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古镇: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群山环抱,秀水灵动。位于四明山北麓的梁弄镇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后唐时即“人烟凑集,亦一巨镇”。这里有彪炳千秋的革命遗址,古朴清素的街巷民居和书香袭人的悠悠文脉。1992年,梁弄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图为一群游客正在余姚梁弄横坎头红色旅游景区参观浙东行政公署旧址
梁弄镇传说由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冯,以后不知何故就变成了梁弄。南宋时梁弄是绍兴府同知驻地,当时黄、孙两姓势盛,子弟接连出仕,回乡多建寺观、立书院,改建街道,促进了梁弄的发展,成为姚南重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和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曾有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等众多红色遗迹。2005年,四明山以其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在抗战历史上的显著地位,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梁弄古镇,弄堂弯弯,流水潺潺,是集中大片明清住宅建筑的传统风貌区域,以五桂楼、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及普通山区民宅群为主体,至今仍基本保持明清、民国时代的格局与风貌。2003年规划建设的正蒙街区仿明清风格,和老街十字相交,屋檐山墙错落,与五桂楼遥相呼应,百年老校镇中心小学和韬奋书店近在咫尺,古朴文风、悠悠历史扑面而来。梁弄老街上还可以看到江南山乡的生活习俗,如今在老街居住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街上有杀羊、打面、烧酒的作坊和依然开门迎客的老店柜台等。
省级文保单位“五桂楼”拥有浙东第二藏书楼的美誉,仅次于天一阁。五桂楼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是梁弄人黄澄量建造的藏书楼,黄氏上代有兄弟五人,同科中举,故称“五桂楼”。黄澄量认为“积财与子孙,不如楹书与子孙”,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思想。黄氏所藏之书不仅供人阅读,对来读书的人还提供食宿。据光绪《余姚县志》记载,五桂楼“聚书五万余卷。邑知名士诸开泉、胡芹、史梦蛟、吕迪辈交器重。子肇震,字伯器,踵父购书,复增万余卷”。时至今日,它仍保存着不少宋、元、明、清的孤本、善本。
梁弄不仅有四明湖、白水冲等自然山水文化资源,还有茶文化资源,茶圣陆羽曾在此多次探寻“瀑布仙茗”,并将其载入《茶经》:“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浙东有一条曾留下李白、杜甫、贺知章、白居易等三百余位诗人游踪的“唐诗之路”,而梁弄就是这条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如今梁弄镇有千余名诗词爱好者,因此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诗词之乡”称号。梁弄诗社举办的“诗词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千余名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