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色即是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5日
来源:《妙云集》下编   作者:印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好多人都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我就举例几位网友的理解,共大家参考

  有网友说:原意出自佛经《般若心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无非是超脱俗世之后,色即成了空无,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最后空无也是色,是色的另外境界。般若心经的原文及注解:

  “色即是空”我简单的理解就是:色即是虚无,虚无就是色。色即是空,指世上的色,欲望等都是虚幻的,空无的,等你真的视一切为空无,就发现虚幻就是和色一样了。

  就像你孜孜以求的某种东西,迷恋追逐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但是历经劫难后反思,其实你追求的只是一场虚幻,虚无,欢情过后,什么都没有,所谓色即是空。

  看破红尘之后,你明白空和色没什么区别,空不异色。你就安心的沉于你的“空”的哲学中。也就是四大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不知大家听过没。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在参悟此种心境。觉得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吗?

  本人拙见:“色即是空”之对句。即指真空不异于色法,空的当体即是色。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谓五蕴与空是不异,而且相即。《华严法界观门》云∶“真空必不异色,故云空即色,(中略)要由真空即色,(中略)故令断空不即色。”此并非是析色见空,乃是由于体达色之当体即空,故言空而不意味断灭,也就是即有之空方名真空,然而此真空既“即有”,故必亦不异于“有”,空即是有,故说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赏识他的圆融,却不大注意佛经的完整意义。忽略了这是阐明“五蕴皆空”,而归宗于“诸法空相”及“空中无色”的。这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修证问题。如专在即色即空的理论上兜圈子,就会不自觉的横跨了一步。

  “色(受、想、行、识,此下以色为代表,总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应先理解,“色”与“空”所代表的意义。“色”等是我们触对的世界,物理(生理)、心理现象的世界。被称为“自己”的身心组合,认识到的境界,就是“色”等,这就是当前的现实。然而,这是众生的现实;如老是这样,将永远的迷惑,永远的苦厄,永远不自在的活着,不自在的死去。这是佛法所确认的人生大问题。学佛法,是要在这当前的现实(五蕴)中,如实觉照而得大解脱(度一切苦厄)。无论是小乘、大乘,有宗、空宗,都以为修证是有超越常情的体验的。究竟的体验内容,是一般心识所不能意解与想像的;也不是一般语言文字所能表示的。这是什么都不是,连“不是”也说不上的。对一般人来说,这是怎么也说不明白的。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说明这个,而只是就众生的当前现实身心,指示,引导,使学者在修持的过程中,离却颠倒、错乱,而趣向,临入这一如实的境地。在离却颠倒错乱的修持中,佛是常以“无常”、“无我”、“寂灭”(三法印);“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厌”、“离”、“灭”、“舍”等来教导的。在修持中,以脱落常情迷执而实现出来。所以在无以名之,强为立名的情况下,就称之为“空”,“空性”(也称无相、无作、不生灭等)。古人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如以空为空,那早就误会了。空,可说是符号,表示那众生所无法思议的,而可经空无我的观照,而如实体现的境地。这样,当前的现实(五蕴,可能的体验)空,在我们的意解中,对立起来。世间学者看来,这是现实与理想,现象与本体,形而下与形而上。在佛教中,相与性,事与理,也都在理论中对立起来。如病眼的见虚空有华,明眼的见虚空明净∶将空花与明净,对立起来而说同说异,虽是免不了的(众生就是欢喜这一套),而其实是不必要的。

  现实的“色”(蕴等),可能实证的“空”(相、空性等),如寻根究柢的说起来,这是一切佛法所共的。以不同的名词来表示(约义不同,在说明上就有多少差别),那就是“虚妄”与“如实”,“生死”与“涅盘”,“世间”与“涅盘”,“有为”与“无为”,“缘起”与“寂灭”。如从“能”边说,那就是“无明”与“般若”,“无明”与“菩提”了。“空性”,圣者们的体证,是有浅深的;而为一切圣者所共证,是没有差别的。所以经上说∶八地菩萨智证无分别性,是二乘所共的(《华严经》)。二乘若智若断,就是菩萨无生法忍(《般若经》)。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法华经》)。就现实“五蕴”而体证“空相”中,表现为大乘菩萨的,不只是“照见五蕴皆空”,而是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去证入的。“色即是空”与“空即是色”,在修持上是观法,是趣入“空相”的方便。在说明上,这是与二乘的差别所在。这是事实,是佛教界的事实。被称为小乘的圣者,观“五蕴”而证入“空寂”,意境是“超越”的,是超越于生死的。因而自然的倾向于离五蕴而入空,离世间而证涅盘。从而作体系的理论说明,那就生死与涅盘各别,形成两项不同的内容。基于这种意解,而形成圣者们的风格,不免离世心切,而流露出“遗世独存”、“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这在佛教中,可说是圣之清者了!而另一分证入的圣者,觉得迷悟虽不可同日而语,而迷者现前的五蕴,圣者现证的空相,决不是对立物。观五蕴而证入空相,空相是不离五蕴,而可说就是五蕴的;就是五蕴的实相,五蕴的本性。如明眼人所见的明净虚空一样,与病眼所见的,决不是对立物,而实是病眼所见的,那个空花乱墬的虚空的真相。没有离五蕴的空,也就没有离空的五蕴了。这一类圣者,就是被称菩萨的。依蕴而契入空相,意境是“内在”的。真理是不离一切而存在。基于这一特质,自然倾向于即俗而真。由此而发为理论的说明,那就“世间即涅盘”,“生死即解脱”,“色即是空”,“无明实性即菩提”了。基于这种特质,而表现为菩萨的风格,那就“即世而出世”;“不离世间而同入法界”;“不着生死,不住涅盘”;“不离世间”,“不舍众生”,而流露出“涅而不缁”的精神了!

  根源于众生的当前事实——“色”(蕴等),而趣入“空相”,是佛法的根本问题。意境上、理论上、风格上,虽表现为“超越”的“离世”,或“内在”的“即世”——二类。菩萨的特质,虽为“即俗而真”,“即色是空”,不离乎世俗,甚至以贪、嗔、痴、慢为方便。然在修证的过程中,大乘还是“照见五蕴皆空”,还是证入“诸法空相”,“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因为五蕴是众生当前的事实,熟悉不过的生死现实。所求所向所趣证的目标,当然不是五蕴。修证的主要目标,正是即“色”观“空”而契入“空相”。在没有契入“空相”以前,也说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所以观“空”而契入“空相”,就是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关键所在。《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唯识宗所传∶根本智证真如,是泯绝众相的。圣者的现证,突破生死关的根本一着,就在这里。《密严经》说∶“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不同于世俗所见的诸行(五蕴)如幻,是要透过这根本一着——证悟真空,而后逐渐达到的。所以根本智(般若)证真,方便(后得智)达俗,方便是般若的妙用,是般若成就以后所引发的。论理,方便不异般若,即般若的妙用。五蕴是即空的五蕴,蕴空不二。而事实上,印度圣者的修证,却是面对现实;尽管即色即空,而所悟正在“空相”(根本智证一关,并不说菩萨修证,齐此而止)。这与部分学者,高谈理论的玄妙,清谈娓娓,悦耳动听,是有点不同的。

  佛法不是假设的推理,是有事实,有经验,而后才有理论的,名为“从证出教”。教化,使人信解而同样的趣入于修证,于是而有“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等说明;才有中观者、瑜伽者的理论说明。这是佛法的修证事实。在修持经验中,有似是而非的,或将到而未到的境地;世间也有类似的情形。因此,再从这二点,略为论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法的修证问题。“空”所代表的,是甚深的体验内容,这不是文字语言的理论领域!佛法有什么可说呢!然而,佛有善巧方便,就众生现实身心,开示,诱导,使人类揭开现实的诳假相——“色”(代表现实身心),而直入于自证的境地——“空”。在这方法论的立场上,“色”为什么是虚妄,是假相,是空?为什么这样的观照,能趣向、契入“真如”、“空相”,就都是可以论说的了。这譬如“阳明山”自身,本无所谓东西南北,而从我们自己的立场来看,通过世俗共认的名相假立,就有东西南北可说。而且(虽然是假立的)可凭此东西南北的方向,前进而到达目的。修证的方法问题,成为理论问题。解与行相应,从可说可分别,而能导向离言无分别,是佛法的大方便,这不是侈谈不立文字者所知的。(中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只是理论的,而是修证的方法问题。般若的“照见五蕴皆空”,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无碍的正观为方便,而契入“诸法空相”的。约方法说,是观,是空观——“未成就时名为空(三昧,唯识宗名加行无分别智)”。因空观的修习深入,到契会实相——“成就时名为般若”(唯识宗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论方法,是观,虽依止起观,修到止观双运,而观不是止。等到成就功德,般若与禅定相应,定慧平等,而般若波罗蜜多,并不就是禅定波罗密多。说到观,观是寻思,抉择。思择一切法无自性空;或思择名义无实而入唯识无义的正观,般若是由观的修习而引发的。中道正观(无分别观)与修止不同,与直下无分别而得的无分别定,也根本不同。与部分类似的定境,都不可同日而语,何况是幻境?更何况是咒力、药力,所起身心的类似超常经验呢!以药力所引起的某种超常经验,解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固然是不伦不类。专在学派的理论上表扬一下,对于“即色即空”的经义,也还有一段距离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