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法司库 阿难达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何慕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司库 阿难达

  何慕斯·海克 Hellmuth Hecker 撰

  菩提长老(Bhikkhu Bodi) 英文编辑 赖隆彦 汉译

  第一章 阿难达的个人道路

  第二章 阿难达的声望

  第三章 佛陀的侍者

  第四章 佛法司库

  第五章 阿难达对女性的态度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第七章 与佛陀的对话

  第八章 阿难达的前世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第十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

  第一章 阿难达的个人道路

  在所有随侍佛陀的大比库中,阿难达(ananda)尊者在许多方面都占有一席独特的地位。

  出家与学法

  阿难达(ananda,古译:阿难)的独特地位早在出生前就已开始。根据传统说法,他和佛陀都是从都西答天(Tusita,古译:兜率天)降世,并在同一天出生在同一个释迦贵族的武士(即刹帝利)阶级。他的父亲甘露饭王(Amitodana),是佛陀父亲净饭王(Suddhodana)的兄弟,因此两人是堂兄弟,他们一起在释迦国的首都咖毕喇瓦土城(Kapilavatthu)长大。甘露饭王也是另一位大弟子阿奴卢塔(Anuruddha,古译:阿那律)的父亲,但可能是和不同的妻子所生。

  当阿难达三十七岁时,便和阿奴卢塔(Anuruddha)、迭瓦达答(Devadatta,古译:提婆达多)与其它许多释迦贵族子弟,一起加入佛陀的比库僧团。阿拉汉毗罗吒师子(Belatthaslsa)是他的老师。教导他比库戒。阿难达证明他自己是个积极与精进的学生,他在第一次雨安居期间,就到达入流果(Vin,2:183)。

  后来他告诉同修比库们,(说法第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unna Mantaniputta)尊者,在修行期间对他帮助很大。富楼那教导新进比库佛法,对于五蕴与(我)的关系有深入的解说(SN 22:83)。但阿难达在聆听富楼那说法时,他愈来愈深入洞见五蕴无常、苦与无我的本质。一旦观慧成熟,他便突破至入流的道与果。

  阿难达一直都满足于比库生活。他已进入解脱道,了解出家之福,那是和志同道合伙伴同行的一种喜悦 。在年轻生活的第一年里,阿难达完全沉浸在自净其意的喜悦中。他轻易地就融入僧团,并逐渐培养出愈来愈强的弹性与心智力量。

  作为侍者的八项要求

  当佛陀与阿难达都五十五岁时,佛陀召集一次比库会议,并说 :「在我领导僧团二十年中,曾有过许多侍者,但没有一个完全适任,他们一再显露出一些任性来。现在我五十五岁了,需要有个值得信赖与可靠的侍者。」所有圣弟子们立刻表态,但佛陀都没有接受他们。于是大比库们都看着谦虚退让的阿难达,请他承当。

  由于阿难达身为比库的表现无懈可击,阿难达似乎注定要担任这个角色。当被问到为什么只有他未表态时,他回答佛陀最清楚谁最适合担任他的侍者。佛陀对他很有信心,所以他才未表达意愿,虽然他也很想成为大师的侍者。

  于是佛陀宣布,对他来说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阿难达。阿难达对于能雀屏中选并未感到骄傲,反而要求八件事。

  前四件在性质上是否定的:

  大师绝对不可赠予他衣服;

  大师绝对不可将得到的食物分给他;

  大师绝对不可将得到的住处赐予他;

  大师绝对不可将他纳入任何私人之邀请之列(例如说法的场合,或要应供时。)

  另外四件是肯定的:

  如果他受邀应供,他要求能将邀请转给佛陀;

  如果有人自远方来,他要求有权引导他们去见佛陀;

  如果对于佛法有任何疑惑或问题,他要求有在任何时候釐清它们;

  如果佛陀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开示,他要求有权私下为他重说一次。

  阿难达解释,如果他未提出前四种情况,人们可能会说他接受侍者职位,是为了亲近大师以贪图物质享受。而如果为表达后四种情况,人们会说他在履行职务之时,并未注意到精进道业。

  佛陀对于这些合理的请求全都答应,因为它们都是如法的。从那时起,阿难达就一直担任侍者随侍在侧,佐理世尊达二十五年。

  历二十五年,不断增上修行

  在这段期间,他还是和先前十八年是默默无名时的弟子一样,不停努力追求解脱。他说他自己:

  经历二十五年整,

  我不断增上修行,

  世间欲念未曾生:

  洞见最胜之佛法。

  经历二十五年整,

  我不断增上修行,

  世间嗔念未曾生:

  洞见最胜之佛法。(Thag.1039-1040)

  偈中提到的二十五年,就是他担任佛陀侍者那段时期,而非整个比库生涯。在这段时期,虽然他还是「有学」㈠——一个不断增上的修行者,心中无有贪念与嗔念;这暗示着,他和佛陀的密切关系,以及对佛陀的虔诚奉献,都和自己的解脱无关。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者职位,做为随侍佛陀的侍者。

  原注:

  ㈠有学(sekha):直译为「有学」或「学人」,是指已达到入流、一来与不来等前三圣果的弟子。

  ◎作者

  何幕斯.海克(Hellmuth Hecker)

  何幕斯.海克是德国重要的佛教作家与巴利藏经译者。他的著作包含《相应部》(Samuutta Nikaya 第四与第五部分)的德文翻译,以德文写作的两册佛教史,以及一本德国首位佛教比库(bhikkhu)——三界智大长老的传记。

  ◎英文版编者

  菩提比库(Bhikkhu Bodhi)

  菩提比库是来自纽约市的美国佛教僧侣,于一九七二年在斯里兰卡出家。他目前是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的会长与编辑。

  他的著作包括《包含一切见网经》(The Discourse on the All Embracing Net of Views)、《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 Comprebensive Manual of Abbidbamma)与《中部》(The Middle Lengrh Discurses of rhe Buddba,为共同译者)。

  ◎译者简介

  赖隆彦

  海洋大学造船系毕业,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华佛学研究所藏文讲师、智光工商德育老师、 佛光出版社资深编辑、普门杂志社资深编辑,

  译作:《森林中的法语》、《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定》、《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慧》等。

  编注: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全文采用巴利语新音译,参见《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巴利语汇解》。

  【巴利佛典略语表】

  本书所出现的巴利佛典经文,都将采用巴利佛典的略语来标示其出处,因此,以下列出这些惯常使用的巴利佛典略语,供读者对照参考。

  AN=Anguttara Nikaya《增支部》(标示节号与经号)

  Ap.=Apadana《譬喻经》(i=长老譬喻,ii=长老尼譬喻;标示章号与段落;缅甸文版)

  BL.=Buddhist Legends《佛教传奇》(法句经注释)

  BPS=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佛教出版协会(康堤,斯里兰卡)

  Comy.=Commentary注释

  Dhp.=Dhammapada《法句经》(标示偈号)

  DN=Digha Nikaya《长部》(标示经号)

  Jat.=Jataka《本生经》(标示号码)

  Mil.=Milindapanha《弥林达王问经》 (弥兰王问经)

  MN=Majjhima Nikaya《中部》(标示经号)

  PTS=Pali Text Society 巴利佛典协会(牛津,英国)

  Pv.=Petavatthu《饿鬼事经》

  SN=Samutta Nikaya《相应部》(标示章号与经号)

  Snp.=Suttanipata《经集》(标示偈号或经号)

  Thag.=Theragatha《长老偈》(标示偈号)

  Thig.=Therigatha《长老尼偈》(标示偈号)

  Ud.=Udana《自说经》(标示章号与经号)

  Vin.=Vinaya《律部》(标示卷号与页数)

  Vism.=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的章号与段落)

  Vv.=Vimanavatthu《天宫事经》(标示偈号)

  除非特别指出,否则本书所有参考资料皆依巴利佛典协会的版本为准。

  第二章 阿难达的声望

  在巴利藏经中,出现许多次对阿难达的赞叹。

  擅长说法的老师

  例如,有一次萨罗国(Kosala)的巴谢那地王(Pasenadi)会见阿难达尊者,并询问他正确身、语意行的标准。阿难达以一贯的颖慧回答,国王听了很高兴,就送他一件贵重的衣服。之后,阿难达向世尊禀报这次会面,于是佛陀对全体比库大众说:

  比库们!这是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的收获,他很幸运能得到会见与供养阿难达的机会。(MN88)

  阿难达是个擅长说法的老师,因此在佛陀觉得自己身体不适的场合,会毫不迟疑地请他代替,此事发生在咖毕喇瓦土城(Kapilavatthu)佛陀与释迦族的亲属之间。

  当释迦族要启用一间新别墅时,他们邀请佛陀与比库们在那里度过首夜,为那个地方祝福。佛陀在那里说法许多个夜晚,然后对阿难达说:「阿难达!对释迦族人说弟子修道的进阶训练。我背痛,需要休息一下。」

  于是,阿难达对行者的完整修行做了详细的说明,从基本的戒律到究竟的阿拉汉果智。当结束时,佛陀站起来说:「萨度(sadhu),阿难达,萨度(sadhu)!你已针对声闻的进阶训练,为释迦族做了一次杰出的开示。」

  好几次阿难达说法时,佛陀并不在场。习惯上,佛陀有时会先做一段简短而扼要的开示,然后就起身回房,似乎要让比库们自行梳理他话中的意义。这时,比库们会去找博学多闻的长老,请他们详细解释佛陀谜一样的谈话。

  通常他们会先去找「论议第一」的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尊者,如果他不在,就会去找阿难达,「因为阿难达尊者受大师与睿智道友们的赞叹」。然后,阿难达就会完整的解释佛陀开示,事后比库们会将阿难达的话告知佛陀。佛陀总是会说:

  比库们!阿难达是智者,深入法义。如果那么问我这件事,我的回答就将会和阿难达一样,就是那个意思,你们应将他牢记在心。(见SN 35:116,117;AN 10:115)

  (法)的活化身

  阿难达通达「法」的程度,佛陀甚至称他为「法」的活化身。有一次,一个在家弟子问佛陀,在他对「佛」与「僧」礼敬后,他应如何礼敬「法」——当时「法」尚未被记录在书籍中。佛陀回答:「善男子!如果你想礼敬『法』,就去礼敬佛法司库——阿难达。」

  于是,在家弟子邀请阿难达应供,并供养他一疋贵重的布料。阿难达将它献给沙利子,沙利子则又转献给佛陀,因为只有他才是诸福之因(Jat.196)。

  另一次,阿难达回答完佛陀的问题而离开之后,佛陀告诉其它比库:

  阿难达虽然还是个有学者,但要找到智能和他一样相同者,并不容易。(AN3:78)

  在世尊般涅槃前不久,他说:

  就像刹帝利、婆罗门、吠舍与沙门见到转轮圣王很喜欢,比库、比库尼、近事男(upasaka)与近事女(upasika)对阿难达也是如此。如果有四众之一去见阿难达,单是他的风采,就会带给他们喜悦。当他说法时,他们则会因为他的话而喜悦。当阿难达恢复静默事,他们则犹嫌不足。(DN16)

  没有敌人的人

  鉴于如此众多的赞誉与欣赏,不难想象阿难达背后所遭遇的嫉妒与憎恨一定也不少,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阿难达是个没有敌人的人。这样稀有的好事绝非偶然,他在许多前世就已是如此。阿难达毕生对佛法的投入如此彻底,名声根本无法触及他或令他骄傲。

  他知道这些好处都是拜佛法之赐,秉持这样的态度,他的内心毫无骄傲与自满。不骄傲的人没有敌人,也不会遭人嫉妒。如果有人如阿难达同父异母兄弟阿奴卢塔(Anuruddha),避开一切社交而完全转向内在,那么没有敌人就很容易。

  但阿难达夹在佛陀与他的众多信徒之间,经常将自己暴露在心胸狭隘者的敌意与憎恨之下。因此,他没有敌人、对手。冲突与紧张的生活,可说是近乎奇迹。这真的是阿难达独一无二的特质。

  受到同修比库告诫或批评的例子

  虽然阿娜也曾遭到善意的批评,或偶尔受到告诫,但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为了改变个人的行为,友善的提醒或警告,或甚至是实质的责备,都有助于达到更高的净化。

  如果认真看待,这种批评将能带来更多内在的清明,以及他人更高的尊敬。但阿难达受到告诫的例子,大多是社会行为或戒律的小细节。它们很少触及自我净化的事,以及他对法义的理解。兹举例如下。

  不得为自己烹煮

  有一次,当佛陀深为胃胀所苦时,阿难达为他煮稀饭,之前这么做都有效。

  佛陀告诫他:「对沙门来说,不宜在屋里准备食物。」在此事之后,佛陀便制定一条比库不得为自己烹煮的戒(Vin.1:210_11)。阿难达从那时起便谨遵此戒,因为他完全了解对于真实此戒而言他的必要性。

  去村庄须著三衣

  有一次,阿难达去托钵事未穿桑喀帝(sanghati,重复衣)。同修比库提醒他注意佛陀所制的戒,比库去村庄时一定得穿三衣。阿难达衷心接受,并解释他只是忘了。由于这两件事,都和简单的戒律有关,因此很快就解决了(Vin.1:298)。

  如阿难达这样拥有最杰出记忆力的人,还是可能忘记一些事,那是因为入流者不圆满的缘故。然而,佛陀要求比库们要时时专注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因为更高的精进修行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戒律基础上。者有助于消除纯粹智力上的理解与我慢。

  须注意他人贪著于己的危险

  另一种针对阿难达的批评,是马哈咖沙巴尊者所作的两个例子。

  有一次,阿难达请马哈咖沙巴陪他去尼众道场为比库尼开示。起初马哈咖沙巴有些迟疑,后来还是同意了。当开示结束时,一位任性的比库尼责怪马哈咖沙巴作了所有谈话,而未让阿难达说一句话。她说那就犹如卖针的小贩想卖针给制针的人一样。

  阿难达乞求马哈咖沙巴原谅她,但马哈咖沙巴回答,阿难达应有所约束,否则僧团(sangha)就会开会检讨他的行为(SN 16:10).马哈咖沙巴希望这次责备能提醒阿难达,在他热衷于教导比库尼佛法时,别忽略了个人贪著的危险。这个批评无疑对阿难达的未来很有帮助。

  须照顾新出家者的道心

  第二件事发生在佛陀入灭后不久,三十位阿难达的弟子舍戒还俗时。马哈咖沙巴责备阿难达并未照顾好这些年轻人。他和他们一起去游行,而他们当时都仍无法自制,饮食无度,缺乏正念、正知。因此,马哈咖沙巴捉他是个「践踏新粮,破坏施主信心,徒众正在分崩离析者」。最后,马哈咖沙巴说:「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知道他自己的分寸。」㈠

  对这个更为严厉的指责,阿难达只是回答他头上都已长出灰发,而马哈咖沙巴却还称他为「年轻人」。也许在这情况中,阿难达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弟子们的世俗习气。阿难达并没有为自己辩护,毕竟他还不是阿拉汉,仍有些烦恼习气,他只是对批评的方式有些意见。

  然而,如马哈咖沙巴这样的阿拉汉,一定知道何种批评形式对阿难达最有帮助。无论如何,马哈咖沙巴在这两个例子中责备阿难达,都是出于对他的关爱,他们之间一直都维持着绝佳的关系。

  须注意自己的觉悟

  另一个伍达夷(Udayi)比库,曾批评阿难达如下。

  阿难达曾问世尊,他的声音会在宇宙中传多远。世尊回答,诸佛是不可测度的,可以传得比一千世界(含一千日、一千天、一千梵界)远,甚至比三千世界更远。他们可以放光穿越那一切世界,和声音一起到达住在那里的所有众生。

  阿难达对于这样的描述感到很高兴,它无所不摄并超越一切层面,他因此叫道:「我真是幸运,有个如此具大势力的无上师!」伍达夷(Udayi)驳斥他:「阿难达吾友,你的大师具大势力,与你何干?」

  这些话是个严厉的指控:阿难达一直都只看到佛陀个人,而忽略了他的真舍利(sarira)益——自己的觉悟。佛陀立即站在阿难达这边,说:

  不是这样,伍达夷,不是这样,伍达夷!如果阿难达未得完全解脱就死了,因为他心的清净,他会七次成为天王,或七次成为南贍部州之王。但是,伍达夷!阿难达会在此世就证得究竟解脱。(AN3:80)

  佛陀在阿难达面前作这样的预言,显示对他的信心。佛陀知道阿难达并不会因为对佛语的广大知识,而疏于修行。这番话也显示出佛陀发现,藉由安慰阿难达的努力与精进,来保护他免于自责或他人的责备是有效的,将能为阿难达在此世带来最高的成就。如来只有在一个人表现得非常诚恳而非轻忽时,才会如此宣示。

  佛陀对阿难达的告诫

  佛陀主动对阿难达的告诫只有一次,也是最重要的。㈡

  应避免沉溺于闲谈

  佛陀指示阿难达去监督给比库们做衣服的布料分配,阿难达圆满地完成这项任务。佛陀称赞他很谨慎,并告诉其它比库阿难达很会缝衣服,它会作好几种缝边。对好的比库来说,为衣服缝边有其必要,这样它们才不会从边缘磨损,能使他免于遭到粗心毁损施主供养的指控(Vin.1:287)。

  之后,当佛陀住在他的故乡附近时,他看见寺院准备了许多席位,就问阿难达是否有许多比库住在那里。阿难达证实这点,并补充说:「世尊!现在是准备我们衣服的时候。」

  在此阿难达是针对佛陀的指示,一个比库应妥善照顾自己的衣服。然而,阿难达似乎安排某种形式的裁缝班,以教导同修比库们这项受到赞扬的裁缝技艺,可能因此才有共同的夜间裁缝时间。

  阿难达并未考虑到,这会演变成如家庭聚会般的谈话时间,比库们可能因此而沉溺与闲谈①。唯恐比库落入世俗社交的危险,因此佛陀对此所了严正的声明:

  喜欢社交,或在伙伴关系中得到喜悦或满足,或喜欢亲密,或因而高兴,这种比库不应受到赞叹。受赞叹的比库,应随其意愿达到出离的喜悦、独居的喜悦、平静的喜悦与觉醒的喜悦,但在群聚时,这是无法成办的。

  凡是乐于社交者,到无法达到只有在独居时才能获得的喜悦。即使那样的人能入定,成就也是不稳固的,很容易就动摇与失去。对于喜好伙伴关系的人而言,要达到究竟解脱可说是困难重重。因此,凡人在接受劝诫时说,任何一个执取的对象,都会因为它内在的无常而造成痛苦。这是「法」的普遍性。

  佛陀接着对阿难达详说修行之道。因为阿难达具有深厚的定根,所以佛陀没有提到八正道的前七项,而是从第八项的正定开始。他在此详细解释最高目标——灭受想定,并强调只有在独处中,藉由努力调心才可能达到这目标。

  陶壶的比喻

  我们可以说佛陀利用事实的与个人的这两种方法,帮助阿难达一次彻底斩断剩余的世俗习气。最后他以这比喻作为结论:

  因此,阿难达!为了你长远的利益与快乐,要对我保持善意,而非敌意。我不会像陶工对待未烧制的陶胚般对待你。我会对你反复劝诫,阿难达,反复考验。只要是够健全的人,就能经得起考验。

  如果有人看过《甘塔拉本生》(Gandhra Jataka, Jat.406),就会比较容易了解这个比喻,它谈到阿难达的过去世。

  他曾经是个国王,后来放弃王位出家,菩萨也是如此。有一天,第一位沙门——未来的阿难达,被人发现储存少量调味的食盐,那违反沙门清贫的规定。

  菩萨指责他说:「你以放弃王国的一切财富,但现在又开始储存食物。」这个沙门因此不悦。他回答,一个人不该以责备的方式伤害另一个人;不该以粗暴的言语责备,犹如以钝刀去切割东西。

  菩萨回答:「朋友之间说话,不应像陶工处理未烧制的脆弱陶胚。朋友应可以责备,因为只有透过反复劝诫与持续建设性的批评,,才能给予对方陶土烧制后的坚硬度。」听完之后,这个沙门请求菩萨原谅,并恳请他出于慈悲,持续地引导他。

  因为陶器在当时是常见的商品,陶壶的比喻在那个时代是易于了解,它暗指敏感度与需要小心处理。因为陶工拿陶胚土壶时,需要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以防破掉。然后,在过火之后,他会反复测试它,看看是否有瑕疵或裂痕等,并只有在烧制良好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它。他会一再轻敲它,直到声音通过测试为止。同样地,只有健全的人——具有杰出特质者,才能达到阿拉汉的道与果。

  在那个过去世中,菩萨的责备很有成效,它引领阿难达——那个沙门——到达梵界。这一次,在他们的最后世中,它也很有成效,因为阿难达高兴地接受批评,虚心、认真地对待它,并遵循它,直到完全灭苦为止。

  原注

  ㈠SN 16:11.见本书第一部.第七章<与同修比库的关系>,页97-99。马哈咖沙巴称阿难达为「年轻人」这件事,似乎和指示传统里称阿难达和佛陀同一天出生的说法矛盾;果真如此,他当时已经是个八十岁的老人,不太需要指着几根灰白的头发,证明他自己不再年轻。

  ㈡接下来的内容摘录自MN 122.见《大空经》(The Greater Discourses on Voidness,BPS,WheelNO,87,1982)。

  译注

  ①在《清净道论》有列举三十二种「无用的谈论」,例如食物论、床室论、女论、男论、世俗学说等,比库谈论这些会妨碍修行。而比库可以谈论的有十种事,例如少欲、知足、远离烦恼、无着、精勤、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第三章 佛陀的侍者

  树立阿难达名声的德行之一,是他担任佛陀的侍者。佛陀曾说他是所有侍者中最优秀的,是曾担任这职务的比库众中的第一人(AN 1,chap.14)。

  如影随形的侍者

  事实上,「侍者」一词并不足以完全表现阿难达尊者的职位。诸如「秘书」或「助理」的称谓,都无法表现他的随侍,以及在许多细节上辅佐世尊最亲密的面向;而「仆人」一词,则太强调附属的涵意,而忽略组织与指导的面向,并遗漏亲密的面向。

  在《长老偈》里他的三首偈中(Thag.1041-1043),阿难达总结他在佛陀最后三分之一人生中服侍他的方式:

  二十五年我侍佛,

  以敬爱行善服侍,

  如影随形不曾离。

  二十五年我侍佛,

  以敬爱语善服侍,

  如影随形不曾离。

  二十五年我侍佛,

  以敬爱意善服侍,

  如影随形不曾离。

  如果从世上的文献来看,在经常伴随伟人的密友中,没有任何人能和阿难达相比。长期以来,他对大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可列举如下:阿难达帮佛陀打水洗脸;帮他扇风;打扫他的孤邸(kuti),以及缝补他的衣服。

  晚上阿难达就睡在附近,以便随时侯传;他陪佛陀巡视寺院(Vin.1:294)在会议之后,检查是否有比库遗留东西。他为佛陀传达讯息(Vin.2:125),并召集比库,甚至有时是在半夜(Jat.148)。

  当佛陀生病时,他为他拿药。有次同修比库们忽略了一个患重病的比库,佛陀与阿难达一起为他清洗,并将他带往疗养处(Vin.1:301-2)。阿难达就这样执行许多日常的工作,犹如好母亲或关心的妻子一样,妥善照顾他觉悟堂兄的身体健康。

  佛陀与大众沟通的桥梁

  此外,他也是个好秘书,帮助佛陀和数千名比库顺利沟通。他和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一起,试着找出并解决团体中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种种问题。例如高赏比(Kosambi)地区比库们的争执(AN4:341),以及迭瓦达答(Devadatta)所造成的僧团分裂(Ud.5:8;Vin.2:199ff.)。

  阿难达在澄清疑虑与维持次序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经常是比库们的中间人,安排他们会见佛陀,或将佛陀的话带去给其它教派的成员。他不拒绝任何人,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桥梁。而非障碍。

  有好几次,比库们大声喧哗,佛陀请阿难达去了解原因。阿难达总是能完整地解释,佛陀之后便据以采取适当的措施(MN67;Ud.3:3;Vin.4:129).这三次中的最后一次很重要。在佛陀授意下,阿难达召集喧哗的比库大众,责备他们的行为,并遣散他们。之后,这群人就各自隐居,并努力净化自己的心,结果在雨安居结束时,所有的人都达到三明。㈠

  于是佛陀再次召集他们,当他们来到佛陀面前时,他正安住在不动定㈡中。比库们了解佛陀禅定的深度,便坐下来入于相同的禅定,就这样度过当晚的前四个小时——真正「问候」圣者的适合方式。之后,阿难达起来请佛陀欢迎已到达的比库们,但因为他们都在不动定中,所以没有人听到他的话。

  又过了四个小时,阿难达再次请求,回答他的依然是一片静默。第三次,黎明时,阿难达又起来在佛陀前面顶礼,合掌请佛陀欢迎比库们。这时佛陀才出定,并回答阿难达:

  阿难达,,如果你能了解我们的心,就会知道我们都已进入不动定中,听不到任何话语。(Ud.3:3)

  由此事可以看出,阿难达拥有坚持不懈的耐心,但也有他的限制。这件事发生后,可能促使阿难达下定决心,无论有多少工作,他仍一次次地禅修。传统经典上提到两次,他问佛陀适合他独处修行的禅修主题。一次世尊告诉他,专注与五蕴(SN22:1580,另一次,则是观六内处①(SN35:86)。

  在阿难达为别人请求佛陀的许多事中,下面的事值得一提:当耆利摩难达(Girimananda)与颇勒具那(Phagguna)比库生病时,阿难达请世尊去探病,并为他们说法打气(AN10:60,6:58).此外,在给孤独长者建议下,请佛陀在揭达林园精舍立塔的也是阿难达(Jat.479).

  过去世的协调能力

  以这种种方式,阿难达的表现堪称是兼具父性与母性的热心比库。他在组织,协调与安排方面的能力,从前就已展示过。

  在过去世的经历之中,他曾以类似的方式辅佐过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在少数几个提到阿难达过去世在天界与梵界的例子里,他多扮演沙咖天帝主要的帮手与助理;特别是作天界的御者摩多利(Matali,计有四例,Jat,31,469,535,541),或天界的工神毗首羯摩天(Vissakamma,Jat.489),或雨神钵纯提(pajjunna,Jat,75),或乐神般遮翼(Pancasikha,Jat.450)。

  愿自我牺牲的热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难达愿自我牺牲。当迭瓦达答(Devadatta)放野象要杀害佛陀时,阿难达奋不顾身地挡在佛陀身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佛陀被杀或受伤。佛陀三次请他回来,他都不从。只有当世尊以神通力移开他时,才使他打消牺牲念头(Jat.533).

  阿难达的这个举动,让他的名声更加远播。佛陀告诉其它比库,阿难达在过去世就已有个四次牺牲自己的意愿。在遥远过去世身为在菩萨身边的动物——天鹅(Jat.502,533,534)或羚羊(Jat.501),当时菩萨被困在陷阱里。

  在另一个例子中,菩萨先为猴子母亲牺牲自己,然后是阿难达(Jat.2220)。在其它三个记载的例子,阿难达在他都前世中,透过细心与技巧拯菩萨的生命。

  这些故事凸显了阿难达的美德,以及他和佛陀之间由来已久的关系。

  原注

  ㈠「三明」即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㈡不动定(Anenja-samadhi)。注释书:这是通往阿拉汉果的禅定,建立在第四禅与无色定上。

  译注

  ①六内处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

  第四章 佛法司库

  具足五种特质的弟子

  在佛陀宣布的杰出弟子当中,阿难达尊者是唯一在五种特质上被宣布为杰出者。其它比库都只擅长一种,或有两位比库擅长两种,但阿难达是被宣布为五种特质皆第一的比库弟子:

  多闻者,即通晓很多佛陀的开示者;

  具念者,即具有良好记忆(正念)者;

  正行者,即精通教法秩序者;

  坚定者,即在研究等各方面皆坚定者;

  佛陀的侍者。

  五种特质皆源于正念

  如果我们仔细看便会了解,这五种特质皆源于正念。正念是心的力量与忆念的力量——统理回忆与观念。它是随时能运用心的功能随其意愿,做它的主人。

  简而言之,正念是谨慎、守纪、自制、控制与自律、狭义来说,正念是记忆的能力阿难达的这项能力已达到惊人的程度。他能立即记住一切事情,即使只听过一次。他能正确无误地重复佛陀的开示到六万字,而不会遗漏任何一个音节;他能诵出一万五千首佛陀的四句偈。

  有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我们记忆会如此有限,是因为心早已塞满了千百件无用的事,使得我们无法掌握记忆。佛陀曾说,我们忘记事情唯一的原因是五盖——贪欲、嗔恚、昏眠、掉悔与疑(AN 5:193),或其中之一。

  因为阿难达是「有学」,所以能随意放下这些障碍,并完全专注在所听闻的事情上 。因为他不为自己求任何事,所以能毫不迟疑或扭曲地吸收开示,正确地整理它们,知道如何归类,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认出共同的元素,并像自信的、熟练的户籍人员,能在黑暗的记忆回廊中找到他的路。㈠

  从大师的口出生

  这所有因素都归入「多闻」的特质中。在这意义下,多闻者已抛开固执,侧日能容纳实相的容器。他即已听闻许多实相,这意味着她以去除自身所有的非实相。

  这种人是「从大师的口出生」,是真实的修行者,因为他让自己被佛陀的教法所塑造。因此,多闻者是最谦虚与最认真拥护实相的人,一切好的事都记在心里,并根据他们来行动,他将这归因于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法」,而不会说是自己的能力。这种人是真正谦虚的。

  多闻与修心的特质,被称为阿难达五种特别能力里的第一种,根据记载,他的所有弟子也都博学多闻(SN14:15)。但佛陀说,在这方面很难找到和阿难达一样的人(AN3:78)。当沙利子问阿难达,那种比库能为牛角婆罗树林增添光彩时,㈡他这么回答:

  有比库是多闻者,他记得所听闻的,并珍惜它们,对于那些初、中、后皆善,以及以正确方式口耳相传完全清净梵行的教法,这一切他都广学多闻,谨记在心,并藉由口诵的方式让自己熟悉,以他的心检视,并以正见彻底洞察。他对四众听者说法,以完整、局部或契理契机的方式,导引他们究竟断除潜伏的烦恼。(MN32)

  第二种特质——正念(sati)在此意味着内心保留听到的开示,以及它们对自我探究的应用。

  第三种特质——趣(gari),不同译者有不同的解释,但根据古代注释,它是指察觉开示的内在关联与连贯性的能力。阿难达能做到这点,因为他非常了解相关教法的意义与重要性,以及其言外之意。因此,即使他的念诵被问题打断,仍能从中断处接着念诵下去。

  第四个特质——坚定(dhiti),是指他对研究工作,及记忆、念诵佛陀话语,还有随侍佛陀,都能精进且不屈不挠地奉献。第五也是最后一个特质,是完美的侍者,如先前所述。

  佛法司库

  这五种特质合在一起,使阿难达在僧团中取得特殊职位「佛法司库」(dhamma-bhandagarika,亦有「佛法守护者」之意)的资格。在政府组织里,bhandagarika 是库藏官——负责贮藏、保存、守护与分配国家财富者。如果库藏官不适当、不负责任,政府的税收就会减少,国家也会陷入破产与灾难之中。如果库藏官是精明的,国家财富就能被明智地运用,国家也会享有繁荣与太平。

  全世间之眼

  在佛陀的教说中,财富就是佛法,以及教说的弘传、久住,特别是在佛陀般涅槃后,这些教法需要被细心地保存,以及忠实地传递给后代子孙。因此,佛法司库的角色非常重要,持有的人藉由在世上完整地保存佛陀教法,就能理直气壮地自称为「全世间之眼」:

  若有人想了解法,

  彼应求助于此人,

  具多闻之持法者,

  佛陀睿智之弟子。

  具多闻之持法者,

  大觉宝藏守护者,

  彼是全世间之眼,

  应礼敬具多闻者。(Thag.1030-1031)

  在选择阿难达为他教说的守护者时,佛陀选择了一个人格特质完全符合这职位需求的人。藉由广学多闻,阿难达完美地接收了四十五年来佛陀所传的各种教法。藉由敏锐的秩序感,他能以正确的顺序忠实地保存它们,并以符合佛陀本意的方式解释其结构。藉由坚定,他一直非常努力,且弟子们在他的管教下,也都能接收完整的教法并正确地修行,然后在辗转传给他们的弟子。

  在佛教传统中,佛陀的教法共有八万四千个「法蕴」(dham-makkhandha),在一首偈之中,阿难达宣称自己已经完全接收它们:

  从佛接收八万二,

  再从比库收两千,

  共八万四千法蕴,

  启动佛陀之法轮。(Thag.1024)

  众人的楷范

  因为他在随侍佛陀的比库里的关键地位,阿难达自然成为首任瞩目的焦点,使得他必须面对许多人。对所有亲近他的人来说,他在许多方面都是楷范,包括:他清净的行为;他对佛陀与僧团无怨无悔的关心;他坚定的友谊;他的耐心;他随时都准备帮助别人。

  一些潜在的冲突,只要有他在甚至不会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也会受到他的影响而缓和与解决。阿难达是个没有敌人的人,透过他所示范的身教与言教,带给别人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他身为佛陀忠实伴侣的形象,尤其给当时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阿难达永远都能掌握情况,就如国王对事务拥有最高超的理解力。由于他的谨慎,他因而能处理、安排佛陀和僧团的所有日常事务。透过杰出的记忆力,他能从经验来学习,永远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而多数人由于缺乏记忆力,总是一再地犯错。

  因此,他很会认人,虽然只见过一次面 ,他还是能应对得当,不会让人有受到敷衍的印象。他的慎重,自然而符合事实的情况,以致所有理性的人都会同意他。

  原注

  ㈠即使在今日的缅甸,仍然有比库能背诵出整部大藏经,计有四十五大册之多。

  ㈡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1)《佛法大将沙利子.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页107-108。

  第五章 阿难达对女性的态度

  因为他自然的仁爱与慈悲胸怀,阿难达对于四众弟子的福利特别关心,不只对比库与近事男(upasaka),同时也对比库尼与近事女(upasika)。

  促成建立比库尼僧团

  事实上,如果没有阿难达,可能只会有三种弟子根据律藏记载,他是促成建立比库尼僧团的人(Vin.2:253;AN 8:51)

  佛陀三度拒绝姨母的请求

  当许多释迦贵族陆续在他们杰出同族的座下舍俗出家时,他们的妻子、姐妹与女儿,也纷纷表达要在佛陀座下出家的想法。

  许多释迦族的女子,在佛陀的姨母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Mahapajapati Gotami,古译: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的带领下,去找佛陀,请他成立比库尼僧团。摩诃波阇波提三次提出请求,但佛陀三次都回答:「别急,苟答弥!女人不应于如来法律信乐出家,弃家学道。」①

  佛陀结束在咖毕喇瓦土城的停留后,于比库众的陪同下,前往数百里外的吠舍离(Vesali)。摩诃波阇波提和几位释迦族女跟随在后。抵达目的地后,她站在精舍外,「双足肿大,四肢蒙尘,满脸泪水,并不断哭泣」。阿难达看见她这个样子,便询问她悲伤的理由,她回答是因为佛陀三度拒绝她建立比库尼僧团的请求。㈠

  阿难达请求佛陀允许女人出家

  阿难达出于同情,决定为摩诃波阇波提求情。他去找大师,并三度重复她的请求,但每次都被佛陀挡下:「别急,阿难达!女人不应于如来法律信乐出家,弃家学道。」于是阿难达决定使用间接的方式。他问佛陀:「女人如果于如来法律信乐出家,弃家学道,是否能得入流果、一来果、不来果或阿拉汉果呢?」

  佛陀证实这点。于是阿难达换个方式提出请求:「如果女人可以办到这点,更何况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曾给予世尊很大的帮助:她是他的姨母、家庭老师与保姆,在他的母亲死后以自己的奶水喂养他,因此,如果世尊能允许女人与如来法律信乐出家,弃家学道就太好了。」

  阿难达在此提出两个论点。他的诉求是:

  第一、女人在僧团中也能达到最高圣果,成为阿拉汉,这目标在世俗生活中很难达到。

  第二、他提出非常个人的因素,摩诃波阇波提在佛陀幼年时曾给他很大的恩惠,如今那是他帮助姨母获得究竟解脱的一个好理由。为了回应这些论点,佛陀同意建立比库尼僧团,并随之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与规定。

  佛陀制定「八敬法」

  从这件是有人可能会认为,需要有阿难达的聪明论点与热心坚持,才能改变佛陀的心意。但正觉者的心意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因为他一直都活在究竟实相中。

  在此发生的事,一切诸佛都曾遇到过,因为他们都建立过比库尼僧团。这整件事并非为了阻止女性建立分支僧团,而是为了籍由这样的迟疑,强调蕴藏于其中的危险讯息。

  为了这个缘故,佛陀制定了「八敬法」②,那是非常挑剔的,只有最适合的女人才会同意遵守它们。他们也尽可能在最审慎的态度下,要求僧团中的两性要分开。尽管如此,世尊还是宣布,因为建立比库尼僧团,正法只能维持五百年,而非原来的一千年。㈡

  为比库尼之师的资格

  在佛陀宣布比库尼的戒规后,阿难达问比库作为比库尼老师的资格。佛陀并未回答他必须是阿拉汉,而是指出八个实际而具体的条件,如阿难达等人虽然并非阿拉汉,也可能拥有这些条件。这八个条件是:

  第一、比库尼的老师必须是正直的;

  第二、他必须拥有佛法的广博知识;

  第三、他必须熟悉戒律,尤其是比库尼戒;

  第四、他必须是个善演说者,具备和蔼可亲与流利的表达能力,发音正确并能清楚地传达法义;

  第五、他应该能以启发、激励以及鼓舞的方式,教导比库尼佛法;

  第六、他必须一直都受比库尼欢迎,并受她们喜爱。也就是她们必须是尊敬、敬重他的,不只是当他称赞她们时,甚至是在她们受责备的情况下,犹能如此;

  第七、他和比库尼永远不可有淫行;

  第八、他必须是受具足戒至少二十年的佛教比库(AN 8:52)。

  阿难达帮助女中所遭遇的麻烦

  由于阿难达曾帮助女众建立比库尼僧团,他当然也想帮助她们在圣道上更进一步,这也为他带来一些麻烦。

  对心生贪爱的比库尼说法

  在两个缺乏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有比库尼为他挺身而出,向马哈咖沙巴尊者抗议。㈢这两位比库尼后来都舍戒还俗,由此显示出,他们已不再能和老师阿难达,继续维持必要的客观与纯净的心灵关系。

  更极端的是,在高赏比(Kosambi)某位不知名比库尼的例子。她因为生病而派人传话找阿难达,请他来探病。事实上,她是爱上阿难达,想要诱惑他,但阿难达泰然自若地完全掌握情况。

  在对她的开示中,他解释这个身体是由滋养,渴爱与我慢而生,但人们能以这三者为净化的方法。

  被滋养所支持,人们可以超越滋养;被渴爱所支持,人们可以超越渴爱;被我慢所支持,人们可以超越我慢。比库舍弃这些滋养,将能帮助他过清净的生活;藉由希求清净的支持,他能升华渴爱;而我慢则激励他往前倒达别人已达到的境界——灭除一切烦恼。以如此的方式,他就能在适当的时候,超越滋养、渴爱与我慢。

  但是,还有第四个身体出生的因——性交,那是完全不同的事,佛陀称它是破坏通往涅槃之桥的原因,它绝对不可能被升华为成圣之道。

  这位比库尼听完开示之后,便从床上起身,顶礼阿难达,忏悔自己的罪过,并请求原谅。阿难达接受她的忏悔,并说在僧团中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从此之后自我克制是有益的(AN4:159)。这件事是个绝佳的例子,我们看到阿难达契理契机说法的精湛技巧。

  协助皇宫恢复平静

  另一件发生的事和巴谢那地王(Pasenadi)的妻妾有关。虽然她们很想学习佛法,但却无法去寺院听佛陀开示。身为国王的女人,她们犹如笼中之鸟般被限制在后宫,对她们来说者实在很不幸。

  于是她们便去找国王,请他要求佛陀派遣一位比库来宫中教导她们佛法。国王同意了,便问妻妾们比较喜欢那位比库。她们互相交换意见后,一致要求国王去请佛法司库——阿难达,来教导她们。世尊答应国王提出的要求,从那时起,阿难达便定期去教导这些女人佛法(Vin. 4:157-58)。

  在这段期间里的某一天,皇冠上的一颗珠宝被偷了。搜遍了每个地方,女人们为了此事感到非常烦心,因此不像从前一样专心与积极地学习。阿难达问明原因后,出于慈悲,他便去找国王,建议他召集所有的嫌疑者,给他们机会悄悄地还回珠宝。

  他请人在宫中的庭院搭起一个帐篷,在里面放一大壶水,并让每个人单独进去。结果,珠宝窃贼单独在帐篷里,将珠宝丢入壶中。因此,国王取回财产,窃贼也免受惩罚,宫中又重新恢复平静。这件事提升了阿难达的声望。比库们称赞阿难达,因为他透过温和的方法,让事情恢复平静(Jat. 92)。

  请佛陀给予的最后教戒

  在佛陀入灭前不久,阿难达问了他一个关于女人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和女人相处,世尊?」

  「不要看她们」

  「但如果我们看到了呢,世尊?」

  「不要对她说话。」

  「但如果她和我们说话呢?」

  「保持正念与自制。」(DN 16)

  这个问题是阿难达看到佛陀即将入灭时提出的,就在准备葬礼之前。因此对他来说,这问题一定很重要 。他自己并无须练习自制,因为他已克服性欲二十五年了。但他一次次看见两性关系的问题如何激起狂乱的情绪,并在和年轻比库的讨论中,他一定从旁得知,他们要超越欲爱,过完全清净无暇的梵行生活,是多么困难。

  他或许也谨记佛陀曾对建立比库尼僧团,将危害正法延续所作的警告,因此可能希望将佛陀对于这议提的最后教戒,给予当时的人与后续者。

  原注

  ㈠佛陀似乎并未完全拒绝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他也许只是想测试她的决心。因为在那个时代,对贵族女人来说,出家住在树林里过着艰苦的生活,并以乞食维生,是很困难的。

  ㈡注释书与其他后来的佛教著作,都尝试解释佛陀的这项声明,这样它才不会和五百年后佛教继续存在的事实相抵触。

  ㈢参见本书第一部·第七章〈与同修比库的关系〉,页96-99。

  译注

  ①见《佛说苟答弥记果经》,《大正藏》卷一,页856a。

  ②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库尼应恭敬、尊重比库的八件要事。包括:

  (一)百岁比库尼应礼初夏比库足。

  (二)不骂比库。不谤比库。

  (三)比库尼不得举比库过,比库得举比库尼过。

  (四)比库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

  (五)比库尼犯桑喀地谢沙(sanghadisesa)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个月求比库教戒。

  (七)不与比库同住一处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库住处夏安居。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库为比库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恣。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在所有的比库当中,沙利子尊者是阿难达最亲密的朋友。阿难达和他的异母兄弟阿奴卢塔的关系,似乎反而没有那么亲密,因为后者喜欢独居而阿难达则喜欢人群。沙利子是和佛陀最相像的一位弟子,阿难达可以用和佛陀说话的相同方式,和沙利子交谈。

  与沙利子的友谊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比库当中,只有沙利子与阿难达两人得到佛陀亲授的尊号:沙利子被称为「佛法大将」(dhammasenapati),而阿难达则被称为「佛法司库」(dhammabhandagarika)。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互补的角色。沙利子,犹如狮子,是主动出击的老师,而阿难达则比较像保护者与库藏官。在某些方面,阿难达的方法更像马哈摩嘎喇那的,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的个性也是像慈母般与守成的。

  阿难达与沙利子经常如团队般一起工作。他们曾两度拜访生病的在家施主给孤独长者(MN143 ;SN 55:26),并处理高赏比地区比库们的争执(AN 4:241)。他们彼此也有许多佛法上的讨论,彼此的友谊如此密切,因此当沙利子般涅槃时,阿难达所有的禅定训练都派不是用场,感觉就如堕入深渊一般:

  四方八面皆暗淡,

  教法于我渐模糊;

  吾之圣友确已逝,

  一切皆没入黑暗。(Thag.1034)

  因为噩耗的冲击,他的身体感觉像虚脱了 ,甚至佛法的支持在那一刻也似乎弃他而去。于是佛陀便安慰他,思维沙利子是否从他身上取走了他的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阿难达不得不承认,这些最重要的事都不曾改变,又说沙利子曾是他和其他人非常有益的伙伴与朋友。

  再次,佛陀以过去一直教导的——凡有生必有灭,来提醒阿难达,而将这对话导引到更高的层次。对其他弟子来说,沙利子之死就如大树失去主干一样,但这应该只是被当作「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皈依处,不要寻求外在的皈依」的另一个理由才是(SN 47:13)。

  劝导汪积撒比库放下爱欲

  阿难达和其他弟子们的许多讨论都有记载下来。但这里只能提到一些。

  有一天,汪积撒(Vangisa,古译:婆耆沙、鹏耆舍)尊者陪阿难达去王宫,教导后宫女人佛法。汪积撒个性上似乎有强烈的爱欲倾向,当他看见宫中严饰的美女时,心中便充满爱欲。突然觉得持之以久的比库独身生活,就如铅块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还俗与纵欲的想法如排山倒海般袭来。

  当他们私下交谈时,汪积撒向阿难达解释自己的困境,并请求他协助与引导。由于汪积撒是僧团中诗文第一者,他以阿难达的族名苟答马(Gotama)称呼他,并以偈说:

  我被爱欲所燃烧,

  吾心全被火吞没。

  教我如何熄灭它,

  出于慈悲苟答马(Gotama)。

  于是阿难达也以偈回答:

  此是缘于颠倒想,

  汝心才被火吞没,

  转移美丽之净相,

  爱欲所繋之面向。

  观五蕴身如陌路,

  视彼为苦而非我。

  熄灭强大欲之火;

  切莫一再引燃它。

  当修无相之禅观,

  抛弃我慢之习气,

  于是藉由破我慢,

  汝将重获安稳心。(SN 8:4;Thag.1223-1226)

  阿难达向汪积撒指出,他因为执着女性魅力的表相,所以才会不断为爱欲添补燃料。迷恋美色会导致失落感,心表现出厌倦,而厌弃出家生活。

  因此,汪积撒必须冷静地思维那些看似美丽与可爱的事物,他必须以禅观的解剖刀切开身体,进入迷人的表相底下,看看隐藏于其中的不净与痛苦。以这个方式,欲望便会消退,他就能从世俗欲乐的诱惑中,坚定不屈地站起来。

  帮助闡那比库证得入流果

  闡那(Channa)比库因对佛法有疑惑而苦恼。佛陀在世时,他就已经很顽固、任性而难以调伏,世尊般涅槃后,他更是充满焦虑感。

  虽然他谦虚地从其他比库寻求指导,但仍不满意自己的进步。他能了解五蕴无常,但当思维无我时,就会停滞不前,因为害怕涅槃会毁了这个宝贵的自我,因此他来听取阿难达的建议。

  阿难达先对闡那已能放松固执,认真地想了解佛法,表示他的喜悦。闡那很高兴,并专心聆听阿难达解释佛陀对咖吒那氏(Kaccanagotta)比库的开示(SN 12:15),开示主题是超越有边与无边。

  听完阿难达的解释之后,闡那便达到入流的道与果。因此,他高兴地大叫,能有像老师一样这么睿智的朋友真是太好了。他终于得以安住在「法」上了(SN 22:90)。

  第七章 与佛陀的对话

  佛陀与阿难达为指导别人而对话

  如果有人将佛经视为无声、和谐的讨论法的对话,那么整部经藏事实上都是由阿难达与佛陀的对话所组成。佛陀开示时,阿难达总是在场,只有少数不在场的情况,事后佛陀都会为他再重述一次。㈠

  佛陀经常第一阿难达提出教法的问题,目的是为了阿难达的心灵成长,或针对在场所有比库而说。对于听着而言,当两位专家在互相讨论某个主题时,总是比独自一人说话更有激励作用。因此,许多佛陀与阿难达之间的对话,都是为了指导别人而说。

  佛陀解释阿难达的提问

  有几次,当佛陀来到某处时,他会藉由微笑,创造开示的特殊机会。阿难达知道正觉者不会无辜微笑,立刻就了解到事有蹊跷,便会询问佛陀为何微笑。于是,佛陀便详细解释过去发生在该处的一个本生故事。㈡

  对话之中,由阿难达提出问题的次数,远多于佛陀。例如,阿难达问那种香气不同于绽放的花朵,而会逆风传送。答案是:皈依三宝、持戒与布施者的戒香(AN 3:79)。

  另一次,阿难达问在僧团中如何才能活得快乐。答案是:如果他自己持戒,但不责备别人不持戒;如果他注意的是自己,而非别人;如果他不担心默默无闻;如果他能轻易地达到初禅至四禅;最后,如果他能成为阿拉汉。因此,到达圣者之道的第一步,是不批评别人或注意别人,只要求自己(AN 5:106)

  阿难达问:「什么是戒的目的与功德?」

  佛陀回答:「为了免于自责与罪恶感,以及拥有正知。」

  阿难达又进一步问:「什么是正知的目的与功德?」

  佛陀回答:「他能在善念与善行中得到喜悦,在进步中感到快乐。并为进一步的努力铺路。」

  「那会导致什么结果?」

  「他将体会到内心的至乐,?入善与圆满的喜悦,并因此产生深定与慧。」(AN 10:1)

  阿难达就这样问了许多佛法的观点。

  佛陀指正阿难达的见解

  有时阿难达会向佛陀报告自己的一些见解让世尊指正,世尊会接受或指正它们。

  例如有次他去找佛陀,说:「依我之见,世尊!善知识占了梵行的一半」。没想到竟遭到佛陀反对:「别这么说,阿难达!清净的善知识不只占了梵行的一半,而是梵行的全部!」因为如果他们不是以佛陀为最佳的善知识,为他们指出正道,那么那些梵行会是什么模样呢?(SN45:2)

  阿难达最著名的言论,应该是他在《大缘经》(Mabanidana Suttanta,DN 15)中的开场白:「世尊,缘起甚深,但对我来说,它却显得再清楚不过。」再次,遭到佛陀反对:「不是这样,阿难达,不是这样!这个缘起的本质与外表都甚深,它真的难以洞见。由于众生不了解与洞见这个原则,因此才被困在生死轮回中,找不到解脱的方法。」然后佛陀以各种角度为阿难达解释缘起。

  佛陀以譬喻为阿难达解说佛法

  有一次,阿难达看见一个弓箭手表演特殊的技法。他告诉佛陀这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由于阿难达来自武士阶级,原本就偏好这类武艺表演。佛陀便以譬喻因势利导,而说了解、洞见四圣谛,比用一支箭射穿头发七次更难(SN 56:45)。

  另一次个记载说,阿难达有次看见佛陀的一个弟子——著名的婆罗门生闻(Janussoni),独自驾驶他闪亮的白马车。他听到人们大声赞叹,说那马车是所有马车里最漂亮的。阿难达向佛陀报告此事,并问他根据佛法,人们如何描述最佳的马车。佛陀使用许多譬喻,详细解释通往涅槃的车乘:

  信与慧是拉车的动物,惭愧是煞车,智是缰绳,正念是车夫,戒是璎珞,禅定是车轴,精进是车轮,平等心是车辕,出离是底座;慈爱、不害与独处是武器,忍辱则是它的盔甲。(SN 45:4)

  原注

  ㈠但佛陀有很多开示显然并未被记录下来,例如,他详细地解说了许多次的次第论:在他最后那段日子,也有许多次只有标题被提到。

  ㈡有关于此的例子,出现在MN 81,MN83,AN5:180,以及jat.440。

  第八章 阿难达的前世

  须摩那鸠马喇发愿成为侍者

  阿难达的在过去十万劫前莲华上佛座下,发愿成为大弟子。莲华上佛是住在汉沙瓦低(Hamsabati)王城的难达王之子,其弟是须摩那鸠马喇(Sumanakumara)太子,统治一片其父赐封的采邑。

  有一次,莲华上佛和十万名比库随从住在首都时,须摩那鸠马喇奉父亲之命前往边境平乱。当返回首都时,父亲要封赏他,他选择邀请佛陀与僧团(sangha)到自己的城市,在三个月的雨安居期间供养他们。

  太子对佛陀的侍者须摩那(Sumana)比库印象非常深刻,在安居期间特别仔细观察他。三个月结束时,他虔诚供养佛陀与僧团一切资具,顶礼佛足,并将功德回向发愿,希望未来能在一位正自觉者座下成为其侍者。佛陀观察未来而告诉他,他的愿望会在十万劫后苟答马佛(Gotama)的教团中实现。据说从那天起,须摩那鸠马喇就感觉到,他已手持衣钵走在苟答马(Gotama)的身后。

  本生故事中的阿难达

  在本生故事中,我们经常发现阿难达早期化身的重要特色。在这些故事中,最引入注目的是阿难达和菩萨——未来佛陀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通常是菩萨的兄弟、儿子、父亲、助手、同僚或朋友。在此所举前世的三个例子,强调他自己圆满德行所作的努力。完整检视他的前世可以看出,他只有几次是天神或动物,大多数是人。相形之下,阿奴卢塔(Anuruddha)几乎都是天神,而迭瓦达答(Devadatta)则经常是动物。

  放下欲望的国王,成为梵天

  阿难达与菩萨是出生于贱民阶级的堂兄弟,他们在烟熏恶臭的地方工作。为了避免受人轻视,他们伪装成年轻的婆罗门,去德咖西罗(Takkasila)的大学学习。后来身分被识破,遭到同学的痛打,一位睿智而善良的人出面阻止,并建议他们出家成为沙门。

  他们遵从这建议,但由于欺骗的恶业,命终后转生为一只雌鹿的后代,他们形影不离,最后一起死在猎人的箭下。在下一世中,他们成为鹰,并再次被猎人射杀。

  自此之后,他们低于人道的转生便结束了。阿难达转生为王子,菩萨则是皇家教士的儿子。从世俗的眼光来看,阿难达的地位较高,但菩萨则天赋异禀;他能记得上述全部三世,而阿难达则只记得他身为贱民那一世。

  菩萨在十六岁时,成为精进修行的沙门,而阿难达则成为国王。之后,菩萨去拜访国王,请赞叹出家之乐,并解释世俗生活的不圆满(苦)。阿难达承认他了解这点,但仍无法放下欲望,他的执着就如大象深陷在沼泽中。

  因此,菩萨建议他,即使身为国王也能持戒,例如,可免收不公平的税金,并支持沙门与教士。反之,当他情欲高涨时,他应想到母亲:在他身为婴儿完全无助时,若无母亲的照顾,他永远无法成为国王。于是,阿难达下定决心成为沙门,后来两人都达到梵界的成就。(Jat.498)

  一钱国王,出家为沙门

  菩萨虽然生为贫穷的劳工,却努力维持伍波萨他(uposatha,布萨)。㈡由于这个善果,他转生为国王。阿难达在他的王国中,是个贫穷的运水工,所有的财产只有一个钱币而已,他将它藏在某处的一块石头下。

  当人们在城里举行节庆时,运水工的妻子劝他好好享受,并问他是否有钱,他说有一个钱币,但远在十二里外。她请他去拿,并说她自己也存了一样的金额,他们可以用那些钱购买花、香与饮料。阿难达顶着正午的酷热出发,期待欢度节庆。当经过王宫庭院时,口中唱着歌,国王看见了,就问他为什么如此高兴。他回答因为被热切的欲望所驱使,并未注意到天气炎热,并说出自己的故事。

  国王问他宝藏有多少:是十万件吗?当他最后得知只有一个钱币时,他大声说阿难达不该顶着酷暑走路,它会给他相同的钱币。阿难达回答,他很感谢,因为如此就有两个钱币了。

  于是国王给他两个钱币,但阿难达说他仍会取回自己的钱币。国王激动起来,便提高赠予到百万,甚至总督的职位,但阿难达仍不放弃自己的钱币。只有当国王将一半的王国分给他时,他才同意。这王国便一分为二,而阿难达则被称为「一钱国王」。

  有一天,这两个国王去打猎。当他们累了时,菩萨将头靠在朋友的膝上,就睡着了。这时阿难达竟想杀死国王而独吞天下,正要拔剑时,想到自己原本只是个乡巴佬,蒙受国王隆恩,竟会生起如此的邪念。于是又收剑入鞘,但那欲望却一再地生起。

  一想到这个难以遏制的想法,可能会让自己做出蠢事,于是他抛开剑,摇醒国王,顶礼他并请求原谅。菩萨原谅他,并说阿难达可拥有整个王国,他会满足于作阿难达的总督。但阿难达说他已打消权力欲望,想要出家成为沙门。他已看到欲望的因,以及它如何增长,如今想将它彻底根除。之后他去喜马拉雅山禅修,而菩萨则继续留在世间。(Jat.421)

  贪婪的国王,成为菩萨盟友

  菩萨是巴拉纳西国(Benares)正直的国王,他修持王德:布施、持戒,并遵守伍波萨他日。那时有个大臣不断想染指后宫的妃子,当被逮捕时,仁慈的国王赦免他的死刑,只是放逐他,并准许他带着家眷与财富同行。之后,这位大臣迁往邻国王宫,成为国王的心腹,他告诉国王可以轻易占领巴拉纳西,因为那国王太仁慈了。

  但邻国的国王阿难达很怀疑,因为他相当清楚巴拉纳西国的权势与力量。这个大臣建议他可以破坏巴拉纳西国的一个村庄作实验,如果有人被逮捕,国王甚至可能酬赏罪犯。果不其然,当抢匪被带到菩萨面前并哭诉他们是迫于饥饿时,国王竟发钱给他们。

  这使阿难达相信奸臣的话是真的,于是便出兵巴拉纳西。菩萨军队的主将保护王国,但菩萨说他不想成为伤害他人的因。如果其他国王想要巴拉纳西国,他便会送给他。于是他让阿难达逮捕他,并关入牢内。

  菩萨在狱中对贪婪的国王阿难达修慈悲观,此时阿难达正陷入狂热与罪恶的陷阱中。最后阿难达请求菩萨原谅,并归还王国,发誓永远做他的盟友。菩萨重回王座,并对大臣们说不害的功德与福报,他说因为和侵略者保持和平,数百人得以免于战死沙场。然后,他放弃王位,出家成为沙门,并达到梵界的成就。而阿难达,则继续当国王。(Jat.282)

  原注

  ㈠此事出自《增支部.是第一品》(AN comy.too Etadaggavagga)的注释。

  ㈡伍波萨他(uposatha)日是特殊的宗教仪式,大伍波萨他(uposatha)是在阴历的满月与新月日举行,此时比库们合诵别解脱戒,在家佛教徒则诵另外的戒,聆听开示,并修禅。小伍波萨他(uposatha)则在两个半月日举行。此事记载于:AN 8:20;Ud. 5:5; Vin.2:236-37。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凸显阿难达与佛陀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部经是《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 Sutta,DN 16)——佛陀最后那段日子与般涅槃的记录。㈠

  这些记录传达了一种特殊的分离情感,那对阿难达来说尤其痛苦。那也是佛法衰弱的第一个小征兆,随着距离佛陀的年代愈来愈远,它会逐渐消失,直到一位新的佛陀出世为止。

  这整部经的主旨,是劝人要把握时机,修行佛法。它再度反应了阿难达的完整性格,因此我们将跟着它的脚步前进,强调以阿难达为主的那些段落。

  佛陀拯救瓦基族

  这部经的第一节是从马嘎塔国的首都王舍城开始,七年前迭瓦达答(Devadatta)试图分裂僧团,结果失败。阿迦答沙都王仍统治着马嘎塔国,巴谢那地王(Pasenadi)刚被推翻,释迦族面临悲惨的结局,阿难达的许多近亲都被杀害。

  那时,三个著名的刹帝利族——拘利族(Koliyas)、马喇族(Mallas)与瓦基族(Vajjians),住在靠近喜马拉雅山区的恒河北方,他们都独立于阿迦答沙都王之外。阿迦答沙都王想要灭掉瓦基族,将其土地并入日益茁壮的帝国中。

  佛陀无法阻止那些未进入僧团的释迦族人被消灭,他们有自己的业报要偿还,但他帮助了瓦基族,后来也间接帮助了马喇族。这是佛陀晚年时,外部的「政治」背景。此事的细节,详述如下。

  瓦基族能继续存在的七项特质

  阿迦答沙都王命令大臣禹舍(Vassakara)去找佛陀,宣布想入侵瓦基族的企图。禹舍来传达讯息时,阿难达尊者就站在佛陀背后为他摇扇。佛陀转向阿难达,问了他七个关于瓦基族生活方式与情况的问题。

  阿难达回答,瓦基族经常召开集会并和谐地商议;不会毁弃制定的国法;遵从长老的训言;不会强奸妇女;尊敬寺庙与圣地;不会撤回对道场的布施;对于一切阿拉汉与沙门都给予保护与护持。

  佛陀说,以这七项特质,人们可以预期瓦基族会兴盛,而非衰亡。佛陀先前曾给他们这七项规定。禹舍回答,这七个特质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确保此族的继续存在,只要瓦基族能继续遵守,国王就不可能征服他们,除非透过内部失和或背叛。

  禹舍信服地离开,并向国王报告,若贸然对瓦基族开战不会成功。那时的印度人对具有心灵力量者有很大的信心,因此道德优越的暗示就足以阻止一场战争。一直到后来,在佛陀入灭后,国王才可能侵入瓦基族,因为那时他们已背弃了完善的道德。

  使僧团兴盛的七项告诫

  佛陀曾以这高度政治性的讨论作为教育的机会,他请阿难达召集当地所有比库,给他们能使僧团兴盛的七项告诫:

  比库们应经常聚会;并和合地尽力于僧团的职务;他们不应制定新的律法,而应遵守已制定的律法;他们应尊敬赞叹的长老,并听受其忠告;他们应抗拒渴爱;乐住林野(aranna);并随时保持正念。那么,志同道合者就会被吸引前来,那些已在过清净生活者也能安住。

  在佛陀对比库们说完这些话之后,以如下精简的教法总结,它在这个故事中重复出现了许多次:

  有关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习戒成就,则定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定成就,则慧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慧成就,则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①等之诸漏解脱。

  佛陀教导阿难达自作皈依

  在这番告诫后,佛陀便展开最后的旅程。他总是前往那些想要了解佛法,或需要澄清误解,或可以阻止暴力的地方。

  在这段最后的旅程,他先朝恒河方向走到那烂陀(Nalanda),它后来成为佛教著名的教育中心。它靠近沙利子的出生地,沙利子就在出生地离开佛陀,因为他想在般涅槃前,待在此处教导母亲佛法。㈡在道别时,沙利子再次赞叹佛陀:「世尊!我对世尊有如此的信心:没有任何人拥有比世尊更高深的智慧。」②

  然后,佛陀便和比库们前往瓦基国的首都吠舍离,他曾称赞过该族的美德,而阻止阿迦答沙都王入侵。他在那里罹患重病,完全以意志力压抑疾病,因为他不想在未再次召集弟子之前辞世。③佛陀会生病,是因肉体的不圆满,但能以意志力控制疾病,则是因心灵的圆满。

  阿难达为佛陀生病而沮丧,情绪低落到无法正确地思考。他对佛陀说,只有想到佛陀不会在未给比库们一些僧团规定就般涅槃时,才稍感安慰。但佛陀却反驳他:

  阿难达!僧团还能期待从我这里多得到什么吗?我教导佛法从无内、外区别,如来绝无任何藏私。只有自认为应该领导比库僧团者,或比库僧团得依靠他者,这样的人才必须给予弟子最后的指导。但如来并无这种想法,因此他必须给予比库僧团什么指导呢?

  佛陀接着说:

  阿难达!如今我差不多八十岁了,生命已走到尽头,我只能勉强维持这个身体,就如有人维持快要瓦解的旧马车一样。我的身体只有进入安住于无相心解脱㈢时,才会自在。

  但大师随即又给了阿难达一贴良药,以对治由这些话引起的悲伤:

  因此,阿难达!要作自己的岛屿,作自己的皈依处;要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

  阿难达未请佛陀继续住世

  此经的第三节是佛陀停留在吠舍离度过雨安居。

  有一天在雨后,他嘱咐阿难达拿着坐具,陪他到遮波罗(Capala)庙禅修一天。当坐在那里时,世尊看着面前的美景,提醒阿难达附近许多美丽的景点。这段乡间叙述的原因看似不明,但到后来就会变得清楚。

  阿难达受魔罗扰乱,不解佛陀的暗示

  佛陀接着说:

  任何成就四神足㈣者,都能让它们成为他的工具与基础,如果他有意愿,将能活过一劫或活满一劫。㈤如来已完成那一切,因此如果受到请求,他可以活到这劫结束。

  虽然佛陀以给予阿难达如此明显,且完全符合他期望的暗示,但阿难达并未请佛陀为了众生而慈悲住世。佛陀不只一次,而是三次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对阿难达说,但每次他都未会意。因为他的心受到魔罗蛊惑,魔王对他仍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

  过去一直都很谨慎小心的阿难达,此刻已迷失正念,这种情况先前也曾发生过,但都只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否则我们这一劫将会截然不同。是否有可能在那一刻,阿难达只沉湎于陪伴佛陀的喜悦中,因此听不进佛陀的暗示呢?也许就是贪著于陪伴佛陀,再加上诱人的黄昏与平静的森林,更加深他的贪著,以至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最符合他深切期望佛陀活久一点的反应。

  如果没有魔罗的扰乱,阿难达就会请佛陀接受延长寿命的重任,而佛陀出于对世人的慈悲也会同意。但魔罗害怕无数众生会逃脱他的掌握,急于阻止此事,将历史的轨迹封存下来。这个如此戏剧化且引入联想的场景,是属于巴利经藏的神秘事件,人们可以无尽地想像它。

  魔罗提醒佛陀实践诺言

  让我们继续这件事:佛陀请阿难达离开,而开始入定,阿难达则坐在附近树下。然后魔罗出现在佛陀面前,提醒他四十年前刚觉悟后不久的一个承诺。

  当时,魔罗请佛陀般涅槃而不要传法,但佛陀回答,除非他已彻底训练与指导比库比库尼、近事男与近事女,并已妥善建立清净梵行,否则他不会般涅槃。

  然而如今,那些事都已完成,魔罗也来提醒他该是实现诺言的时候了。佛陀回答:「魔罗(mara)!你且安心,不久之后如来便会般涅槃。从现在起三个月后,如来就会般涅槃。」

  于是世尊以正念、正知,放弃继续住世的意愿,就在如此做时,大地剧烈震动,天上雷声隆隆。那是当他宣布放弃这些自然元素作为其生命基础时,它们的强烈反应。

  佛陀放弃住世的意愿

  当阿难达察觉地震与雷声时,他问佛陀这现象的原因,佛陀回答有八个原因。

  第一是当巨大力量移动的场合:④其次是当拥有神通的比库或婆罗门进入某种禅定时⑤:后六个分别是菩萨入胎、出生;如来觉悟,初转法轮,放弃继续住世意愿,以及般涅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切众生最高者的佛陀和整个宇宙之间,有多麽深的连系。

  接着,有关八众⑥、八胜处⑦与八解脱⑧的说明,似乎有些离题。表面上看来,这些似乎是互不相干的开示。学者们说它们会被插入经文,是因为一开始有八种地震的缘故,于是其他三个「八种」就顺势被带进来。事实上,其中有更深的连结,它们是被设计来让阿难达由浅到深逐步地深入,并让他知道佛陀正快速地趋近死亡,不会让他措手不及。

  在佛陀帮助阿难达导向觉悟之道后,他提到自己在四十五年前曾告诉魔罗,于妥善建立佛法之前,都不会般涅槃。如今魔罗出现在面前,而他也告诉魔罗只会再活三个月。因此,如今他已放弃继续住世的意愿,那就是地震的原因。

  阿难达恳求佛陀继续住世

  此时,阿难达毫不犹豫,三度恳求佛陀继续住世一整劫。但佛陀回答,最适当的请求时间已经过去。当安阿难达第三度请求时,佛陀问:「阿难达!你对如来的觉悟有信心吗?」当阿难达肯定这点时,他又问:「那么阿难达,为什么你要持续违逆如来至第三次呢?」

  然后,佛陀向阿难达说他已让机会悄悄流逝:

  这是你的过失,阿难达!你并未把握如来所给予的请佛住世的明显暗示。阿难达!如果你这么做,如来可能会两度婉拒,但第三次一定会同意。

  佛陀也提醒阿难达,不只是现在,之前已有十五次表明自己能住世一整劫,但阿难达每次都沉默不语。

  最后,佛陀又补充有关无常的告诫:

  难道从一开始我就未教导,一切我们所爱的事物都会变化、分开与离散吗?一切都会成、住、异、灭,没有任何事是不会消散的。此外,如来也不可能收回说过的话:三个月后他将会般涅槃。

  因此,他请阿难达召集当地比库前来。他劝与会大众要学习与修行觉悟之道,这他在传法期间都已教导得很清楚了,如此一来,「为了众生的福祉与快乐,出于慈悲,为了世间与人、天的良善、福祉与快乐,这个梵行将可长续久住。」在开示结束时,他宣布「从现在起三个月,如来将般涅槃。」他并给予比库们一些思维的偈:

  余日无多吾寿尽,

  离开汝等自依止。

  精进正念持净戒!

  坚定守护汝自心!

  于此正法律中人,

  安住正念与正知,

  应断生死之轮回,

  并能抵达苦灭边。

  准达(Cunda,古译:纯陀)的供养

  此经的第四节记载,在雨安居结束后,佛陀继续旅程,并宣布不会再返回吠舍离。

  以律或经印证佛法

  途中,佛陀对比库们开示之前说过的相同主题,他说他们会轮回生死,是因为并未洞见四法——圣者的戒、定、慧与解脱,并再次如他在最后旅程中经常说的,强调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在下一个休息处,他向比库们解释,如果有人意图引用他的话时应如何做。佛陀说,他们应记住这些句子,并在律或经中寻求印证,如果在其中无法找到,那么就可以断定它们是那人误学来的,便应拒绝它。

  这项告诫,对于忠实传递佛陀的话,是非常重要的,直至今日,它仍是人们分辩是否为佛陀所说,或是新编、伪造经典的根据。

  佛陀严重腹泻

  之后,佛陀游行的喜马拉雅山旁刹帝利族的所在地——马喇国。这段期间,他可能也到过沙瓦提国,因为他就是在那里听到沙利子的死讯。

  在释迦族的邻居马喇国境内,金匠准达邀请他和比库们应供,主食是一盘旃檀树耳(Sukara-maddava)㈥,佛陀要求准达,这盘食物只供养他,而比库大众则供养其他食物。然后,他要求将剩余的旃檀树耳埋起来,「因为除了如来一人之外,我没有看过其他能吃完它而完全消化的人。」

  在这顿饭后,佛陀便罹患严重的腹泻,但他平静地忍受它,并未因此中断行程。沿途他都吩咐阿难达摊开他的僧袍,因为他已筋疲力尽想要休息。他请阿难达到附近溪流取水,但阿难达说宁可到河边取水,因为溪水已被许多马车搅动而浑浊了。在佛陀三度要求下,顺从的阿难达便前往溪流,此时溪水竟奇迹似地变清澈了。

  福贵供养金色衣

  在路上,佛陀遇见马喇族人福贵(pukkusa),他是阿罗逻迦兰(Alara Kalama)⑩的弟子,佛陀以禅定力赢得福贵的信任,使他皈依,而成为佛陀生前最后一位在家弟子。

  福贵供养佛陀两套金色衣,佛陀收下一件,另一件请福贵供养阿难达,在此情况下,阿难达并未拒绝礼物。

  阿难达说,衣服的金色和佛陀皮肤的光泽相比暗淡许多,于是世尊说有两种情况,如来的肤色会变得分外明亮,那就是在他觉悟与般涅槃的那天。在当晚的最后几个小时,他就会般涅槃。

  最好的供养

  沐浴后,佛陀告诉阿难达,任何人都不得因为佛陀吃了金匠准达供养的食物后死亡,而责备他。

  世上有两种最后的供养——供养之后,菩萨获得觉悟;供养之后,佛陀般涅槃。准达会从他的供养中得到很大的福报:长寿、健康、权势、名声与转生天界。

  娑罗树林间的最后法音

  此经的第五节一开始,佛陀要求阿难达陪他去古西那拉(Kusinara,古译:拘尸那罗),到马喇族的娑罗树林。

  最高的礼敬是安住于法

  当他们抵达时,阿难达为他在两颗大娑罗树之间,安排了一张头朝北方的卧榻。虽然并非开花时节,但满树花开,并散落在世尊身上。天上的曼陀罗花也飘落下来,并伴随着天香与天乐。佛陀接着说:

  阿难达!这样并非向如来表达最高礼敬的方式。若有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安住于法,如法生活,如法而行,这样的人才是向如来表达最高的礼敬。

  那时,尊者优波摩那(Upavana)正在为世尊摇扇。佛陀要求优波摩那站在一旁,阿难达问佛陀为何要他立即让开。佛陀解释,有无数天神从四面八方前来,想见世尊最后一面,因为这是难得一睹的。但由于杰出的优波摩那比库站在他前面,使得他们看不到他。由此可见,优波摩那内心的光明一定比诸天的洞见力更强。

  值得礼敬的四个地方

  阿难达进一步问诸天的细节,并得知有些尚未解脱烦恼者,正在哭泣、悲叹;而有些解脱烦恼者,则安定与平静。佛陀又指示阿难达:

  世间有四个地方值得礼敬,能鼓舞忠实的信众,那就是佛陀的出生地伦比尼(Lumbini)园、成道处布德嘎亚(Buddhagaya)、初转法轮处鹿野苑与般涅槃处古西那拉(Kusinara)。凡是以信心到这些地方朝圣者,命终之后将转生天界。

  如何为佛陀举办葬礼

  接着似乎有些突兀,阿难达问了前面已叙述过的问题,即应如何与女人相处。

  然后,他问如何处理世尊的遗体。佛陀的回答很直接:

  阿难达!你不应担心此事,但自思维,努力护持正法。有智慧的长者,当供养如来之身。

  然后,阿难达希望知道在家居士如何举办葬礼。佛陀对于荼毗与造塔㈦给了详细的指示。他说有四种人值得造塔:无上的佛陀、独觉佛、声闻阿拉汉与转轮圣王⑧。供养这些佛陀,也会获得很大的福报。

  佛陀鼓励阿难达解脱烦恼

  然后,阿难达悲不可抑,悄悄地离开而入于精舍,闩锁门栓,暗自饮泣。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他慈悲有加的世尊很快就会不在了。他二十五年的服侍结果还剩下些什么呢?这个著名的场景在佛教艺术中经常被描绘,让人不禁想起在十字架背后哭泣的基督徒。

  当佛陀见不到阿难达时,便询问他在哪里,并召唤安陀前来,佛陀对他说:

  阿难达!不要悲伤,难道我不曾多次告诉你,一切都会变化消失吗?诸法怎么可能有生而不灭呢?阿难达!长久以来,你一直以慈悲的身、语、意,愉快、敏锐、认真而毫无保留地照顾如来,你已积聚了大福德。阿难达!继续努力,你很快就能解脱一切烦恼!

  然后,他说了一件很久以前的事,在过去世阿难达也曾服侍过他,并获得许多世间福报(Jat .307)。

  佛陀赞叹阿难达的特质

  在佛陀第二次预言阿难达很快就会证得阿拉汉果之后,他便转向比库大众,再次赞叹阿难达:

  过去一切诸佛都曾有过如此优秀的侍者,未来诸佛也是如此。他待人处事的方法令人钦佩,如果有比库同伴去见阿难达,见已皆心生欢喜;如果他对他们谈论佛法,他们对他的开示也一样欢喜;当他沉默时,他们则怅然若失。而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也都如此,他们听到阿难达的教导总是很喜欢,每个人都想再进一步聆听。

  阿难达就是具有这些卓越非凡的吸引人的特质,这种特质除了他之外,只有在转轮圣王身上才能看得到。

  经典中经常出现这种方式,我们在这里也可见到,佛陀对阿难达说话的两种互补方式:一方面盛赞他,并告知比库其未到之处;另一方面,则提醒他要克服最后的烦恼。

  于古西那拉(Kusinara)举行葬礼

  在这赞叹之后,阿难达转移话题到另一个主题上。他建议佛陀最好不要在这荒野山林,而是在沙瓦提城、王舍城、高赏比或巴拉纳西等大城里般涅槃。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未提议回佛陀的家乡咖毕喇瓦土(Kapilavatthu)城,因为它最近才遭巴谢那地王之子劫掠与破坏,所以阿难达未曾提到它,就如他也未提到吠舍离,因为佛陀已说过他不会再回去那里。

  阿难达认为葬礼在大城里举行,可以由住在该城的在家信众办好一点,但佛陀躺在临终的病床上,详细解释为何古西那拉(Kusinara)并非泛泛之地。佛陀很久以前曾在此作过转轮圣王大善见(Maha Sudassana),且曾在此以转轮圣王的身份留下遗骨不下六次,这次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那个王国的显赫与庄严都已遭到破坏,消失而不复存在。这确实足以让人对世间的有为法,生起厌离之心。

  最后一位弟子——须跋陀比库

  佛陀关于大善见的开示,是他所给最后的伟大教法。随后他就吩咐阿难达召集古西那拉(Kusinara)的马喇族人,好让他们可以向他道别。那时游方行者须跋陀(Subhadda)正好在古西那拉,听到佛陀即将般涅槃的消息。他想到佛陀出现于世是多么难得,便想把握最后机会请他释疑。

  他恳请阿难达让他接近佛陀,但遭到阿难达拒绝,他说临终病床上的大师不应受到打扰。出于对佛陀的关爱,阿难达三次拒绝他。但佛陀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便告诉阿难达让他进来:「他前来问法是为了求知,而非制造麻烦。」

  于是须跋陀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所有老师都声称已觉悟,但他们的教法却相互矛盾。到底哪些人是真的觉悟呢?」佛陀不回答这个问题,并说:

  哪里能找得到八正道,那里就有真正的清净梵行,并能得到沙门四果。如果比库们活在正道中,这世间就不会缺少阿拉汉或真正的圣者。我出家与说法已超过五十年,只有亲近正法,才有清净梵行。

  这个简短的开示,就足以让须跋陀了解佛法的各种观点,并皈依佛陀。当须跋陀请求准许加入僧团时,佛陀告诉他,根据规定,其他教派的沙门必须先通过四个月的见习期。须跋陀随即表示,即使得等上四年的见习,他也愿意。

  于是佛陀立即接受他,做了最后一次破例,在几分钟内,这位佛陀最后的比库弟子,便证得了阿拉汉果。

  佛陀般涅槃

  此经的第六节从佛陀的最后教导开始。

  最后的教导

  首先,佛陀建议比库们永远不要认为他死后就不再有老师,「因为我去世之后,法与律就是你们的老师。」即使到今天,对他的信徒来说,佛陀在经中的这番话仍具有关键性。

  其次,在他死后,比库们不应再无区分地称呼彼此为「朋友」(avuso),瓦萨(vassa,戒龄,古译:戒腊)较长的比库可称呼短戒龄者为「朋友」或直呼其名,而短戒龄者则应使用「尊者」(bhante)。这规定确认德望是根据僧团中的瓦萨(vassa,戒龄),而非比库或比库尼个人的身分。

  第三,同意比库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舍弃微细戒与相关规定。

  第四,同时也是最后的教导,对闡那比库实施默摈(brahmadanda,直译为「梵罚」)。阿难达问这应如何理解,佛陀解释,不应对闡那说话、劝告或教戒,除非他忏悔。

  询问有疑者

  在交代完这些有待阿难达去完成的根本外在指示之后,佛陀再次转向与会僧众,问他们对佛、法、僧与修行之道是否有任何疑问。他们应趁佛陀尚未寂灭之前,赶紧提出问题。但连问三次,都没有人回应。于是阿难达说这真是令人惊讶,竟然无人有任何疑问。

  佛陀再度更正他,因为阿难达并不确知所有的人真的毫无疑问,该比库可能只是不希望将它说出来,或在这最后的时刻并未察觉到它,只有拥有一切知者才能以这种方式说话。

  但其实当时的情况正如阿难达所说,而佛陀会如此说,只是为了显示阿难达的信心与正觉者的真实洞见不同。在场的五百名比库至少都是入流者,因为这个成就的表征之一,正是断除疑结。

  世尊再度转向与会僧众,给他们临终的遗言:

  现在,比库们!我对你们宣说此事:一切有为法的本质终归于灭,应朝解脱目标精进不放逸!

  佛陀于第四禅般涅槃

  在世尊说完这些遗言之后,他便进入四种禅与无色定,最后进入灭尽定。当阿难达见到佛陀入灭尽定时,便对阿奴卢塔说:「尊者!世尊已般涅槃。」他不再称呼他为「朋友」,而是视之为瓦萨(vassa)长的比库,虽然两人是在同一天出家。

  然而,阿奴卢塔具有天眼通,于是纠正他:「佛陀是在灭尽定中,他尚未般涅槃。」只有像阿奴卢塔这样的阿拉汉,才能认出这最后微细心境的差别。随后佛陀便反向进入九次第定,回到初禅。然后再从初禅逐步进入第四禅,最后就在第四禅中般涅槃。

  在他生命结束的时刻,大地震动,雷声隆隆,如他所曾预言的一样。曾请佛陀转法轮,本身也是个不来者的梵天娑婆主(Sahampati),说了一首偈,指出即使连佛陀的金刚身也是无常的。身为入流者的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也说了一首偈,重复佛陀自己说过的名言;「诸行实无常」。阿奴卢塔平静地说了两首偈。但阿难达则悲叹:

  其时甚恐怖,身毛皆竖立;

  具一切慈悲,此等正觉者。

  阿奴卢塔安慰大众与阿难达

  尚未达到究竟解脱的五百位比库,也和阿难达一样悲泣。阿奴卢塔尊者则安慰全体大众,为他们指出永远不变的无常法则,并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在场的无形诸天上,他们之中也有悲戚者与解脱烦恼者。

  阿奴卢塔彻夜都和阿难达谈论佛法,在他们四十三年的出家生活中,这两位个性截然不同的兄弟之间,似乎未曾有过一次佛法对谈。但如今阿奴卢塔全心全意地投入照顾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他是如此地需要安慰。

  到了早上,自然被视为亲近弟子间指导者的阿奴卢塔,请阿难达通知马喇族(Malla)人佛陀般涅槃的消息。

  佛陀荼毗与立塔供养舍利

  阿难达传达讯息之后,马喇族人筹集盛大葬礼所需的一切用品,如花、香等,然后便前往娑罗树林。他们持续七日,打偶以庆祝的舞蹈、歌唱与音乐,以及旗、帜与花、香,礼敬佛陀的遗体。

  人们可能会质疑他们怎么会在此时想到庆祝,但他们为何应该哀悼呢?那并无法改变什么。他们以歌声与舞蹈表达对佛陀的尊敬:庆祝佛陀已出现于世,庆祝自己已听闻佛陀的法,庆祝佛陀长久以来已走遍印度教导了许多人,以及庆祝他已建立守护佛法的僧团。

  第七天,他们搭起荼毗的柴堆。当马喇人想要点燃柴堆时,却总是点不着。阿奴卢塔解释那是天神在阻止,因为他们想等到马哈咖沙巴尊者抵达,他在佛陀最后的日子里并不在场,如今和一群比库正在赶来古西那拉(Kusinara)的途中。当马哈咖沙巴抵达时,他和同伙比库一起绕佛三匝,表达对世尊最后的敬意。然后,柴堆自行点燃,遗体烧到只剩骨头,没有任何灰烬。

  当邻族听到佛陀逝世的消息时,纷纷派遣使者来迎请舍利,以便为它们建塔。但马喇族人欲说舍利是他们的,因为佛陀是在他们的土地上入灭。最后,一个聪明的婆罗门劝他们,别为这最伟大和平缔造者的遗骨而争吵,并建议他们将所有舍利等分成八份,这才平息了纷争。这位婆罗门要求拥有装舍利的容器,最后赶到的另一族人则得到煤灰,如此就建立起十个纪念塔。

  原注

  ㈠见瓦吉拉(Vajira Story)所著,《佛陀最后的日子》(Last Days of the Buddha,BPS,1988)。

  ㈡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1)《佛法大将沙利子·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页138-139.

  ㈢无相心解脱(Animitta-cetocimutti)甚深禅定,超越有为法的象征或符号。

  ㈣同注㈡,页120.

  ㈤《长部注》与《弥林达(Milinda)王问经》141页解释,在此的「劫」(kappa)意指「命劫」(Ayukappa),人类自然寿命完整长度的一百二十几岁【见《佛陀最后的日子》(Last Days of the Buddha,p.106,n.21)】。然而在藏经中,总是使用指宇宙一劫的kappa_一个世界的完整持续时间,而且似乎没有理由赋予它其他的意义,但那并不符合本段的上下文意。佛陀精通四神足,当然有可能延长寿命远超过短短的四十年。

  ㈥有关这盘食物性质的讨论,见《佛陀最后的日子》(p.109,n38)。

  ㈦塔(stuoa):舍利纪念塔,里面放置佛陀或杰出比库的圣骨。在佛教国家,几乎所有寺院都可以发现它们,被当作人们尊敬的对象。它们也被称为「支提」(caitua),在斯里兰卡则称为「达歌巴斯」(dagobas)。

  ㈧转轮圣王(cakkavatti-raja)是佛教典籍中的理想君王,他的统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

  译注

  ①「漏」的原意是指脓疮流出的脓,或已发酵许久的酒,将烦恼被称为漏,既是指它们如脓、如酒。欲漏是对欲乐(欲界)的贪;有漏是对存在(色界、无色界)的贪;见漏是邪见;无明漏是指对三界的无明。断除诸漏就称为无漏,既是阿拉汉的境界。

  ②有关沙利子向佛陀道别的详细情形,请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1)《佛法大将沙利子·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页139-143.

  ③那时,佛陀如此思维:「若我不告弟子,不教示诸比库而入灭者,与我不相应。我今依坚强之精进,忍耐此病,以留住彼寿命。」世尊依坚强精进,忍耐此病,于是病愈。

  ④佛陀告诉阿难达:「此大地止立于水上,水止立于风,风止立于空。阿难达!空中起吹大风时,风起则水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一因、缘。」

  ⑤谨以「地」为所缘而修地想,但少以「水」为所缘而修水想时,此地则大震动。

  ⑥八众:既指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三十三天(Tavatimsa)众、魔众、梵天众。佛陀说,他以与者八种众生相同的容貌与声音,为他们宣说教士,而令其欢喜。

  ⑦八胜处: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称为「胜处」,即:(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前四胜处是不净观,后四胜处是净观。

  ⑧八解脱:八种舍弃三界烦恼束缚的禅定,即(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处解脱;(八)灭受想解脱。定力极深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拉汉能获得八解脱。

  ⑨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例如,王舍城的灵鹫山、拘律树园、盗贼谷、以及迦蓝陀竹林等处。

  ⑩阿罗逻迦兰(Alara Kalama):当时著名的数论派先驱,教示以苦行或修定为主,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解脱,最终以生天为目的。佛陀曾依阿罗逻迦兰学习禅定,达到无所有处定。

  佛陀告诉阿难达要「勿见妇女」;若见到了,则「勿与交谈」;若妇女来攀谈,则「时当自警戒」,以这些原则来自处。

  人只要思念这些塔,就能使内心清净,于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

  汉译《大般涅槃经》说,即使阿难达保持沉默,对方也很喜欢,只有在告退时,他们才恋恋不舍,与此略有出入。「闻其说法及见默然,亦复欣悦。辞别而退,恋德情深,不能有已。二者比库尼,三者近事男,四者近事女,亦复如是。汝等当知,阿难达有此四奇事。」(《大正藏》卷一,页200c)

  闡那比库:(Channa)或古译「车匿」,是佛陀身为王子时代的侍从,在律中是位恶口比库。他曾做错事,比库们劝他改正,他反而恶口相向,不加理会。佛陀因此制戒,若比库犯恶行,经比库们劝告三次,仍不舍恶行,即犯桑喀地谢沙(sanghadisesa,古译:僧残)罪。

  汉译《大般涅槃经》提到佛陀入灭前说了一首著名的偈,经文如下:「于是如来即便说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告诸比库: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我般涅槃,其时已至。」(《大正藏》卷一,页204c)

  这首偈是:「一切诸有情,皆舍世诸蕴;大力正觉者,如来般涅槃。」

  这首偈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两首偈分别是:

  「净灭诸贪欲,心安救济者,得证般涅槃,牟尼寂灭时。」

  「决定心不动,善忍诸痛苦,犹如灯火灭,心解脱亦然。」

  第十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

  安慰悲伤的在家弟子

  阿难达在偈中表达他在大师入灭后的情况:

  吾之同伴已辞世,

  大师也已般涅槃。

  今唯此谊堪能比:

  专注正念于身体。

  老者如今已辞世,

  新人少能令我喜,㈠

  今日我独自禅修,

  如鸟翩翩入巢中。(Thag.1035-1036)

  在葬礼过后,阿难达剩下的唯一责任,就是达到佛陀向他预言的究竟解脱。马哈咖沙巴建议他住在马喇族与释迦族附近高沙喇国的森林中,但当大家知道佛陀的侍者独自住在房间森林中时,访客便蜂拥而至。

  在家弟子们对于佛陀、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以及他们公正与受爱戴的巴谢那地王之死,感到非常难过,希望能得到阿难达的慰藉;这四个人全都在同一年内死去。

  阿难达无论日夜,在村庄或森林中,都必须安慰这些在家弟子,始终无法独处。因此,住在森林里的一位天神,考虑到阿难达的心灵进步,出现在他面前,给他一下的建议:

  进入严林树脚下,

  心存涅槃之想法,

  精进禅修苟答马!

  喧嚣于你又何干?(SN 9:5)

  在天神的劝戒下,阿难达心中有重新激起解脱的迫切感。

  证得阿拉汉,诵出经藏

  在此同时,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决定召开僧团会议以强化法与律。㈡

  由于高沙喇国的情势并不安全,会议将在阿迦答沙都王的保护下,于王舍城举行。有五百位比库出参加,其中只有阿难达不是阿拉汉(arahant)。由于阿难达通晓佛陀绝大多数的开示,因此会议少不了他。

  当会议的日期愈来愈近时,阿奴卢塔建议,阿难达只有在漏尽并证得阿拉汉果的情况下才能参加。阿奴卢塔知道这种企图心的力量,它具有激励的作用。

  当阿难达听到这个严格的规定时,他决定要尽一切力量证入涅槃。他彻夜修习四念处,不断地重复打坐、经行、打坐……黎明时,在经过一整夜的努力后、正准备躺下来,就在他抬起脚,头尚未接触枕头之际,心彻底解脱了一切烦恼。

  会议开始那天,特地为他保留了一个座位,希望他会成功。其他比库都入座后不久,阿难达透过神通力凌空而至,坐在位子上。当阿奴卢塔与马哈咖沙巴看见这情景时,知道他已达成目标,于是对他表达由衷的欢喜,然后宣布会议开始。

  会议期间,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问持律者伍巴离(Upali)关于每一条戒与它的缘起,由此率先诵出律藏。下一个议程是教法,马哈咖沙巴先问阿难达关于最长的开示,而集成《长部》(Digha Nikaya),其次是中等长度者,集成《中部》(Majjhima Nikaya),然后是其他各部。㈢

  阿难达的过失

  在诵出法与律之后,阿难达提到佛陀最后遗留要他去处理的那些事。

  他告诉大众,世尊已允许舍弃微细戒。长老比库们无法同意所谓「微细戒」的意思,因此马哈咖沙巴高声说:「如果现在僧团开始舍弃戒律,在家人会说世尊才刚入灭,我们就变得松弛了。由于并不知道佛陀所指的是那几条戒,因此最好不要舍弃任何一条,如此我们才能确定并未违背佛陀的意愿。」于是就这么做成决定。

  首先,长老比库们举发阿难达的过失,因为他并未问明微细戒的意思,他应忏悔这个恶作(dukkata)①。

  第二,他被举发脚先踏在佛陀的衣上,才为佛陀缝衣②。他回答自己对佛陀绝无丝毫不敬之意,但如果尊者们认为这是恶作,他愿意承认。

  第三,他被批评允许女人先礼敬佛陀的遗体。他回答在葬礼时,他考虑到要让女众在天黑前回家,因此才会让她们先行礼敬。但对此他也会接受长老们的裁定。

  比库们举发阿难达的第四项过失是,他并未请佛住世一劫。阿难达辩称当时自己是受到魔罗的迷惑,因此无法为其行负责,否则怎么可能不作这样的请求呢?阿难达面对这些举发时的表现足为模范,虽然他自己看不到任何恶作,该说的事实他也都有说明,但仍服从其他长老们的裁定。

  转达佛陀对闡那的惩罚

  随后,阿难达报告佛陀入灭前交代他的第二件事,加重惩罚闡那比库。长老们请阿难达自己去对闡那说明这个决定,阿难达抗议说闡那是个凶恶之徒,长老们建议他带一些人同去。于是,他带领一群人到闡那居住的高赏比,通知他佛陀最后的遗训,他被宣布为「僧团中的死人。」③。

  佛陀曾对驯马师只尸(Kesi)解释过这个惩罚。他会使用它来对付桀骜不驯的比库,因为他们的行为无法透过规劝与惩戒而改正。凡是无法以此方式调服的比库,都会被认为是僧团中的死人:无论他做什么,都没有人会和他说话。

  当闡那听到这个说法时,他因过度惊骇而昏倒,恢复意识之后,他感到非常羞愧,世尊竟将对他的惩罚,当作对僧团的最后教导。这激励他尽最大努力精进修行,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证得阿拉汉果。

  由此可以看出,这惩罚是佛陀为了闡那比库的利乐所作的最后慈悲之举,即使在佛陀入灭后依然有效。闡那成为圣者之后去找阿难达,恳求他撤销惩罚,阿难达回答,一旦他达到漏尽解脱,惩罚就已自动失效了。

  僧团的第二领导者

  在佛陀般涅槃之后,最受尊敬的弟子——马哈咖沙巴尊者便接手僧团的指导工作。然而,他的地位即不像佛陀般是皈依对象,也不是教主,而只是比库当中最权威与最受尊敬者。他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遵守法与律的表率。

  对于僧团的一切问题,所有人都请马哈咖沙巴裁决,他就这样成为僧团的上首长老。阿难达在他之后,成为第二领导长老、第二受尊敬的圣者,负责照顾僧团。在他已成为比库四十多年后,又比佛陀多活了四十年。在他担任佛陀个人侍者二十五年之后,他成为第一阿拉汉的时间也差不多一样长。

  在佛陀般涅槃后一百年的第二次结集时,阿难达的个人弟子还活着,他是位非常老的比库,名为萨婆迦眉(Sabbakami),据说他在僧团的时间长达一百二十年(Vin.2:303)。

  阿难达入灭

  当阿难达一百二十岁时,他自知时日无多,便从王舍城游行前往吠舍离,就像大师所做的一样。当马嘎塔(Magadha)与吠舍离的国王听到阿难达即将入灭的消息时,就分别从两地赶来向他道别。

  为了对双方都公平起见,阿难达所选择的死法维持他一贯和善的本质:他以神通力升到空中,以三摩地(samadhi,定)火④烧尽身体。然后,舍利被平分与建塔纪念。

  在他去世后,负责藏经后续编修的长老们,增加了三个偈到《长老偈》里他的选集中:

  具多闻之持法者,

  大觉宝藏守护者,

  世间之眼阿难达,

  已达究竟涅槃果。

  具多闻之持法者,

  大觉宝藏守护者,

  世间之眼阿难达,

  驱除漆黑暗夜者。

  多闻强记之觉者,

  记忆敏锐且坚定,

  传承正法之长老,

  阿难达是大宝库。(Thag.1047-1049)

  原注

  ㈠第一首偈中,「同伴」所指的是沙利子。第二首偈中,「老者」是指老一辈的比库,如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新人」则是年轻一辈的比库,他们其中有些人一定在僧团中造成麻烦。

  ㈡关于佛教的第一次结集,是引用自Vin.1:184 ff。

  ㈢各部当中经典的实际顺序,有可能也是在这次会议中厘订的。

  ㈣见AN 4:111。

  译注

  ①恶作:音译为「突吉罗(dukkata)」,指与身、口有关 微细恶行,是戒律中最轻等级的违犯。

  ②当时没有人相助,恰逢风吹衣起,所以踏在脚上。这一事实,在经律中,还没有找到出处。

  ③佛陀默摈闡那,是因为他了解再也没有别的方法能调服闡那。此外,也是为了保护其他僧众不受精神压迫之苦。所以,从「法」的角度来看,默摈闡那就如同杀了他一样。

  ④三摩地火:三摩地(samadhi)是正定,定有水、火种种不同。身体发出火焰的三摩地(samadhi),称为「火界三摩地(samadhi)」、「火定」,有火葬尸骸之意。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