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农历12月26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金刚经》与禅宗思想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昌莲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刚经》与禅宗思想

  释昌莲

  《金刚经》者,乃般若系典籍之纲要,与《心经》同味。般若乃诸佛之母,菩萨之真因,众生之佛性,生灵含识之大本也。由向背之分,故有圣凡之别。可见众生日用现前之见闻嗅尝觉知之作用,的确皆般若之光的独露现觉也。故《智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人,智为能度。”灵山一会,得度弟子,虽出生死,然因不信此法而无成佛之分,故累烦世尊多方弹呵,以彻底淘汰凡小情执、全盘融通大乘根性。而劣解之徒依旧辗转生疑,宁可沉空滞寂而不愿出生度生,以为非自己智分之所能。因其疑根不拔,故本有之智光隐晦不现。至此金刚般若会中,如来以金刚般若智而决疑之,直下令其凡圣情尽、生灭见亡,复其人人本有之智光,真常独露,体自如如。如是始信个中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性清净心,无欠无余,可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识得个中元无一法障碍己灵,则法法皆妙、头头合道也。金刚般若睿智直拔生死疑根、顿绝凡圣情见、圆离生灭断常空有诸相,不著四相,无住六尘,契如如之本体,合空空之妙用,故此经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非浅识薄德者所能解悟真谛也。由是此经自传译东土以来,人们竟相传诵、书写流通、化化不绝、佛佛授受。特别是禅宗一法,达摩初阐之时,以《楞伽》为印心之教证。但至五祖弘忍时,则以《金刚》替代《楞伽》,并常劝人“但持《金刚》,自能见性,直下成佛”也。而六祖慧能最初以一个卖柴汉之身份,因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豁然有省,终得五祖之印证而嗣祖传灯。再如德山宣鉴、中峰国师等,皆与此经有不解之因缘。正因此经发挥向上一着,单刀直人里巷,的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故,历来被宗门法将视若至宝,并以之印心证信。所以,此经翻译东土以来,广为流传读颂,家喻户晓,甚至连目不识丁的卖饼婆竟能道出经中要旨,直问得德山哑口无言。《金刚经》在中原大地上的影响十分巨大,仅在隋唐时就有八百家注疏之说,更何况其后乎!因其超言绝表的文字,渗透着绝对的智慧,隐藏着严峻的机锋,字字珠玑直指人心,句句箴言彻见佛性故,受到阐扬禅宗人土的极力推崇。千百年来,《金刚经》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一系列坐断天下人舌头的极端公案,以及禅境优美的诗歌偈颂等。

  《金刚经》主要是依缘起而谈性空,虽然重点在于阐扬诸法之性空层面,但又强调须以六度万行庄严缘起之现象界。性空不碍缘起,缘起无碍性空。之所以即缘起而明性空者,即是要令行人莫执著迷惑于缘起现象界之种种假有,应即诸法缘起识得性空层面,以彻悟自心,照见自性也。佛教修行的根本在于:内以净化心灵、外以万善庄严。《金刚经》主要围绕“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宣说,令“饥得食渴得浆,病得瘥热得凉,贫人遇宝缨子见娘,飘舟到岸孤客皈乡”,此乃川老颂如来宣说此经之本怀,故以“旱逢甘泽国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来降,头头总是物物全彰,古今凡圣地狱天堂,东西南北不用思量,利尘沙界诸群品,尽人金刚大道场”而煞尾。经中须菩提之“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对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等文,皆是说明众生无始以来没落真心、轮回生死之畏惧,川老颂曰:“自小年来贯远方,几回衡岳渡潇湘,一朝踏着家乡路,始觉途中日月长。”行人若能穷妄归真,自可识得还乡路,便归家稳坐,悠哉悠哉!到“饭来开口睡来合眼”之境,可谓“千尺丝纶才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也。

  金刚般若以实相为体,以观照为用,以文字为相,以六度万行为眷属,以第一义空为境界。又六度万行须以般若金刚无所得智为前导,而此无所得智须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方能生起,并能以此无所得智证实相般若而契第一义空之禅悟境界。正因如此,如来宣说《金刚经》犹若灵龟扫尾一般,即立而破,直指我人即心自性,并无一法与人也。其意旨贵在为令行人因文悟道,歇狂心、生菩提,以复清净自性之本来面目。人多认为此经乃空宗破相,实则辜负佛恩也大矣!岂不知此经即相显性,欲令人由文字般若悟得无所得之般若第一义空中道理,并依此理而尽法界称性广行六度万行也。如是广行六度万行,则犹若“饥来吃饭饿来眠”一般,自然而然,任运随缘。

  《金刚经》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所谓、即非、是名”之三段转文及“所谓、即非”之二段转文处。肯定的同时意味着否定的肇始。二段转文者,主要是为了破除人我遍计所执之妄有,故以“所谓”随俗谛先举我人凡情圣解之遍计所执,以“即非”依真谛彻底泯除现象界之二元对立观念,令其当下知归,即俗见真,以复其清净菩提自性。上半卷经文着重在于破除行人之遍计所执,以彻底粉碎人我执四相,明悟佛理之灵明洞彻、湛寂恒常,人人本有,个个圆成,从而尽虚空遍法界称性发愿度生,以降伏其心也。三段转文者,主要是为了破除诸法依他所起之变幻,故以“所谓”随俗谛举依他所起之根尘识界一切诸法,要知外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内指根尘识想,瞬目扬眉,一切诸法无非因缘和合则生、别离则灭,无一法不依他而起也。此性本有,乃非真非妄,即妄即真也。以“即非”就真谛而泯相融性,彻显诸法之究竟空性。但这种“即非”的否定“所谓”,容易使中下之流误堕断灭空、恶趣空,故末尾以“是名”一句而统合,既不否定“所谓”的缘起价值观,又不否定“即非”的不变随缘性,双照双遮,即空有二边而归中道一实相。下半卷经之三段转文的层层否定,不但要令行人识得遍计本空,更令识得依他如幻,以亲自荐得真如佛性之处处圆成。不论是二段转文还是三段转文,皆是如来破执之语言文字利器而已,须句外透关,参而悟得方许摸着如来鼻孔。切忌欺瞒,否则认驴鞍桥为阿爷下颌。行人若能识遍计所执性之本空、依他所起性之如幻,二性皆归圆成实性,一圆成则一切圆成,则一切诸法,法尔圆满,任运成就,一一无非真如佛性、真实义谛。此性人人本具,生佛同有,乃全妄即真,绝妄纯真之谓也。

  《金刚经》超越诠表的语言闪烁着卓越的智慧,否定否定再否定的口气道出了破执解缚的棘辣手段,彻悟祖师作《金刚般若经颂》云:“刚道即非又是名,等闲一举便超情;有求有得全封见,无说无闻总隔程;如是降伏如是住,若为色相若为声;分明一段劫前境,八百余家画不成。”经文谱写了非实非虚、空有双遣的无所得的般若中道思想,非虚故不堕无为坑、生断灭见;非实故不著四相、不住六尘。如是故示如如之本体,行空空之三昧,解行并进,契证第一义空,即二边而归中道;彻证诸法实相,契合禅悟境界。如来宣说金刚般若,犹若于虚空中挥舞太阿剑,既不伤锋又不犯手,收放自如,生杀不定,出言吐语绝无拖泥带水之嫌,瞬目扬眉悉符即心自性之道。在否定方面,经文一味强调破我人之种种执著,并非是破万德庄严所成之华藏界,以故要令行人不著四相、无住六尘,乃至一切境界不住,同时尽法界称性广行六度万行以庄严国土;唯恐行人沉空滞寂而著法相,不肯人世度生,故更进一步地否定之曰:“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诸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要令行人不著一切相、法相非法相,不住一切境、有境、空境、空空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最后便将如来境界和盘托出,即无所得之般若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无得无证、无闻无说、无去无来、无法发菩提心、布施即非布施是名布施等方面。总之,《金刚经》即缘起而谈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此乃空有不二、真俗圆融也。在缘起方面强调广行六度万行,以实现缘起的价值观;在性空方面强调不著无住,于一切境界而不染着,始终保持本有之清静心,念念无上菩提,心心萨婆若海。缘起者,耀行布于义天;性空者,泯性相于实地。经文着重于诸法缘起处而指归向上,欲令行人识得菩提清静自性,亲见本来面目。经中否定意味十足,否定否定之再否定,实乃破执之具,并无实法于人,故千万勿死于如来句下,莫向死水潭里淹煞自己性命。要知否定乃如来之顶门棒喝,具手眼者自能虎口逃生,扭转机关,彻悟自心,亲见本性。故经多以否定意味而指渠,令渠当下知归,返妄证真。否定的彻悟,实乃本经之究竟极则处。至于禅宗,亦是单提向上一着,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其法?此乃真谛一泯一切皆泯,即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以显性体也。《金刚经》之性空的去执解缚处,与禅宗之单提向上一着不谋而合。今就依此经,从如下几个方面试论本经与禅宗之关联处。

  一、《金刚经》与六祖悟道

  总括如来一代时教,其务本之学大约有五:一、持戒修身,曰戒学,名为律宗;二、参禅悟道,曰定学,名为禅宗;三、闻法习观,曰慧学,名为教宗;四、持咒修身,曰密意加持,名为密宗;五、念佛发愿、求生净土,曰方便学,名为净土宗。其中,律宗戒学、教宗慧学均有大、小乘之别;密宗乃如来密意加持,独被上根利智之人;净土宗乃方便胜异学,唯是大乘特别法门;禅宗定学,独为最上乘也。又,律是佛身,禅是佛心,教是佛语。故佛说经、律、论三藏,以诠定、戒、慧三学也。足见,经、律、论三藏之同源,犹众星之拱北;戒、定、慧三学之共体,若万水之朝东;难怪后来藕益子提出了“律教禅的统一与儒释道的同源”之说。佛以此律教禅三法成等正觉,亦以此三法普度众生。众生果能依之修行,众生三业可转化为佛之三业,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又恐众生宿业障重,不易转化,如来则以陀罗尼加持之力熏陶之。更恐根机或劣,不能解脱,若再一受生,则永无解脱矣。于是特开一净土法门,普令圣凡,于现生同证真常。由是可知,律为禅、教、密、净之基址,净为禅、教、律、密之归宿;一切法门依律而建立,一切行门以净为归宿。若不持净戒,修何法门,终无所成,犹如沙滩上建高楼,未成即坏。若修其余法门,不以净土为归,亦难保即生成办。律如地球,人不能离开地球而居住;净如空气,人不能没有空气而呼吸。古德说:“净土法门,如天普覆,似地均擎。”实乃一切法门之归宿。

  大法东来,至隋唐之际,佛法意气活泼,八宗并弘而盛行于世。但论其行门,乃以禅、净二门为其主流。此部《金刚经》,自姚秦译主罗什三藏法师翻成华文以来,赢来诸多人士的青睐,尽朝野以流通,广为人们读、诵、书写、演说。此经实乃禅宗之一部宝典,在禅宗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初达摩东来,以四卷《楞伽经》印佛心印,单传直指,至五祖弘忍则以《金刚经》印佛心印,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达摩传了不可得心,慧能传无住真心,名则有二,心则唯一。这个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古德云:“三点如众星,竖勾似斜月;披毛从此出,成佛也由他。”这个心,在《楞严》曰“常住真心”,在《圆觉》曰“圆觉心”,在《华严》曰“真如心”。之所以将《金刚经》列入禅宗宝典,原以六祖慧能大师初闻他人诵此经而忽然悟道也。

  据史料可知:禅宗初祖达摩人我中国传佛心印,以佛之衣钵用表信凭。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粲;僧粲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是为单传六代。慧能即禅宗之第六代祖也。慧能大师与《金刚经》宿有因缘,在客栈闻客诵此经悟道,后来阐扬大教时亦多次劝人受持读诵此经。

  根据《六祖坛经》的记载,慧能大师的悟道与《金刚经》有其不可分割的因缘所在,因其先师五祖弘忍宣说《金刚经》,以故六祖慧能之后的禅门尊宿皆以《金刚经》为印心之宝典,直至《楞严经》传译东来,《金刚经》在禅宗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广为传诵,普遍流通。但如上之文道出了参禅悟道者“明心见性”的标准,亦交代了“肉边菜”的来由,更指出了参禅的根本宗旨与方法。此三点实则重要,不能不言。

  所谓明心见性之标准,即如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将此二语共成一意则可,若单取上句或只取下句则不可,原以上句谈理、下句论事故,理之与事由来不二,可谓是“合之双美、离之两伤”也。六祖未见黄梅五祖时,闻客诵此二句便于言下大悟,及至见到黄梅后尽极神力亦只道得个“本来无一物”耳!后至闻五祖讲到此二语时,始知个中所得真未曾有,故开口连道五个“何期”,如《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此乃真见性之标准,便是亲见本来面目的真实样子。六祖乃上上根人,一闻便悟,这正如黄梅所说“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宗门所谓的“明心”,即指人人本有之无住真心,所谓的“见性”便是个个不无之菩提自性。明心见性之人,其知见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其惑业丝毫未伏未断,生死仍旧未了,故凡真修行人明悟心性后,则更加勇猛精进之。之所以先求明心见性者,原以悟后起修绝无盲修瞎炼之过咎也,藕益大师亦强调“修行以求圆解为急务”之旨。凡悟道之人,其出言吐语超乎寻常,绝不拖泥带水,甚全五指味,但句句指归本分,言言皆须见谛,可谓“潜通佛智、暗合妙道”。此乃禅须教印之由来也。知此道理,以免未彻悟者,滥充知识,贻误前程,耽搁光阴,虚浪人生也。

  所谓的“肉边菜”之由来,更是交代得甚为清楚。如经云:“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免恶人的追逐而避难猎人队中,为成道业而保养色身故,不得不然只好“但吃肉边菜”也。这好比古时之内蒙、西藏等高原雪地的喇嘛一样,除了肉食外而无蔬谷可食,只好吃别人丢弃的剩肉,或冻死、饿死的牛羊之肉,但喇嘛若作大法会时亦须净素七日。六祖匿迹猎队一十五年中,尽力放生、随宜说法、但吃肉边菜,可谓正是善自护持佛法、密密潜修自心之时,亦是为后人做修行之榜样,原以六祖在那样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亦能尽力放生、随宜说法、但吃肉边菜也故。可如今之学法魔子,往往以“但吃肉边菜”为借口而大开荤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即便今之高原之喇嘛亦应食素,因为古时之高原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无有蔬谷可食,可今天交通如此发达、贸易繁荣,若按随方毗尼而论,岂不可戒荤欤!六祖之“肉边菜”出于时节因缘,欲真正修学佛法者,务须了断此“但吃肉边菜”之侥幸心理,唯有真心戒杀食素方契佛心。《金刚经》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二语,正是对治此种邪见也,智者善思量。

  至于参禅之根本宗旨与方法,其参禅一法贵在发疑,可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也。若不发疑情,则久参成弊病矣。就如六祖开悟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中虽则以前二句突出第三句之重要,并以末后一句之反问语而更为有力地加重了第三句的重要,却末后一句又为后人留下了疑问,行人若能从句下大发疑情而用力参究,自可知六祖之话头落处,亦可得个消息也。再如六祖对惠明上座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此六祖乃就善恶情面上指渠,为令明上座晓得个无善无恶的。而这个无善无恶的,名有多种,或日本性、或曰真心、或曰佛性、或曰本觉等。天机深者,不被名言所染而能悟名言。这些皆暗示了参禅须发疑情,否则难得有个落处。所以《金刚经》全是以断疑生信、绝相超宗为主旋律展开宣说的,故宗密大师将此经科为二十七疑也。

  参禅之所以须发疑者,原以参学禅宗须从空门而人故,可谓“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也。要知邪疑乃障道逆缘,而正疑乃悟道正因也。净土宗则是以有门而人,所以务必深信西方之有、弥陀之真也,否则难以发自彻底悲心念佛求生西方也。禅净最初入门不必同,最后归元未曾异,可谓四教十六门、门门无不观音人理之门,三乘五性人、人人本有古佛堂前之心。即如《金刚经》虽则即缘起而谈性空,但不坏缘起。若无缘起,谁为性空?故本经既谈空以断疑破执,同时又申如实不空义以该六度万行也。

  二、《金刚经》的“发菩提心”与禅宗的“明心见性”

  就经题来看,以金刚喻说比况般若,犹若“因指见月”一般,此乃如来善巧方便之说,实无一法于人也。以故行人应因指见月,切莫误指为月也。金刚之体最坚,无一物能坏;金刚之用最利,能坏一切物。般若乃诸佛众生共有之真如佛性,般若之体本来寂静,即实相般若是也;般若之用举体圆明,即观照般若是也。实相无相之本体,生死烦恼、菩提涅槃等法俱不能到,故喻之金刚最坚无一物能坏;照观深喻之妙用,能空生死烦恼、菩提涅槃等法,故喻之金刚最利能坏一切物。此《金刚经》在六百卷大部般若中名“能断”分,则知今以金刚喻般若,唯重最利能空一切诸法也。此经从须菩提启请以去,至第三十一分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止,通是以观照般若之功用,令其不取心相、不取法相,亦不取非法相。以观照般若既照心相、法相、非法相无性,又照心相、法相、非法相本寂,双照双遮心相、法相、非法相咸皆同成一清净菩提心。

  然众生皆认为心相、法相、非法相等皆有实体实用,如何得知心相、法相、非法相无性本寂而不取呢?故后以金刚观照深喻喻之,于相互映衬的对比观照中亲自荐得心相、法相、非法相等,皆属有为、梦幻泡影、电光雨露,如是则知世出世间一切有为诸法不待排遣而自空矣。既知“诸法从本来,全是寂灭相”,若执相求取菩提,则白云万里、咫尺天涯矣。之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原以观自在菩萨一味不取故,则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一无所有。此乃真谛一泯一切皆泯,真如门中一法不立故。又一切诸法并非因不取而后无,而是从本以来就无也,故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因众生执取成有,若能当下返妄归真,则自能还诸法一个清净本来面目也。而这个本来面目,即是我人本具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

  此金刚之名,即是梦幻泡影等喻;以金刚深喻喻空一切诸法,故称金刚喻。经文先法后喻,经题先喻后法,彼此遥峙相望,隐显得当。梵语“波罗蜜”,即是“彼岸到”的意思,此则彰显般若乃是生佛凡圣同禀共赋之真如佛性,故以金刚深喻喻空一切诸法、究竟到彼岸也。良以众生不能善用此本有之佛性,逢色被色粘,遇声为声转,处处系缚黏着不得解脱,长期以来不能超色越声,逐境流转,轮回生死此岸。诸佛因善用般若佛性故,照色色空,照声声寂,不被色粘声转,达境唯心,故长处涅槃彼岸也。其实,此岸彼岸,非实有两地,同是一境。关键在于超色声与否,超则此岸即彼岸,不超则彼岸是此岸,转名不转体也。般若与妄见,亦只同一佛性妙用,只因觉与不觉故,致使别有其名而已,并无实性之别也。如来禀此般若佛性宣说一卷灵文,以被现前、未来之机宜,从始至终,皆以无相一线贯穿到底,以令“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若依相言,则有体有宗、有相有用、有法有喻等差别名义,迫不得已强合名之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若依性说,此经举体唯一如如不动之清净菩提心,了无能所法喻、体宗相用之分也。就只从经题来看,如来则于群相俱现处指渠,令伊识得无性本寂之庐山真面目也。而此真面目,即是纯一清净自性菩提心也。

  单就经题而论,藉金刚深喻明示般若乃三世诸佛、一切众生所同禀共赋之真如佛性,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依此真如佛性施设建立之,原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不论智愚凡圣皆可握此灵珠而成等正觉也。全卷《金刚经》,皆以须菩提赞叹启请之问而展开宣说,如来父母之辗转酬答,无非是将此人人本有之真如佛性究竟指归一清净菩提心也。所以,如来护念的是这个菩提心,如来咐嘱的亦是这个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即是如来之心印。然这个菩提心不外乎大悲与大智,以故如来教以内不取心相而降伏攀缘之妄,外不取法相、非法相而安住于广行六度万行。内不取心相即大悲,外不取法相、非法相即大智,内统外合,悲智双运,同一自性清净菩提心也。可见,菩提心以大智为前导,以大悲为后盾。以大智故不住生死,则发无相度生誓愿以降伏自心烦恼;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则饶益众生以广行六度万行。上半卷经文自须菩提启请以去,至“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不可思议”止,皆是详细委说我人常情遍计所执之心相、法相、非法相等本空,情有性无,犹若龟毛兔角,了无实体可指。破我人常情之遍计所执性,贵在遣人法二执,以心不取相故护念菩提心清净无相也。下半卷经文自须菩提重请起,至“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止,通是破依他所起之因缘诸法如幻,相有性无,以明“一切法究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贵在说明“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因缘诸法如幻故,不逐境生念,如如不动,是菩提理趣实相。以理趣实相,本无一法故,成无上菩提心行相应不住不取也。既实无有一法可取,实无菩提可得,即是真清净,事事总彰,法法全是,同一如如不动。故显圆成实性,示万法如如之本体,付嘱此菩提心也。余下经文,自“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起,至“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止,是显圆成实性如如之理。其中,初以如来若来若去明法性身如如,此以世界微尘明法性土如如,身土一如,即如如体。又从“须菩提,若人言:如来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起,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止,通明圆成实性正智之照。其中,初明如来现量正智,即究竟菩提心,实相般若;此以金刚十种深喻明比量智人理正观,即分证菩提心,观照般若。合现如来现量正智与比量正观,同一如如全体大用。是以初破遍计所执性,远离人法二执,成就如来现量正智之大用,以树立佛知佛见;此破依他所起性,以通达人法之究竟无我,示如如之本体,合如如之正智,为一圆成实性;后则分圆成实性为实相、观照二种般若,是圆成实性远离遍计成就正智,远离依他成就如如,即如如正智合为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观一经之大旨,尽于此矣!是知此经始终只是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来护念、付嘱的亦不外乎是这个菩提心也。如来父子辗转宣说,无非为令人人发菩提心,个个成等正觉也。若就悟理来说,本经处处究竟指归菩提心,令行人亲自荐得清净自性也。若就圆修道品来说,务必要成就一“发”字,或已发起菩提心者护念令发起清净心,未发起者付嘱令发起信受;或已发起菩提心者方堪付嘱传授此心,未发起须护念令发起菩提心也。总之,成就一“发”字,机理双契,解行圆俱,实乃出自如来之善巧也。但此经将人人本有之般若佛性,全盘究竟指归一清净菩提心,这则说明欲成等正觉须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不可,故须人人圆悟此菩提心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方堪付佛心传也。

  至如禅宗,自达摩西来,单提向上一著,佛尚无著落处,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谓也。欲说而词丧,欲思而虑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宗历来被世人目之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宗门之所以主张参禅,贵在“明心见性”,即欲要行人亲自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自性”也。对“本心自性”、“本来面目”的追寻,是禅宗的最终极关怀。所谓“明心”者,即是要令行人亲自荐得人人本有之真如心;所谓“见性”者,即是要令行人当下彻底承担个个不无之天然佛性。关于“心性”二字,各经论赋予了不同的概念,名多道一。如:《圆觉经》称“妙圆觉心”、“如来寂灭性”,《楞严经》称“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金刚经》称“菩提心”、“般若佛性”。其实,心性二字须臾不可离,心以随缘为用,性以不变为体,合之双美,离之两伤。故若能明悟自心,则必能彻见自性也。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原因是“修行以求圆解而急务”故,以直指之法令人亲见本来面目。既见本来面目,然后看经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里话,六度完行全是自己家里事,是以宗门以悟解为目也。

  欲明白“明心见性”之旨,须弄清楚“性心”二字。“性”字,原是人人同有,物物不无。不论是毁佛之阐提之具般若妙性,还是草木石头、流水白云、清风明月等无情之物,亦不例外,皆不出般若妙性之外而有。佛性本来遍一切,只因众生迷堕,障却本来,随缘颠倒,认相起灭,如失路人之忘记家乡,落在荆棘坑阱里,去又去不得,来又来不得,慌骇昏聩,自仆自立,总无出头处。《楞严经》云:“如婴儿失母。”此语极切。世尊发大慈悲,直指心源,令人步步追寻,还源返本。一旦省悟,正如识路归家,婴儿见母,其悲感欢庆,无可譬喻,无可形容,不可思议,无可拟会。妙明圆觉,无灭无生,非无生灭,故证取无生;无果无因,非无因果,故证趣无果。学人须大发勇猛,蓦直参去,因缘巧合,自然会有个好消息相见也。

  “心”字,前“性”字是万物之同归,此“心”字是众生之本具。只因凡夫误认知觉作心,因知觉遂成系缚,因系缚而成执著,因执著而成分别,因分别而成颠倒。如是灵根一昧,尘境纷纭,宿业现前,迷失本体。不知这个心,却本是虚明圆妙,任他千圣出世亦不曾增一些灵光,任尔六道现前亦并不减一些妙性。湛然寂然,任行任住。湛然处若日月潜辉,寂然处似阴阳交替,行处犹风转云,住处如水澄波。学者但向一念未起,一物未对时,极力参寻。任他参寻不出,还须到底一力参寻。于万念纷起,万境杂陈之际,极力体验。任他体验不出,还须极力体验。久而久之,一旦豁然,正如一大圆宝镜之具足光明。任尔业山欲海亦一例照了,毫无滞染;任他梵天净土亦一例看破,毫无系恋。须知这一道光明并非从内生,亦非从外来。任是天魔外道总逃不出,任是菩萨诸佛亦逼不人,长寂长照,长显长隐。这等事必须自己参透会得,却又用不着参会;极须修持,却又用不着修持。五祖弘忍大师送六祖能大师至江边,并咐嘱曰:“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可谓佛度众生,众生度佛。行人若能当下领会,便不妨立地成佛,立刹说法,作天人导师。如其不然,亦不妨向黑漆桶中坐去,但可惜当面错过,枉自徘徊也。正世尊所谓可怜悯者也。

  禅宗之“明心见性”,即是明悟众生本具之真如本心,彻见物物同归之般若妙性。若能明悟自心,则必能彻见自性。世出世间,无有一法不在般若妙性的照耀中,是故六根之见闻嗅尝觉知作用,亦是般若妙性的发现。即如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六祖即于善、恶面上指渠,令伊识个不善不恶的,还彼个本来面目也。总之,宗门令人参禅悟道的宗旨,无非是为了重现自性本心的灵明洞彻、湛寂恒常。从体上说,本心具有超越相对的特性;从用上说,本心具有不变随缘的功能。关于禅宗的复本心性,六祖在《坛经·付嘱品》中说:“但识本心,见自本行,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这即是要令行人悟得现前介尔一念心性,当下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也。这个心乃是不落因果、不问凡圣、不涉修证之寂灭性,人人本有,个个不无。非言语之所形容,绝形相之所诠表。古德形容此自性本心云:“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寂然,此是本心形相也。”

  《金刚经》的字里行间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菩提心乃人人本有、个个圆成之般若佛性也。以故须菩提于如来之日用寻常中,穿衣吃饭处,荐得般若佛性之充塞宇宙,识得菩提真心之遍照法界,便出人天众前赞叹启请如来印证,就这样在如来父子的番番酬答抉择下,抖落了一地葛藤,宣说了一卷《金刚经》。而经之处处究竟指归自性清净菩提心,即是要令行人当下掀翻、彻底荷担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发菩提心而彻见般若佛性之本有也。实则,此经将般若佛性究竟指归菩提心,处处护念;付嘱令遍法界发菩提心之宗旨,与禅宗之“明心见性”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三、《金刚经》的“无相不住”与禅宗的修证意义

  宗门与教下,其最后之归元无二无别,但最初下手功夫稍有差别。宗门以圆悟理性为目,教下以渐次修持为足。宗门注重在一个“参”字,即要行人于言端语识得个中清净自性与如来原本无欠无余。禅宗一向单提向上一著,力主“明心见性”之旨,亦是为令行人找回灵明洞彻、湛寂恒常之本心,从而不动干戈,坐致太平。这个本心,不涉因果,不间修证,亦无渐次,无背无向,乃不可思议之大哉真体,人人本有,个个不无。若依宗门而论,如来之种种言教施设如指,贵在行人因指见月,切勿因指迷月,起颠倒见也。可谓“佛祖传心如指月,诗人得句在高楼”也。如来本无法可说,之所以无说而说,亦是杨叶止啼而已,欲令行人扭转机捩,翻迷成悟而已。所以,如来父子在金刚般若会上打落的一地狼藉,无非是为了去执解缚,并无一法与人也。六祖说:“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又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此乃实语、真语,绝非妄言也。

  只因众生无始以来没落本心故,念逐境生,妄从真起,由是迷头认影,颠倒梦想,轮回不已。以故如来说法,直指此心,令人当下知归;诸祖拈捶,机锋棒喝,瞬目扬眉,单刀直人里巷,亦是为令行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而已。关于迷失本心之说,遍见于诸经论。如:《法华经》里的“穷子喻”,《楞严经》里的“如第二月,非是月影”、“迷头认影、弃珠乞食”等,皆是借种种譬喻来说明众生没落本心的种种缘由与状况。马祖说:“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心。”延寿说:“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达本心,种种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爱。以憎爱故,心器破坏,即受生死,诸苦自现。”其实,在禅宗看来,其天然本心并无得失迷悟之别,其迷失本心之说乃名言的权且假设而已,以说明本心无始以来备受障蔽没落的状态,如黄檗禅师说:“此性纵汝迷时亦不失,悟时亦不得,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如来父子在金刚般若会上的良苦翻腾,只不过是藉语言之施设指点迷津,令骑牛觅牛者当下知归,即令行人明衣里本有之明珠、项上天然之头颅,并无实法给人。《楞严经》之前三卷半文,其著名的“七处征心”、“八还辨性”、“十番显见”之文,全是发挥达摩西来意,亦是单刀直指当人自性本心。同样,《金刚经》亦是处处发挥西来大意,番番酬答征释皆是揭示本心迷失的缘由与状况,但撮其要点,不外乎是“无相不住”而已。《金刚经》全是围绕“云何降伏、云何应住”而展开宣说的,论其降伏须无相,论其应住须不住。所以,护念、付嘱之法,无不在里许也。

  总之,一卷《金刚经》就是辗转发挥这个“无著不住”之旨的,护念付嘱的亦是这个。念逐境生、妄依真起,所以心不著四相而降伏其妄念,以行不住六尘而安住真心,合之乃返妄归真之秘诀也。离相则相相皆归实相,故须不著四相而发愿度生以降伏其心也;达心则心心印心,故须不住六尘而广行六度以安住真心也。

  宗门虽则以悟解为目,但亦须凭真修实证工夫方可亲自荐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说,实乃彻悟彻证者才能当下承当,即是此经所谓的“大乘者”、“最上乘者”也。所以,此经教人,不取心相,不取法相,并不取非法相。取心相未离我执,取法相未离法执,取非法相未离空执。故皆云“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不取心相者,即证我空也;不取法相者,即证法空也;不取非法相者,即证空空也。又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可见,如来依此三义宣说此经。初证我空真谛显也,此证法空俗谛显也,后证空空第一义显也。真谛泯一切法,故云“即非”;俗谛显一切法,故云“佛说”;第一义谛统一切法,故云“是名”。“佛说”者文字般若也,“即非”者观照般若也,“是名”者实相般若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故不坏假名,所以称为“是名般若波罗蜜”也。三谛一心,乃天然之性德也。举一即三,三原是一;非前后也,非并别也。本来之理,具诸法故。此乃大乘、最上乘者所修之妙法。《金刚经》的“无相不住”之旨,既揭示了本心迷失的执著缘由、粘缚状况,又道出了禅宗的修证意义,有“一石双鸟”之功用。

  四、《金刚经》的宣说原则与禅宗的开悟方法

  禅宗所谓的开悟,就是阐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方法与途径而已。而《金刚经》,正是围绕这个令一切众生人无余涅槃、同证菩提的原则展开宣说的,这与《法华经》所强调的诸佛如来出兴于世、无非是为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当下成佛而后已的宗旨,如出一辙。《金刚经》道破了人生迷被沉沦的缘由,是因行人的著相住境而导致妄念的产生,从而昏扰扰地念逐境生、妄依真起,从迷人迷,不得常乐我净,失去精神家园,弃自己本有之家珍而行乞受苦,自我作践,永无出头之日。就禅宗来说,凡是二元相对的意识,皆是脑筋作用产生的妄念,而这妄念是导致人生迷失的根源,故须彻底打破此无始无明窠臼,以超越二元之种种对立以进人绝对状态,亲见诸法实相,还自己一个清净本来面目也。欲亲自荐得此本来面目,须真参实究、痛下工夫不可,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以是《金刚经》强调离相见性、无住生心的宗旨,以令行人识自本心、彻见自性故。如经云:“菩萨应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又云:“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人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如是之语,实点开悟之精要处,切勿忽视。《金刚经》的宣说,确实与禅宗的开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究其开悟而言,涉及的内容很多,撮其要略而言,不外乎是打破无始无明窠臼,亲见本来面目而已,今从如下几个方面而略谈禅宗之开悟方法。

  (一)大乘三种止观乃参禅开悟之要务与后盾

  《金刚经》,乃如来为发大乘者、最上乘者所说。修大乘者,须发菩提心,广行六度万行。修大乘佛法,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种波罗蜜法门,乃人人必须身体力行的,毋庸赘言。而大乘之究竟用功处,贵在修禅那,华言“静虑”,亦即六度中之第五波罗蜜是也。所以,禅分静虑禅、般若禅。静虑禅是用功参禅的根本法门,般若禅是悟后的光景。静虑禅注重功夫与方法,般若禅讲究境界与解脱。一般来说,先由修静虑禅,后因证悟而达般若禅。又,般若禅即祖师禅,静虑禅是如来禅。如来禅乃行人证道后,亲自所荐得之人人本有之佛性;祖师禅自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起,以至后来祖师之机锋棒喝、扬眉瞬目、举首低头、嬉笑言谈等接引后人之权巧方便,皆祖师禅之范畴。如来禅是体,祖师禅是用,若无祖师禅则难以普被群机。

  参禅虽贵见地,但亦须真实用功方可亲临其境,否则乃是画饼充饥,无济于事。哪怕是拳头脚尖,亦须参而自悟始得,并非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古之香严屡乞沩山说破,山曰:“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小乘修四谛法断六根的活动,我执虽断,但清清净净之一念无明之法执犹存;中乘修十二因缘法灭一念无明,但无始无明仍未觑破;大乘修禅那,藉六根之妄动作用破住地之无始无明,以见本来之佛性,此乃大乘参禅用功之究竟目的。未见佛性前,上明下暗。以太阳譬本来之佛性,以乌云喻住地无明。太阳之本有光明不能发现,因乌云遮蔽故。故须修禅那以打破住地五明窠臼,犹若慧风吹散乌云,则太阳之本有光明遍照宇宙、充塞虚空。同样,因修禅那一旦打破无明窠臼,则宇宙万物、山河大地,无一物不在佛性的妙用中。

  大乘破无始无明的方法,即修禅那,亦是参禅。马祖说:“参禅不属坐,坐即有着。”此则说明参禅不拘泥于行、住、坐、卧等威仪,宜于日用百姓中寻觅,即在广行六度万行中磨砺心地,尘垢涤荡尽时,本有光明自然发现。修大乘者既不断六根,亦不断妄念,故与修小乘、中乘者有所不同。大乘人利用六根妄念以破住地烦恼,此有三种法门,如《圆觉经》云:“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此本体流出,其性平等,无有差别。就本体而言,修行实无二法;若就方便而言,则其法无数无量,然可归纳为三种:即“奢摩他”,华言“寂静”、“正定”;“三摩钵提”、华言“摄念”;“禅那”,华言“静虑”是也。此三种法门,《楞严经》亦极力发挥,《金刚经》虽未提及,但皆赋予金刚深喻一偈中,可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

  何谓“奢摩他”?《圆觉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此则说明,若诸菩萨能解悟“净圆觉”之理,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则一切举止威仪皆在静中,由根尘识所生之妄念烦动已归澄清。此时便达无始无明境界,继续用功,一旦静慧发生,因缘时至,无明窠臼的打破,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得大自在,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皆于此中显现。此心即是法界本体,法界不离此心,如镜中像,了了分明,皆是佛性。此种方便名“奢摩他”。即不起杂念,单以寂静,六根齐用,往下直看,工夫纯熟,无始无明一旦打破,便是本来面目。

  何谓“三摩钵提”?《圆觉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行起,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此则说明,以眼根统摄五根,集中力量,向无始无明进攻,一步紧似一步,渐次增进,如苗出土一般。因缘时至,无明窠臼的打破,豁然贯通,彻天彻地,便见本来面目。此种起幻力量,谓之“未觉幻力”,即“起诸幻以除诸幻者”,是指以眼根统摄幻五根,以打破无始无明;“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者,即将根尘识境界皆转为佛性,如六祖所云“自性众生誓愿度”也。“大悲轻安”者,谓心不散乱也。“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者,言六根不可破,而无始无明可破,故有不同,然此二者究竟皆属幻化,无始无明一经打破,六根变为佛性,幻相永离。此时,便无所谓六根,无所谓无始无明,幻相已灭,实相现前,而菩萨之妙行圆矣。此种方便名曰“三摩钵提”。乃以眼根统率五根,直往内看,无明窠臼一破,便彻见佛性矣。

  何谓“禅那”?《圆觉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罣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脱,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锃,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发起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心身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此则说明,诸菩萨若能解悟净圆觉之理,以净觉心(指脑筋),不取幻化及诸静相。言不断六根,不止一念,视由他视,听由他听,动由他动,静由他静,但心里抱定一个念头,了知身心为碍,皆是我执法执。无知觉明(即无始无明)虽不依诸碍,然落于空执,便是无始无明境界。于是向此处着力,一旦因缘时至,无始无明打破,彻天彻地皆是佛性,永得超过碍无碍境。虽肉身仍在尘域,而法身自性则充满十方,内外无隔,打成一片,此种境界,非他人身心所能及,所谓唯悟与悟者乃能究竟。此时回视肉身,如海中一沤,空中一尘,众生寿命皆为浮想矣。此种方便,名为“禅那”。乃六根互用,往内直看,触着机缘,豁然贯通,便见佛性。

  《金刚经》之最后一偈,实乃全经之枢要,亦是大乘行者修此三种圆顿止观之要路。川老点示此偈云:“行船尽在把橹人。”道出了此偈的功用,实乃参禅作功夫之前导与关键。并作颂云:

  水中捉月镜里寻头,刻舟求剑骑牛觅牛;

  空花阳焰梦幻浮沤,一笔句下要休便休。

  巴歌杜酒村田乐,不风流处自风流。

  (二)“应无所住”乃参禅之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贵在明心见性。即涤荡自心之无明烦恼,以复自性本来清净之庐山真面目。自心之烦恼因妄想执著而有,清净自性即如来智慧德相。文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可见,如来智慧德相乃诸佛众生所同俱,无二无别,难怪乎古德云“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也。元以我人无量劫来,烦恼缠缚,沉沦生死苦海,污染久故,难以当下根尘顿脱,远离妄想执著,彻见清净本行故,务须参禅。所以,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铲除妄想、打破执著。究竟如何返妄归真、舍执自在呢?佛陀说得最为简洁明了不过的,莫如《圆觉经》中“歇即菩提”之一个“歇”字也。

  禅宗自达摩东来,至六祖慧能后,广播尘寰,震烁古今。但达摩强调“屏息诸缘、一念不生”之说,六祖注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语。其实,这与如来所谓的“若离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之句,无二无别,左右逢源。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之语,实乃参禅能否入门之先决条件。若不能到此田地,则仍是门外谈禅,徒劳辛苦,枉自用功也。盖万缘缠缚,念念生灭,身心尚且难得自在,何况参禅办道乎!

  (三)疑情乃参禅之拐杖、开悟之导火线

  宗门主参禅。这个法门,自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起,至达摩祖西来,其下手工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诸大禅德,多由一言半句悟道,师徒间的传授,亦不过是以心印心而已,并无实法与人。平日之参问酬答,亦不过是随方解缚,因病与药罢了。自宋以后,学人根机陋劣,说在空中,行在有中。譬如说“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或“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思善即思恶。鉴于此,历代祖师迫不得已,便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教学人参公案。初则看话头,死死咬定一个死话头犹冷水泡石头一般,丝毫不欲放松;若老鼠啃棺材相似,紧紧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于以一念抵万念,返动归静,澄清思虑,以复本来清净之庐山真面目。这实在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如恶毒在身,非开刀疗治,难以生效。古之公案有千七百则,后则专究看话头,或看“拖死尸的是谁”,或看“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是什么”,晚近诸方多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各个话头都一样平常,并无什么奇特。如看念经的是谁?看持咒的是谁?看拜佛的是谁?看吃饭的是谁?看穿衣的是谁?看走路的是谁?看睡觉的是谁?诸如此类话头都是一个样子,“谁”字下的答案就是人人本有之佛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话头就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佛心,此心平等无分别。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可见,看话头就是反观内照自心,好比夕阳之返照林间一般,藉反照之作用而余晖众岭,于绚丽多彩中识得自性,讲究的是方向,可谓“北斗还须南面看”也。

  所以,看话头、参公案,即是反观内照自心,亦即观照自心之清净觉体、般若佛性。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无有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实则本来现成之清净法身佛。《金刚经》之如来五眼圆明、众生二心了不可得之一段文,发挥的就是这个心之清净本然也。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矣。昔高峰祖师云:“学者能看个话头,如投一片瓦块在万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开悟,当截取老僧头去。”此祖师之经验之谈、真语实语,绝非欺狂也。

  《金刚经》里说,正当如来敷座而坐之时,不料被须菩提窥出端倪,便在赞叹的同时发起了“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之疑念,便引发如来的开口剖析抉疑。须菩提的请问中夹杂疑念,如来的征释中亦包含着疑问;须菩提的请闻决疑贵在求如来的印证,如来兴疑发问贵在勘验当机的悟性。一卷《金刚经》,洋洋五千言,就是在如来父子的彼此发疑兴疑中剖析抉择下展开宣说的。不光《金刚经》如是发挥达摩西来意,《楞严》、《圆觉》亦如是。可见,欲深悟如来真实义,非发疑情不可。唯有在大发疑情的前提下,才能点燃开悟的导火线。所以,参禅行人应于日用寻常中,于视听言动前痛下针砭,大发疑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穿衣吃饭的是谁?屙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最容易发疑念,不待反复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但参话头最为忌讳的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口头禅去念,或以思量卜度心去找念佛的是谁。若将此认作是疑情,实则认驴鞍桥为阿爷下颌。参公案最忌讳于古人公案或语录中,以己意卜度出一番道理,总不出按文释义,岂不知此乃大错特错,“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故。参偈颂最忌讳将偈当诗而吟,更有甚者偷学古人亦作诗吟偈,认为是彻悟向上,参学事毕。岂不知此乃痴人说梦,早已堕慢云中去矣。之所以于话头、公案、偈颂上发疑情者,即是以此一念疑情抵制万念妄想,令六根清净,返动归静,澄清思虑,机缘巧合,便见自行。一涉思维卜度,便落凡情圣解,难以会出真实意旨。

  (四)观法自在、如如不动的禅悟理念

  古德强调参禅者须“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金刚经》亦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都同一辙,亦说明参禅不涉思维、语言、文字等,务须从空门而人,于一尘不立处寻觅般若佛性。虽说如是,但若教初学者“离心意识参、绝凡圣路学”,则实无下手处。故初学者须从有心用到无用心,从凡圣路到绝凡圣,否则无有是处。关于参禅最妙之法,莫过于楞严会上二十五圣各显圆通法门,由文殊菩萨选择的观音耳根圆通最为特别,其“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法乃参禅之最上开示也。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中唯独耳根最为聪利,又六根中意根能统率前五根。所以,参禅须外藉耳根,以反闻世间一切之音声皆归自在寂静中;内用意根之统率其他五根的主导功能,以抵制六根攀缘六尘外境的妄动。以内摄外伏之功能,确保现前一念的清清净净,单刀直人里巷看去,看到山穷水尽处再迈一步,机缘成熟,打破住地无明窠臼,豁然贯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彻见天地之般若佛性自然现前矣。参禅功夫深者,则可六根齐用,清清净净,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眼根反观观自性,耳根反闻闻自性,鼻根反嗅嗅自性,舌根反尝尝自性,身根反觉觉自性,意根反念念自性。如是用功,机缘成熟,亦会打破无明见佛性。上上根者,随用一根统领五根,好比用一主帅,统领兵将进攻敌人一般,行动自如。譬如用意根作统帅,率其余五根向无明窠臼进攻,眼耳鼻舌身悉听意根指导,放下万缘,清清净净,万念归一念,直向内心里去参究,功夫纯熟,根尘顿脱,真心独露也。此乃通途之参禅用功方法,从有心用到无心用的地步,正如永嘉大师所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也。

  又或行人无暇静坐用功,则无庸收摄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听,鼻任他嗅、舌任他尝、身任他觉、意由他想,但须于心中执持一个念头以照顾般若佛性,不论何时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珍宝必要寻获一班,如此念念反观内照,机缘一到,亦可彻见佛性。这种随自意的参禅妙法,即是要令行人于日用寻常中,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中下功夫,藉六根之见闻嗅尝觉知的作用,时时反观内照,以复性归心也。这则是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极力发挥,《金刚经》有言曰:“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金刚经》赋予了“观法自在、如如不动”的一种禅悟理念。

  参禅虽然忌讳见闻堆里作伙计,但参禅亦不能离开见闻觉知外而另有般若佛性可觅寻,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由是古今禅师主张“莫向心外求”之说。其实,参禅亦是利用六根的反观内照的特异功能,既可融通六根攀缘六尘外境的妄动习性,亦能任意摄持六根的遍周法界的本然清净妙性,如是则三心当下了不可得,根尘顿露,一真独露,宇宙万物皆在般若佛性的照耀中。在般若佛性的照耀中,则六根之见闻嗅尝觉知作用、举体全是佛性的发现与般若的现觉。行人若能直下彻见自性、识得自心,则六根之见闻嗅尝觉知的妄动作用皆翻转为佛性。所以,同是见闻嗅尝觉知,因迷悟有别故,一分成涅槃因,一分成生死因。可谓是“一滴水墨,两处成龙”也。

  《金刚经》所赋予的“观法自在、如如不动”的禅悟理念,即是要令行人历境炼心,翻迷成悟,转凡成圣也。既然世间之如梦幻泡影露电等有为诸法,皆随因缘的聚散而幻生幻灭,那么缘起诸法当体俱了不可得;虽缘起诸法当体俱了不可得,而又如梦幻泡影露电般地幻生幻灭、庄严万象。空有圆融之两不可得,直是指归向上不可思议之第一义空,亦是诸法实相之本来面目也。行人若能参透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则自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因观法自在,而会得如如不动之本体也。《大宝积经》中文殊菩萨说:“佛性从烦恼中求得。”此正符合《金刚经》之“观法自在、如如不动”的禅悟理念。参禅者应依“观法自在、如如不动”之理念为前导,二六时中,对境逢缘千万勿起染著之念,细细用心体究自身本具之般若佛性也。

  (五)以机锋、转语指点迷津

  禅宗指点学人迷津,贵在不说破,令学人参而自悟,以防依他作解,亦免落得个终日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古德接引学人,亦是绕道说禅、据款结案,以种种无旨味语和盘拖出,令学人自己斟酌。六祖慧能大师前,宗门语言多显说,六祖后多密说。由是捉机锋、下转语之风遍播寰宇,成为禅宗接引学人、指点迷津的故套与等闲家具。

  关于机锋、转语之由来,主要是为了勘验学人是否彻悟,以防笼统真如、颟顸佛性之自我欺诈,亦欺诈他人。古时有位禅师说他曾大悟三十六次,小悟不知其数。可见,非上上根人,绝非直于一言半句下彻悟彻证,还须渐修渐悟也。因宗门最初下手须从空门人故,参禅最忌起慢,往往是用功久者稍为有省,便自以为是彻证彻悟,参学事毕,即以祖位自居,于历祖语录中以己意卜度出一番道理开示学人。或有甚者,从此便放逐形骸,效仿古济公活佛者亦有其人。若稍微有省后,吟诗作偈者,亦算是中上之辈也。所以,参禅最怕起恭高我慢之心,慢云一起则天地顿暗、日月失光,《金刚经》亦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人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更未悄”,讲得都是戒骄戒慢戒浮躁。古之禅德,往往是在参禅有省悟后,便登山涉水,遍参天下丛林知识,以求印证开导,发足起行,磨砺心地,开发慧解,以断惑证真也。关于宗门酬机之机锋、转语等,印光大师在《增广文钞卷二·宗教不宜混滥论》中云:

  “曹溪以后,禅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遍传寰区,解路日开、悟门将塞。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钥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道法。此机锋、转语之所由来也。自后此法日盛,知识举扬,唯恐落入窠臼,致成故套,疑误学者,破坏宗风。故其机用愈峻,转变无方,令人无从摸索,故有呵佛骂祖,斥经排教,拨净土者。以此语言,剿人情见,塞人解路。根熟者直下知归,彻悟向上;机生者真参力究,必至大彻大悟而后已。良以知识众多,人根尚利,教理明白,生死心切,纵未能直下了悟,必不肯生下劣心,认为实法故也。”

  自曹溪后,宗门里所兴起的机锋、转语等无旨味的接机语言,主要说明参禅须自悟,绝不能笼统、颟顸,或依他作解。以故机锋、转语的兴起,以塞解开悟为的矢。就《金刚经》而论,如来之字字尽藏机锋、句句全是转语,好个须菩提伶牙俐齿,舌头里无骨头,能于如来言下转个回身,并与如来同一鼻子扬眉吐气,辅弼法王弘扬法道也。就如第五分“如理实见分”所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就这段经文来看,如来初后之问锋芒毕露,从浅至深地将须菩提引人了山重水复处,峰回路转,云横谷口,初则须菩提还能应对如流,后则难以凑泊得上,便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句下疑情顿生,白云生足下,置身死胡同。如来末后一句机锋尤为峻烈,便一棒打出了须菩提内心深处的疑团,由是如来父子彼此折腾抖落了一地狼藉,宣说了一卷《金刚经》。点燃疑情,便能拔出生死根,开启悟门。本经中“于意如何”之辞最为常见,皆含有勘验当机的意味,犹影草探竿、金刚王宝剑、踞地狮子,稍有闪失便滚草落地。要知如来满口是剑,出言吐语看似平常而又尽藏机锋,行人若不能直下知归,便会刺得遍体鳞伤也。

  关于转语之说,《金刚经》中亦不乏其辞,如第二十六“法身非相”分云:

  “须菩提!于意如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段经文中,如来便在初问设下了埋伏,幸亏须菩提已将生死疑根彻底拨出,毕竟粉碎了也,否则依旧是碰壁摸灰罢了。岂料如来又是平地起风波,以“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之句下一转语,将须菩提又引入了桃源深处,好在须菩提能于虎口里逃生,不被如来言语所迷被,直下识得话头落处,能扭转机捩,应对如流。但如来亦不逊色,便以“若以色见我”一偈而收尾,可谓“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也。看似又下一转语,实则亦是暗含机锋,话里有话也。像这样的转语,《金刚经》中亦是处处皆是。

  大凡禅家酬机之言,名为机锋,名为转语。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犹若军机密令一般,绝对不可外泄,唯有营内人知,营外人一律不知。军令外泄,三军倾覆;祖印外泄,五宗丧亡。机锋者主要是勘验行人是否真正彻悟,转语者既有指点迷津的意义亦含有进一步的勘验作用在。不论是机锋,还是转语,乃全无旨味语,以说明如来说法并无实法于人,乃点拨开导而已,故《金刚经》云:“汝等诸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欲识得机锋、转语之真端的,须于言言字字下反照回光,叩己而参。若随文生解,将无旨味之机锋、转语之言作训诂释文看,则是吃酒糟、逐土块,无有了期也。以故行人看《金刚经》,须透过文字关会出真意旨,千万切勿拘泥于文字,被字面意思转也。

  五、《金刚经》的弘传芳规与禅宗的悟后光景

  一卷《金刚经》中,前后有五番校量读、诵、受持、书写、流通此经功德之不可思议,如来之良苦用心处,贵在要令行人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契实相般若也。以故如来处处劝信行人读诵流通此经,既利现前与会者又益未来大众。关于流通此经功德之不可思议,印光大师在《增广文钞卷三·金刚经次诂序》中云: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理事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一切菩萨,依此而修因;三世诸佛,依此而证果。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实菩萨上宏下化之准绳。示如如之本体,机理双契;证空空之三昧,解行俱圆。妙而又妙,玄之又玄。猗欤懿哉!何可得而思议也已。世多不察,谓为空宗,其辜负佛恩也甚矣。夫度尽一切众生,不见能度多度之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至六度,及与万行。以无我人众生寿者,修一切善法,无所住而生心。虽说法而无法可说,虽成佛而无菩提可得,是则云腾行海,波涌度门,乃称性缘起之道,行所无事。以故内不见有度之我,外不见有所度人之与众生,中不见有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自他见亡,凡圣情尽;三轮体空,一道清净。如如不动实相妙理彻底圆彰,故得福德等彼十方虚空也。至于受持此经,为他人说,虽四句三句二句一句,其福胜彼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布施,及无量百千万亿劫日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良以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觉道之法,皆从此经出故。故说法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并以庄严一切众生。此其自行化他真实功德,名之为空,岂有当哉!是故随说此经,虽止四三二一句等,而一切天人皆应如佛塔庙而供养之。以持经之人,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故能转最重之后报作最轻之现报,而复当得菩提也。以自行化他,心不住相,则以如如智契如如理,直下与菩提涅槃混而为一,如水投水,似空合空。虽有圣智,莫能分别也。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悉以此智照了而修,则水到渠成,云开月露,一尘不立,万德圆彰矣。”

  《金刚经》末后一著亦云:“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劫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段经文主要是结示弘传此经之芳规,“为人演说”者,文字般若也;“不取于相”者,观照般若也;“如如不动”者,实相般若也。此则教弘经者务须悟如如理、起如如智、说如如法,以自利利人皆如也;亦是俾闻法者发菩提心、不生四相,领解如来三谛说法,深信不疑而生欢喜也。我佛悲臻后劫、嘉惠将来,故于法会告圆之际,特特拈来征起以言之曰:“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以三般若结示弘经之芳规。凡演说者须不取于相、安住如如,然后始得竖拂拈椎、诲人不倦。亦俾闻法者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也。若是方谓是真佛子、是真担荷如来家业。是故经文有征释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以世间有为诸法,如阴人处界之四科、地水火风等七大,全乃迷执而有,无一不若梦幻泡影露电而已。既有为诸法原非实有,焉可取乎!故以“一切有为法”一偈而护念、付嘱,收尾全经也。经虽强调一切有为诸法皆如梦幻,那究竟指何法为如如呢?此则并非教伊拨去诸法之外而另觅一个如如,犹波外无水,但于诸法境上不生贪染取著,则诸法本自如如也。古德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楞严经》之阴人处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均乃此意也。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凡能“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地转此《金刚经》,读诵受持,流通书写,普利群生,非是明心见性、或大开圆解者不可。良以亲见自己本来面目后,从悟起修,则方知一大藏教尽说自己家里话,修六度万行乃作自己家里事。如是发菩提心、广修六度万行普利众生,皆自然而然,一一度达三轮体空,称性而修,直趣无上菩提、究竟涅槃也。禅宗之所以强调悟后起修者,原以“修行以求圆解为急务”故,悟后起修,可免盲修瞎炼之过咎。行人开悟后,便树立佛知佛见,凡日用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与戒律相符合,潇洒自若,绝无拖泥带水之嫌疑。参禅悟后的光景,看似跟平常无异,实则有天壤之别。

  参禅彻悟后,明明白白受佛性之熏染,清清楚楚觑见本来面目,根身器界等一切种子和盘托出,此时妄念根尘识俱变为佛性。见性后,就本体而论,平等平等,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亦无所谓众生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提烦恼,同是空花。未见性前,一假一切皆假,因妄识所支配故。既见性后,一真一切尽真,真心所流露故,可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也。那时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大地山河皆为佛性,石头瓦块尽属菩提;嬉笑言谈真心妙用;扬眉瞬目佛法宣流。盖即体起用,即用归体;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体为用之体,用为体之用;体用不二故,得以左右逢源,无不自得。未见性前时怎样也不得,既见后怎样也得。

  禅宗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先锋,强调悟后起修。明心见性后的禅者,即世间而出世间,由二元之相对状态进入圆融无碍之绝对境界,高处高平,低处低平;理理泯绝,事事和融。以般若睿智反观尘世,则一切有为诸法犹梦幻泡影,亦如露若电般之瞬息万变,便呈现出一种水月空明、风平浪静的恬适时空,论其境界则属不著无住之绝对性境,论其智慧则属如来现量智、比量智。《金刚经》之“不著无住”的超越思想,实乃趣证如如理之关键要塞,就此经而论悟后之光景。

  (一)本来现成的如来现量智

  禅宗所强调的彻悟自心、彻见自性,亦即参破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者,其实即是从而真正地树立佛知佛见,并以此增进道念,趣向菩提也。悟者,如开门见山、拨云见天一般,大道就在眼前,发足起行即可达到如来宝所也。《金刚经》末后云:“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如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此中之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即是如来现量之正知正见,究竟菩提心也。此如来现量之正知正见,亦是般若佛性的现觉,生佛从本以来同具,个中无欠无余,平等平等。禅宗不说破,令人参而自悟而得,其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亦不外乎这个。若能参破这个,则自能圆修道品,圆满菩提、究竟涅槃也。

  本经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之语,结成一经之问答,将如来现量之正知正见和盘托出,以令行人直下知归,彻底担荷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其根本意旨在:如来前所言住心无住、汝应知也;度生离相、不见度相,汝应见也;无法发心、是真发心,汝应信解也。能如是知,是真知也;能如是见,是真见也;能如是信解,是真信解也。虽然如是,亦须不生法相始得。原因是若执定无住、离相、无法之说,是又执药而成病矣。以故如来以“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而示之。并以此说明如来之现量正知正见,遍一切时、及一切处,不间情与无情,哪怕是露竹灯笼,木石瓦砾,亦能放光动地也。

  (二)金刚正观深喻之比量智

  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寻常茶饭。此乃比量观察所得始觉智,并非如如之本觉智。至于截断众流,东涌西没,逆顺纵横,与夺自在,实是如来现量之本觉智,非同寻常。但若非上上根者,则难以直下知归,彻底承当,故中下之流须从比量观察而人,否则无有是处。这则犹禅宗后来发展为“文字禅”、“话头禅”、“默照禅”一样,出自迫不得已的杰作。《金刚经》亦云: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是金刚深喻之比量智。观察人理,故名正观。以正观之比智,合上如来现量之正智现觉,通是如如之全体大用也。后来之“文字禅”、“话头禅”、“默照禅”,皆是祖师接机之方便,难以直下于性境而契如来现量智者,须从带质境起金刚正观而生比量始觉智,由比量而人现量,以契如如不动之理。若契得如如不动之理,则自能不取于相,发菩提心自读此经,为人演说。

  (三)最上乘之透三旬

  最上乘法门,如《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罔措,惟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付嘱摩诃迦叶。”此乃最上乘法门之由来。

  最上乘法门即为“透三句”,须句外透关也。百丈禅师云:“夫教语皆三句相连,谓初中后,若只说一句,便令众生人地狱;若三句一时说,渠自人地狱,不干教主事。”“透三句”者,如《金刚经》所云:“如来说世界”是初句,“即非世界”是中旬,“是名世界”是后句。

  关于“透三句”者,如《金刚经·第五分》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第一句“若见诸相”者,诸相即吾人眼所见之一切事物;第二句“非相”者,意谓即吾人佛性中本无一物,故言非相;第三句“即见如来”,意谓即吾人所见之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妙明真性中物,见山河大地即见佛性也。

  又如《金刚经·第十三分》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第一句即佛说之智慧到彼岸;第二句即指佛性本无此岸彼岸;第三句由佛性发挥则已到彼岸矣。

  经云:“佛说诸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微尘即指吾人心中之一切思想;佛性中本无一物,然由佛性发挥,则一切思想皆是佛性。

  经云:“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即指吾人所能见之世界,眼所见者无非秽土;然由佛性而发挥,则此世界即为净土。

  经云:“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者,是指肉体而言;“即是非相”者,乃指吾人佛性中本无肉体;“是名三十二相”者即由佛性发挥,则三十二相便是法身佛,亦即佛性。

  《金刚经·第十四分》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第一句“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意即究竟成佛;第二句指佛性中既无佛亦无众生;第三句是由佛性发挥,故第一波罗蜜即究竟到彼岸。

  《金刚经·第十七分》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第一句之“一切法”者,即指一切士农工商日用应酬;第二句“即非一切法”者,乃由佛性而论,佛性中本无一法;第三句“是名一切法”者,然由佛性发挥,则一切法如起居饮食男女皆是佛法。

  《金刚经·第二十三分》云:“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善法即指无为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从佛性而观,则无为之善亦无;然由佛性而发挥,则是真正之无为善法,真正之自由平等,真正之大解脱也。

  《金刚经·第二十五分》云:“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凡夫即指一切世人,佛性中既无人之存在,则何凡圣之有哉?然由佛性而言,则凡夫即佛,佛与凡夫无有差别。

  《金刚经·第三十二分》云:“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吾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见即知见之意,佛性本五四相。然由佛性而发挥,则四相即佛性。未见佛性时乃错认四相为佛性,见佛性后则四相即为佛性。

  《金刚经》中,关于“透三句”之意,处处皆见,此乃如来宣说此经的一种特殊语言方式。行人若能参透此三句,则自可句透关,契如来之真实意旨。此“透三句”,则说明了此经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贯穿到底的本色,呈露出了第一空的如来境界。如来宣说此经,以特殊的“三段转语”、“二段转语”,将禅者的悟境和盘托出,以期行人直下知归,彻底掀翻也。欲句外透关者,须于如来话头上下真实疑情去参悟不可,直待疑破,悟门自开也。

  (四)修行的生活化

  《金刚经》者,处处强调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法者,即是要令行人圆悟般若佛性。大乘法者,即是要令行人广行六度万行。但行六度万行须以般若为前导,究竟契证般若佛性须以六度万行为后盾。此二犹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须臾不可离也。而经之尾声,却把此二全指归于发菩提心读诵受持此经,为人演说也。经中共有五番较经功德之说,足见读诵受持、演说此经功德之不可思议也。以读诵受持此经而自利,以为人演说此经利人。既自利利人不离此经,故须于日用寻常中读诵受持、演说此经也。

  又,经之发起序云:“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人舍卫大城乞食。于此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洗足已,敷座而坐。”此段经文,极富有人间化与生活化。亦如《华严经》云:“佛法即世间法,世间法即佛法。”又如《法华经》云:“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产业等,皆顺正法。”足见,不能以佛法分别世间法,亦不能以世间法分别佛法,故《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也。

  《金刚经》既以世尊日用寻常琐事为发起,此则意味着修行的生活化,并以此提升禅悟的境界,将修行的范围宽泛化。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者,亦是说明修行应历境炼心,不应拘泥于形式。六祖慧能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后来禅宗所谓的“搬柴运水皆佛事,穿衣吃饭尽禅机”,及“农禅并重”的提出,以至“人间佛教”的精神,皆与此经意旨相吻合。要知修行的生活化,实乃宗门悟后之光景也。

  (释昌莲: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