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成安二祖村与禅文化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高军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成安二祖村与禅文化的渊源

高军虎

位于邯郸市东南12公里的成安二祖村,与禅宗二祖慧可有着深厚的渊源,现在的二祖(元符)寺和说法台曾是慧可的根本道场和舍利安奉处,为著名的佛教圣地、禅宗祖庭。

佛教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建以来,传到二十八祖达摩已极度衰落。而中国自东汉传入,到魏晋十六国时期大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更大发展,译经立说、门派纷起。上至皇宫,下到百姓,形成信佛“热潮”。时为东魏、北齐国都的邺城周围就有寺院4000多所,信众40多万。当时的成安几乎村村有寺庙,家家供佛爷,盛况空前。此时中国成为拥有佛教典籍和派别最丰富、最完整的国家,堪称“佛教第二母国和第二发祥地”。最具代表性的佛教主流派就是禅宗。二祖慧可是中国佛教继往开来的高僧大德。南北朝时,汉地得佛教禅宗祖达摩之髓,受其衣钵,接其传承者唯慧可一人。慧可长期在邺地周围(成安)传经弘法,普度众生,为发展汉传佛教,为佛教中国化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中国佛协原会长、佛学大师赵朴初说:“二祖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是印度人,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

46岁的慧可得传禅宗佛法后,从少林寺来到东魏、北齐京城邺地成安一带进行实践。他常“来往于宫廷寺院,穿梭于市井农家,出入于屠门酒肆,混迹于杂役之间”。为便于传经讲法、躲避迫害而“变易仪相(改变面貌行装),随宜说法”,四众皈依。在这片土地上,演绎出许许多多传奇故事,“乍托吟谣”出一篇篇文化经典,在遭受到一次又一次追杀、迫害后,却意志坚定,不辱使命,弘法不止。最终于隋开皇十三年三月十六日,107岁时在成安匡教寺讲经说法,遭陷害而坐化圆寂,并被投尸漳水,趺坐水面,逆流至芦村(今二祖村)安葬,走完了“少林得髓、邺地调心、成安偿债、逆水漳流”的人生轨迹。

慧可在成安圆寂后,唐王李世民于贞观十六年在今二祖村修寺建塔,安奉舍利。大宋元符年间易名“元符寺”。县城的匡教寺、说法台是慧可讲经说法与圆寂之所,历史上它们都曾多次修缮扩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至清末颓败,遗留荒迹。舍利塔也于1969年拆除,舍利暂寄他处。

慧可先后在邺地讲经传法长达五十年,他的“法脉真传、开辟源流、精进弘法、舍身护道”之功业,正如唐代高僧法琳所评:“凡而大圣,其谁能之,可禅师矣!”(二祖元符寺《法琳碑》记。)

慧可把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是佛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伟大贡献使他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因而,历代帝王十分敬重和推崇,并争相封谥号、赐寺名:隋文帝钦封慧可为“正宗普觉大师”,唐太宗为其修寺建塔,赐寺名“二祖寺”,唐德宗封谥“大祖禅师”,唐宪宗赐寺名“二祖禅寺”,宋仁宗易名 “广慈禅院”,宋哲宗又以自己“元符”年号改名“元符寺”……慧可受帝王封号之多、之高实属罕见。同时,唐、宋、元、明、清各朝对寺、塔数度修缮扩建,使“两寺”占地规模均超过300亩,盛极历史。

禅宗作为“诠释生命真谛智慧的精湛圆妙体系”,不仅流风贯穿历史,而且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在国际上仍是“方兴未艾,源远流长”。随着禅文化的兴盛与发展,世界各地高僧大德、学者专家、佛教信众仍源源不断地到二祖村寻根拜祖,衔续脉系、考察研究、弘法兴佛,相信不久的将来,二祖寺是一张不可多得的世界“名片”。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