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烦恼?
任何一种“执著”都可能使人焦灼日夜:或许,你执著于发一笔财,或许,你执著于争得一份感情,或许,你执著于一个行为的声誉,或许,你执著于一项“了不起”的事业……结果,你就被这“执著”攫住。你的心不自由,你的眼睛不放松。一个执著完了,又一个执著。你始终为“执著的追求”所掌握。你的生命毫无自由、自在。朋友,没什么。烦恼即菩提。人经常深陷执著,那也没关系。只要你在某时某地遇到一个契机,你又可能“顿悟”了,推开执著的迷雾,你又会看到光明的宇宙。
烦恼即菩提
起——人活着为什么会有烦恼?
一、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不可执著。
二、烦恼缘于无明: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
三、烦恼由于看不开:世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
凡事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四、烦恼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皆因有“我”;“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
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佛说:人间是非烦恼很多,大都是因为“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
对治烦恼,佛教主张“都摄六根”,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承——非理性与禅
有的艺术家非常信奉“非理性”。他们会说,“非理性”即是禅。人就是要丢掉一切理性的束缚和制约,抛弃一切外衣,让潜意识都释放出来,让生命的本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认为这是艺术的真理。
我们认为,“非理性”在反对传统文化的桎梏方面,是有贡献的。但以为“非理性”就是全部真理,太浅薄了一些。
非理性主义的理论,哲学的、心理学的基础,是尼采,柏格森,还有弗洛伊德,还涉及到社会学各个方面。然而只依靠尼采、柏格森,包括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不能本质地回答问题。
首先,我们以往对心理的认识,对意识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现在,停留于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框架内,想解释更多的问题,是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的。所以,我们要说的第一句话是:西方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的全部成果,我们要突破之。
人的心理,人的意识,要比我们已有理论的描述复杂得多。
一,无论是搞艺术或是自身修炼,总之,人类想进入任何一种特殊的境界,艺术的境界,都是从理性出发的,都是“显意识”确定的方向。因为,人类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就是“显意识”,就是和“理性”相联系。有人讲“非理性”,或者进入“非理性”状态,这出发点都是“显意识”层次的事,不是潜意识层次的事。完全的“非理性”,完全的不依靠“显意识”思维,是不可能的。
这样,就还需要对“理性”进行分析。对显意识领域也进行更细的区分。
二,当我们的显意识、理性思维放弃控制的地方,下意识、前意识就开始掌握那一部分支配权。骑自行车时的许多应变、动作指挥,都是下意识完成的。
下意识是个很丰富的层次。它能接管显意识的许多习惯性工作,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它几乎承担了人的绝大部分应变与自控工作。我们走路,吃饭,许多最大量的行为,都由它承担着指挥。
三,当显意识进一步放弃控制,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在我们说来是“狭义潜意识”层次就开始掌握权力。最普通也最深奥的是:梦境。
很相似也很典型的是:醉境。
当然,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显意识、理智思维也没有完全放弃控制。
与醉境几乎相同的,可以做类比的,就是精神病。
大醉后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和精神病是一回事。
“狭义潜意识”层次中聚集着人的许多心理能量,包括喜怒憎爱,平时被显意识、理智压抑着,理智一失控,它们就被释放出来,表现出来。
四,当显意识不放松控制,理性压抑着一切,“狭义潜意识”的能量会越聚越大。它只有两种出路。
一种,暴动,推翻显意识、理性的统治肆无忌惮地泛滥出来,那就是严重的精神病,精神失常。
另一种,就是更换形式,改头换面地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这就有了梦、口误、笔误、过失、遗忘、精神神经症等等。
更彻底地说,还有情绪、心理疾病、生理疾病等等。
五,这样,我们就明白:我们既不能完全地压抑、控制“狭义潜意识”,因为,那样必然导致精神病或者神经症等等;也不能完全放弃对“狭义潜意识”的控制,那样,或者大醉发疯,或是精神病发疯。
惟一的方针是有控制、有引导地释放、运用“狭义潜意识”的能量。
这样,我们就有了艺术。舞蹈,音乐,绘画,诗歌,小说,无不是这样有控制、有引导的释放。
完全丧失控制,没有艺术家,只有精神病患者。
然而,却需要尽可能地少控制,尽可能地放松,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家的创作状态。
可以说,艺术创作即是一定程度的、可控的、暂时的精神病。
艺术家越进入好的创作状态,同时就可能越临近真正的精神病。
当他持久地处于这种状态中,就有了梵高。梵高是与精神病相邻的艺术家,或者说是在艺术家群中的精神病者。
艺术家在创作态中,需要体验的是这样一种境界,有理智的一点观照,清清白白地如灯一般照耀着,同时,听任“狭义潜意识”流动、泛滥、表演、作为。
“狭义潜意识”是高度自由的,几乎是为所欲为的。
但那理智的观照又若有若无地照耀着。
理智中的一切执著、逻辑都抛弃了,一切对潜意识管理和统治的“法律”都摈除了,但有那清清白白的观照。
那观照是要把持的,是要修炼的。要使之越来越清白。
六,有引导、有控制地释放“狭义潜意识”的能量,还有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弗洛伊德用于心理治疗的“自由联想”。还有各种精神分析的方法。
包括释梦,释神经症,释情绪,释疾病。使“狭义潜意识”显现到显意识中,使显意识这“统治阶层”听到被统治者“狭义潜意识”的声音,听到并正视它的被压抑的愿望,那么,被统治者也便得到一定的安抚。冲突便缓解了。
七,所以,如何使显意识与“狭义潜意识”沟通,使显意识看到、听到“狭义潜意识”的愿望,或者说,使“狭义潜意识”的欲望显现到显意识来,这种对话方式、对话艺术,是我们要掌握的。
八,然而,与“狭义潜意识”对话,有引导、有观照地释放它的能量,这只是艺术的事,精神分析的事,心理、生理疾病治疗的事。
释放“狭义潜意识”的能量,在自身的修炼中,只是要战胜的魔障,是自我修炼必须超越的事情。
“狭义潜意识”层次中聚藏的七情六欲,会以各种魔障的形式干扰修炼者,停留于这一步,或者心猿意马,不得入静,很可能因完全失控而成精神病。
因此,需要那一点如灯的观照。
这一观照应更清白,更透彻。
最终透过“狭义潜意识”层次,照进了“自性潜意识”中。
它也便融于“自性”之中。无此无彼。
这便是慧能讲的“见性成佛”。
九,那清清白白的观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念力”,或所谓慧力。
但不尽然相同。
这种清清白白的观照,最初看来在显意识层次中,在这一层次的座标零点上。
当它透入多层潜意识中,并在那里照亮时,它又和那些层次的座标零点相通。
它在整个意识的座标零点。它照亮一切,它又无一切。它观照一切,它又不干它可涉一切。
它若有若无,若无又若有。
谓是古人所说的“元神”。
一切逻辑、理智都摈除,没有万念,却有元神驻守。
这是一种进入高境界才能得到的体验。
十,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了。“狭义潜意识”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只是艺术的层次,精神病的层次,神经症的层次,情绪、疾病的层次。
至于顿悟,见性,禅,则是“自性潜意识”的层次了。
所以我们说,“非理性”与禅太不是一回事了。用“非理性”来解释艺术,也还是不够深刻的。要获得更深刻的真理,必须引申对“意识”的认识。用“非理性”来解释禅,就显得牵强而可笑了。禅,要靠我们的念力、慧力、悟性,在某一契机的冲击下,灵感之光透入“自性潜意识”。这才是彻悟。真正的禅不仅排除了显意识的任何理智逻辑,还要排除“狭义潜意识”的七情六欲,可没有“非理性”主义者讲的“人欲横流”的存身之处。
转——整个世界都是禅
我们要使自己处在圆圆融融的大境界中,要无为,无念,无执著,无住。我们不是停留于理智上讲讲,也不是停留于逻辑意义上的理解、领悟,那还是假境界,假彻悟。要在理智到达界限、超过界限后,进入一种非理智可言说的境界,即人天合一的境界,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那已不是逻辑思维的境界。在那个境界中,一切逻辑都将被中止。
无论是四维时空中的一切科学逻辑、哲学逻辑,还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切价值逻辑、道德伦理逻辑。
无是非,无彼此,无往来,无生灭,无有无,无得失,无荣辱,无垢净,无增减。
有朋友会说了,你无这无那,无一切逻辑,自己却在滔滔不绝地讲,在“逻辑”,这不矛盾吗?
所以,你可以认为我讲了很多,也可以认为我什么也没讲。讲了那么多话,就启发顿悟而言,可能某一句话与你的思想合了契机。你领会了,从修炼的意义上讲,就都在你悟的境界中了。那千言万语你尽可以抛弃。再去重温、记忆我讲的一切,可能就陷入文字相了。
修炼,彻悟,真正的意义在于此刻此瞬。一切过去的事情都没必要重复,因为它也不“存在”。每瞬间的生动体验是最本质的。真谛在这瞬间中。
科学理论发展到极致,关于物质的学说彻底再彻底,我们将发现,西方的逻辑、科学,最终将与东方的神秘主义的直觉的智慧相通。
整个世界都是禅。
合——烦恼即菩提
朋友,我们该进入越来越清澈的世界。我们该像太阳,像太阳照耀下的天空,像天空下一株闪光的青草,像青草上一滴晶莹的露珠。我们透明,我们生动,我们清静,我们安详,我们的“思想”与宇宙融合而一,我们的思想遍宇宙,我们不执著于一事、一物、一象、一念。我们光辉,我们恬淡,我们充实,我们空虚,空虚又无空虚之执著,我们便在一种境界中。这境界不可言语,只可意会。难以说教传授,惟有以心传心。
我们正在进入一种境界。如若这种进入是真正的而不是虚假的,感性的而不是理念的,那么,就实在有意义了。
若没有此种彻悟,任何一种执著都可能使你焦灼日夜,失去人生的真正意义。或许,你执著于一个伟大工程,或许,你执著于发一笔财,或许,你执著于争得一份感情,或许,你执著于完成一部艺术作品,或许,你执著于取得某个地位,或许,你执著于研究清楚一个学术问题,或许,你执著于健康,或许,你执著于一个行为的声誉,或许,你执著于一项了不起的事业,等等,等等。结果,你就被这执著攫住。你的心不自由,你的眼睛不放松,你看不见周围的宇宙,没有阳光,没有天空,没有闪光的青草,没有青草上的露珠。
一个执著完了,又一个执著。你始终为“执著的追求”所掌握。你的生命毫无自由、自在。
生命成了执著的笼中物。没有了真正的生命。
一再这样讲,就是为了不断诱导大家真正解放自己。有的人此时明了,彼时又迷了。在执著中,被焦虑所折磨。
朋友,放下执著!
你说,我明明知道该达观、自在地生活,却被一个近在眼前的功利主义控制了思想,无法摆脱它。我被我的“事业”压迫着,我焦灼,潜意识的抗拒时时在显现,疑病症等神经症折磨着我。我的潜意识在逃避这不堪忍受的“执著”,然而,我还“执著”着。我简直不可自拔了!
朋友,我再对你说:放下执著!
这是当头棒喝。
你可能半疑惑半领悟地看着我。
朋友,没什么。烦恼即菩提。人经常深陷执著,那也没关系。只要你在某时某地遇到一个契机,你又可能顿悟了,推开执著的迷雾,你又会看到光明的宇宙。太阳、天空、青草、露珠都在闪闪生辉。
我们领略生命的每一瞬间。每一瞬间都是永恒,都是绝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