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回善悔恶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6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乐建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对业报分为三种:善报丶恶报丶不善不恶报;报有前因也就是善因丶恶因丶不善不
恶因。因是造做的,报是接受的,但这种因果的产生,必要待缘而发,虽有善恶因,机缘不
到时,只有潜伏在八识心田中,一旦缘至,果报难逃。佛教里有两种方法可使善恶二业改变
;一是善的扩大,其法叫回向,一是恶的消伏,其法叫忏悔。先谈回向,所谓「向」是趋归
。凡一切善俱将功德回向至虚空圣凡十种法界,也有指定某一人,或某一生灵,此依佛教慈
悲与平等观为出发点,乃大乘菩萨悲露的流出,也是上求下化的一种方式,上者庄严佛土志
趣菩提,下者悲悯众生拔苦与乐,使纤微丝毫之善也不为自私自利所得。此举无形把善业更
为扩大。若再进一步看,以三轮体空来解说,无我施丶无受施丶无我所施,此三者俱空,做
是观而行善业,功德自等虚空,其福德自也不可思议。因此大乘佛法强调回向的重要性。
再来谈忏悔,乃是消除恶业的方法。凡我人一念丶一行丶一言,足以伤害了众生的都是
不善法,换言之即恶业。一旦造了恶业,果能一心反悔,前愆自消,盖也是万法唯心造故。
仔细究之,能知忏悔,就对所作所为有所自责,此时的恶业并未消失,只是暂伏,暂伏之业
系被忏悔力量所压制,因此在忏法中又强调不复更造,是避免「旧业未去造新殃」的;否则
旧恶业再被新恶业给牵引出来,原有的忏悔力也被瓦解了。恶业是障道的因,修道的人大忌
,才有忏悔之法以除之;所以佛教徒应常常反省自身,善者回向,恶者忏悔,成佛做祖,莫
不由此。但有一点,五逆十重,不通忏悔,此理也甚明显,此必罪业重,忏力轻,忏力不能
伏罪故。修行人多避免造业,所以才有「菩萨畏因,众生怕果」的警语,最好的方法是对人
丶对事皆以慈悲心丶诚恳心丶恭敬心去做,必可净化身丶口丶意三业,恶业的影子自然消弭
於无形,此也是至善之道呀!
再者,佛教中更把善恶业归为世间的染法,此相待的净法为至高至大的善业,又称为净
业。因他确可净化身心,乃超凡入圣必经之途,较之一般世法的善业无法比拟。只要修持者
一行净业,悲智双运,福慧俱足,速证菩提,究竟成佛;能成佛的善,世法有那一样可以比
呢?参禅丶念佛丶持咒丶修律丶作观就是大善,就是至善,这种善的回向,就是行菩萨道。
佛教徒才能行这种善,众生愚昧,连听说也没听说过。
总之:从理上讲,身心两忘,业尽情空,还那里去找善业丶恶业呢?成了佛後,善恶二
业,更是戏论。从事上修仍需循规蹈矩的去做,尤其回善悔恶的方法可别撇开他呀!

                    第24期 公元1973年8月25日发行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