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宋濂与延寿禅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宋濂与延寿禅师

  吴宣

  宋濂,元至大三年(1310年)生,而延寿禅师生活于唐末五代期间(904—975年),两者相距三百多年,但是延寿禅师的著作思想,无不影响着“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宋濂由此顶礼膜拜,并成为佛学的大成者。在宋濂的学术著作《宋学士文集》中,佛塔铭、佛谒赞、功德碑记等功能与佛教直接相关篇目占八分之一巨,文中涉及佛禅思想的,比例在二成以上。宋濂在《血书华严经赞》中写道:在他出生之时,母亲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僧人手持《华严经》而来,对她说,我就是永明延寿禅师,想借一室,以终此卷。当她醒来,小孩就要出生,为此给小孩取名寿,后来才改为濂。宋濂因延寿禅师的著作、作为等,深受影响,以为自身与延寿禅师有前世因缘,为此以延寿禅师转身自命,把延寿禅师当作佛学的导师。延寿禅师为余杭人,曾为余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督办军需。他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擅自动用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押赴刑场却不曾有过害怕。行刑的奇怪地问他,他说动用库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没有私用一文,问心无愧。因此被无罪释放,就在龙册寺出家。而后延寿前往天台山参学,在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又到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宋太祖建隆元年,延寿到杭州主持灵隐寺复兴,灵隐因而中兴。次年又接住永明寺(即净慈寺),从学的多至二千多人。《宗镜录》卷在此寺的演法堂定稿,因此改名为宗镜堂。开宝三年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创建六和塔,作为镇潮之用。当时高丽国王抄读了《宗镜录》,深受启发,遣使航海来宋带书信叙弟子礼,延寿从此名传高丽。延寿主张禅净双修,要期于自性成佛,还要修万善行门。于天台法眼宗德韶禅师处悟得玄旨,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同时也因劝人念佛,誓愿弘修净土法门,而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其融法相、天台、净土等宗派教义为一炉,为各宗派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宋濂就是在延寿禅师佛学思想的基础上,融释道儒为一体的,最终成为集释道儒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宋濂自号无相居士,可见对佛学之重视。在宋濂看来,释道儒之间没有主次之分,从而达到于天下之书没有不读之境地。如同延寿禅师一样,吸收各家各路先辈之精华,为我所用。只是延寿禅师囿于佛学,而宋濂走出佛学研究佛学。宋濂在《永明知觉禅师遗像赞》中写道:性相三宗互矛盾,有碍如来正法轮。更相质难辨异同,折以一心归觉路。并阐发为不同宗派不同修行,九九归一。宋濂并在文中写了与延寿禅师之关系:我与导师有宿因,般若光中无去为。今观遗像重作礼,忽悟三世了如幻。灵山一会犹俨然,原证如如大圆智。宋濂的佛学重点在于对心性的阐述。认为对于上上根者可顿悟,对一般根性者须谆谆教育。他平生写就大量佛学论著及经序,被后人辑为《护法录》,被人们誉为当时的佛教史。他的化民思想、使人趋于善道的思想与当时朱元璋治国治民思想相一致,因而经常相互之间探讨佛学。而朱元璋认为以佛暗助朝纲,认可了当时释道儒三者并天下的局面,为此明代诸多礼乐律令均出其手。宋濂深研佛理至高深后,脱离官场之险恶,但宋濂终究脱不开自身的命运。明洪武十三年,因长孙宋慎牵连,宋濂被流放,卒于途中一僧寺。当时他已卧病不食日久,临终书《观化贴》。云:君子观化,小人怛化。中心既怛,何以能观。我心情识尽空,等于太虚。不见空空,不见不空。大小乘法门不过如此,人自不信,可怜可笑。这是宋濂的绝唱,是对自身佛学的概括,从中可以品出其对佛学之深厚、对世事之洞悉。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