潮以后,受聘为上海暨南大学国文科教授。光绪末年(1907年),孙诒让请他担任温处学务总汇处工作,以后在上海翻译世界会社、宁波浙东公报、温州大公报、瓯括日报、瓯海公报、温处公报担任编辑。

  “爷爷东渡日本后,进入宏文书院普通科,后来又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科。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归国,在浙江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弘一大师当时报名参加了东京美术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西洋画科的考试。两人虽然同在日本,但学得是不同的学科,此后走的也不是相同的道路。”林贻和说。

  温州博物馆陈列宣教部主任高启新对李叔同与林大同当年的情谊曾专门撰文介绍。林大同与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一直保持联系,但林大同在帝国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1909年毕业后回国,任职浙江铁路公司,李叔同1910年学成归国后,于1912年来杭州师范任教。林大同虽所学为理科,自幼文学才能很受乡里名师黄绍箕、胡筱玉等赏识,因此,风雅依旧,在杭州的工作之余,与温籍名士潘鉴宗、吴璧华等筹办温州旅杭同乡会,并任会长,日常也与李叔同有信札往来。

  弘一法师与瑞安的渊源深厚,关于他之后的出家受戒,以及在温州12年间与瑞安的人事交谊。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