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佛教慈善对当代社会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3日
来源:佛教在线   作者:则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简述宗教与慈善的关系

各种宗教具有“救世主”的共性,即与人慈悲和关爱的精神。

从目前中国宗教慈善状况来看,在每一次赈灾救困活动中,各个宗教都积极组织参与,不容置疑他们做出的贡献。可见,宗教慈善是社会慈善的重要补充和积极力量。慈善是践行宗教理念的重要方式,源于每个宗教的教义都具有爱他利他的思想理念。

中国现有的五大宗教,首先从道教说起。道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即东汉中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奉春秋时老子为教主,尊其著作《老子》(亦称《道德经》)为经典。

道教的理想境界是长生不老修炼为仙,而其前提条件是要积德行善。因此,道教倡导“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为此,道教出了许多劝善之书。其中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著名善书是宋代出现的《太上感应篇》。为之作序、作注、作图的文人墨客甚多,故而在中国流传数百年,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构成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之一。在道教的戒律中,“初真十戒”是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其中就有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要回光返照,与人为善,如此广施阴德,普济群生,乃为人道之本。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基督教于唐初,元初和明末清初三度传入中国,历时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与此同时也把基督教慈善事业传进了中国,他们广泛传播福音,开设教堂。开办慈善事业也就成为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工作,亦是塑造基督仁爱和实践基督博爱美德的重要途径。

在公元一世纪的一个夜晚,玛利亚受圣灵的感应而在伯利恒产下一名婴儿。而后短短的几十年光阴中,他以其博爱宽宏之心感召着无数的人。他,就是基督教的创始人,现今全球二十一亿基督徒的领袖——耶稣。他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主。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主的儿子。为义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可见,谦卑、清静、慈悲、善良之心才是上帝所喜悦的心。这足以显明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理念。

天主教诞生于公元二十九年,公元六百三十六年(唐朝)“景教”传入中国,是基督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天主教领导中心设在梵蒂冈,首脑是教皇,实行集权制。教皇掌管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的传教事业,有权任命各地的主教,是大部分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科学的进步,导致天主教的危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天主教会为克服危机,召开了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开始在教义、礼仪、组织和政治等方面走向现代化。凡是宗教,都具备教义、教规、教礼。论教规,天主教有教会法典,十诫等教条。从十诫的内容来看,如:“应孝敬你的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图属于你近人的一切财物”。在新的圣经中,有一个少年人问耶稣如何得永生。耶稣的答复是首先要明白天主是唯一的善,接着就是遵守天主的诫命。最后,耶稣用积极的命令作总结说:【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耶稣更发扬了十诫的全部要求:【你们一向听过古人说:不可杀人……我却对你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由此可见,天主教规和教义上无不充满着慈爱和善行。

伊斯兰教七世纪初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教主为穆罕默德。至于何时进入中国?有的说隋开皇年间,有的说唐武德年间,或说贞观二年等。其教义核心内容就是“安拉是唯一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具体内容为:信安拉是唯一的主宰。伊斯兰教信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古兰经》教导穆斯林不仅要服从安拉,而且要服从他的使者穆罕默德。

圣训:“人是天地间的精华”,“人为万物之灵”。大力倡导和呼吁人们树立起对于自身普遍本质、共同属性的内在精神自觉与认同;同时,又大力倡导、号召人们将这种内在自觉精神推恩于同类,慈爱同类。《古兰经》指出:“真主是仁爱众仆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应把真主的慈恩施于同类,通过对慈爱的外在践履来实现自己真正的社会价值”。伊斯兰教强调慈爱,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对他人的慈爱,把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关键。穆斯林在世时期,对穷苦大众充满同情,并对所有人表现了慈爱的情感;他重视建立伊斯兰民主协商机制,并率先垂范,表现出一代伟人关切民众生存的慈爱之心和仁道情怀,成为后代穆斯林执政者效法的道德典范。显然,伊斯兰思想中所蕴涵的对于人的浩大关怀,把“爱民济众”这一内在价值观外化于社会政治实践层面,这就是伊斯兰教所拥有的“平等互助、团结友爱、怜贫惜弱、和乐盈盈”的理想社会理念。

而对于佛教而言,慈悲更是其注重的核心精神,将与下面作专门的,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

粗浅综观以上世界五大宗教,尽管他们教规教义不同,修持方法迥异,但却有着共同的教义部分——“慈善爱人”。

二、慈善概念的诠释

“慈善”这一概念,在中国起源甚早,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许多典籍中多有记载。然而其原意并不是一种行为,更不是一种事业,而只是形容人的性情慈爱,宽厚。如《北史?崔光传》就有记载说:“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而在此之前,《韩非子?内储》说:“王曰,慈惠,行善也。”即以慈爱仁爱之心来做善事,直接解释大意为“以慈行善”。而“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只注二字:“爱也”。而在《左传》的疏注里则发挥道“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在这里的解释就较明了:慈,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爱,她的恩惠遍施于万物,对为万物之灵的人尤甚。

在近代中国,如同许多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一样。“慈善”与“公益”这两个概念,是经日本人转译过来的。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留冈幸助曾著有《慈善问题》一书。把西文philanthropy译为“慈善”,public welfare译为“公益”。因此,这种译法始于留冈幸助。当然这与中国古代“慈爱行善”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

三、佛教与慈善的关系

佛教起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其为释迦牟尼佛创建。自汉明帝之际传入中国,“慈善”二字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种福田”,“布施”,“结善缘”等与慈善有关的名词数不胜数。最常见的说法是“大慈大悲”,即崇高的、最宽泛的慈爱与悲悯。《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品《释初品?大慈大悲义》解释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使一切生命体感到快乐,称为“大慈”;为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称为“大悲”。“慈”:梵语maitrya,maitri^,巴利语metti;“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观无量寿经》云:“慈悲为万善之基本”;《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可见,慈悲即为佛教之精髓。这里“慈”的解释与中国固有传统中对“慈”的解释如“恩被于物”、“恻隐怜人”不仅毫无冲突,而且显现出相互融合的浓厚意识。

中国的大量慈善事业与佛教慈悲理念是分不开的。特别指出的是,佛教“善恶因果业报”,“行善事,得好报”的观念引入慈善事业。对于推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现实的社会慈善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魏晋南北朝到盛唐,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与弘扬。浮屠寺院遍布大江南北,佛教的慈善事业随之兴盛而起。范围涉及济贫赈灾,施医给药等诸多方面。其中,堪称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悲田院”,始建于北魏,至唐朝武则天长安年间,在官方支持下,成为全国性的佛教慈善组织,影响深远。到宋朝改称为“福田院”,名称虽仅一字之差,但性质异样。其包括养老院,孤儿院,养病院;同时兼救灾,济贫,收容难民等。至明清时代,各地许多慈善会,慈善堂多创设于寺院,由僧众管理,有的由信徒“张善人”“李善人”出面筹资创建,这些无不反映了佛教与慈善事业的密切关系。

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已是传播教义,践行佛法,引导信徒,树立佛教形象的主要方式。因而,在历史上中国佛教的高僧大德对其无不重视和大力提倡。可见,慈善事业是实践佛教精髓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没有比济人之急更为便捷的方式来让世人认识、了解和信仰佛教。

作为中国五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两千五百多年来,以慈悲与智慧作为大乘佛教的两大根本精神。将其传播和指导众生寻回最纯净的本性——善良,这也正是大力弘扬与倡导慈善事业的目的。古人云:“释氏之教,义本慈悲”。与人为善,教人利人,广度众生,已成为佛教的伦理道德准则。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回。佛陀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就是度化众生。其无不劝告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可这也是三岁小孩都会念,却八十老翁做不到的道理。但佛法深似海,博大精深,方便有多门,为众而设,实乃难以说尽。以慈悲度世的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基础。无论是从佛法四摄六度的精进修持,还是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圆融运用;无论从广义而言,还是从大乘教法要义来讲,都是与慈悲理念密不可分的。对于慈善,佛法中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可从其基本教义来分析:

(一)、慈悲观

佛教之所谓慈悲,如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卷十七的《释初品?大慈大悲义》中:“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慈者能令众生得亦与乐事;大悲怜愍众生苦亦能令脱苦”。由此看出,佛教慈悲观是要尽量助人得到快乐,解脱痛苦,以求普度众生之意。

可慈悲精神如何具体呈现呢?那就是布施。慧远撰的《大乘义章》中:“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名之为施。因其布施缘物从道名布施摄。布施摄中差别有四: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四者报恩施。菩萨思愿与无贪俱起身口业,舍所施物济惠贫乏名财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名法施;舍己为人济拔厄难名无畏施;菩萨先曾受他恩惠,今还以其财法无畏酬报与我有关的有情无情均予我有恩名报恩施。用此四种为布施摄,所化之人有贫有恶,若对贫人先行布施济其贫苦,次行爱语授之以法,以明利行劝物起修;若对恶人先行爱语化令舍恶,次行布施随顺资养,以后利行劝令起修。” 布施是一种充满慈悲心的具体表现;是实践佛陀教法的基础;是传播佛法的保障。上述四种布施摄是佛教的主要慈悲观,后来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道德思想理念。

(二)、福田观

佛教所宣扬的福田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佛教谈到布施时,常用“福田”作比喻,“田”含有生长和收获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收获福德,功德的“福报”。

佛教所说增长功德福报的方法,都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设施。因此,可以说佛教福田思想实乃发展公益事业的启蒙。

佛教的福田思想的重要理论根据是西晋法立、法矩译的《佛说诸德福田经》。在这部经中,释迦牟尼佛号召“广施七法”。所谓七法就是,“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果园洛池,林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监牢船,济渡人民;五者安立桥梁,过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

与《佛说诸德福田经》相比,《大智度论》在中国的影响似乎更为广泛深远。《大智度论》把福田分为两种:一、以爱慕敬之佛法僧为对象的“敬田”;二、以爱怜悯之贫、病者为对象的“悲田”。另有“三福田”(悲田,敬田,恩田)、“八福田”、“看病福田”等多种分类,但都不出悲敬二大福田。在悲、敬二田中,佛教更关注以贫病、孤老为对象的悲田。据《像法决疑经》所述:“我于经中处处说布施,欲令出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这种强调救助悲苦众生的悲田思想,是启发社会福利观念的理论来源之一。

(三)、缘起论

缘起理论是佛教的核心理念。缘起是因果性的普通法则,一切法的存在,都是缘起的。这缘起的一切,广泛的说: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花一草,无不是缘起;扼要的说:佛教的缘起论,是以有情的生生不已之存在为中心。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世间万物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故称万法都是缘起。因为凡是因缘所成的都是假法,假法即是无自性的,无自性才能安立因果缘起。佛陀教导弟子,不但要空我执,并法执亦要空。《金刚经》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説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在《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在行善事,布施时应以“三轮体空”来观照。即所布施的物,被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人,三者比是缘起法,不真实存在的。倡导众生不著诸法相而行布施,方是究竟解脱之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公益精神。以缘起法,不著诸相而行布施,功德巍巍。

四)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于菩提下成等正觉;两千五百多年后,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感召着数十亿信众熏修与传承。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两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明释儒道三大精神主流之一,其原因众多。诸如佛教文化的精深,中华大地特有的大乘气象以及佛教四众弟子忘我的传教精神等等。然而,时光流转如梭,我们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因素之一,必有其延续性,继承与创新,对佛教弘法利生事业的重要性和与时俱进的必然性也就不言而喻。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其中包括佛教的文化、教育、出版流通、环保、传播信息、慈善事业等。慈善,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是相互融合的。而本质上它是一种精神,即是佛教根本精神之一——慈悲。它不但以财施和无畏施去济施贫困,解救危难;更是以法施去净化人们的心灵。

慈善事业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新动力,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佛教应该肩负着净化人心,环境保护,慈善救济,服务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使命。佛教担任着不可推卸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以佛教的因果观、慈悲观、福田观、善恶观等,修积福德,止恶扬善。以慈悲之心广结善缘,广爱众生,从而达到自利利他。有利他,方能自利;有多为他人着想,自己方能培植福德。以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精神,从是非黑暗中超越升华,营造一种奉善、止恶、慈悲、关爱的社会氛围,而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境地。当然发扬佛教慈悲“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是非常有必要的,相信佛教在物质慈善方面是竭尽全力,不负众望的。

如汶川大地震,这次空前的大团结。世界各地,全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团体组织及各人,无不积极捐助,这就是慈悲精神的表现。佛教界也不负使命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显现出佛教以慈悲为根本的一种本能。再如全国各地的佛教慈善机构,时刻无不关注着某些地方的贫穷困窘,某些人的生活贫困潦倒……。而后开展慈善活动进行济贫解困,出于人文精神的本怀。开展书画义卖等活动,这就是文化慈善的表现。诸如佛教慈善济贫赈灾,施医给药等事例枚不胜举。可见,古今那种固有佛教慈悲理念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美德,是持续不变,令后人受益的。

四、佛教心灵慈善的时代意义

时代需要佛法,社会需要佛法。佛教慈善对当代社会的作用是积极,必需的。而心灵的慈善远比物质的慈善、文化的慈善重要。物质的慈善可以达到扶危济困;文化的慈善可以提高人类的素质;而心灵的慈善可以让人类懂得感恩、尊重、包容、仁爱、善良,甚至可以让人们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起落。

佛教对心灵的净化和关爱也是无微不至的,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应得到重视和推崇。“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是万法之源”;“三界为心,万法为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人把佛法称为心法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一)继承民族传统精神

纵观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达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一穷二白到温饱解决;由原来的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由原来的东亚病夫到现在的“世界强国”迈进。如二零零八年八月奥运会成功举办,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让全国的目光汇聚北京。从开幕式了解中国五千年泱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有着精深文化修养的民族;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开幕式通过高科技手法,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一幕幕如幻如画的“卷案”,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呈现于世人面前。这幅气势磅礴的“卷案”无不体现中国发展至今的伟大成就。开幕式后我深思着:为何要用笔、墨、纸、印刷等最为古老的文化来作为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文化呢?这是不是文化兴国之举?这是不是向国人倡导要发展现代文明,必须继承古老的文化?这是不是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大国的公民,其要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气息与国民基本的修养?是不是告诉国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必须要具有国之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素养?这里是不是要告知大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迈步前进,勇往直前,成为世界民族之林,其文化传承和发展是其魄焉?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国人的灵魂。常言道:“儒家是治国,道家是养生,佛家是治心。”一个国家要兴旺,一个民族要发展,首先国人的心灵要健康。这如同电脑主机,如人的大脑,如机器的机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物质丰富的今天,出现了精神文明极度贫乏和失落的时代。可见,物质生活的优裕并不能解决心灵的贫乏和失衡。当今社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扭曲,相互猜疑,相互嫉妒;贫富差距悬殊导致人们心灵极度的不平衡;生活在富裕中,却时常跌落在空虚、孤寂、抑郁的生活情感中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样一些人类精神文明极度贫乏失落的现象,佛法给予我们现在的社会人生是大有启迪的。

(二)对治社会道德问题

近期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日本毒大米事件的揭露,黑煤窑事件的屡屡曝光,这都反应出当今社会仁义、诚信、道德意识受其利益趋之若鹜的趋使,从而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在救治道德滑坡,建设和谐社会,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问题上,佛教的慈悲观、心灵慈善等能给予有力的对治,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佛教的慈悲精神是以人文关怀和慈悲济困为宗旨的公益事业。它提倡人道主义、助人为乐、使人人富有同情心。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社会道德风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之无不从此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弘扬佛教心灵慈善,有助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社会责任,体现“助人为乐,平等互爱,扶贫济困,热心公益”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道德倡导、示范和展示,也有利于弘扬与光大佛法的社会价值。

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导致人类的心出现不平衡。由于竞争激烈,为了利益,不顾亲情、友情,导致极度的心理“变态”。出现这种情况,用科学,金钱等手段,却是无法解决的。离开宗教,还有谁能胜任?而宗教之中,佛教又是治心之王。就佛教的唯识宗而言,以“百法”述人生,把人的起心动念,善恶无记,描绘得淋漓尽致,堪称世界上最为深透的心理学。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以佛教因果观,让大家“明因识果”。“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今生好坏,都是前生作的业,要想来世好报,只有把握当下,精进行善,平时就要以宽容心、平常心、因果心对待众人,而非以嗔恨、嫉妒等不善之心。

(三)消解现代人心理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企业家、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在事业、地位、钱财等方面有成者不计其数,但却频频出现其自杀事件。生活在物质富裕中人,其内心却时常跌落在空虚、孤寂、抑郁的生活情感中。在娱乐圈里,饱受抑郁症和焦虑症困扰的明星也不少数。据业内人士估计,在高压力和竞争激烈的娱乐圈里,有情绪问题的艺人数量正处于上升态势,比例竟达近百分之五十之多。这说明仅有物质上的满足是不够的,精神上的困惑,心灵无法超越精神的负担,最终导致自杀。如果用佛法去教化他们,就能引导这种非正常念头与行为,从而令其脱离“苦海”。面对生命的苦境,我们无法放弃或毁灭它,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它、转变它、提升它,即通过不同的佛法修行方式,消除内心的苦境。佛法对生命的关注和拯救,是建立在对生命本质的了解和觉悟之上的,故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化解和消除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面对外在灾难和人生痛苦

人类生活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对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恐惧、哀伤和焦虑是必然的,如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恐惧来源于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到创痛;及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佛法在此能够起到慰藉心灵和消除恐惧的作用。佛说:“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因为世间万法都不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但法性是真实平等的。《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时,佛陀教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一切事物。拥有平常心,就能自由地把握人生,摆脱生死和羁绊。

人成就再大,免不了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及五蕴炽盛苦。病,即是生病。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当人在病床上受病魔缠缚时,当心灵上的痛苦超越身体的痛苦时。此时通过佛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觉悟内心从而达到内心平和。唯有看破,放下,才能自在;唯有解心牢结,将自我解脱种种的束缚,才能证得内心的自由。以此放下,解脱,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妄想,而达慈悲,平等,自由自在的状态。

(五)佛法引导家庭的和谐与美满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科技猛飞的时代,生活如此的优裕。但在这个社会,家庭观念的转变,生活观念的转变,婚姻结构的混乱如雾里看花。夫妻两的种种矛盾造成相互的不信任,愤恨厌离,反目相仇,最终以离婚收场。有关报道说,中国离婚率的不断增高。据中国民政部2007年5月发布的《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了全国2007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09.8万对,比上年增加18.5万对,增长9.7%。家庭的巩固与美满,是塑造美满,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幸福与美满的家庭,必定要有真诚与关怀;有感恩与喜悦;有自信与慈悲,婚姻中的一切才能取得平衡与和谐。夫妻间固然有矛盾,但如佛说应“屏相教诫”,必须和颜悦色,在适当的因缘场面给予纠正。佛教讲因缘,我们明白前世今生的缘分,更要珍惜当下之姻缘;佛教讲包容,有多大的心量就能担当多大的事业,对于家庭亦当如此。古云:“有容乃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真正的爱像虚空一样,能包容现象界的一切。

(六)结语

无漏的大智大慧与大慈大悲,才是佛教的宗旨所在,也是人类本真的精神所在。

最大慈善是唤醒众生的心灵,心灵的慈善是根本的慈善。它如同闪烁人生至真至纯的情感,可以超越生活的沉重苦难和人生的孤寂境遇。以仁爱音符慰藉渴望慈善的心灵,以慈悲之爱净化人类心灵的污垢。

无可厚非,物质慈善、文化慈善和心灵慈善同等重要。无论从教义基础与价值来分析慈善;还是从慈悲精神来体现慈善;以及从物质、文化、心灵来诠释慈善,佛教慈善在当代社会的作用是重要的,必需的。那么要想发挥其更大的功能,就得使佛法的甘露洒满人间,使社会众生真正得到甘露法味。从目前社会的佛教慈善状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对其认识与完善。

中华民族素有积德行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济世为怀的传统美德。儒家讲“仁者爱人”,佛教讲慈悲为怀。可见,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慈善道德积淀。但我国当前,大家对于慈善事业在思想观念认识上不到位,很多人心里缺乏慈善公益的概念。总体而言,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尚未形成一个长效的运转机制。通常情况下,总是某个地域发生了自然灾害,或者某个特殊的家庭遭到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我们才会发动人们捐款捐物。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具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急需大力弘扬社会慈善。佛教慈善是社会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进一步发挥社会慈善的作用,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要大力发展佛教慈善事业,增强慈善事业发挥社会功能的实力。

大力宣传佛教利人济世的理念,培育慈善价值观。发展慈善事业,需要思想先导。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慈善体现的是佛教慈悲的精神。慈善事业维系人心向善从美的力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繁荣、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是佛教济世的重要途径。佛教要担任起新时代人类的心灵“净化器”,将佛法智慧和甘露法味灌溉于人类,融会贯通佛法的慈悲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慈善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大家的慈善行为。从而提高广大信众的慈善观念,增强信众慈善意识,营造信众都来关心、参与的社会氛围,这也是佛教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中国古代提倡“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观念。倡导“养浩然之气,为大法而生”的精神。我想,通过大力宣传佛教慈悲精神,培育社会大众的慈悲价值观,增强公民慈善意识;提高慈善管理思想和理念,完善慈善组织制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弘扬佛教爱他利他精神。相信佛教必然会赢得新时代的亲睐,在世界文明中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的。毋庸置疑: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投入;这需要慈悲观和大愿力;这需要“为大法而生”的精神。以佛法践行慈善,以佛法滋润众生心田。佛教慈善对当代社会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佛教应当在中国当代社会慈善充当先锋的角色,这也是所有佛教信众应当肩负的重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