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京雍和宫御制《喇嘛说》碑文校录考诠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润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京雍和宫御制《喇嘛说》碑文校录考诠

  作者: 周润年

  座落在北京安定门内的雍和宫是北京的重要名胜古迹,也是首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据《清净化城塔记》载,雍和宫藏文为“甘丹金恰灵”,意为吉祥威严宫,又称“无量宫”,或称作“雍寺”。它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康熙皇帝为其第四个儿子胤禛建造的居所,名称“雍亲王府”。康熙去世后,继位的就是胤禛,即雍正皇帝。是时的雍亲王府也就随之升为行宫,雍正三年(1725年)改称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依皇太后的意愿改雍和宫为藏传佛教寺院。由于雍和宫的地位特殊,使它不仅有许多的配套建筑,而且拥有极丰富的珍藏。宫内除有大量的佛像、法器、法物、壁画、佛经和珍宝外,还有檀香木大佛雕像、五百罗汉山和金丝楠木佛龛,被誉为“雍和宫三绝”。特别是伫立在雍和宫大殿前院的“御碑亭”,十分珍贵,引人注目。亭内有一石碑,碑文名称《喇嘛说》,是乾隆皇帝撰写的,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于碑的四面,南面是满文,北面是汉文,东面是蒙文,西面是藏文。

  《喇嘛说》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撰写的,是时,乾隆皇帝已经到了“耄近归政之年”,立此碑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他的子孙后代“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根本宗旨,阐明这是“所系非小”的“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大政方针。

  乾隆在《喇嘛说》碑文中首先讲了西藏佛教的来源和发展。接着阐述了大清皇帝不信藏传佛教而又保护藏传佛教的道理,总结了元朝曲庇喇嘛的历史教训,告诫他的子孙对黄教决不可曲庇谄敬,避免重蹈元朝的覆辙。其次讲述了他用封建法律制裁上层喇嘛搞分裂危害国家统一的历史事实。再次着重说明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和弊病,并提出整顿和改革的办法。最后简述了他成功的妙诀,并洋洋得意地说:“予幸在兹,予敬益在兹矣”。所有这些妙诀都是乾隆传授后代皇帝使“新旧蒙古,畏威怀德”,辑藏安边,治国安邦的重要的政策和策略。

  乾隆御制《喇嘛说》是“金石补史”的宝贵资料,对于今天研究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御制《喇嘛说》除见于北京雍和宫的碑文之外,还见于《清实录》、《乾隆御制文集》和《卫藏通志》等史籍,这些史籍大多都有遗漏和讹舛之处。为给研究工作者提供御制《喇嘛说》之原本碑文,笔者多次到雍和宫对碑中的藏文和汉文进行了认真的校录。在校录过程中,发现碑文中亦有一些讹误之处,故作了一些简要的注释,以供有关同志参考。

  北京雍和宫御制《喇嘛说》藏文碑文:

  汉文碑文:

  喇嘛说:

  佛法始自天竺,东流而至西番[1](即唐古特部,其地曰三藏),其番僧又相传称为喇嘛。喇嘛之字,《汉书》不载,元明史中,或讹书为喇马,(陶宗仪[2]《辍耕录》载,元明称帝师[3]为刺“读作拉下同”马。毛奇龄[4]明《武宗外纪》,又作剌麻,皆系随意对音,故其字不同。)予细思其义,盖西番语,谓上曰喇,谓无曰嘛,喇嘛者,谓无上,即汉语称僧为上人之意耳。喇嘛又称黄教[5],盖自西番高僧帕克巴(旧作八思巴),始盛于元,沿及于明,封帝师国师[6]者,皆有之。(元世祖初封帕克巴为国师,后复封为大宝法王[7],并尊之曰帝师。同时又有丹巴[8]者,亦封帝师,其封国师者,不一而足。明洪武初,封国师、大国师不过四、五人,至永乐中,封法王、西天佛子者各二,此外封灌顶大国师者九,灌顶国师者十有八,及景泰、成化间,益不可胜记。)我朝惟康熙年间,只封一章嘉[9]国师,相袭至今。(我朝虽兴黄教,而并无加崇帝师封号者,惟康熙四十五年,敕封章嘉呼图克图为灌顶国师,示寂后,雍正十二年,仍照前袭号为国师[10]。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号,不过沿元明之旧,换其袭敕耳。(黄教之兴,始于明,番僧宗喀巴,生于永乐十五年丁酉,至成化十四年戊戌示寂[11]。其二大弟子曰达赖,曰班禅喇嘛。达赖喇嘛位居首,其名曰罗伦嘉穆错,世以化身掌黄教。一世曰根敦珠巴,二世曰根敦嘉穆错,三世曰索诺木嘉穆错,即明时所称活佛锁南坚错也,四世曰云丹嘉穆错,五世曰阿旺罗卜藏嘉穆错。我朝崇德七年,达赖喇嘛遣贡方物。八年,赐书达赖喇嘛及班禅呼图克图[12],盖仍沿元明旧号。及定鼎后,始颁给敕印,命统领中外黄教焉。)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谄敬番僧也,(元朝尊重喇嘛,有妨政事之弊,至不可问。如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而帝师亦专席于坐隅,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怙势恣睢,气焰薰灼,为害四方,不可胜言。甚至强市民物,摔捶留守,与王妃争道,拉欧随车,皆释不问,并有民殴西僧者截手,署之者断舌之律[13]。若我朝之兴黄教,则大不然,盖以蒙古奉佛,最信喇嘛,不可不保护之,以为怀柔之道而已。)其呼图克图之相袭,乃以僧家无子,授之徒,与子何异,故必觅一聪慧有福相者,俾为呼必勒罕(即汉语转世化生人之义)。幼而习之,长成,乃称呼图克图,此亦无可如何中之权巧方便耳,其来已久,不可殚述。孰意近世,其风日下,所生之呼必勒罕,率出一族,斯则与世袭爵禄何异,予意以为大不然。盖佛本无生,岂有转世?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图克图,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从前达赖喇嘛示寂后,转生为呼必勒罕,一世在后藏沙卜多特地方[14],二世在后藏大那特多尔济丹地方[15],三世在前藏对咙地方[16],四世在蒙古阿勒坦汗[17]家,五世在前藏崇寨[18]地方,六世在里塘地方[19],现在之七世达赖喇嘛,在后藏托卜札勒拉里岗地方[20]。其出世且非一地,何况一族乎。自前辈班禅额尔德尼示寂后,现在之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之呼必勒罕,及喀尔喀四部落[21]供奉之哲布尊呼图克图,皆以兄弟叔侄姻娅递相传袭,似此掌教之大喇嘛呼必勒罕,皆出一家,亲族几与封爵世职无异[22]。即蒙古内外各札萨克[23]供奉之大呼必勒罕,近亦有各就王公家子弟内转世化身者,即如锡哷图呼图克图,即系喀尔喀亲王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之叔;达克巴呼图克图[24],即系阿拉善亲王罗卜藏多尔济之子;诺尹绰尔济呼图克图,即系四子部落郡王拉什燕丕勒之子;堪布诺们汗札木巴勒多尔济之呼必勒罕,即系图舍图汗车登多尔济之子,似此者难以枚举。又从前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圆寂后,因图啥图汗之福晋有娠,众即指以为哲布尊丹已呼图克图之呼必勒罕,及弥月,竟生一女,更属可笑,蒙古资为谈柄,以致物议沸腾,不能诚心皈信。甚至红帽喇嘛沙玛尔巴[25]垂涎札什伦布财产,自谓与前辈班禅额尔德尼及仲巴呼图克图同系弟兄,皆属有分,唆使廓尔喀[26]滋扰边界,抢掠后藏。今虽大振兵威,廓尔喀畏罪降顺,匍匐乞命,若不为之剔除积弊,将来私相授受,必致黄教不能振兴,蒙古番众猜疑轻视,或致生事。是以降旨藏中,如有大喇嘛出呼必勒罕之事,仍随其俗,令拉穆吹忠[27]四人降神诵经,将各行指出呼必勒汗之名,书签贮于由京发去之金奔巴瓶内,对佛念经,令达赖喇嘛或班禅额尔德尼同驻藏大臣公同掣签一人,定为呼必勒罕,虽不能尽除其弊,较之从前各任私意指定者,大有间矣。又各蒙古之大呼必勒罕,亦令理藩院行文,如新定藏中之例,将所报呼必勒罕之名,贮于雍和宫佛前,理藩院堂官会同掌印之札萨克达喇嘛等公同签掣,或得真传,以息纷竞。)去岁廓尔喀听沙玛尔巴之语,劫掠藏地,已其明验,虽兴兵进剿,彼即畏罪请降,藏地以安。然转生之呼必勒罕出于一族,是乃为私,佛岂有私,故不可不禁。兹余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虽不能尽去其弊,较之从前一人之授意者,或略公矣。夫定其事之是非者,必习其事,而又明其理,然后可,予若不习番经,不能为此言,始习之时,或有议为过兴黄教者,使予徒泥沙汰之虚誉,则今之新旧蒙古畏威怀德,太平数十年,可得乎?且后藏煽乱之喇嘛,即正以法[28],(上年廓尔喀之侵掠后藏,时仲巴呼图克图既先期逃避,而大喇嘛、济仲、札苍等,遂托占词为不可守,以致众喇嘛纷纷逃散,于是贼匪始敢肆行抢掠,因即令将为首之济仲拿至前藏,对众剥黄正法,其余札苍及仲巴呼图克图,俱拿解至京,治罪安插,较元朝之于喇嘛,方且崇奉之不暇,致使妨害国政,况敢执之以法乎。我朝虽护黄教,正合于王制所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而惑众乱法者,仍以王法治之,与内地齐民无异。试问自帕克巴创教以来,历元明至今五百年,几见有将大喇嘛剥黄正法及治罪者。天下后世,岂能以予过兴黄教为讥议乎。)元朝曾有是乎?盖举大事者,必有其时与其会,而更在乎公与明,时会至而无公与明以断之,不能也;有公明之断而非其时与会,亦望洋而不能成。兹之降廓尔喀,定呼必勒罕,适逢时会,不动声色以成之,去转生一族之私,合内外蒙古之愿,当耄近归政之年,复成此事,安藏辑蕃,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予幸在兹,予敬益在兹矣。

  乾隆五十有七年岁次壬子孟冬月之上瀚御笔。

  注:

  [1]西番:也有的史籍写成“西蕃”即吐蕃之异称。《元史》称吐蕃诸宣慰使司为西蕃诸宣慰使司。明《华夷译语》将西番译为藏文字。

  [2]陶宗仪:元末明初文学家。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过教官。他勤于记述典章制度,编撰有《辍耕录》,亦称《南村辍耕录》,共计三十卷。内容多记元代的政事、典章制度和北京当时的文物建筑,也保存了不少关于诗词、小说、戏曲、音乐和绘画等方面的资料。

  [3]帝师:元代僧官名,意为皇帝之师。元朝特别设置了此职位,作为皇帝在宗教上的老师,其地位是十分崇高的。《元史·释老传》记载,在百官上朝,排班列队时,在皇帝座位边上,专为帝师设有座位。朝廷对于帝师的敬礼和尊信,“无所不用其至,虽帝、后、妃、主皆因受戒,而为之膜拜。”帝师出行,皇帝往往派大臣迎送,甚至借给皇帝的半副法驾仪仗,计一千二百五十人,为帝师开路导行。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记载,皇帝即位前要由帝师授戒九次才能正式即帝位。故历朝皆设帝师。

  来源: 西藏研究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