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赠言—雪庐嘉言简释
诸位莲友大德:
今日恭逢元旦,大家齐聚莲社念佛,有殊胜的意义。诸位同为蒙受雪庐老人教化之弟子
,在此相聚,倍觉亲切,我学人特将雪公曾经勉励大众修道的几句嘉言,略为讲述,与诸位
共勉,依之而修,对我们学道以及在世间与人相处,皆有大裨益。
雪公法语:「白衣学佛,不离世法,必须敦伦尽分;处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应」。
白衣学佛不离人间
「白衣」,即指在家学佛之弟子,在家学佛不似出家,出家当法师乃专门教化众生,故
不必做世间各种行业。在家学佛虽然发菩提心,自行化他,但必须有正当职业来维持自己之
食丶衣丶住丶行等生活所需。既然如此,白衣学佛,有家庭丶有同业,有与行业相关的来往
人士,以及老少朋友,皆须与社会人群相处,皆有相处之道,不可脱节,故云:「不离世法
」。
但如何不离世法,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尝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教导我们
在与世间人相处之时,随时就在世间法上来「觉悟」。
诸多同修,深觉在道场与大家共修,法喜充满,但返回家庭及社会,即感处处有障碍,
与人相处困难。尤其当今「人心不古」,与那些人常相往来,倍觉艰辛。
须知凡夫众生皆为个人着想,皆是不觉之人。但修道之人须求「觉悟」,故与他们相处
,恰是劝化彼等修道之良机。诚能如此,即就世间法来求自己觉悟,及劝有缘之来往众生同
求觉悟,此即「不离世间觉」。
五伦为何只有「五」
构成世间就以「人」而言,中国圣人将之分为五伦,「夫妇丶父子丶兄弟」乃家庭中之
三伦,另有上下关系之「君臣」,平等关系之「朋友」,合之为五伦。
此「五」字乃根据人人本有之本性而出现,本性乃如如不动,以「一」作代表,一就是
一真法界。本性一动则产生阴阳,二气代表天地之分。《周易系辞传》说:「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十个数字,五为基本数,十为圆
满数。其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如一六生成北方水,二七南方火,
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三字经》云:「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
数。」即本乎一至十之阴阳二气。而此二气乃由如如不动之本体所现之相,故金丶木丶水丶
火丶土亦本性中所产生者。
此五个数目乃最基本者,配合环境则为东丶西丶南丶北丶中,五方,配合身体则为心丶
肝丶脾丶肺丶肾五脏,配合面目为五官,配合脚趾头为五趾,此皆天地生成万物之自然现象
数。中国哲学之「心物合一」,在精神上为仁丶义丶礼丶智丶信,在物质上为金丶木丶水丶
火丶土,此物质与精神皆融和为一。
人有五脏丶五官,双手各五指,来世间即要服务人群,作事须有言语,所发之音声为宫
丶商丶角丶徵丶羽五音。古代高明之医师闻人之音是否五音俱全,即能得悉对方之健康与否
。五音调和即好的音声,亦即好音乐,所见之颜色为青丶黄丶赤丶白丶黑五色,饮食为甜丶
酸丶苦丶辣丶咸五味,其他包含精神丶物质丶环境等很多皆包含在「五」之内。如此分析而
言,古代圣人教导我们讲究修养学道,从何学起?即从「五伦」学起。
一团和气五脏正常
印光祖师对学佛者开示最多者乃「敦伦尽分」,而雪公直接由印祖处学儒学佛,亦如此
教化众生。为何一定要「敦」要「尽」?古代之三皇丶五帝直至孔子皆圣人,他们的言语丶
行为皆顺乎伦常,用之於五脏皆非常畅顺,言语丶行为丶饮食皆知道如何调适,与人相处,
皆尽自己之本分,一举丶一动,皆合乎仁丶义丶礼丶智丶信。吾人学「敦」学「尽」,就是
学圣人,学到究竟处,即得明心见性,而成圣道。
圣人来世间教化众生,皆自「敦」「尽」学起,敦是敦厚,尽是尽其在我。譬如过年家
族在一起围炉(莲社每年亦有围炉),即在敦厚人伦丶人性丶人情。不似今日年轻人过年不
与家人团聚,反而往外去听闻不合五音之歌曲,此即有违敦伦尽分。
现在家庭与社会,都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就儒学而言,要解决世间这些问题,即应
遵照古代圣人所教化,必须敦伦尽分。无论在家庭,或在外与人交往,皆须以厚道待人。在
父慈丶子孝丶兄友丶弟恭丶夫和丶妇顺。在外要与人友善,关心所有人,帮忙解决对方之困
难。如此家庭内外一团和气。在修道而言,对一切人事一团和气,自然一切和谐,自己心中
之仁丶义丶礼丶智丶信皆能起作用,自然带动自己之五脏正常运转,时时法喜充满,身心安
乐。故学道即由此「五伦」开始来学。
尽分能引自性纯善
敦伦尽分之「尽」字太重要了,在五伦之中即有十个对待之身分,无论对方如何待我,
我皆尽自己本分去待对方。「敬人者,人恒敬之」,开始学习是相对的,但到後来,便能超
越相对,而成绝对。无论他人如何不敬,甚至恶意加之於我,而我们仍然恭敬他,善待他。
如此尽分即能引发出自性中之纯善,亦即见到自己本性。
吾人学儒学佛,须知「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何以能成圣成佛,凭什麽呢
?即〈中庸〉所云:「天命之谓性」,人人皆有真如本性。一切凡夫众生皆有恶习气,彼等
以恶意待人而不自知。我们既要学圣人,即须了解人人皆有成圣成佛之本性,我们见那些恶
习众生亦有此本性。彼等虽不自知,但我们修道,学习圣人,不但不能憎恶他,不能与之结
怨,而且要想办法感化他。此即敦伦尽分之「尽」字,能够如此作,在儒家而言即为「君子
儒」,在佛法上而言即「行菩萨道」。
由此可知,敦伦尽分即是「不离世间觉」。在五伦上尽自己本分,就可开发吾人大觉,
大觉所觉即是佛性。
「处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应」。此即把佛法与儒家之学说合而言之。我们在世间办
任何事,与任何人相处,皆须不忘菩提。「菩提」意思很多,含义很深,最重要是要「觉」
,觉悟人人皆有真如本性,既然觉悟,则必须发菩提心。
我们在与家人或社会上任何人见面或谈话,皆是缘分。既然有缘,则体会菩萨来世间就
是要教化众生,藉此各种缘分,见到好人要引导他更好,见到世间善人要引导他成为出世间
善人,由有漏之善而成无漏之善。见到恶人,要怜悯其为多生多劫之恶习所使,彼控制不住
,方引其犯罪作恶。我们亦以善意观其本性与自己本性一样,念佛时要替他回向,诚诚恳恳
希望其能将恶习气改掉,能够学为圣人。
此即以一切善意待人,也就是发菩提心。诚如此,则与任何人相处,无论对方是好人或
坏人,我们皆希望其首先能够成为正人君子,然後进一步能够成贤丶成圣丶成佛,此即「处
世不忘菩提」。
念佛的成就秘诀
「要在行解相应」,敦伦尽分丶发菩提心,明了此理之後,最重要在於「实行」。《论
语.学而篇》第一即记孔子之言云:「学而时习之」。时习,就是要时时练习,也就是时时
要修行。此点非常重要。
学佛必须行解要相应。只行而不解,有些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便是障碍。若只解而不行
,则如说食数宝,不得实益。因此明白道理之後,要依道理老老实实的去实行,此乃修道之
最重要者。
我们在莲社跟雪公学儒学佛,专修净土念佛法门,要具备信丶愿丶行三资粮,正工夫即
是「念佛」,固然重要,但助工夫亦须具备。
「敦伦尽分,发菩提心」,就儒学而言,或就佛法普通法门而言,皆是正工夫,但念佛
是特别法门,因此「敦伦尽分,发菩提心」皆可说是念佛之助工夫。因此我门每天做早丶晚
课念佛及参加集会共修念佛皆是正工夫,除此之外的时间,即须用「敦伦尽分丶发菩提心」
之助功夫,如此正助双修,念佛一定能够成就。
今日以雪公昔日开示之修行法语,供养各位莲友大德,祝福大家
新年愉快
法喜充满
光寿无量
第392期 公元2009年2丶3月发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