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冷暖孤峰塔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山峦阻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而有河水相通的遥远则是一种忧伤”这是余秋雨先生《霜冷长河.自序》里的话。他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的灵魂,让我在高傲的内心和猥琐的现实里找到了我的忧伤。其实更确切地说,那不是忧伤,而是我内心对过去的怅惘。我或许可以这样说,由时间阻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而由空间阻隔的遥远则是一种向往。何况我离孤峰塔并不遥远呢?
  算来已经三十年了,虽然不至于绝望,但我却惭愧不已,我在德山着着实实生活和学习过两年,直到几年前才去过孤峰塔。一九七九年,我参加高考考上了当时的常德供销学校,学校就在德山。我从家里到学校,记得第一次报到是父亲送我的。父亲挑着一担行李,我跟在后面,从家里走到公社,然后搭班车到陬市,从陬市转车到常德,再从常德下南门码头坐轮渡到德山老码头,走约两公里就到了学校。虽然这段旅程满打满算不过50公里左右,但这一路的辗转和等车船,如今说起来都有些烦,算时间恐怕也要大约近一天吧。当时,我只有十七岁,由于极度的营养不良,我个子很矮,只有1.48米。所以,后来父亲经常和我说起送我读书时的情景。为了省点车船费和怕耽误家里的农活,他只送我到下南门上船,他看到我在船上挑行李的样子,就一直叹息:这怎么办啊,人还没行李高。他说他后来又到船上,把我箱子上的绳索挽到不能再短了,我才勉强能挑得动行李。这次是我第一次与孤峰擦肩而过,因为船要从它脚下经过的。
  在德山的两年里,是我身心都获益匪浅的两年。因为家里穷,学校给我评了个甲等助学金,书杂费全免,生活费我记得也只出了极少的一部分,学校的伙食又很好,我的身体就像久旱逢甘露的禾苗“嘭"地一下就冲上来了。以至于寒假回家,连母亲几乎都不认得我了。因为那个年龄段的天性,我还爱吃学校门口小卖部里一毛钱一个的大蛋黄饼,爱三五成群背着老师偷偷学吸烟。后来学校发现了,立一条校规,凡学生吸烟的,每抓到一个,就罚扫厕所一星期。我就被罚过一次。再后来就不敢到学校吸了。眼巴巴熬到星期天,一个人偷偷在外面买了两毛钱一包的沅水牌烟,跑到学校后面的山里,连续不断地吸完一包烟后,又管一个星期。说起学校的所在,我至今还留恋不已。我们学校据说是以前的五七干校,座落在德山的深处,四周全是青翠的小山岗,环境非常优美,就像天天生活在公园里。那时,我就想过,如果把德山建成一座很大很大的公园该有多好啊。
  就心灵的健康和成长而言,我更要感谢在德山的这两年。德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大德不德,是以有德”。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学校闭塞、以及社会大环境等诸多因素,我几乎接触不到所有文艺方面的书籍。但到德山后,学校里有一个在我眼里是天堂的图书馆,我只要一有空闲,几乎都泡在那里。在那里,我知道了善卷、屈原、老子、孔子;我认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认识了李清照、李煜、陆游、苏轼;认识了徐志摩、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认识了泰戈尔、裴多菲、普希金、莎士比亚等等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我慢慢地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乡野小子变得斯文了、内敛了,举手投足间多少有些文雅的意态了。但我就是不喜欢我的专业和沉闷的课堂。每到上课的时候,我就和我的后座同学,一个叫“萧拾红”的,专门做一些自己发明的文字游戏,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用他的名字做谜底,做了两首打油诗,写在纸条上,悄悄递给他,要他猜是谁,他猜了几堂课,也只猜出一首来。那两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
  (一)
  潇湘水逝楚云飞,
  南岳中秋数点红。
  一片两片三四片,
  片片叶叶是红枫。
  (二)
  昨夜半宿风雨声,
  阶前点点是花痕,
  葬花新妇荷锄去,
  花潭水映葬花人。
  这时候孤峰还没有塔,从前的塔在“文革”时被毁了。整个社会心态还都处在循规蹈矩、战战兢兢的小心谨慎里。加上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更遑论重修属于“四旧”的塔了。其实,孤峰塔的垮与修,折射出的道理就是文明与野蛮博弈的结果。如果物质文明发达了,精神文明没跟上来,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就会出现人们所说的“文化沙漠”的现象。而这个民族或国家只能是没有精神内核的聚合体,最终都是要土崩瓦解的。反之,精神文明高度发达,而物质文明没跟上来,则亡国灭种就在眼前,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的末代王朝就是例子。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发达并高度统一时,全社会的每个角落才都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现在的孤峰塔是一九八八年重修的。它坐落在原塔的基址上,是一座七层八面的白塔。塔门朝南开,塔在孤峰顶上,孤峰在德山最北端。德山在枉水边上,与枉水一样南北走向,枉水北流入沅水。沅水自西北向东南从孤峰脚下流过。因而,德山就像一条卧龙静静地躺在枉水边上。而孤峰塔则夹在两水之间,与常德城隔水相望。我揣想,自古以来,塔的建造者,在毁与修之间,看似无序,其实是极有道理可寻的。他们因为对过去的认同、对未来的向往、对现实有某种殷切的期盼,而小心翼翼地重建和维护地域文化的生态系统。在他们眼里,孤峰塔与常德城,德山与沅水,以及鼎城周围像鼎的三足一样兀立的河洑山、白鹤山与德山是有生命的灵地,不能有丝毫的亵渎与不敬,更不用说被毁坏了。说来也怪,汉寿人刘沛林先生所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中说:“水在中国的聚落选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风水认为,水是气的标志。有言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水能聚气,特别是呈环抱状的水最能聚气。所以说:凡京都府县,其基阔大,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若隐隐与河水之明堂朝水秀峰相对者,大吉之宅也(《阳宅撮要》卷一)中国传统的城市选址绝大多数都以河水的弯曲之处为首选。”因此,沅水环抱的常德城中的笔架城对秀丽的德山上的孤峰塔,自古以来就有说法。这是常德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图腾。或许是“天人感应”的道理吧,德山兴,常德兴;德山毁,常德毁。最近的例子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常德会战,因为德山守军弃山而逃,常德东南大门洞开,常德虽有八千虎贲将士浴血奋战,最终难免被毁灭的命运。而孤峰塔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既有消灾镇邪的作用,又有壮山水形势的作用,更有关锁水口的作用。“在风水中,西北的乾方为天门,东南的巽方为地户,水的最佳流向应该是从西北的天门流入,从东南的地户流出。特别是对坐北朝南的城市来说,东南方又是生气方,且流出之水要有“捍门砂”或“水口砂”关锁,否则就要用塔来补形势”(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由此看来,孤峰塔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实与塔无关,实在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也。文化的生态系统比植被的生态系统生命力更强的原因,是因为前者不受环境、气候等外部条件的制约,它是长在人的心里的。一切的人文景观、文化遗迹,只不过是人的心灵中人文内核的外在的物化而已。
  前几年,我去在德山的云锦集团送棉花,在德山住了一晚,一个人去了一次孤峰塔。说实在话,我不敢踏上孤峰塔的旋梯往上爬。在我心里,孤峰塔兀兀地立在那儿,就像我的哪一位祖先,极威严、威严到我不敢仰视。我如果迈步进入塔内,就像一脚迈进历史,那些腥风血雨的昨日在我眼前晃动,我不忍看;我如果顺梯往上爬,又怕走进日新月异的明天,我怕左右不了我自己,在五光十色的红尘里迷路。我只好站在塔前,由原来几十年的距离一下子只隔几步,我已满足了,我已感受到塔给我传递的消息,就像被摸顶赐福了一样,我与我最能代表故乡的元素从未如此亲近过。
  其实,塔立在那儿,时时刻刻都在给我警示,那是一种极纯粹的人文提醒。提醒我塔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所谓“德行天下”就是我对这种警示和提醒的理解。说到这里,我还给诸位讲一件趣事。那个晚上,我住在云锦集团旁边的一个小旅舍里,结识了住在旅舍旁的一位老者。和他闲聊,很自然就聊到德山。他说德山从善卷先生“击壤而歌”教化民众开始,民风就从最初的强悍和质朴,慢慢变得谦和了,而真正崇德尚文却是从几百年前开始的。那时,当地有一个诨号叫“三毛牛”的大财主,为富不仁,对人极端吝啬。他为子女请私塾先生,以一年为期,凡能干上一年的先生,才能拿到工钱。在这一年间,他想尽办法刁难、克扣先生,因此,连续有三任先生不能忍受他的折磨而不满一年就离开了,当然也就没拿到一文钱的工钱。那财主在本地请不到先生,只好到外地请。第四任先生是外地人,当他了解了财主的内情后,不动声色地忍着干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先生找借口辞了工。临走时还赠给财主他亲笔写的一幅字,内容是一首送别诗。先生的字写得非常好,又是精心装裱了的,财主见了非常喜欢。叫佣人挂在大堂正面最显眼处,一是为了假充斯文,二是以示与人为善,逢人便说是某某先生亲笔题写并送给他的。诗是这样写的:
  春日迟迟,日落时,
  伤心人儿离去。
  反手转过小弯溪。
  生离别语也无一。
  觅归期,未见归期。
  动相思无力。(“动”字是繁体字“重力”)
  风筛月影竹前移。
  怅望天涯,心渺渺知何处。
  孤撇一人至此,明日何所至?
  愿京署使者奔报佳音,悲心去。
  此后不久,财主又从外地请到了第五任先生,这位先生强忍着干了11个月,眼巴巴看看就要到拿工钱的日子了,可天有不测风云,先生家里的老母亲过世,先生不得不回家葬母守孝,只好找财主说明原由,要财主给他工钱。财主以一年期未到为由,拒付工钱。先生无法,只好先回家葬母后再说。这件事被第四任先生知晓了,他好不容易找到了第五任先生,两人如此这般一合计,第五任先生就到县衙把财主告了,堂审那天,待宣读了原告的状子后,主审县官就问财主:“先生所告属实吗?”财主答:“不属实,我有证据在此。”说着就拿出了第四任先生赠给他的那幅字。主审官又问原告:“你对被告所举证的物件可有话说?”先生答:“有,此物也是我的证据。”主审官问:“此话怎讲?”先生说:“这幅字其实是一个字谜,谜底是一句话,以句点为界,每一句诗是一个字,全部连起来就是:三毛牛不重师长有罪。今天,该诗的作者也已在堂外等候大人传唤。”这场官司不言而喻就以财主败诉而尘埃落定了。老者说:从此,我们德山这地方,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贱富贵,尊师重教,崇德尚文,蔚然成风,直到如今。
  是的,孤峰塔其实并不孤,它近处有德为邻,有水为邻,隔江有诗墙为邻,有笔架城为邻,四周有沅水一桥、二桥为邻,有石常铁路、长张高速、长吉高速、桃花源机场为邻。特别是德山开发区今年升级为国家级的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德山就真正成为常德的一块宝地了,德山兴,常德兴。还有长、株、潭3+5城市群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连接长沙和常德的城市轻轨铁路经过孤峰塔下,把常德人的梦一夜之间就可以运到北京,运到上海,运出海外。而孤峰塔一定会是这个火热的常德梦的象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