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心文化与心理学的视角
心是什么:心文化与心理学的视角
彭鹏
摘 要:“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蕴含着独特的心理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形成特有的心文化。心文化之“心”包含着内外深浅两个不同的层面,并试图通过“内求于心”的直觉内省式心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侧重点是内在的“道心”层面。西方主流心理学侧重于外在的心理层面,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达到对心理现象的客观认识;而人本主义等人文心理学的兴起,缩短了东西方“心”的距离,也潜藏着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
关键词:心;道心;心文化;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0)05-0011-04
从根本上讲,中国文化乃是一种人文文化,并始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质。但中国文化重视的不是人之“身”或“形”,而是人之“心”或“神”,即精神属性和心性超越,并从中孕育出独特的心文化。心文化不仅蕴含着东方心理学思想,还浓缩了东方哲学、生命科学以及宗教精神的精髓,潜藏着儒道佛各家追求人格完善和精神超越的所有奥秘。随着西方心理学对人的精神心理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流派开始重视并吸纳东方心文化的精华。
1 道心惟微:心文化之“心”及其方法
“心”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其主要内涵是泛指人的意识、情志、欲望以及心灵等精神心理现象,并被视为人之生命的真正主体。不过,在中国文化中,“心”又在性质和内涵上分为迥然不同的两个层次。《尚书?大禹谟》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将此尊为“十六字心传”,重视有加。《荀子?解蔽》亦云:“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1]文章据此将“心”的两个层面分别称为“道心”与“人心”。
“道心”是指与天道、天理相通之心,是人的先验本性,因此也被称为性命、本心、元神、自性等。所谓道不远人,人乃载道之器,“道心”即是天道在人身上的贯注与内化。《管子?心术上》云:“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2]管子这里讲的“神”即是道在人身上的贯通。“道”作为贯串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含有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本法则等意义。但道又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处于彼岸的人格神,它无形而遍在,寓居于人和万物之中,只要人顺道而为、顺性而生,就自然能得道成道。在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人道本于天道并以天道作为其所有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原则,人生的最终目的亦是超越小我回归于大我即天道。人的这种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与动力即存在于人的“道心”之中。因此,“道心”范畴潜藏着“修心合道”、“天人合一”等哲学意蕴。
“人心”是指人的觉知与欲求之心,与人的思虑、分析判断、情欲取舍等心理活动相联系,是人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受环境的熏陶逐步形成的,因此亦被称为机心、成心、分别心、识神、小我等。所以,相对于内隐、完整和纯洁的“道心”而言,“人心”是肤浅、割裂和有染的。“人心”是用,“道心”是体,是心中之心。所以《管子?内业》说:“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
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讲,人心与道心大致相当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两个领域:心理和心灵。心理是较为外在的意识和个体潜意识,侧重于生理和刺激,属于科学的范畴;心灵则是更为深入的部分,涵盖人性的本质、人的来源与归宿、人的超越性及终极关怀等方面的内容,关涉人性中的先天与后天、灵魂与肉体、彼岸与此岸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属于宗教、哲学等人文学的范畴。
在心理(人心)与心灵(道心)的对待中,西方文化和主流心理学注重的是心理及与之联系密切的物和生理层面。科学心理学把心理看作神经系统的机能和对外物的反映,换言之,“心”最终可以还原为“物”。以此逻辑,心理学可望成为物理学、生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心理的生理和环境机制。这种贬低“心”的价值、将人性降格为物性的假设不能不说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和哲学遭遇困境的根源之一。相对而言,中国心文化更注重“道心”或心灵层面。在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中,对道心的称谓各不相同,儒家称之为天性、天命、天心,道家称之为元神、灵台、灵府,佛教称之为自性、本心、真我、法身等等。但不同称谓的背后,都隐含着人性的真实以及合道之心等含义。人生之时,“道”寓其中,成为道心或人性,只要人能持之不堕,不被“人心”所覆盖和污染,就可以修心合道、超凡入圣。因此,道心是人性超越的根据和途径,也是人之生命价值的最终来源。
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行合一、体用不二,或工夫、本体与境界的统一,它所注重的不是抽象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将形而上的“道”放在现实生活或心性修炼中去加以体会证悟。这在心文化中就表现为一系列修心、养心、炼心的方法,古代称为心法或心术。作为心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入门之径,心法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心性修炼方法以达到内在超越、“天人合一”的目的。儒、道、佛等各家都非常重视修心工夫的探索,并形成了各有特色而又内在相通的心法体系,其共同之处就是控制和弱化“人心”,唤醒内在的“道心”并获得生命的自然、自由和自发状态。所以心法的要点就是藉由心智欲望的征服与训练,由“人心”升华到“道心”,用道家的术语讲就是“心死神活”。在丰富繁多的传统心法中,文章仅从中撷取数例予以说明。
首先,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心法体系。“心”在《庄子》中出现180次之多,成为贯串其始终的核心范畴,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有成心、机心、知心、常心、精神、灵府、灵台、师心等多种用法,但其基本意旨仍在“人心返道心”的概念框架中展开。在庄子丰富多彩的心法中,“心斋”、“坐忘”、“吾丧我”等尤其具有独创性并为后学效法。《庄子?人间世》中藉由孔子与颜回对话的方式阐发了“心斋”的含义:“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3]因此,“心斋”就是以虚静和精神专一为基本原则,使得精神心理活动逐步由外向内收敛,达到收视返听、由形入神、内通于道的效果。所谓“唯道集虚”意味着虚灵空明的“道心”与道相通相合,而这要以耳目感官和分别意识的“人心”的停止为前提。《大宗师》中提出的“坐忘”心法也与此一脉相承:“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其次,是以慧能为代表的佛教禅宗心法体系。佛教重视心的功能,也以善于治心而著称。尤其是被称为“心宗”的禅宗,其心法丰富而独具中国特色。在唐朝六祖慧能所著的被称为禅宗之宗经的《坛经》中,提出了“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修行观。“心”是《坛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有本心、自心、佛心、直心、心悟、心迷、净心、染心等说法。在慧能看来,“心”有迷悟或染净之别,本心(即道心)是人固有的本真之心,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4],故亦称自性、如来佛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禅宗强调“即心即佛”,即学佛成佛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见性明心,也就是“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坛经?般若品第二》)一念之转即可顿悟成佛,所有的苦修、念佛等有为法门皆成为多余:“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坛经?疑问品第三》)这样,慧能禅为中国人尤其是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开辟出了一条“不离世间觉”的便捷法门,慧能将其概括为“三无”心法:“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第四》)“三无”的核心是要人对于一切的外境外缘不存世俗妄念,使本心不被搅扰而保持其固有的清净。这样,慧能开创的南宗禅一扫往昔佛教的艰涩深奥,将心法融入到日常生活,带来了“平常心是禅”的佛教革命。
2 从科学到人文:心理学之“心”及其流变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研究“灵魂”的学问。但自从心理学于19世纪70年代脱离哲学母体而独立以来,其所研究的对象一直在变,从心灵、意识、行为、心理到人性[5],心理学之“心”可谓异彩纷呈,其研究取向亦明显地呈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分野。科学心理学坚持量化和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被严格限定在人的意识与行为(心理)层面;人文心理学作为对心理学科学情结的反动,并重点关注精神、心灵等人性中更深的层次。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心理学早期流派明显地受到了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结构主义在“还原论”思想的主导下,致力于用实验的方法寻找构成人类心理的“元素”;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至今仍是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方法论基础依然是自然科学的决定论原则。为了寻找心理现象的潜意识根源,弗洛伊德侧重于对心理变态者的治疗和研究,并把从他们身上获得的经验作为解释人类心理的一般原理;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的行为主义在心理学中贯彻了彻底的决定论和客观化原则,强调心理学就是关于“行为”的科学研究,而所谓“行为”无非就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刺激-反应”模式而已。在这一程序化的反应模式面前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关于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完全可以取代对人的相关研究。因此,华生的行为主义被称为无“心”的心理学,事实上是把心理学彻底地“生理化”或“物理化”。正是基于对这种贬低人性倾向的不满,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针对当时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潮流,旗帜鲜明地提出:应该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科学或其它目的去研究心理学。为此,心理学应当研究完整的人而非被割裂的人,研究“充分健康的人”而非病态的人。马斯洛的以自我实现为最高目标的“需要层次理论”即凸显了这种主张。人本主义第一次对心理学的纯自然科学性质提出了全面的反省与超越,返还了心理学作为一门“人学”的真实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本主义实现了心理学的一次人文转向。
但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自我实现”等概念当中流露出的个人主义、自我中心倾向等原因,使其本身也遭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诟病。事实上,马斯洛本人在其晚年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为此他对其早期的五层次需要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第六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超越性需要或灵性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概念,开创了心理学的“第四势力”。正如马斯洛所强调的:“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统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
[6]超个人心理学关注的“心”不是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而是超越个体的精神存在,或超越“小我”界限而实现的人类意识扩展,如灵性、人类潜能等。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萨蒂奇(Sutich)在说明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指出:“正在形成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如下主题的科学研究和负责任的实践活动:成长、个人和种族的元需要、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神奇、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7]从中不难看出,超个人心理学所关注的是那些被科学心理学所回避但对人的健康与成长又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现象和内心体验,这些现象和体验常见于禅定、冥思、催眠以及各种修道体验中。另一超个人心理学家威尔伯(Ken Wilber)在东方文化的启示下所提出的“意识谱”理论,把人的意识分为阴影层、自我层、存在层和心灵层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代表着“心”所能达到的不同境界。在最高的心灵层次上,我与非我的界限消失,每个人乃至宇宙万物都是相通的。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里的“心灵层”即相当于东方心文化之“道心”。
这样,超个人心理学就呈现出更明显的人文色彩并与心文化不期而遇。事实上,超个人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东方文化的西进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这些东方文化除了中国的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外,还包括印度的佛教和伊斯兰的宗教思想等。
3 东学西渐:从荣格心理学看东西方之“心”的交融
荣格(C.G.Jung)作为深受东方文化浸染的西方心理学家之一,对中国的道家、周易、印度佛教、藏传佛教等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中。荣格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是典型的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混血儿”,它不但给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东西方心灵的沟通架设起新的桥梁。这里仅以荣格对中国道家道教思想的心理学解读为例,对心文化与心理学的沟通与融合问题作简要分析。
受弗洛伊德影响,荣格认为个体的内心世界由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构成。但荣格又进一步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而作为荣格心理学核心概念的集体无意识则存在于精神的最深层,类似于心文化中的“道心”。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启发,荣格认为,人类的精神是一个充满了对立与冲突的世界,包括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性的对立等。只有当回归内心,努力去接近和理解无意识,从而实现这些对立面的融合与统一时,作为人格发展最终目标的个性化才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过程。这就要求降低外层意识(人心)的位置,放弃对于小我的固执,从而恢复内在自性(道心)的本来面目。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在方法上也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让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对话,荣格发展出了释梦、积极想象等潜入无意识的方法。这些方法与道家心法一样,都重视直观内证和对心灵深处的探索。荣格本人也感觉到了他与道家在方法上的相似性,他说:“道家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学原则……最大而又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与途径引导人们去获得那不可缺少的心理体验,能够正视与面对那潜在的真理。这种真理是统一的,并且具有一致性。我只能这样说,道家,是对我所知道的这一真理的最完美的表达。”[8]
荣格还应用其分析心理学对中国道教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和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合著的《金花之秘》一书中,该书译自中国道教经典《太乙金华宗旨》。《太乙金华宗旨》实际上是一部关于道教内丹养生功法的著作,曾被卫礼贤翻译成德文并于1928年寄给荣格。荣格在研读中惊喜地发现,其主要精神与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如出一辙,他说:“我在技术方法上已被无意识地引向了一条神秘的道路,这条道路,东方贤哲早已捷足先登达几个世纪了。”[9]次年,荣格应邀为该书的德文版《金花之秘》写了长篇的评述,赋予道教内丹修炼以心理学的意义与内涵。荣格在评论中认为,《金花之秘》的主旨是提出了一种心理整合与转化的理想,即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和解,使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一个均衡、和谐的整体。所谓“金花”就是得道者在练功过程中体验到的神秘光感,它会导致一种精神的顿悟和生命的转化,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类心灵的秘密。《金花之秘》对于荣格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938年,当《金花之秘》德文第二版出版的时候,荣格在其序言中写到:“我所要强调的是:正是《金华之秘》这部著作,第一次把我推到了正确的方向上。”
[10]因此,荣格认为,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蕴的文化,而这种心理学要远远地早于西方心理学并与之存在根本区别。1935年,荣格在伦敦做关于分析心理学的公开演讲时讲过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我们欧洲只是亚洲的一个半岛,亚洲大陆有着古老的文明,那里的居民按照内省心理学的原则训练他们的心灵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可我们的心理学呢,甚至不是昨天而只是从今天早上才开始的。亚洲的那些居民具有一种神奇的洞察力。为了研究无意识的某些事实,我不得不研究东方……我要研究中国和印度。”因此,“古代人是极富智慧的人民,心理学可以向古代文明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学到很多东西。”[11]
荣格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心理学”,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文化心理学或心文化。而荣格在尝试揭示和向西方介绍这种心理学的同时,也为东西方的交流开辟了一条“心”的路径,正如荣格在其对《金华之谜》所作的心理学评论中所坚信的:“人类心理具有超越一切文化与意识差异的共同基础。”[12]
因此他“这篇评论的目的是想要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一座心理沟通的桥梁。”[13]事实上,这也是荣格对其全部心理学所作的一个很好总结与评价。荣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即在于寻找人类共同的心理基础,进而确立人类生活的共同原则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400.
2 陈鼓应注译.管子四篇诠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7.
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117.
4 陈秋平,尚荣注译.金刚经?心经?坛经.北京:中华书局,2007:115.
5 张春兴.心理学思想的流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
6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
7 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2.
8 戴维?罗森.荣格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
9 卫礼贤,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77.
10 卫礼贤,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9.
11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1991:71-75.
12 卫礼贤,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78.
13 卫礼贤,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128.
What is Hear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rt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lso on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Psycholog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Culture Psychology
Peng Pe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
Abstract:
“Heart”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ategories of Chinese culture,contains a unique psychological concept and method to form a unique heart culture.In the vision of Chinese culture,a person's spiritual worl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asic levels including Tao heart and human heart.The heart culture try to achieve the realm of “Heaven and Man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introspective heart practice of “explore within the heart”.Western scientific psychology focuses on the human heart level,and tries to reach 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rough empirical studies.The science complex of psychology boost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which close the “heart” distance of the East and West,and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psychology.
Key words:heart;Tao Heart;heart culture;psychology
出自: 《心理学探新 》 2010年5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