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
五台山:悠悠清凉文殊界
李文霖
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 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1982 年11 月 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 年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7 年5 月 国家旅游局审定为“首批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2009年6 月26 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说,旅游业最高的荣誉称谓—或官方或民间—全被它占了。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所谓“五台”。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佛,西方阿
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 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
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 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 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 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 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 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悠悠之旅一:寻觅慧根
妙不可言的文殊智慧,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有些高高在上,显得云山雾罩。那些永无休止的不断否定和不断超越,也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奔波相去甚远。其实,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时候体悟越深,所看到的或许就会越简单。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究竟有多大的智慧呢?显通寺中的这尊千钵文殊像告诉人们,他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妙吉祥文殊菩萨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着很高的地位,是菩萨之首,为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因佛经中有文殊菩萨居住在清凉山、五顶山之说,而中国山西五台山也正好有五峰顶平,气候清凉,早有佛寺的特点,佛教界便公认为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由于大智文殊菩萨常住五台山演教度化众生,所以五台山列代以来寺庙繁多,朝山拜佛,观光旅游的信众常来常往、香火特别旺盛。有“人到五台开智慧,足踏清凉烦恼丢”之说。
相传在公元前6 世纪,文殊师利出生于舍卫国,父名梵德。他从母亲的右肋生出,紫金色皮肤,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因为他出生的那一天,家中出现了天降甘露、地涌七珍等十大吉祥瑞兆,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妙吉祥。在印度大乘佛教里,文殊是佛陀释迦牟尼座下诸菩萨之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他智慧第一,能破解大千世界任何的烦恼魔障,是诸佛之师,菩萨之母,甚至还是佛陀的师祖,只是应因缘而化现为菩萨之相。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凡是大乘法会,均有文殊参加。他不仅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以很大的帮助,而且深解大乘空义,在辅助佛祖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方面,文殊菩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凉世界的传说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无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缘的。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这座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寻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传说朝拜者各见境界不一,善良人见佛、菩萨;邪恶人见不到欢乐境界。真可谓万人万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这个传说已以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已破落,但那块清凉石还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人坐其上,顿生凉意。
悠悠之旅二:五台问禅
天人合一的人间净土
现代工业化社会里,人们的物质生活相对过去已经有了极大的丰富,然而现代人也有着普遍的精神痛苦。心态危机、价值危机和道德危机让我们变得郁闷、浮躁和烦恼。其实,不妨将眼光放回到那些被遗忘的山林,静心体味一下我们祖先的智慧。问禅五台山,就是心灵最佳的栖息地。
五台山囊括了自然、人文和宗教的精髓,是一处“天人合一”的人间净土。这里有百余座恢弘古刹,五百里佛国道场,两千年晨钟暮鼓,是中国惟一的一座汉、藏两大教派并存的佛教圣地,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不可错过的五台山五大禅处
显通寺,五台祖寺
禅,就是“静虑”,“思维修”、“静思修”。大显通寺,就是一个令人静思之地,它不仅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也是昔日五台山十大青庙和青黄二庙的五大禅处之首,现存明清时期的房屋四百多间,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更名为大显通寺。
步入寺内,触目的首先就是那高大挺拔的松柏,在松柏下香烟缭绕,大殿前的朱红柱子发着悠然的光,使显通寺的清晨如此朦胧而飘渺。
寺院很大,缓缓走过,大殿要一间一间地看,佛像要一座一座地拜,艺术要一处一处地欣赏: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那是寺院的骄傲;沧桑的铜殿,是寺院的神奇,据说此殿是被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赞誉为“法门砥柱”的高僧妙峰建造,妙峰是五台山最杰出的建筑学家,
显通寺铜殿,是他一生最杰出的作品;千钵文殊铜像,宛若菩萨在世;除此,无量殿、华严经字塔以及重达9999.5 斤的大铜钟,任何一处寺中的珍藏,都会使一个虔诚的心感动非常。
显通寺的一天开始在黎明之前,伴随着黎黑的天色,寺内洪亮的钟声就敲响了,一声声仿若在敲击着尘世中所有尚在睡梦中的人们。空中,星星还在,四处漆黑,惟有大殿透出橘红色的亮光,在引导着一切向佛的人们。迈着磕磕拌拌的脚步,身边偶然倏忽而过一个身着长衫的背影,飘然的脚步,棕色的袈裟向大殿游移过去……而后,一声鼓响,早课开始了,接下来、过堂、斋饭、打坐……一天似一天的生活。而显通寺却如一个最高的禅者,处境不染,对境安然,在晨昏里怡然处世。
塔院寺,感动凡心的舍利塔
最初,塔院寺与显通寺为一座寺庙,在明朝万历七年到十年(1579 ~ 1582 年),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
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化身 84000 颗舍粒子,由阿育王造84000 座佛塔分布在大千世界。不知阿育王的理想是否真的实现,但确实而今塔院寺内的藏式大白塔里供奉着佛陀的舍利,并且是中国19 座佛陀舍利塔中的其中一座。
塔院寺寺门不大,斜斜的透出一种别样清晰的光芒,轻轻穿过,大白塔就如巨大的佛立现在眼前。那尊佛太高了,使亲抚他脚的人见不到它高昂的头顶。白塔的左侧,几处磨平了的青石地面上,总有几个身着喇嘛服的女尼朝着白塔的方向在磕着长头……她们的眼神平静、澄澈、纯洁,起来跪下……一次次重复的运动不曾给她们带来辛苦,那鬓角的汗水滴滴,清洁着古铜色的脸庞。佛教中说,磕长头,可以灭一切罪孽,使人往生极乐。这也就是那些女尼们一种修行的方式。而更多的人,更是沐浴在晨曦之中,一圈又一圈地顺时针转塔,转塔如同转动经轮,可消灭今生罪孽,增加无数功德。
菩萨顶,至灵至尊的龙脉圣地
在五台山台怀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菩萨顶。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而菩萨顶,又传说是文殊菩萨的居住处,故曾名为真容院、大文殊寺。该寺地处台怀极顶,拔地而起,雄伟壮观,声名远播,显赫于世。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以后历代都曾重修,到清顺治年间改为喇嘛庙。清代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到五台山朝拜,均下榻于此,并在寺内题匾、铭书、撰文刻碑。清王朝有七位天子皆对此有丰厚赏赐,西藏达赖、班禅朝拜五台山,也总驻跸于此,真可谓恩宠有加,占尽风光。
菩萨顶占地3 公顷,寺庙建筑430 间。这里的建筑屋顶铺覆着黄色和孔雀蓝色的琉璃瓦,
在阳光下一片灿烂,下临108 级台阶,犹如天梯。以佛家说法,沿此台阶步步登高,就把尘世上的108 种烦恼踩在脚下。黄琉璃瓦是皇权的象征,只有帝王的居所才能使用。菩萨顶能够享此殊荣,在我国佛教寺庙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菩萨顶的滴水殿,也是五台山的一大景观。
殊像寺,水凝智慧的般若泉
殊像寺在五台山怀镇西南0.5 千米处,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
明代天启六年(1626),在寺后西北角清净处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那时,寺内有个精通内典的僧人,常与三公主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康熙认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没有恋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有文殊菩萨的真像,所以重建后仍叫“殊像寺”。
殊像寺外牌的前面,有一口泉水,名为般若泉。“般若”是梵语,为“智慧”的意思。据说,饮此泉水能长智慧、去愚痴。所以,不但佛门把这里的泉水列为供佛的“净水”,还把它作为贡品,清代帝王朝山礼佛,也专饮此水。因此,善男信女们来到这里,都会用瓶盛上泉水带回去与亲人共享。
罗睺寺,开花现佛的藏经殿
据记载,罗睺寺始建于唐代。据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落脚,还曾讲经说法,并有神灯出现,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寺庙叫做落佛寺。经宋、元两代,至明代成化年间,落佛寺得以重建,弘治五年(公元1492 年)重修,万历年间再度重建。清朝顺治、康熙时,落佛寺由青庙(和尚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寺名也被改为罗睺寺了。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家之前,曾娶妻生子,其子名叫罗睺罗。罗睺罗十五岁时随父出家,并成了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罗是罗罗的简称。用其作为庙名,意即这里是普渡众生的地方。
罗睺寺内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藏经殿(也叫后殿)内的“开花现佛”。“开花现佛”是一组木结构的装置。从外表看,藏经殿中央有一朵高达三米的木制莲花,花茎连着一个圆盘,盘上刻绘着粼粼水纹,上塑十八罗汉像。圆盘周围的台面上,有二十四尊神像,台的四角有四大天王像,构成了一个威武雄壮的护法阵营。莲花内有四尊背靠背、面向四方的阿弥陀佛像。莲茎又连着下面的木制连动构件。当连动构件向某一个方向转动时,莲瓣徐徐张开,莲中的阿弥陀佛像便显露了出来。当连动构件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莲瓣便慢慢合拢,成苞状,莲中的阿弥陀佛也就看不到了。莲瓣呈红色,阿弥陀佛成金黄色,花开佛现时,场面煞是好看。喇嘛教的信徒们,均以到此看到莲花内的佛像为乐事。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这表示了吉祥,表示了他们与佛有缘。
悠悠之旅三:解读皇室
皇帝们与五台山的不解之缘
五台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座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名山,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鲁智深醉打山门、杨五郎出家和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除此之外,自东晋初年佛教传入五台山之后,先后有北魏的孝文帝、隋代的隋炀帝、宋代的太宗、元代的成宗、英宗和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九位帝王十八巡幸五台山,扶植五台山佛教,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也使五台山发展成了世界级的佛教圣地。然而其它几大菩萨道场,在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亲自去过,只有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历史上是有多位皇帝亲自来过。
在清朝的正史记载中,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病逝于23 岁。而在民间,则一直盛传着另一种说法:清世祖这时并没有死,这位多情皇帝只是因为失去心爱的皇妃,痛不欲生,抛下皇位,去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传说中,他的儿子康熙后来多次拜谒五台山,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生父。其实,不论这些传说真假与否,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五台山这个佛教圣地,在崇信佛教的清朝统治者眼中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这里是位居众菩萨之首的文殊菩萨说法演教的道场,更因为这里有着几乎与佛教传入中国一样久远的历史。诸多因缘际会,五台山不仅成为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帝王垂青之所。
关于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当和尚的传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次康熙来五台山寻父,看到一个身穿旧纳衣的老和尚正气定神闲地扫地,就上前询问:“请问师父,您怎么称呼?”老和尚淡淡地抬起头,回答了两个字:“八叉”。康熙心中虽然感觉这个法号有些奇怪,但一时也没多想,就往后院走去。到后院时,他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发现“八叉”,上头一个“八”,下头一个“叉”,不正是个“父”字吗?康熙立即回头,可是那“八叉”和尚早已不见了踪影……
出自: 《旅游时代 》 2009年11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