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道家控制之道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九州书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柔弱”及其哲学意蕴

  老子主张用“柔”。“柔”在《老子》书中有多重原型意象。一是初生的婴儿和万物。《老子》第七十六章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河上公注曰:“人生,含和气,抱精神,故柔弱也。人死,和气竭,精神亡,欲坚强也”。这是以“和气”与“精神”来解释为何物之初生乃具柔弱之征,认为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皆和气充盈,精神丰沛。成玄英亦以“和气”之存离来解释生死柔坚之因。这就说明“柔”内在地包含“和”的意蕴。阴阳调“和”,故“柔”,此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柔”的第二重意象是水。《老子》第七十八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河上公注解水之“柔”说:“圆中则圆,方中则方,拥之则止,决之则行”。此谓水无常形,无定势,乃天下至柔之物,随遇而安。但就是这至柔之物,却“能怀山襄陵,磨铁消铜”,故而又是天下至坚之物。那么,老子通过这些“柔弱”之物的意象要传达什么样的哲学意涵呢?

  第一,以柔弱为用,用之不穷。老子常“柔、弱”连用,表达与“坚(刚)、强”相对的哲学涵蕴。第四十章明确地以“弱者”作为“道之用”。“弱”既为“用”,可见“柔弱”接近于方法论意义上手段、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合于“道”的在世方式。柔弱不是价值目标,目标是以“柔弱”的在世方式达到真正的坚强。譬若婴儿至柔,其生命力却很旺盛,一天比一天强大;水至柔,却滋养、灌溉万物,利之不尽,其用无穷。苏辙说“:道无形无声,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万物也”。“道虚静无物,乃至柔至弱者,却能功被群类,利泽万物,“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谓真正的强大,是恒强。惜乎众人生天地之间,皆知强之为强,却莫知弱之为用,此所以失于用弱矣。

  第二,谦下不争,天下莫与之争。世俗之人,囿于功名,困于利欲,争强斗胜,追逐无已,殊不知祸从此起,乱由争生。《老子》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之所以接近于“道”,概言之,在其利而不争也。奚侗说:“万物得水而生,是‘善利’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是‘不争’也。就下受垢,皆人之所不欲,而水处之”。概言之,此章之水德有三:一是“善利”,二是“不争”,三是处下。就其“善利”言,宋徽宗御注极为准确:“融为雨露,万汇以滋;凝为霜雪,万宝以成。疏为江河,聚为沼沚,泉深海大,以汲以藏,以裕生殖。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以利万物,孰善于此”。就其“不争”言,其实即老子“功成而弗居”的思想。杜光庭亦说得分明:“水不矜功,其功益大”。水正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就其“处下”言,魏源也说:“众人处上,彼独处下;众人处易,彼独处险;众人处洁,彼独处秽。所处尽众人之所恶”。而正因其“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第六十六章对江海的王者气势进行了追本溯源:“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王”者之象,天下归往;而所以“王”者,“以其善下”也“善下”,所以能容;“善下”,所以有度;“善下”,所以乃大。王弼注《老子》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时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唐杜光庭云:“其(圣人)以下为本,罪己纳隍之志,明其刻责之心,故盛德日崇,大业弥固”。老子用柔弱之水汇聚而成浩瀚之海的意象,无非欲告诉我们:江海可谓大矣,缘起于不择细流;江海可谓强矣,起因在有容乃大。

  二、“刚强”:被误读的哲学范畴

  老子重“柔弱”,盖无疑义;而“刚强”在老子哲学中的地位,却长期被学界误读。确实,老子谓“坚强死之徒”又谓“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第七十六章),至少表明了“刚强”不是道家所赞赏的人生态度。然则,作为辩证思想大师,老子不可能会完全抹杀“刚强”的哲学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哲学视角来解读“刚强”。

  如前所述,老子重“柔”,盖其方法论也,即“柔弱”之为“用”,乃因其“柔弱”而用,但“柔弱”不是目标指向,它只是标识着一种合于“道”的在世方式或曰存在状态。因此,准确地理解“柔弱”之道,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柔弱”不是软弱,在“刚”与“柔”的辨证关系中,“柔弱”的枢机乃在明知何为雄强,却安于雌柔;明知何为光亮,却甘居暗昧;明知何为荣耀,却固守卑微。二是“柔弱”不是目的,持守“柔弱”之道的目的是使自己变得真正的强大。因此,在老子这里,柔与刚的辩证关系必然与其它辨证范畴一样,在具有内在对立性的同时亦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一面。

  第一,老子并非从根源上或本质上舍弃“刚强”或“强大”,老子批评的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刚强”,是形式主义的“刚强”。用一种更准确的说法,老子非但不反对强,相反“,刚强”始终是老子哲学的终极追求。这种“刚强”并非形式上的“刚强”,而是实质上的“刚强”;并非方法上的“刚强”,而是目的上的“刚强”;并非现实中的“刚强”,而是趋向上的“刚强”;并非世俗推崇的“刚强”,而是具有超越精神的“刚强”。一言以蔽之,在老子哲学思想的实质,实际上乃是看到了万物由弱转强的根本趋势,从而以“柔弱”为真正的“刚强”,或者说是倡导用“柔弱”的方式来收获“刚强”。老子重“柔”的动机和目的,一是以其独特而深邃的哲学慧眼洞察到“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的天之“道”,故而不主张以“刚强”为处世手段。“弱”既“胜强”,“柔”既“胜刚”,则我们所守持之“柔”、“弱”实乃真正的“刚强”。二是针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统治者逞强的背“道”之举有感而发。陈鼓应说:“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衿、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显然,“逞强”并非真正的“刚强”,以“刚强”处事不惟不是合“道”的方式。相反,它乃纷争之首,祸乱之源。

  第二,老子倡导谦下不争的“柔弱”之道,但并不反对在必要时使用刚强的手段。即在纯粹方法论的意义上,老子也没有把“刚强”的意义完全抹杀。最典型的论据是《老子》第七十四章所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此章文字,古注多从老子反对统治者政令繁苛、严刑峻法的角度去理解,如苏辙曰:“政烦刑重,民无所措手足,则常‘不畏死’。虽‘以死惧之’,无益也”。此固然不错,但若止于此,则意亦有未尽。老子是主张以“道”治天下的,“道”之能治,乃在其使民常有畏死之心,顺“道”自然而终其天年。在此一“道治”的理想境域中,君恒“无为”而民常“自治”,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也。但若有个别悖“道”弃“德”、行为邪僻者,统治者亦大可“执而杀之”,则“畏死”之民必不敢“为奇”。显然“,执而杀之”乃是一个“刚强”的选项,惜乎学界对老子此一“刚强”之论缺乏哪怕是起码的关注。在笔者看来,老子倡导统治者“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但必要时亦辅以刑戮,强势作为,收刚柔并济之效。

  三、刚柔并济:管理中的控制之道

  显然,老子“刚”与“柔”的辩证智慧对今天的管理中合理地运用控制之道依然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刻的理论启迪。

  第一,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要逐步加强管理中的“软控制”,做到刚柔并济。西方科学管理思想一开始即强调严格的制度管理和赏罚分明的控制手段,这是一种“硬梆梆”的控制手段。对于今天的管理者而言,只道依赖刚性的制度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因为制度不是万能的,任何看似完美的制度设计都必然存在着缺陷;二是“刚强”的东西容易伤人,不但存在着制度执行中处罚不当的风险,静止的制度本身更隐藏着无法因应形势、环境、时机等的变化而使“良法”蜕变为“恶法”的可能。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在管理中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观、情感等软控制因素,用“柔性”的力量去打动人,去感染人,去熏陶人,去塑造人。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指出,一切生命体都各有“一套感受器系统和一套效应器系统”,而人“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还存在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因此,“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人所拥有的这个“符号系统”使人在本质上成为“文化的动物”,“文化管理”因之而成为当代管理的基本共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文化与价值观等因素作为一种柔性的力量在当代管理中几乎无处不在,并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取代传统的刚性制度管理而占据了主导地位。

  《老子》第六十八章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这里的“不武”、“不怒”、“不与”,都强调了对暴力、刚强的警惕和慎重,而恰恰是这种不逞勇武、不施暴力的竞争与管理之道,使管理者能达至“善战”、“善胜”的最高境界。隋末著名大将尉迟敬德刚降唐时,因一起投降的原刘武周的将领纷纷反叛,他也遭人怀疑,被李世民部下囚禁,主张杀掉他以绝后患。但李世民对这员猛将却是一见如故,倍加信任。一番推心置腹的动情沟通,李世民把情感的力量发挥到极至,耿直的尉迟敬德从此甘愿为李世民肝脑涂地,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今天的管理者或许应该牢记:刚性的制度使员工被迫服从;而柔性的文化则使人心悦诚服。

  第二,在管理中的控制方式上要尽量避免以刚制刚的对立,实现以柔克刚。以柔克刚是道家辨证智慧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深深地渗透进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而成为其基本的行为方式。一个最经典的例证是太极拳。以柔克刚是太极拳中最核心的法则,与对方交手时,太极拳手讲究跟随对方之劲路,随屈就伸,借力打力。对方虽然刚劲十足,招数变幻无穷,但我总的原则是以柔化刚,以柔克刚,让对方的力量在我的柔劲中消遁。对方进入你的防护圈,会陡地发现有劲没处使,或是劲力突然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无形中力穷劲尽。所以真正的太极高手,其内劲往往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见之有形,按之无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反,刚劲则是有限的,不仅有限,而且还很容易耗损和自伤。古谓“四两拨千斤”,实是避实就虚、以柔克刚智慧在武学上的生动体现。

  管理中真正有效的控制之道也必然是这种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的体现。面对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进攻,面对人际关系激烈尖锐的矛盾,我们的管理者若能用无形的柔性方式接招拆招,则无疑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美国著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曾在其办公室面对一位不速之客长达10分钟之久的恣意谩骂,办公室所有的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只是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神气注视着这位攻击者。对方愈暴躁,他就显得越和善!那无礼之徒没有遭到抵抗,好比“打出去的拳”全扎在棉花上,终于渐渐地平静下来。末了,他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又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应,只得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第三,在对管理者本人的素质修养上,老子的刚柔辨证智慧也昭示我们: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时刻做到谦下不争,虚怀若谷,不断地吐故纳新,博采众长。管理者必备两种“若谷”、“上德”:一是有“度”,管理者要培育自己广阔的胸襟,无私的情怀,宽宏的肚量,豁达的气度,不但不能主观武断,固执己见,锱铢必较,鼠肚鸡肠,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能直面“异己”,善待“异心”,包容“异类”,聆听“异见。二是有“容”,即管理者要像广纳百川的江海一样甘居下游,集思广益。世界上优秀的管理者,大多不是依靠什么管理天赋,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谦下虚心、广纳兼听、如饥似渴、兼收并蓄的结果。老子通过江海成为百谷之王的事实启迪我们:管理者既不应忘记自己的“王者使命”,有成为商海领袖的抱负和理想,更不应忘记老子“善处人下”的管理箴言,“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二章)”。管理者务必避免高高在上的做派、居高临下的训斥、指手划脚的命令、盛气凌人的武断,力戒“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领会道势如水、自然流注、不争而利、无为而治的哲学意蕴,以一种谦下、虚心、平和、包容的“自然”态度孕育“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管理艺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