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校勘不应忽略敦煌写本
《大藏经》校勘不应忽略敦煌写本
刘显 杜娟
摘 要:敦煌藏经洞出土佛经多为千年以前的古写本,它保留了各种佛经的早期形态,避免了很多后代辗转翻刻产生的讹误,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但是自1900年藏经洞发现后,国内外编辑出版的几部《大藏经》,如《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大藏经》等在校勘上均没有使用敦煌写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学术价值。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延续,兹以敦煌写本《大智度论》与《大正藏》本对校来凸显敦煌写本的校勘价值,以期引起学界对敦煌写本的重视。
关键词:大藏经;校勘;敦煌学;写本;大智度论;佛教文献
中图分类号:J207.99文献标识码:A
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藏经洞中出土了多达5万余卷公元5至11世纪的手写本和木刻本文献以及绢画、法器等文物,这些稀世珍宝和殷墟甲骨文、汉简、明清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百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藏经洞出土文献和文物资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朝气蓬勃的国际显学——敦煌学。
然而无庸讳言,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百年来敦煌学各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众所周知,敦煌文献的主体是佛教文献,可与之不相协调的是,长期以来对佛教文献的研究却一直较为薄弱。就佛教文献研究而言,学者用力最勤的是藏外佛教文献的研究,对已入藏佛教文献①的研究则不甚措意。其实,敦煌已入藏佛教文献虽已为传统《大藏经》所收,但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限于篇幅,本文只专题讨论它的校勘价值。
众所周知,敦煌出土佛经多为千年以前的古写本,大多抄写精良,校勘谨严。因为抄写年代较早,减少了许多后代辗转翻刻产生的讹误,因而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然而敦煌已入藏佛教文献的巨大校勘价值似乎一直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自1900年藏经洞发现后,国内外编辑出版的几部《大藏经》,如《大正新修大藏经》②、《中华大藏经》③等在校勘上均没有使用敦煌写本。
方广锠先生曾说过:“传统大藏经虽然在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曾多次经过校勘、订正,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我本人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传统大藏经本的文意窒碍处,用敦煌遗书本一对照,立即文从字顺……需要指出的是,敦煌已入藏佛教文献的这一价值,基本上还没有发挥出来。” ④
荣新江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这些古写本在校勘后代的《大藏经》刻本上,价值很高。日本学者在20世纪初叶编辑《大正新修大藏经》时,利用了部分敦煌写本来校勘《高丽藏》本,但当时所见敦煌写本极为有限,主要是矢吹庆辉摄自伦敦的写本,而且《大正藏》排印上有不少错误,有些甚至不可信赖。迄今为止,绝大多数敦煌佛教文献的写本都已经影印出版,可惜还没有系统地用作校勘资源。近年来陆续印行的《中华大藏经》,也没有充分取用敦煌资源,因此也就没能在学术上超过《大正藏》。” ⑤
《大正藏》和《中华大藏经》是20世纪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编辑出版的两部重要《大藏经》,可是二者在校勘上都没有使用敦煌材料。那么,其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因为敦煌佛经多为残卷,且多支离破碎者,故难免令人对其校勘价值估计不足。客观上,敦煌佛经收藏分散,别本众多,在用作校勘之前必须先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以《大智度论》写本为例,目前已知共有239件写卷,涉及《大智度论》共74卷,现为英国、法国、俄罗斯、丹麦、日本以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等共7个国家和地区约28个单位或个人所收藏,其中还有42件以上的残卷需加以缀合。要将收藏如此分散的众多写卷进行系统整理绝对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何况如果要整理所有的敦煌佛经,那将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于是,限于人力、物力只得忍痛割爱了!
但是,尽管敦煌佛经整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绝不等于不可能!我们认为在敦煌文献图版绝大多数已公布的今天,有关部门完全应该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对敦煌佛经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其在《大藏经》的校勘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永远束之高阁,那对学术研究将是一件很不幸的事!
《大智度论》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是历来中国佛教各宗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对中国佛教影响相当深远。藏经洞出土《大智度论》写卷年代最早为东晋,最晚为晚唐,其中以南北朝时期写本居多,部分写卷如P.2160号、S.4492号、敦研30号等均抄写于5世纪,距离《大智度论》译经不过数十年,非常接近其早期形态,其校勘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下面,我们将用敦煌写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以期窥斑见豹,使学界对敦煌佛经的校勘价值多一些重视。
1、复次有众生应得度者。以佛大功德智慧无量难知难解故。为恶师所惑。心没邪法不入正道。为是辈人起大慈心。以大悲手授之令入佛道。⑥
“授”,S.1621号⑦、S.4614号作“拔”。据《大正藏》校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同。
按:此句意谓某些众生“为恶师所惑,心没邪法”,故佛发大慈心,救拔此等众生出离“邪法”,“令入佛道”。“拔”相对“没”而言,文义顺适,若作“授” 则句义不明。《注维摩诘经》卷第二:“而贫有交切之苦,故以大悲欲拔之也。”《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六:“见诸众生法身未增。或行身口意业不善。菩萨见已则以智手拔之令出,不欲令彼流转生死受诸苦恼。”《十住毘婆沙论》卷第六:“念是诸众生,没在苦恼泥。我当救拔之,令在安隐处。”句式皆可参。“授”、“拔”二字形近易讹,当为刻工误刊所致。
2、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⑧
“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S.1621号、S.4614号作“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宫本同。宋本、元本、明本作“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圣本、石本作“四悉檀总说一切十二部经”。
按:比对众本,知《大正藏》本不确。“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统称“四悉檀”,一切佛法不出此“四悉檀”,故云“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佛光大辞典》:“悉檀,梵语siddha^nta,巴利语同。意译作成就、宗、理等。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四个范畴,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治、第一义等四悉檀。略作四悉。法华经玄义卷一下,以悉檀为梵汉兼称之语。悉,即遍之义;檀,为檀那(梵da^na,译作布施)之略称,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众生,故称四悉檀。”可证。
3、是三三昧中。第一实义实利能得涅槃门。以是故。诸禅定法中。以是三空法为三解脱门。亦名为三三昧。⑨
“三空法”,P.2913号⑩作“三定法”。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圣本同。
按:“三定法”即前文提到的“空三昧”、“无作三昧”、“无相三昧”。“三昧”可译为“定”。《佛光大辞典》谓:“梵语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故修行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三定法”与文义密合,“空”当为“定”起笔相同之误。
4、问言。是淫欲烦恼在内耶在外耶。答言。是淫欲烦恼不在内不在外。若在内不应待外因缘生。若在外于我无事不应恼我。居士言。若淫欲非内非外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来。遍求实相不可得。是法即不生不灭。若无生灭相。空无所有。云何能作恼。B11
“若淫欲非内非外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来”句,P.2106号“淫欲”下有“烦恼”二字。元本、明本、石本同。又“云何能作恼”,P.2106号作“云何能作烦恼”。宋本、元本、明本、宫本、石本同。
按:“烦恼”,《佛光大辞典》谓:“梵语kles/a,巴利语kilesa。音译吉隶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故“淫欲”亦为众“烦恼”之一。再者,依前文“是淫欲烦恼在内耶?在外耶?”、“是淫欲烦恼不在内,不在外。”之例,兹亦当有“烦恼”二字。又“云何能作恼”句文义不通,当脱“烦”字。
5、问曰。诸佛之法法应说法广度众生。请与不请法自应尔。何以须请。若于自前面请诸佛则可。今十方无量佛土诸佛亦不自见。云何可请。B12
“自前”、“自见”,S.6796号、P.2106号作“目前”、“目见”。宋本、元本、明本、宫本、石本同。
按:“自前”义似可通,然悉心揣摩,“目前”义胜。“若于自前面请诸佛则可,今十方无量佛土诸佛亦不自见。”二句义谓若眼能见佛方能请佛说法,但是现在十方无量诸佛眼睛并不能看见,又怎么能请佛说法呢?合于文义。“目前”一词惯用于佛典,如《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迦叶又言,汝今生存,识神出入,尚不可见,况于死者乎?汝不可以目前现事观于众生。”《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譬如有人于汝目前然大火聚。”《普曜经》卷第二:“百万诸佛土威神光耀,普遍三千大千世界,皆现目前独见之耳。”皆可参。“目见”说同。“自”、“目”二字形近,盖误刊所致。
6、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口气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语议常不参豫……B13
“语议”,S.2161号、北7305号(鸟15)“语议”作“谋议”。宋本、元本、明本、宫本、石本同。
按:“语议”犹言谈、议论,“谋议”犹谋划、计议,“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豫”,盖言妄语的果报之一是常不能参预有智之人对重要事件的谋划。两相权衡,“谋议”更契合文义。“语”当为“谋”起笔相同之误。“谋议”一词佛典习见,如《大智度论》卷第三《初品中住王舍城释论第五》:“譬如王有真宝不示凡人,示大人信爱者。如王谋议时,与诸大臣信爱智人共论,诸余小臣则不得入。”《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时彼国中有诸耆旧聪明多智,博学平恕,威严整肃,相与谋议,运诸筹策。”《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太子白王言,今夜十五日月满时,与昼无异,宜集四兵。与共谋议伐于边逆,然后还此共相娱乐。”可参。
7、是优婆塞五戒尽寿受持。当供养三宝佛宝法宝比丘僧宝勤修福业以来佛道。B14
“以来佛道”,北7269号(闰51)作“以求佛道”。
按:“以来佛道”不辞。“来”当为“求”形近之讹。“以求佛道”一语佛经中习见,如《大智度论》卷四《初品中菩萨释论第八》:“是时菩萨作实誓愿,我割肉血流,不瞋不恼,一心不闷,以求佛道者,我身当即平复如故。即出语时身复如本。”《大智度论》卷四十《释往生品第四之下》:“菩萨以种种门入佛道,或从悲门,或从精进智慧门入佛道。是菩萨行精进智慧门,不行悲心,好行精进智慧故。譬如贵人虽有种种好衣,或时着一,余者不着,菩萨亦如是,修种种行以求佛道。”皆是。
8、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修忍行慈。时迦利王将诸婇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婇女辈游花林间。见此仙人加敬礼拜在一面立。仙人尔时为诸婇女赞说慈忍。其言美妙听者无厌。久而不去。B15
“游花林间”,上图115号B16作“采华林间”。宋本、元本、明本、宫本、石本同。
按:初看二说似皆可通,然悉心玩味,“采华林间”义胜。因为上文说迦利王带领婇女在“林间”游戏,据文义这里的“林间”当指树林,并非“花林”。因为羼提仙人是绝不会在“花林”中修行的。迦利王睡后,诸婇女闲来无事“采华林间”,甚合乎逻辑,文义顺适。若作“游花林间”,则难免牵强突兀。
9、问曰。云何是诸法实相。答曰。众人各各说诸法实相自以为实。此中实相者。不可破坏。常住不异无能作者。B17
“自以为实”,北7271号(洪28)作“自以为是”。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同。
按:当作“自以为是”。“众人各各说诸法实相自以为是”谓众人对诸法实相有不同的解释,且各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以为是”一词屡见于佛经,如《大哀经》卷二:“愚痴之子从生騃冥,舍夜光大宝珠,取水精珠,所见颠倒自以为是,众人所行亦复如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此人随所得法,既自以为是,谓他即非。同我者喜,违我者即瞋。”可参。“实”当为“是”之音讹。
10、复次多会众中。各各欲有所闻。佛以一言答。各各得解。各各自见佛独为我说。于大众中虽有远近。闻者声无增减。满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无量世界。应度者闻。不应度者不闻。譬如雷霆振地。聋者不闻。聽者得悟。B18
“聽者得悟”,S.2866号作“聪者得悟”。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同。
按:上文意谓佛说法度众生,机缘成熟之人能听闻佛法获解脱,而机缘未成熟之人则难以听闻,这就像空中打雷,聋子充耳不闻,唯有听觉良好之人方能听闻一样,“聪者得悟”与“聋者不闻”相对文,甚合文义,“聽”当为“聪”起笔相同之误。
11、又如余国土人寿命一劫。若佛寿百岁于彼裁无一日。众生则起轻慢不肯受教。彼则以一劫为实。佛以此为变化化。如首楞严经说。神通遍照佛寿七百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则是我身。彼佛亦言释迦文佛则是我身。以是故知诸佛寿命实皆无量。为度人故现有长短。汝言释迦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众生与人寿不异者。则不须百岁。一日之中可具足佛事。B19
“佛以此为变化化”,S.5120号、北7281号(收75)作“佛以此为变化”, 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圣本、石本同。又,“所度众生与人寿不异者”,S.5120号、北7281号(收75)“人”作“久”。宋本、元本、明本、圣本、石本同。
按:“变化化”不辞,“化”当系衍文。又,上文意谓释迦佛虽生于恶世寿命短暂,然因具足无量神通,故所度众生之数与长寿之佛无异,据其文义,兹当作“久”,“人”当为“久”形近之讹。
12、问曰。若世界无三毒亦无三毒名者。佛为何等故出生其国。答曰。贪欲瞋恚愚痴名为三不善根。是欲界系法。佛若说贪欲瞋恚愚痴是欲界系不善。若说染爱无明是则通三界。有佛世界纯诸欲人。为是众生故菩萨愿言我成佛时国无三毒及三毒之名。B20
“有佛世界纯诸欲人”,S.5120号、北7281号(收75)“欲人”作“离欲人”。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圣本、石本同。
按:上文所诠释的经文是“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世界中无有淫欲、瞋恚、愚痴,亦无三毒之名。一切众生成就如是智慧,善施、善戒、善定、善梵行、善不娆众生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据经文,既然世界无淫欲、瞋恚、愚痴,亦无三毒之名,世界众生当然悉为“离欲人”,若作“欲人”,则于文义不合。
13、复次有众生福德淳熟结使心薄应当得道。若闻佛名实时得道。又复以佛威力故闻即得度。譬如熟痈若无治者得小因缘而便自溃。亦如熟果。若人无取微风因缘便自随落。B21
“若人无取”,北7281号(收75)、S.5120号作“若无人取”。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圣本、石本同。又,“随”,北7281号(收75)、S.5120号作“堕”。
按:上文意谓有的众生福德淳熟,烦恼较少,只要有听闻佛号的因缘便可得道,这就如同树上成熟的果子,虽然没人采摘,但只要有微风吹拂的因缘便会掉落一样,据文意,当作“若无人取”。“若人无取”词序颠倒,费解。又“随落”不辞,据文义当作“堕落”。
14、问曰。前品说已具。今何以重说。答曰。前虽叹般若波罗蜜事未具足。闻者无厌。是故复说。B22
“前品说已具”,S.1829号作“前品说已具足”。宋本、元本、明本、宫本、石本同。
按:“具足”犹具备、充足。《百喻经?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说微妙法,义味清净,梵行具足,谓三聚法。”《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上》:“尔时世尊知彼帝释天主并诸天众咸生欢喜,即告众言,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具足八种稀有之法,汝等若欲闻者,应当胜前发欢喜心,起忻乐意。”皆其例。《大正藏》本有脱文。
15、分别论者。如无畏太子问佛。佛能说是语令他人瞋不。佛言。是事当分别答。太子言。诸尼健子辈了矣。佛或时无怜愍心故出众生于罪中。而众生瞋。然众生后当得利。B23
“佛或时无怜愍心故出众生于罪中”,北7282号(霜29)、S.1829号“怜愍心”前无“无”字。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同。
按:上文佛举例说明了自己出于怜悯之心阻止众生造作重罪,虽众生一时愚痴生瞋恚之心,但将来必当得利的道理,据其文义,“无”字不当有。《大正藏》本衍。
16、有生有死法亦可见亦可知。汝肉眼故不见。天眼者了了能见。如是人从一房出入一房。舍此身至后身亦如是。B24
“是人”,S.3483号作“见人”。宋本、元本、明本、宫本、石本同。
按:上段概言有天眼者,能清晰地看见众生的前世、后世,就像看见人从一个房间出来再进入另一个房间一样。据文义作“见”义长。“见”、“是”二字形近,盖误刊所致。
17、又如冬木。虽未有花叶果实。得时节会则次等而出。B25
“等”,S.3483号、S.1934号作“第”。
按:“次第而出”是指“冬木”一旦到了春天就会慢慢开始发芽生长。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卷五:“佛亦如是。先取乐故入一切法,入已次第而出。”句式可参。元代德辉重编《勅修百丈清规》卷七:“鸣锺三下,住持出堂,首座大众次第而出。”“等”当为“第”之形误。
18、是中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断诸见故而为说法。B26
“见故”,S.5132号作“见网”,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同。
按:“见网”,《佛光大辞典》释曰:“种种之邪见缠缚身不使脱免,故譬以罗网。”“见网”一词,佛典习见,如《妙法莲华经》卷第五:“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欲裂一切诸邪见网。欲烧一切众生烦恼。”《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四:“今观菩萨射,未足为稀有。当坐先佛座,而证大菩提。禅定以为弓,空无我为箭。决除诸见网,射破烦恼怨。”敦煌本义胜可从。
要之,敦煌写本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可以据以校正传世本的许多讹误,我们希望将来编辑出版新的《大藏经》时,在校勘上能充分利用敦煌材料,而不要总是漠视它的存在。
(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这里的“已入藏佛教文献”是指已经为唐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入藏录》着录的佛教典籍。
② 《大正新修大藏经》,[日]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2-1933年修订版),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下简称《大正藏》。 ③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④ 方广锠《敦煌已入藏佛教文献简目》,《敦煌研究》,2006年第3期。
⑤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⑥ 《大正藏》25册58页中10行。
⑦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下简称《宝藏》。 ⑧ 《大正藏》25册59页中20行。 ⑨ 《大正藏》25册96页下23行。 ⑩ 《法藏敦煌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下简称《法藏》。
B11《大正藏》25册107页下8行。
B12《大正藏》25册109页中16行。
B13《大正藏》25册158页上22行。
B14《大正藏》25册160页上4行。
B15《大正藏》25册166页下6行。
B16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B17《大正藏》25册190页中11行。
B18《大正藏》25册223页上22行。
B19《大正藏》25册312页上24行。
B20《大正藏》25册312页中28行。
B21《大正藏》25册314页上1行。
B22《大正藏》25册314页中29行。
B23《大正藏》25册321页中14行。
B24《大正藏》25册338页上15行。
B25《大正藏》25册338页上27行。
B26《大正藏》25册384页中24行。
The Collation of Dazangjing Should Not Ignore the Dunhuang Buddhist Manuscripts
— With Dazhidulun as an Example
LIU Xian1,2,DU Juan2
(1. School of Liberal Art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2.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Dunhuang Buddhist manuscripts are mostly ancient versions of a thousand years ago. It keeps the original form of various Buddhist manuscripts and avoids many mistakes caused by transcriptions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us it has of great value to collation. However,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manuscript-caves in 1900, several editions of Dazangjing edited and published home and abroad do not use the Dunhuang Buddhist manuscripts in collation, which, to some extent, affects their academic value. In order to avoid the tendency, the present paper compares the Dunhuang Buddhist manuscripts of Dazhidulun and Dazhengzang to show the collation value of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so as to arouse the academic attention to Dunhuang Buddhist manuscripts.
Key Words:Dazangjing; collation; Dunhuang; manuscript
出自: 《艺术百家 》 2009年5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