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产生深远影响
青海省共和县牧民尕藏在自家的草场上放羊,虽然已是10月,牧草依然泛出丝丝绿意。“这两年天气明显热了,过去这个季节这里都下了好几场雪了,今年还没有一场像样的雪呢。”尕藏说。他指着青海湖周边的山说:“原来这些山上都有积雪,一年四季都不化;前两年开始慢慢少了,现在夏天山上根本就没有雪了。”
青藏高原历来被称为“雪域”,皑皑的白雪、连绵的冰川是这里的象征。但是近几年来,这里的环境正在悄然变化。除了消融的雪山,世界屋脊腹地的冰川也明显退缩。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指出,研究表明,过去30年的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幅度相当于以前200年的退缩幅度。
据前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介绍,除了雪山、冰川等明显的现象。气候的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藏高原传统的农牧业生产。
陈晓光说,增温使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牧草生育期延长3至5天,天然放牧时间随之延长。就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资源而言,增温使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期提前,无霜期延长,农作物产量提高;二是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农区越冬作物早熟,可以进行作物复种;三是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旺盛。
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霜冻期大大缩短,很多原来不具备种植条件的区域可以进行农业开垦了。在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等地上世纪50年代没法种植青稞等农作物,近10年来却可以大面积种植青稞。
但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青藏高原一些地区干旱加剧。陈晓光指出,干旱使植被发育不充分乃至退化,由此带来生物总量的减少、草场载畜能力的降低;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牲畜因冻、饿而批量死亡现象加剧,农业灾害和病虫害增多。
在中国更广阔的范围内,气候变化同样对传统的农牧业带来影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1986年以前,冬小麦年种植面积不超过6万公顷,约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0%。由于近些年来冬春季气温明显升高,宁夏大力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目前宁夏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已达9万公顷。
10月9日,农历节气寒露。这一天起,河北省隆尧县东良乡周村的农户开始忙着种小麦了。当地麦农说,过去总说“秋分麦子正当时”,但这些年来,秋分种的麦子在冬前总是旺长。冬前旺长的麦苗,不利养分积累,开春后麦苗就会变弱,稍微一旱还可能枯死。所以,两年前当地麦农纷纷种寒露麦子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如今,它却悄悄地变成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从秋分到寒露,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时机整推迟了一个节气,这是半个月的时间。
河北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郭迎春说,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对农业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表现得更为突出。气候变暖后作物生长加快、生长期会缩短,可能减少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同时,气温升高后,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
但专家同时表示,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中国水稻、小麦、玉米品种多,品种间差异也很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种植、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和选择适当的生产管理措施等,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未来30至50年的气候变化不会对中国的粮食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