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袁恩培 张 磊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袁恩培 张 磊

  [摘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岳石窟年代久远,内容丰富,造像精美,华严洞是其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其整体气势恢宏壮观,造像精细优美,集现实与浪漫于一身,堪称北宋石窟艺术精品,在美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美学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lO)02-0068-05

  中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有大足石窟,其实与大足石窟相邻的安岳石窟年代之久远,内容之丰富,造像之精美,堪与大足石窟媲美。有研究认为安岳石窟与大足石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安岳石窟之所以不为众人了解,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石窟造像相对分散,而且每一处石窟规模都不大,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安岳石窟始于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后),盛于唐代、五代和宋代,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经近年文物普查,安岳县有摩崖石窟造像105处,造像10万尊左右,至今保存较完好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物价值的石窟有45处。石窟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也有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的造像,也有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写。“其艺术风格既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遗风,又有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还有雕工精细、璎珞满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将安岳石窟的历史、艺术价值归纳为“古、多、精、美”四大特点。安岳石窟在中国的石窟艺术中有着“上承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窟”的重要地位,不愧为我国又一伟大的古代石窟宝库。其中,华严洞石窟是安岳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其造像气势恢宏,壮观精美,堪称北宋石窟艺术精品。不论从美学、艺术学角度,还是历史、社会学角度考察均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一、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的基本概况

  “安岳华严洞位于距安岳县城东南方56公里的石羊镇赤云管区箱盖山,其中包括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的华严洞和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的大般若洞两大石窟,内有宋代造像159尊,历代碑刻题记24处。”佛教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艺术在中国推广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宣传佛教教义的有力工具。石窟艺术是佛教美术中的一个门类,它包括石窟中的雕塑、壁画、建筑及其装饰。安岳华严洞石窟的造像艺术是构成安岳石窟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题材大多是佛教题材为主,如佛、菩萨等,此外,还有儒家、道家以及写实的题材。这些石窟造像艺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造像的面部表情、身体动态以及衣饰器物等。这些构成要素与造像的感染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石窟造像的塑造,最重要的是注重内心情感的刻画,只有重视形式美和整体感的和谐统一,才能使佛像或人物、动物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

  华严洞石窟高6.2米,宽lO米,深11.3米。华严洞石窟造像,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达39种。其布局严谨,造型奇妙,动静结合,虚实得体,采光科学,殿堂似的石窟灿烂辉煌,气韵生动,在中国石窟造像中独树一帜。造像分布于左中右石窟壁,中间是高5.2米的“华严三圣”雕像,毗卢遮那佛居中,左普贤,右文殊,左右壁并排着高4.1米的“十大菩萨”坐像。造像比例匀称,穿戴华丽,姿态优美,个性鲜明,十分贴近生活,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石窟两壁的十大菩萨造像,古匠师们着力对其面部进行细腻刻画,充分表现出了众菩萨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慈善;线面结合的镌刻手法,使形体更加优美、楚楚动人。加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镂空饰花宝冠,珠光宝气,粒粒可数的珠串璎珞,行云流水似的帔巾、衣褶,更加衬托出气质的高雅,身份的华贵。洞窟两壁上方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求法图”极具特色。华严洞石窟洞口两边所刻下山狮、准提佛母、摩利支天,面相凶恶,与慈悲的佛、菩萨及多变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独特的对比造像手法,使窟中造像全都活了起来,显得十分生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二、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华严洞的建造处于安岳石窟造像的极盛期——宋代。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显示出民族化的进程基本完成,世俗化、地方化的风格是其主要特点。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整体气势恢宏壮观,造像十分精细优美,融优美和壮美为一体,集现实与浪漫于一身,是其最为典型的两大美学特征。

  (一)优美和壮美的融合

  美学家常常把艺术中的美分为优美和壮美两大类,这样的分类方法是由西方美学史中的优美与崇高演变而来的,而中国美学史上还有另外一对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就是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很好地体现了二者的融合。

  从华严洞石窟造像的整体气势来看,体现了宏大威严的壮美。华严洞石窟造像是安岳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华严洞的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图1)。《华严经》把普贤和文殊作为佛的胁侍。普贤和文殊都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华严三圣像高均为5.2米,背倚车轴状彩色佛光,头戴繁花镂空峨冠,中间禅坐着主尊像毗卢舍那佛,毗卢舍那佛左靠跨青狮的文殊,右邻骑白象的普贤,文殊右腿弯曲,左腿轻踏莲蕊,普贤左腿弯曲,右腿置莲蕊,对称感颇强,从而突出了毗卢舍那佛在佛界的核心位置。文殊、普贤冠内禅坐着一小佛像,面目俊美,皓齿微露。菩萨造像神态安详自在,优雅洒脱。从整体造像规模来看宏大威严,构图大气,具有壮美气势,给人气势恢宏的壮美之感,让人从内心感受到佛教的震撼与洗礼,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洞内两侧上壁各排列五组半浮雕造像,统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经变故事图。出于佛教《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全是描述善财童子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者的故事。此处仅在“五十三参”中刻了十参,主要表现善财拜毗卢佛、文殊师利;拜粥香长者;拜裁剪师;拜观自在菩萨等内容。这十组雕刻题材广泛、人物生动,殿亭辉煌,到处祥云缭绕、瑞气万千,充分展示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西方佛国世界的壮美景观。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整体气势是一种偏于动态的和谐美。

  从华严洞具体造像的气质特征来看,更具有柔静秀雅的优美。优美又有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说法。常常以小巧、轻盈、光滑、圆润、柔和等特征给人以柔情、秀雅、婉约等美感,使人产生轻松、愉快及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偏于静态的和谐美。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华严洞的菩萨像。洞两边各禅坐五尊4.1米高的菩萨像,这十个菩萨合称为“大乘菩萨十地”。这十地菩萨又与正壁之文殊、普贤菩萨合称“十二圆觉菩萨”。右侧分别是: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左侧分别是: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净业障菩萨、圆觉菩萨。菩萨们坐姿颇为别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或两腿皆盘,或单腿相对而盘,以此掩蔽座台,从中可窥见古代工匠考究刻像对称美的良苦用心。菩萨头部略低,眼睛微闭,仿佛在与世人交流,手持法器,给人以法力无边的震慑感。菩萨皆头戴款式异样的繁密花冠,面像各异,胸前杂饰璎珞,脚踏莲台,海浪轻浮,饰带如屈铁盘丝,肌肤仿佛有弹性。左侧菩萨中第三尊刻像——辨音菩萨尤其优美。头戴化佛保冠,胸披璎珞,冠上罩一轻薄纱巾,结跏趺坐,左右对称构图,更增加了肃穆、静寂的气氛。造像风格既不同于魏晋的秀骨清像,也不同于盛唐的丰腴与自然,她趋于理性,正在闭目打禅,面目沉静而毫不造作,真是进入了摒思绝虑、万物无碍于心的禅定境界,如同禅僧那样“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的精神状态。

  优美还体现在华严洞石窟造像的女性化特征及线的应用。“印度佛教中佛陀释迦牟尼是男性身份,菩萨按佛经上说没有性别。而中国佛教造像到了唐宋不断呈现出女性化倾向。其中菩萨造像的女性化的特征最为明显。”菩萨是立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用各种佛道去觉悟众生的慈悲者。菩萨的这种慈悲精神,是最具有人情味,使人倍感亲切的。华严洞的菩萨造像呈现出美妙的女子形象,戴化佛宝冠或花冠,璎珞饰体,显示出健美婀娜的体态。从造像的组成部分来看,造像的姿态优雅,服饰衣纹流畅,手印及背光均流露出柔静秀雅的优美。在这些造像艺术中,线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李泽厚先生指出.中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强调表情,讲究节奏、韵律、味道。佛教造像中的衣纹起源于中国画的人物线描,艺术家们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出佛像的体态和身段。辨音菩萨(图2)的衣纹,圆润轻柔,自然流畅,显示了女性服装的丝绸质地,用细柔的阴刻线刻画菩萨颈下横纹,表现其肌肤的丰腴细腻,线条本身的美感和生气也通过这线条的韵律和节奏感得到充分流露。还有造像的姿态、手印的雕刻中,线也充分体现了它的造型能力与情感的表达。

  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及细节特征均体现出了一种柔静秀雅的优美。其主要特征有:柔静美——造像本身所体现出的气质特征;和谐美——造像自身结构的完成统一,比例的和谐,造像的组合布局讲求对称、均衡,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舒适感——造像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松弛舒畅、亲切可爱、赏心悦目的感受。这是一种静态的和谐美,让人们虔诚地供奉,使心灵得到净化。

  (二)浪漫与现实的统一

  我国是受佛教影响最长而又从未中断的国家,佛教艺术在中国流传了整整18个世纪,佛窟艺术在盛唐之后发生了重要转折,中华民族深厚的理性力量一直有力地推动着佛教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中国古代的佛教石窟艺术扬弃了印度佛教的神秘主义,给它注入了自己的现实理性精神和浪漫气息。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注重造型,世俗化特征明显,同时,又体现出一种浪漫的意境之美,创作主体的心境与佛学相融合,人们以虔诚之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了佛窟艺术的浪漫与现实的统一。

  “艺术来源于生活。”安岳石窟是当时随着佛教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宣传佛教教义的工具,虽然其宗旨是宣传佛教,弘扬佛法,佛、菩萨、罗汉、金刚、力士、飞天、护法神、供养人像等形象,除反映佛陀世容外,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和世俗生活。华严洞的石窟造像在题材上更加向现实靠拢,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造型写实,形体比例准确,造像细腻生动而别具灵气,雕刻技巧洗练圆熟而又极富写实倾向。连环画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求法图”,精巧繁丽,塔阁人物,栩栩如生。大德们所在环境中的楼台亭阁精巧玲珑,宝塔宫阙气势雄伟,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云霞雾霭,袅袅舒卷。“剪云补衣”、“众妙香国”、“化城七宝”等众多求法场景跃然壁间。这些世俗化、民族化、地方化、生活化的雕刻作品,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古代的雕刻大师们正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世俗生活的元素融入了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之中,抒发着强烈的情感,使安岳华严洞石窟的造像艺术充满了现实生动的世俗美。

  这些造像既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又显示出一种至高无上的肃穆与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它既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又体现出浓厚的生命哲学意味,它处于现实与虚幻之间,让我们既有亲切感,却又奉若神明。神人合一是宋代造像的审美追求,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浪漫相交织的审美观。造像的美充分体现在对称、合乎比例、和谐、协调,给人美的愉悦、美的享受。不论是规模宏大的造像场面还是单个的造像,均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石窟的风格和技艺手法,直接影响了以大足石窟为代表的中国晚期石窟艺术风格的形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价值体现

  (一)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体现的多元文化价值

  佛教源于印度,并延及东南亚许多国家,而儒教、道教则系中国国粹。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不断被中国化。这样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存于汉的局面。安岳石窟主要是佛教造像,也有为数不少的道教造像,而且均盛于唐。佛、道二教造像互相融合,在佛教石窟有道教造像,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佛道合龛。到宋代三教合一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最为典型的是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从造像内容看,佛教主要有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尤其是菩萨最多;道教主要有天尊、老君、真人、金仙等,尤以老君龛最多;儒家造像则仅见有孔子。

  华严洞的大般若洞则为儒释道三教合龛(图3)的代表。大般若洞高4.7米,宽深各约5米,洞顶有一个直径约为2.2米的“Y”字,现该字尚无令人信服的注音和释义。洞中正壁凿2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头着螺髻,身着袈裟,体态丰满,双目微睁。左右两侧分别刻着孔子(儒家创始人)和老子(道教创始人)的坐像,高约70公分。洞左右壁共分三层造像,上立十童子,中刻持者,二十四诸天,下刻十八罗汉。这三层姿态性格各一的人物,古匠艺术家把三教合一并重,把复杂的宗教历史文化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儒释道三教合龛体现了我国儒释道不断融合的独特文化特点。安岳石窟刻画了四川民间宗教信仰变化、发展的历程,这为研究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民间宗教信仰多元化现象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二)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体现的历史社会价值

  中国石窟艺术流向由北至南,进入川渝。唐宋年间,宗教石窟文化广为传播,在安岳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古安岳人大兴摩崖造像之举,安岳出现了十里一庵,五里一庙,深山藏古寺,古寺出名山,名山出名窟的规模造像格局。石窟造像为立寺之本——尊释、尊道、尊儒、敬神,世俗各有侧重,或诸家共奉,或题材各异,或内容有别,皆格局不一。安岳石窟造像艺术是中国唐宋石窟艺术的代表。华严洞的菩萨造像更是精美绝伦,堪称一绝,一尊尊庄重典雅、神圣清净、慈祥亲切的菩萨造像,寓含其慈悲、纯真、善 良的本质。使人观其形,即可感受到菩萨的可亲、可信之情。这是因为菩萨的女性神灵形象具有善良的特质,富有慈悲胸怀,使人们可以从菩萨那里获得更多的精神抚慰。这一女性神灵形象寄托了当时社会的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幸福人生的愿望,净化润泽着人们的心灵,消除着信众们对痛苦和死亡的恐惧与不安,具有深入人心的无比魅力。安岳华严洞石窟是我国古代石窟雕刻艺术的宝贵遗产,精美的石窟造像和碑刻题记,为文物考古断代以及研究地方史和四川宗教发展史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是研究宗教艺术和雕塑史的珍贵资料,而且对研究当时社会风俗、古代建筑、服饰以及各种器具等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

  (三)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体现的科学艺术价值

  安岳石窟的造像风格,千姿百态,神采各异,少数石窟保留了造型淳朴、线条粗犷的魏晋风格,大多数的石窟造像都属于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唐代风韵与雕工精细、璎珞满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征。

  在华严洞造像中,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大胆用佛教艺术来体现现实生动世俗生活,综合运用美学、光学和力学等科学原理,充分利用地形山势,依崖雕凿,给我们留下了民族化、世俗化的石窟艺术。石窟雕刻手法多样化,包括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所谓圆雕就是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其作品切实感受到佛、菩萨、神、兽等造像的真实存在。而浮雕一般是附着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形象。高浮雕、浅浮雕一般在造像区辅助大规模的运用,在有限的空间形成一个极宽阔的世界,便于雕刻家尽力或刻绘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或刻绘地狱的阴森恐怖,使整体造像烘托出一种浓郁的气氛,同时主次分明,层次感强,使人看到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单面雕,有的双面雕。安岳石刻中镂空的宝冠、手、指、帔帛等,使造像的姿势不再拘于结迦趺坐、跣足站立等姿态,使造像在形式美上得到了突破,同时,使造像刻画细腻。衣纹的处理随形体结构而转折变化,坚硬的石头竟被刻成轻盈柔软的绸缎般织物。宛如塑出,写实性极强。如辨音菩萨观音,安详的姿态与衣褶的疏密变化衬托出具有女性的纯洁美,显示菩萨与人的亲近。中国的造型艺术重表现性,强调情感的表达,在佛教造像艺术上更是强调“以形写神”。古代的工匠们在精雕细刻的写实中,追求神似,务求出神入化,准确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佛、菩萨庄严肃穆,神态安详,感情含蓄,在典雅与自然之中流露出几分神秘。千人千貌,万佛万态,善则至善,美则大美。以巧妙的夸张和对比凸现出强烈的审美快感和艺术感染力,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 语

  中国古代各时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自己的风貌及艺术特色。作为上承敦煌、龙门、云冈石窟,下启大足石窟的安岳石窟,汲取了前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基础,在遵从佛教教义规范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风格、造型技巧、美学特征方面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特色,在神性中融入人性,世俗化特征明显,从而使它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佛教石窟造像的典范。特别是安岳宋代华严洞造像,以精美绝伦、保存完好而居中国石窟艺术之冠,优美和壮美的融合,浪漫与现实的统一,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采博收,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形成了佛教教义的民族化、思想感情的世俗化、表达方式的大众化。安岳石窟华严洞在四川石窟造像艺术中,不愧为四川石窟造像艺术的代表,不论从美学、艺术学角度,还是历史学、社会学角度,充分体现其较高的研究价值。安岳石窟为世界文明宝库增光添彩。

  出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年2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