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二)
(二)老子道本体论的现代诠释
就世界范围来看,哲学本体论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客体至上论——主体至上论——“主—客”两极论——主体际论——交往实践观及其“主体——中介客体——主体”模式论。东西方的古代哲学大体都可归之于客体至上论,而交往实践观及其模式则是哲学本体论的最新发展。对后者,任平先生作了创造性的阐释。
老子的道本体论与作为哲学本体论最新发展的交往实践观及其基本模式有无历史性的联系呢?是有的。我们知道,对于较为复杂的哲学思想来说,是可以而且应当结合新的实际作多角度、多层次诠释的,对于老子哲学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就更应如此。比如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一命题,既可按其顺向作宇宙生成论的诠释,又可按其逆向作本体论的一般诠释,还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作本体论的特殊诠释。就后者而言,似可诠释为:“道生一”之“一”指主客体尚未分化、混而为一的阶段或状态;“一生二”之“二”指主客体已经分立,主体可以作用于客体的阶段,不过此时的主体尚未分化,因而还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只包括自己不包括“他者”的;“二生三”之“三”是指一分为二的主体和它们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客体,这种客体因为处于两主体之间,因此称为中介客体。这样一来,在作为本体的“道”中就有了“主体——中介客体——主体”的基本模式。不过,因为这一模式是蕴含在作为存在本体的道中的(“道”及其依次所“生”的一、二、三皆可视为作为初始状态的道在形而上范围内的延伸,因而在总体上仍然属于道的范畴,这从“三生万物”等同于“道生万物”可得以证明),所以它是形而上的,而非实体性的。
那么,蕴含于道本体中的“主体——中介客体——主体”的基本模式与存在于“道”外的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模式(此模式是老子治国论的基本图式即“体道悟道的明王圣君——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和杠杆的道——广大民众” 的抽象表达形式)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说,前者是后者在形而上领域的聚焦点,后者是前者在形而下范围内的展开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范式。我们知道,老子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特别是治国论犹如一片原始森林,作为社会历史领域普适性最强的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模式的“主体——中介客体——主体”,就好比这片原始森林中最高大的树木,而蕴含于道本体中的“主体——中介客体——主体”的形而上的基本模式就是这种参天大树借以出生和长成的种子。这种参天大树的全部基因和信息都包含在当初的树种之中了。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模式与老子道本体中所蕴含的“主体——中介客体——主体”模式的关系,如果作一形象比喻的话,可以这样说:当今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模式,是当初蕴含于老子道本体中的“火种”在穿越了2500多年的时间隧道之后,在新的时代所燃起的新的火焰。
(三)老子道本体论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
老子道本体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是凸显和强调“无”的地位和作用。毫无疑问,作为本体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其中的“有”是指道具有作为本体的实质性内容,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无”亦有“似无而实有”的涵义,因而对于“有”可不特别提及;而作为天地万物及社会人生借以产生、存在、发展、变化和消亡根本依据的东西,必须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无限的能量,所以老子称之为“无”。而这里所说的“无”,具有两个最重要的涵义:一是否定性,就是要剥离道本体可能存在的一切具体的规定性,亦即要彻底否定道本体的有限性,以便实现其对终极存在的体认。在这个意义上说,否定性是道本体的本质特性,或者说道本体具有否定性的本质。二是具有空间上的无限性,时间上的永恒性,以及形而上的超越性。只有具备以上两种内涵,道本体才能具有无限的包容性、无限的能量和无限的生命力,才能胜任天地万物存在本体之使命。
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纵观世界哲学发展史,高瞻远瞩地指出的,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作为万物之本的负概念——‘无’的范畴,这都表明人类认识前进的重要里程碑。”年轻学者朱晓鹏在评述老子的道本体时也说:“能够认识到存在本体的否定性本质并用否定性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存在本体,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已经能够从无限性、普遍性的抽象思维高度来把握存在本体。”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