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之不见 (龙泉解《道德经》14章)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2日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生化万物,它既无事相,也无名相,若称它为“道”,已是勉强了,称它为夷,称它为希,称它为微,都可以。因为“道”是看不见的,“道”是静无声息的,“道”还是细微不可触摸的。这三个方面是不能细分的,因为它们又融而为一,就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更不是三个。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道”是没有上下之分的,如果说有,那么只能说它的上面不明亮,它的下面不阴暗,混混沌沌,无法形容,最后还是归于没有实体。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体的形象,就叫它惚恍吧。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既然是惚恍,那就是浑沌不清,胶着难分的。迎上去不能见它的头,跟上去不能见它的背。你掌握了这自古就有的大道,你就可以驾驭当今的万物了。能够体认这元始之初的空灵状态,这就是修行的关键。
“道”本无状无相,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意会心悟可得。但世人偏偏要在色、声、实体上去求,结果只能是煞费心事,一无所获了。也许偶有一人,不看、不闻、不为、不思、不求,心中杂念全无,自身无比清静,大道不请自来,这恐怕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妙处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