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千年古寺十万佛洲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年古寺十万佛洲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约35公里的黄河北岸,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三大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新疆龟兹石窟并称为中国六大石窟。

  出永靖县城,从刘家峡大坝乘坐快艇,经过烟波浩淼的炳灵湖——刘家峡水库湖面,再往西拐进炳灵峡口,沿黄河古道逆水而上,便来到千峰林立、万壑争奇的积石群峰之间。在群山簇拥之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炳灵寺”三个苍劲的大字挂在千仞绝壁之上。沿着防护大堤进入大寺沟,十万佛洲的恢宏景象便展现在眼前。

  据史书记载,炳灵寺附近由于地势险要,又是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北据黄河天险,西控山口要隘,犄角河西,肘腑陇右的战略要地。中外旅人、商贾经临洮、临夏取道炳灵寺过黄河,经青海、张掖,穿越河西走廊,进入西域,或经青海进入西藏。晋代高僧、大旅行家法显西去印度,曾在这里驻留,炳灵寺第169窟至今还保留着他的墨书题记。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氏曾在枹罕(今临夏)建立西秦政权(385年—431年),统治者弘扬佛教,炳灵寺就成为西秦境内的佛教胜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记载:西域佛学大师昙摩毗来到西秦国都枹罕,“领止徒众,训以禅道,西秦奉为国师”,在炳灵寺169窟题记中得印证。北魏郦道元也曾考察过炳灵寺的山山水水,他在地理学巨著《水经注》中对炳灵石窟和石林有生动的描述。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李靖讨伐吐谷浑,侯元鼎会盟吐蕃,以及唐蕃信使往来,都曾经过这里。为保持丝路的畅通,这里曾架设“天下第一桥”,设有“凤林关”。清康熙皇帝曾赐给该寺活佛“呼图克图”称号。

  炳灵寺最早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称“炳灵寺”。炳灵,系藏语“仙巴本郎”的音译。“仙巴本朗”就是十万弥勒佛居住的地方,亦是十万佛洲的意思。

  炳灵寺石窟由上寺、下寺、洞沟、野鸡沟及佛爷台等部分组成,约创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各代都有不断的开凿与修缮,现存窟龛216个。其中以下寺最为集中,现存窟龛195个,造像815身,壁画约1000余平方米。造像最大的高达27米,最小的不足20厘米。窟龛开凿在大寺沟西侧崖壁上,周围山势奇伟,千峰矗立,在巨石环抱中宛如一座辉煌壮丽的艺术宫殿。黄河自窟前奔腾流过,更显气势磅礴壮观。石窟的开凿,因地制宜。雄伟壮丽的小积山为白垩纪红砂岩,颗粒小,胶结性能好,利于雕刻,因此炳灵寺石窟以石雕著称。

  炳灵寺石窟艺术的巨大成就在于它以简练的手法,高超的技艺,雕塑出了众多动人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技法。石像罗列,雕工精美,集中体现了炳灵寺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炳灵寺石窟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炳灵寺石窟最早并且最有价值的169窟是一个稍加雕凿的天然溶洞,深9米,高16米,宽27米,现存窟龛24个。在169窟中最重要的是西秦建弘元年(420年)题记,题记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造像缘起,中间部分为正文,第三部分为颂语。该题记为我国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题记,对考证炳灵寺石窟的建造年代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全国其他石窟的断代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西秦造像的基本特点是:佛顶多作磨光高肉髻,面方额平,眉弯眼大,眼角较长,鼻高且直,嘴小唇薄,双耳下垂,颈部扁平、较短且上宽下窄,形体高大挺拔,多着通肩大衣或半披袈裟。这样的造像,是在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糅合了印度及西域地区的造像风格而形成的,因此保留了一些健陀罗和秣菟罗式造像特点。169窟内塑造了西秦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南北两壁上诸多的佛像,其造像手法简练、造型优美、比例协调,神色奕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南壁上立佛,眉目俊秀,肤色光润,衣纹线条简单流畅,衣服下面的肌肤依稀可见。

  北魏继西秦之后,又兴起了一个开窟造像的高潮。《法华经》在北魏特别流行,因此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的造像普遍出现。如第126、128、132窟正壁都以大型的释迦、多宝对坐说法为主尊。在造像特点上,西秦那种浑厚雄健的特色,已完全被清俊秀丽的瘦削形象所代替。佛与菩萨的装束,褒衣博带,面部表情也由严峻变为温和。这种风格进一步注入了当时人民生活的气息,它的出现与魏孝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有着直接的关系。

  北周在我国历史上仅仅维持了24年,在这期间,尽管有周武帝的灭佛之举,但并未能损伤佛教的根基。佛像肉髻低平,面形方圆,摆脱了北魏秀骨清像的面貌,形体较硕壮,着通肩大衣。菩萨发髻低,戴花蔓冠,袒上身,下着裙,裙口张开似喇叭形,披巾于腹前交叉横于胸腹之际。

  隋朝统治者极力推崇佛教,修窟造像之风兴盛一时。雕塑手法和衣纹的处理更趋于熟练和富有变化,菩萨有坐有立,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生活情趣。壁画用大量石青、石绿,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原位于16号窟,现搬迁于石窟群对面卧佛殿内长8. 6米泥塑卧佛,是我国迄今现存的北魏时期唯一一尊卧佛,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8号窟隋代泥塑菩萨,虽然头部残损,但仍可以看出那窈窕的身段和流畅的衣纹,姿态栩栩如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佛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炳灵寺石窟兴窟造像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仅下寺,唐代窟龛就有135个,占全部窟龛的三分之二以上。佛像庄严肃穆,慈祥可亲;菩萨温情脉脉,妩媚动人;“多闻第一”的阿难,虔诚拱手,纯朴天真;“头陀第一”的迦叶则老成持重,心事重重;象征佛法守护神的天王,劲健有力,凶猛暴烈,表现了佛法的森严和不可战胜。造像面形丰满圆润,双眉细而弯,鼻骨高隆,唇厚而方,颈部刻三道纹,反映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雕凿手法纯熟而富有韧性,气质饱满而充满着生命力。17号龛高27米的唐代摩崖大佛,位居甘肃第三,国内第五,世界第九。其上半身用石雕成,下半身用泥塑部分虽己毁坏,但仍保存着唐代造像面型丰满、比例匀称的特点。这样硕大的雕像如果没有高超的艺术技法是难以完成的。30号龛屹立在崖壁上的一组唐代游戏状的菩萨像,小巧玲珑,面部笑容可掬,以无忧无虑的性格特征,给人一种超然出世的感觉。这些菩萨半裸肢体,下着裙;头部有的作高发髻,有的戴宝冠,有的戴花蔓冠;手上或提净瓶,或执莲花,或牵衣裙,或手按着飘带,形象地表现出了衣裙摆动、飘带飞舞的动势,好似正站在空中准备婆娑起舞。第3龛连着山体雕凿的石雕方塔,塔身与塔顶具有中国建筑的特点,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复钵形。这是把印度佛塔中的某些特点巧妙地融汇在中国民族建筑形式的典型实例,是唐代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完善结合。

  炳灵寺的壁画保存至今的数量虽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再现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绘画艺术风格,这对于研究我国历史、美术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有着重要的研究参与价值。壁画的制作是在崖壁上涂一层薄泥,上面施白色或土红色为底,采用我国传统的阴刻线及线描画法,简洁明快,庄重雅致,具有北方民族敦厚朴实的特征。

  东晋画家顾恺之善作维摩诘像,他笔下维摩诘清瘦的面容,沉思的神态,炯炯有神的眼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他的真迹今天已经看不到了,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隋人和宋人的摹本。但在169窟第1l、12龛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妇女形象极为相似的女供养人,此外还有两幅维摩诘图,一幅描绘了菩萨装的维摩诘居士卧病在帏帐中,手扶床沿奋力欲起和张口雄辩的模样;另一幅描绘了菩萨装的维摩诘侍立在释迦牟尼佛耳侧。169窟内保存的这两幅民间匠师所画的维摩诘像,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维摩诘像。

  到了宋代,由于炳灵寺地处河湟战略要地,战乱频繁,开窟造像之举减少。但炳灵寺仍可寻唐代之兴隆景象。据宋人著作《青唐录》记载:当时“寺有大阁,附山七重,中有像,刻山石为之,百余尺。”

  元明时期,炳灵寺石窟的建设主要是重绘壁画和建塔。自宗咯巴创立黄教后,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居主导地位,大部分壁画被重绘为藏传佛教壁画,并修建了近50座浮雕塔。清代只是修葺和建造房舍、殿宇。

  炳灵寺石窟的石雕、泥塑和壁画,是在承袭前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佛教艺术的过程中,以崭新的姿态,用简洁明朗的手法,所创造的生动活泼的雕塑形象和绘画艺术,工艺精湛,造诣极高。特别是169窟,因保存完整,向世人展示了希世瑰宝的艺术魅力。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认为:炳灵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朝中晚期和民国时期,河州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同治七年(1868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17年(1928年)五次比较大的动乱,使一些精美的石雕艺术品断头折臂,残缺不全。大佛前的九层楼阁、洞窟栈道、木构窟檐以及经堂殿宇等寺院建筑付之一炬。僧人逃离寺院,佛事活动停止,炳灵寺荒废。

  1951年10月,著名学者冯国瑞先生与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宾在视察临夏地区土改工作时,对炳灵寺石窟作了初步考察。冯国瑞先生以炳灵寺近代高僧丹巴赞措珍藏的《弥勒炳灵寺圣地图志》为线索,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有关炳灵寺的文献资料,写出了著名的《炳灵寺石窟勘察记》。冯先生还撰写相关文章在《光明日报》《甘肃日报》发表,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与西北文化部抽调13名专家、学者、技工组成以赵望云为团长,吴作人、常书鸿为副团长,冯国瑞、段文杰等为团员的“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炳灵寺石窟作了细致全面的考察。并在北京举办了“炳灵寺石窟图片展览”,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1955年,炳灵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对有价值的洞窟一一进行编号,结束了炳灵寺石窟长期无人管理的年代。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炳灵寺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4月至5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对炳灵寺石窟进行第二次勘察,在169窟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为炳灵寺石窟的考古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纪年资料。为了加强对炳灵寺石窟的保护,防止因刘家峡水库蓄水后对石窟的影响,1967年至196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国务院拔专款120万元修建了石窟防护大堤。1973年修通了169窟和172窟长达200多米的木质栈道,并安装洞窟门窗63个,有效地保护了洞窟文物。1982年省文化厅又拨款修建了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2座,既方便了游人出入,又有效保护了石窟文物。1985年对窟前堤坝钻探灌浆并加宽;1997年至1999年对石窟岩体进行加固及防渗水处理;2001年与日本奈良文化财、敦煌研究院、湖北金坊工作室共同修复了第16龛卧佛;2005年4月炳灵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工。

  如今的炳灵寺石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滨,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外从事考古、美术、宗教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当你乘坐游船,经过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守护石窟的姊妹峰在黄河岸边候立迎接,炳灵寺石窟的艺术宝库之门随即缓缓打开,任你尽情享受这古老石窟艺术的精美和辉煌。(丁万华 罗玉珍)

  来源:永靖县委宣传部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