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体现宗教思想与信仰的日本庭园石组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欧阳秋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体现宗教思想与信仰的日本庭园石组

  欧阳秋子

  日本庭园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并拥有浓郁东方哲学思想特征的庭园形式。它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呈现自然性,给人以自然主义的印象,也体现着日本人特有的审美情趣,表达着玄妙深邃的道、佛、禅诸法理。

  纵观日本庭园,基本是由石、水、栽种植物、添景物四大要素所构成。特别是以石为核心要素的日本庭园艺术,尽显了日本庭园的特色与其蕴含着的深刻哲理。

  古代日本人把石当作神灵寄宿的地方,对石非常的崇拜。所以日本庭园常常通过组合石头来营造景观,用庭石来象征山岳或峡谷,用立石来象征瀑布,用巨石荒矶来象征海洋,在园内草坪上堆若干石组来象征三山五岳……简直可以说日本庭园之美的根源,便来自于石组。

  石组是指在不加任何人工的修饰加工状态下的自然石头的组合。石组所使用的石头是以遍及天下的野山石、河滩石等为主,石头的组合并不只是笼统地把石头放在庭园中,而是把石头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来营造与现实不同的世界。日本庭园石头组合方法中最基本的形式为“三尊石”组合,称作三尊石组。顾名思义也就是使用三块石头,在庭园中间摆放一块大石头,在其左右两边摆放稍小的石头。其组合恰似佛像中的三尊佛一样,用来代表释迦三尊或阿弥陀三尊。日本庭园也多用蓬莱石组、鹤龟石组、须弥山石组、七五三石组等。

  当然用不同形状、以不同形式组合成的石组营造出来的世界也就体现了不同的宗教思想与信仰。

  一、 体现神仙蓬莱思想的石组

  日本庭园石组体现最多的思想莫过于神仙蓬莱思想。神仙蓬莱思想是由阴阳五行说、民间传说、加上老庄哲学等道教思想,发展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我国古代秦始皇、汉武帝时相信神仙岛里住着仙人,有长生不死的仙药,神仙岛里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仙岛。中国汉武帝晚年时曾在离宫、甘泉宫里兴建了神仙岛,以祈求自己的长生不死。汉武帝还用象征着千年的龟岛来营造神仙岛,在它的彼岸让象征着万年的鹤岛与此相望。在飞鸟时代神仙蓬莱思想传入日本,据文字记载受蓬莱仙境的影响,政治家苏我马子开始在院子里挖地造岛,用以请仙人来居住,这应算是日本庭园的发端。当时他的住宅建在飞鸟川河畔,家有庭园,园中有池,池中有小岛,因此,他被称之为“岛大臣”。此后,神仙蓬莱思想成为日本庭园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并影响至今。日本庭园主要是通过把石头组合成蓬莱岛、龟岛、鹤岛来传达神仙蓬莱思想。因而代表着天地融合、阴阳聚会、现世繁荣的蓬莱岛石组就渗透到了日本各地的庭园。如香川县高松市的栗林庭园,同样形状的石头被并列摆放,时常云掩雾绕,若隐若显,仿佛神仙仙境。龟岛同蓬莱岛一样,是人们祈求长寿、招福的一种象征,在池庭及枯山水庭园中,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石组形式。鹤岛与龟岛同样,是代表祥瑞的一种岛的形式,也是广泛被采用的石组形式。如京都的南禅寺金地院庭园,设有鹤龟二岛,在此神仙蓬莱世界化成了庭园中的仙境具象,生动地展现了一种超越生命,与天地同存,逍遥悠闲,愉悦欢欣的人生境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神仙蓬莱的境界都常被采纳为庭园主题,毕竟追求长生不老及祥瑞吉利的愿望,不论时代如何改变,都是人类永远的愿望。

  二、 体现佛教思想的石组

  日本庭园强烈地体现了佛教思想,净土式庭园就是其典型代表。净土式庭园直接把佛教净土曼陀罗中描写的庭园建造在佛寺的境内。在京都府宇治市的平等院庭园和岩手县平泉町的毛越寺庭园内,都可以看到受到佛教净土思想的影响而表现极乐净土世界的庭园样式。除净土式庭园之外,想象中的须弥山石组也充分地体现了佛教思想。须弥山是古印度人想象中,屹立于世界中央金轮上的高山,上面居住释天大帝,半山腰有四大天王的居所,北面黄金,东面白银,南面琉璃,西面水晶,日月在其周围环绕。据说它位于喜玛拉雅山脉的后方,海拔是珠穆琅玛峰的200万倍以上,简直让人无法想象。须弥山是大地的中心,周围有九山八海环绕。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西藏西南的岗底斯山脉视为须弥山,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佛教信徒以此山为目标地进行巡礼。《日本书记》推古二十年(公元612年)条下记载:“百济国(现韩国)的归化人(指到日本谋生的人)路子工(也叫芝蓍麻吕),在皇宫之南构筑须弥山和吴桥。”由此中国的庭园文化传及日本,同时须弥山印象也传到了日本。造园家以此为据造庭园石景,代表佛教思想的须弥山石组就这样在日本庭园造园中被广为运用。代表作品有三重县一志郡的北龟氏馆迹庭园,中央立着2米多高的石块象征须弥山,在它周围象征着九山八海的大小石块,朝向中心石块,如漩涡状围绕着须弥山。中央立着的须弥山显得神圣无比,仿佛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充分展示出佛家的宇宙观。

  三、 体现禅宗思想的石组

  可以说影响日本庭园最深远的是禅宗思想。13世纪时,源自我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 “禅宗”在日本流行。禅宗寺院的方丈通常朝南而建,重大的仪式都是在禅宗寺院的方丈的南侧举行,因此喜欢在此处的地面上铺白砂,目的是为了营造纯净之意。后来为了营造与冥想和坐禅等行为相适应的氛围,出现了称之为“枯山水”的庭园样式,即不用一滴水,只用白砂与石块的排列组合,象征性地表现山水、景观的一种庭园形式。“枯山水”的庭园样式中一些静止不变的自然元素如白砂、石块等恰好与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的思想气质相吻合。后来“枯山水”庭园的形式逐渐演变发展,将日本庭园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庭园。“枯山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石组往往不允许叠掇,而是利用石头本身的特点,单独或成组地点布,大多呈水平布置,给人一种安静、稳定的感觉。它典型地表现了禅宗思想,即强调欣赏自然之美。当然它所追求的自然之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所以“枯山水”庭园石组的共同特点在于每位观赏到此景的人,通过自己不同的信念和思想,感想、体验和顿悟石组其形式之外的深刻涵义并给出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如建于1513年的京都大德寺大仙院的主要石组,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组合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想、体验和顿悟,把它理解和诠释为 “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或在低浅的桥下奔流。大仙院石组无水而似有水、无形似有形的视觉感受正是体现了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的禅宗思想。

  四、体现民间信仰的石组

  日本人崇尚自然,信仰大自然中的万物。其代表之一为石信仰。日本人认为神灵会依附在石头上,所以便把石头当作神来供奉、膜拜。日本庭园石组深刻体现此民间信仰。直到今天日本庭园中人们称之为“阴阳石”或“凸凹石”的石组仍大量存在,因为阴阳石是类似男女生殖器、融阴阳为一体的的石头,日本人把它们看成是一种奇景,一种圣物,以祈求婚姻美满、得子安产、 消灾解厄。特别在江户大名庭园中流行,对于江户时代的大名来说,子孙繁荣直接影响到藩的存亡,后代越多才越安心。抱此愿望,因此在许多日本的大名庭园之中都会配置阴阳石。比如在冈山市后乐园、东京的小石川后乐园、六义园、福井市的养浩馆、高松市的栗林公园都能欣赏到奇异的阴阳石的组合。远近观之,阳石雄壮挺拔,阴石腼腆含蓄,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万千的造化,与寓于自然之石中民间朴素、率直的信仰。

  庭园中摆放的石组所表现的就是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人们思想和信仰。如上所述,日本庭园通过石头组合成蓬莱山或者龟、鹤的形状来象征现世的繁荣或祈祷长寿,祝愿延年益寿的愿望,体现了神仙蓬莱思想;石头组合成须弥山来象征万物的平安,体现了佛教思想;枯山水石组来象征心生万物,体现了禅宗思想;阴阳石组合来象征子孙繁荣,体现了民间信仰。石组已逐渐成为日本庭园的灵魂,在日本庭园中石组是有生命的,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使人得到心灵深处的满足。

  (作者地址:长沙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翁婷皓

  出自: 《艺海 》 2010年9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