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国际善意日,让我们传递善意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心理月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善意者一直被认作是头脑简单的人,“恶人”却让我们为之着迷。在全球危机的推动下,这一情况开始逆转,而在重铸一个多些公正,少些粗蛮的世界时,善意的态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并重新体现着它的价值。

邻里间的互助,拼车,物物交换,这些既是出于经济和保护生态的考虑,又是出于对帮助人的愉悦感的追求……善意的情感不再让人感到可耻。相反,我们要重新求得这种情感!

善意日的来由

善意日起源于1960年代的日本,当时东京大学刚刚爆发了警察和大学生之间的多次激烈冲突。

  本着“和平与爱”的精神,东京大学校长建议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多一些关心,以便让友善能够逐渐占据校园、城市和国家。

  由此,在日本产成了“小善意运动”,并在1997年发展成“世界善意运动”,其三百万成员分布在15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和韩国等。

  让世界更加友善,这个任务似乎艰难无比。因此“世界善意运动”决定首先为友善确定一个日子,就像“戒烟日”一样,区别是人们在这一天戒掉的是自己的“恶”。向陌生人问好,对邻居微笑,给穷困者提供食物。

  11月13日,国际善意日,20年前,该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广泛影响,1998年,以“将善意传遍全世界”为宗旨的“世界善意运动”正式成立。而国际善意日,至今也已经是第13个了。

得到科学证明的友善

法国社会心理学教授、格勒诺布尔跨心理学实验室主任洛朗拜格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友善的最新科研成果,令人欢欣鼓舞。

同情开始于摇篮之中

新生儿在呱呱坠地几小时之后,就能感受到别人的烦恼。听见别的孩子哭,新生儿就会跟着哭,其反应远比听见自己哭声的录音或同等强度的噪音要强烈得多。我们大致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情心是可以习得的,但它首先是上天赐给人的秉赋。

猕猴也会相互帮助

不只是人,动物之间也有“恻隐之心”。阿扎拉是一只猕猴,患有先天运动缺陷,后来被诊断为先天痴呆。但研究人员发现,其他猴子并没有嫌弃它,反而给了它一些特别的照顾,比如每天为它梳洗两次(一般的猴子只有一次)。这个发现并非绝无仅有,动物行为学家早已证实:当猴群中有先天缺陷的成员表达需要时,大猴子们会变现出更多的宽容和关注。而人类不正是从远古的猴子演变而来的吗?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研究发现,那些易于交往的孩子,因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而经常得到他人的赞扬,她们的学习成就通常更好一些。一项有关学习互助的研究表明,如果一群孩子以同样的水平开始学习,两年之后,与只顾自己埋头学习的孩子相比,那些乐于助人、易于交往的孩子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他们更加自信、也更加喜欢学校和学习。看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原谅对心脏有好处

原谅真的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吗?志愿者曾经接受了这样一个试验,来验证对一种冒犯的两种反应的不同后果:第一时间段,我们要她们想象去进行复仇。为了保持这种怨恨,他们要不断地想到自己所受的伤害以及所忍受的痛哭。第二时间段,我们要求他们去原谅,对自己说这些伤害了他们的人跟她们一样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问题和烦恼,总之就是努力去宽恕对方。心电图提供了确凿的数据,两种情况下的测量结果毋庸置疑地表明:负面情绪和怨恨之情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而原谅和同情则使同一个人原有的心理压力瞬间消失。怨恨对身体非常有害!

友善能够产生友善

没错,电脑游戏也能影响孩子对他人的态度。在对12-16岁的日本少年进行了一次试验中,我们随机邀请他们玩各种电脑游戏,有暴力的和反社会的,有平和一些的,也有参与性强的、亲社会的游戏,随后研究者对参与游戏的孩子们的“利他倾向”进行测量。差异是明显的:那些玩过参与性强的游戏的孩子表现出的友善明显比其他孩子多。

善举能减少人的忧郁

在团队中“倾力而为”、帮扶他人,从长远来看就是在为自己“积德行善”。在不同的研究中,科学家对幸福感、生活质量及自我认同进行了评估,那些参与过志愿服务的人比普通人获得了更高的分数。她们较少感到忧郁,似乎得老年痴呆症的比列也小一些,身体状况更好,死亡率也低。不过请注意,这些善行的多少也是有一个门槛的,每年至少超过100小时才能具有这一效果。这难道就是“奉献”与“忘我”的界限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