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灯明——一灯长夜佛前明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灯明——一灯长夜佛前明

  灯明,即灯火之明,简称“灯”,指供奉于佛前的灯火,有油灯、烛灯等类。灯烛大多放在灯台、烛台或灯笼中。另有不分昼夜长燃之灯,称为“长明灯”。点燃众多灯用以供养佛菩萨的法会,称为“万灯会”。

  佛家认为:人生一世,譬若处于一暗室之中,充满黑暗与痛苦,要想摆脱诸种苦痛,只有“修仁好德”,而能够“修仁好德”的,就是破除暗室的那盏明灯。所以,有句话叫“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佛家也因此把灯明作为供奉于佛菩萨前的六供物之一。

  使用灯明的缘起

  佛家使用灯明的缘起,据《四分律》记载,因为当时诸比丘所居之室,都存在幽暗之患,所以佛陀允许点燃灯烛,需要油就给油,需要炷就给炷,需要灯盏就给灯盏。诸比丘还请问佛陀,应该把灯放在哪里?佛陀回答说,可以放在床角的瓶子上,如果放在墙壁间,就要防止虫蚁偷食;如果灯昏暗欲灭,就需要提一提灯炷;如果怕弄脏手,也可以用灯箸挑拨炷芯,又因为箸容易燃烧,所以允许使用铁质的灯箸。在此记述中,佛陀对允许使用灯火照明僧房以及放置灯火的处所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其实,佛经对灯火的使用程序及方法是有严格规定的。

  佛经中规寇燃灯时,应该先点燃舍利、佛像前的灯,再点燃侧灯。坐禅时,要先点燃禅坊中的灯,点燃之前,要启告众僧。然后,再依次点燃经行道处、阁道端处的灯。如果灯油足够用,厕灯应该昼夜不熄。熄灯时,应该按照经行处、阁道端处、禅坊等顺序,依次

  熄灯离去。熄灭禅坊灯时,不可猝然熄灭,应该先启告众僧说,“诸位大德!请铺好被褥,要熄灯了”。而且熄灯时,不可用嘴吹,不可用扇挥,不可用襟扑,应该从灯炷的烧焦处折熄下去。

  灯明的种类

  佛教中的灯明,按用途说,分为生活用灯和供养佛菩萨用灯。供养灯又有礼拜、诵经用的一般灯明和庄严佛堂用的长明灯两种;按所燃质料说,有脂、膏、苏、油、漆、蜡、明珠七种质料的灯。

  油灯。古代的灯,都是用灯盏盛油,盏内放灯芯(灯炷)点火的油灯。蜡烛和电能源出现以后,才逐渐告别了使用油灯的历史。灯盏由多种质料制成,并具有不同的样式;灯芯是用毛布类,或新净的布缕、线索等物做成的:所燃灯油也有不同原料和不同气味之分,如各种植物油、香油等。

  长明灯,又叫“常明灯”、“续明灯”、“无尽灯”,是佛前不分昼夜常燃之灯,有庄严佛像和佛堂之功用。据《五百问》记载,有比丘问:延续佛前光明之灯,在白昼可以熄灭吗?回答说:不可,若熄灭就犯了毁灭罪。

  史料文集中有许多关于长明灯的记载。《刘悚隋唐嘉话》记载:江宁县寺有一盏晋朝的长明灯,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灯火的颜色已经变蓝,而灯盏却不热。

  《观心论》说:“长明灯者,正觉心也。”也就是用灯比喻觉悟智慧的开明了然。所以一切寻求解脱的众生,“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光常燃”。像这样的“觉灯”,能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转而求得开悟,即“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明,终无尽故”,所以叫长明。过去有一僧,名叫“燃灯佛”,也是这个意思。

  明末四大名僧之一真可,曾经专为长明灯写过一首诗,题为《琉璃灯》:“谁把冰轮掷下方,老僧拈取挂虚堂。升沉虽复凭他力,内外从来本白光。未点金容犹冷淡,才燃宝座愈辉煌。莫将龙烛堪相比,不照人王照法王。”诗人以冰清玉洁的明月比喻长明灯,不论升沉变迁,灯自身洁白光亮通体透明的本质却不会随之改变,并以其辉光把“金容宝座”照耀得璀璨辉煌。“龙烛”虽华艳高贵,却只配照“人王”;琉璃灯素雅高洁,才堪照“法王”。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惜春出了一个春灯谜,谜面为“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其谜底就是——佛前海灯,即供于寺庙佛像前的长明灯。悬于佛殿的长明灯,与人世荣辱悲欢隔绝,好似沉入无光无色的海底,其实内中却保持着永恒的佛性光焰。红学研究者也以此谜作为惜春最终归宿的预示。

  灯明的意义

  佛教认为在佛塔、佛像、经卷前供奉燃灯,能够获得大功德。在许多经卷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如《施灯功德记》中说,信仰佛法僧,布施少许灯明,所得的福报无限。佛陀入灭后,用灯明布施塔寺,在现世可得三种清净心;命终时,由于善心不失,可得三种智慧;死后则可以生于三十三天。

  又如《增一阿含经》中记载,灯光如来在过去世为长老比丘时,用烛火麻油日日供养宝藏如来,因而得成佛之授记。

  又如《贤愚经》中记载,贫女以至诚之心所献的一灯,永远不灭,而王者所献的各种灯都早已灭尽,这就是所谓的“贫者一灯,王者万灯”,强调了“诚心”在灯明供养中的重要性。也有在自己身体上燃灯,甚至以身体的某部位为灯点燃,来表示供佛的虔诚之心。《菩萨本行经》中就记载着,阁那谢梨王为闻法,在身上点燃千灯,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法华经·药王品》在叙述药王菩萨舍身布施的故事中,说燃一手指乃至一足趾供养佛塔,胜过于用其他财宝布施。

  还有的佛经典籍中,记载着灯明供养的斗。种功德。它们是照世间光明如灯;随所生处,肉眼不坏;得天眼;于善恶法,得善智慧;除灭大暗;得智慧之明;流转世间,但常不在黑暗之处;具大福报;命终升天;速证涅巢。

  另外,又因灯能破除黑暗,普降光明,所以佛教常将佛法、智慧比喻为灯。认为用智慧能照破愚痴暗障,故称智慧为“无明长夜灯炬”。如《大般涅粱经》中说:“烦恼暗故众生不见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燃智慧灯,令诸菩萨得见涅粲、常乐我净。”

  佛教还把佛法之脉称为“法灯”,师父传法于弟子,称为“传灯”;承续法脉,称为“续灯”;灯灯相传,延续不绝,亘千古光明灿烂,称为“无尽灯”。《新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就记有,善财燃法灯,以信为炷,慈悲为油,念为器、功德为光,灭除三毒之害。宋朝的高僧释普济还依据佛法之灯代代相传,写成了著名的《五灯会元》一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