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讲义 机缘品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怡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讲义 机缘品

  今天我们讲机缘品,机缘品讲的是六祖大师得法以后,在漕溪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时候,各个地方学佛法的人,出家的在家的,来请六祖大师讲法的过程。所有请问六祖大师比较突出的这些经过和六祖大师说的法汇集起来,教做机缘品。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机缘品一开头,第一个公案,六祖大师从湖北五祖大师黄梅那里得法以后,回到广东韶州,就是韶关,有个曹侯村。他回的时候是悄悄回去的,所以人无知者,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呢?六祖从五祖大师那得法以后,有好多不明白佛法的人,在追杀六祖大师。所以六祖大师没有人知道走到绍州这个地区。时有儒士刘志略。这个时候有个有学问的人,那时候有文化的人,称为儒士!礼遇甚厚。对六祖大师非常恭敬厚待。志略有姑为尼。刘志略有个姑姑是尼僧,名无尽藏。她的名字叫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这位比丘尼师傅经常诵涅槃经。那个时候诵涅槃经的人非常多,好象现在诵地藏经一样多,那时诵涅槃经的多后来诵金刚经的多。师暂听。即知妙义。六祖大师听了那么一会不识文字,没上过学不识文字,他是觉悟之人,文字看不懂,语言上一听就明白涅槃经是讲什么了。遂为解说。然后就为无尽藏比丘尼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这就说到这个公案了,这就是说佛法和文字的关系,那比丘尼师父直接问之,他有的字不认识,问六祖大师,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六祖大师说了,字我不认识,你问什么道理就问吧。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比丘尼说你字都不认识,怎么能明白意思呢?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讲到这里我们就会想到了,释迦牟尼佛灵山会上传的心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我们这里思考一下,为什么说不立文字呢?就是说佛法不在文字里面,可是不在文字里面在哪呢?昨天有个居士问我,什么是正信的佛法?什么不是正信的佛法?你们知道吗?怎么回答?你正确的领会了就是正信,你领会错了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法。那文字在那里放着呢,看你怎么领会了!一个人领会一个样。正确的知见他领会觉悟了,这就是正信的佛法,邪知邪见照样拿这个解释,也能领会,那佛法究竟在哪里呢?在你领会中呢!每个人都具备觉照,正觉,都能领会。可是你用正确的思想领会经典;或用歪理邪见去领会经典都能说出道理来,那你说这个佛法在哪呢?非关文字!六祖大师说了,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诸佛说的是妙理,虽然是在文字上,你得领会到才是,若领回不到,就不是佛法。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比丘尼就惊讶了,很惊讶,然后她也明白了,就告诉村里这些德高望重有修养的人,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说这是有道有德觉悟的人,我们应该供养。有魏武候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竟来瞻礼。魏武玄孙,魏武帝的玄孙是曹操的系孙,也是遗孙远孙,是曹操的后代,叫曹叔良,及居民进来瞻礼,当时也有贵族之后,名门之后。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那个时候宝林古寺从隋朝末,冰火战乱已成废墟了。遂于故基重建梵宇。这个时候又从新建立,在废墟上重新建起寺院来。延师居之。就是请六祖大师住在那里。俄成宝坊。很快就建成了一所大的寺院。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遂。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机缘品讲的是以前的事,我们前面讲的是忏悔品定慧品那是后来的事。这个是返回去讲的,六祖大师在五祖大师那里得法以后,人们去请六祖大师说法的故事公案,就是在定慧品忏悔品之前六祖大师刚来广东时候的情形。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遂。来这里住了9个多月,恶党,就是神秀的弟子们,不明白佛法,要争衣钵争祖师的这些人。又去追逐六祖大师了。师乃遁于前山。藏到前山里面。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他们看六祖大师进了山里面了,最后就放火烧山,六祖大师挨入勉强进入这个石缝里面,在石缝里面,躲过这场火劫。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现在还有在韶关那里,有六祖大师避难石,石头上面还有留下的布纹痕迹。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六祖大师回忆起五祖大师告诉他,逢怀即止遇会则藏的付嘱,怀会止藏之嘱,五祖大师说了逢怀即止遇会则藏。逢怀即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了怀集这个地方就要停住了不要走了,遇会则藏呢,就是到了四会这个地方应该隐身了。这是五祖大师吩咐六组的。所以六祖大师想起来就遂行隐于二邑焉。就隐身在这个地方了。邑是县,郡的意思,这两个地方,后面有追捕也不往前跑了,就藏身于这两个地方了。这段文讲的就是佛法一脉单传,从达摩祖师二祖惠可断臂求法遇上灭法,到三祖四祖五祖六祖这里,命如悬丝非常难行啊!人们的思维是什么呢?他需要有相,不需要无相,他需要寄托。可是佛法是什么呢?佛法是让你觉悟呀,不能寄托到物体上,不能寄托到一个形式上,寄托到形式上你觉悟不了,这正好和人们的爱好有偏差,不一样;所以人们难以接受。当时诵涅槃经的诵金刚经的,学佛法的人非常多,比现在的还要多还要普遍。可是学的是什么呢?他们学的是他们的思想;文字!那涅槃经还是涅槃经,他不那样领会呀,达摩祖师初来时遇梁武帝说,我建寺造僧这么多有何功德?达摩祖师说毫无公德!这个接受不了,他不懂佛法,他在有相上求福报,他认为是功德,达摩祖师说的是自性功德;自性是功平等为德,你离开生灭造作,回到真如本性,这才是功德;你在生灭的妄想,贪嗔痴的造作当中哪有功德!可是人们偏偏把生灭妄想当成功德作为佛法;所以这个原因他接受不了佛法。所以初祖达摩祖师到六祖一脉单传,并且还要追杀。因为他那个佛法是他想的有相的寄托,突然把这个法传给了一个与他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人,而且离开生灭离开有相修行,他就不服气就要追杀,所以六祖大师遭遇火难钻到石缝里避难,所以佛法来之不易,也说明了众生难以接受这个佛法。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就说另一个公案了,有个僧人,出家人僧宝法海,六祖坛经就是法海禅师记录的。当时法海是韶州曲江人,曲江在广东省乐昌县南,为韶州府的署县。法海是曲江人,见六祖大师就问,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即心即佛谁都知道,就像现在我们学佛的信佛的,一问佛在哪?心即是佛,还有不信佛的一问也是心即是佛,谁都知道!可是这上面法海禅师问六祖大师,为什么还要问六祖大师呢?现在我们的居士一句阿弥陀佛谁也不问了都知道了,连心即是佛都不知道了,一句佛号,一本经,这就是说我狂我慢我执;人家知道心即是佛还要请开示呢!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文字很简单,但是义理非常深,要不懂得这个道理也不会修行,也不会参禅,也不会念佛也不会用功。为什么呢?什么叫前念不生?我们平常生在那了?我们平常都在前念当中。后念不灭,我们怎么知道前念后念呢?当下!知道当下才知道前念后念。谁能知道当下呢?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前念妄想当中,你都没停过,你把前念停下来,你才有当下呢!当下是什么呢?就是前念不生的地方,你现在闭上眼睛看看你的心,一刻都没停过,都在妄想当中,早在前念了都没看到前念,看到的是妄想,等生气了,看到的是嗔恨,贪心起来了,看到的是贪;看都看不到念,我们能看到念吗?想看到你就得去观心,眼睛往外看心往外想,他就看不到念。只能我们细心观照,让心集中起来,参禅怎么参呢?先集中,集中在这一刻,你就发觉了,当你集中马上念就起来了。当你集中的时候,念不起的时候,这就是当下,这才和前念分开了;后面还有:后念不灭即佛。这个好多人就不知道了,就落入外道空寂了,一般人修行修到念佛念的没有妄想了,没有妄想了,那就落入空寂了,也就玩完了!怎么完了?没有觉照了,后念就是觉照!后念不会产生妄想,当你集中的时候,后面就是觉照,就是你的注意力,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妙明真性,也就是我们的本觉。如果把这个也不要了,那你就落入空寂了,不知觉了。有的人一坐几个小时没反应了,很清净,他把后念灭了,不知觉了。佛法是觉悟的,我们要超越烦恼,超越贪嗔痴,前念不生后念就不能灭!后念指的是觉悟和你的正觉,你的注意力,不是指妄想。前念指的是妄想。所以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佛是什么?觉悟!没有后念觉悟不了。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我们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思维到的这都是相,从哪来?从我们心生出来的,我们靠什么生活,靠我们的心,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一切万事万物山河大地包括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想到的,都是你心里面生起来的,所以成一切相即心,你能知道的一切相状是你心知道的,心如果不知,那一切相对你而言都不存在,你心感觉了就知道了,就像盲人眼睛看不到,他能知觉到这个世界吗?能知觉,他看不到,可是他能听到,能感觉到;这是什么在作用呢?眼睛看不到就没有感觉了?不生活了?不是!知觉在呢!知觉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所以一切的外相是我们心感受出来的。一个人一个感受,同样一件事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有的人高兴,有的人不高兴。就像吃辣椒,爱吃辣椒的人,你给他饭里放上辣椒他就喜欢,不爱吃辣椒的人,你给他放上辣椒他就不高兴了,他因为不爱吃辣。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什么是觉悟呢?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还得在相离相。如果不在相离相,也落入外道空寂了。我们的觉悟在哪?在相离相!外道是什么呢?闭上眼睛不知觉相,不感受了,那个不是觉悟,觉悟是什么呢?六根对六尘而不染,所以说这个离相不是回避,不是不接触这个事物了,不是不感受了,要有感受而不染。所以离一切相即佛,众生都在相上牵着呢,从思想到感觉没有和相分开,染着在相上所以是迷不是觉!如果在相而不染着,那就是觉悟。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六祖大师说要这样讲,讲千百亿劫也讲不完。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这自性的道理,觉悟的道理讲千百万年也讲不完。即心名慧。即佛乃定。文字简单,义理好多人不明白。什么是慧呢?什么是心呢?人是高级动物,就拿狗做比喻,狗也有心,我们也有心,狗的心没有人的心复杂,谁都知道,它思维很简单,人的心很复杂可是人比狗要聪明,从哪来呢?从心的造作来。智慧从哪来呢?那就是推翻一般我们伦理的一种概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是止一切恶和不正确的行为,定是什么?不去造作。我们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狗它不去思维,它思维比人简单,它会不会比人聪明?他的定力会不会比人强呢?你看狗或者乌龟呆在那不动,乌龟呆上几天不动都可以,人呆一会儿就不舒服了,这就是你心的作用,你的心要不用了,他就不产生智慧了,你把心呆在那,没有觉照了。所以这上面讲:即心是慧,即佛乃定。佛是什么呢?觉!是定。后面还得加上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我们人单用慧没有定,你看乌龟呆在那不动,几天几夜几十年不动也行,人一会不动都不行,人把这个心用在动的当中了,慧多了没定了。就比如这个乌龟定多,没慧了。所以定和慧你得会运用,不会运用觉悟不了。光用慧狂了,妄想了,光用定呢呆了;所以分开就觉悟不了,这个说法只是初级的一种说法。真正谈到觉悟,就不能分开定和慧。戒也是定,你不动就不犯嘛。偏用了慧妄想多了,偏用了定没有智慧,没有分别思维了。所以定慧要等持意中才清净。定慧是均等的,这样才能产生智慧。既有智慧的辨别能力,又不去染着外境。一般人见了外境就贴上去了。看到一个事物就是一个看,除了贪爱就是憎恨,马上就起了憎爱之心。他因为直接就和自己我执分别挂钩了。不管我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先以我的知觉开始,高兴和不高兴,就迷到我相上了。修行怎么修呢?在相离相!看到境而不动,看到了色相不动不去染着,这就定有了,慧也有了,看到是辨别能力,不动就是定,这是同时的,也是因果。就像我说话,大家听到了,我说话是因,大家听到是果。这是同时的。你分开了怎么讲呢,我说话你们明天听到了,那叫什么呢?不现实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真正悟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什么呢?昨天有位居士问我:师傅你是修什么宗派的?修哪一宗的?你是什么传承?问得我愣住了!我说佛就说了一个法门呀!你问我哪个法门。。就一个法门;问传承呢,佛传的是心,心的宗旨!再没传第二个呀!你说我该怎么回答呢?我是净土宗?或者是禅宗或是密宗?怎么又分开了?你这样说了,那居士眼睛扫了我一眼,看不起我,他说我不知道,没法说!你说不二法门,他说胡扯,人家禅净密你不二法门;人家这个传承那个传承的。。你什么传承都没有;所以现在佛法没法讲!这么多法门从哪来的?都是人造做的。你喜欢念佛就是净土,他喜欢持咒就是密,那佛当初传这些了吗?没有!佛就传了个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别说释迦牟尼佛了,以后弥勒佛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佛也是这样传心。什么心?不二的心,自性!不是两个是一个!怎么是一个呢?不是爱不是憎,也不是他也不是我,是自性本觉,传这个!所以真正悟此法门,由汝习性。习性是什么?习总性,就是以前延续所修成之性,叫做习总性。就是你过去修行的种种习性.谈到这些法门了,都是寻悉,寻悉什么呢?寻悉这个习性呢!就像你念佛,念惯了,不念就像缺点什么,心里面空落落的;念惯咒了念佛又不习惯了,这都是习性,这一生念佛下一生还要念,他都喜欢,这是培养习性呢。有了这个习性你就会找这个佛法,因为这个和佛法靠近。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用是什么呢?定体慧用,定是体慧是用,不二的;本来是不生不灭的,在哪呢?我们清净本体本来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怎么去证明呢?就像你的身体从小到大,从小个子到大个子,从瘦到胖都在变化。你的思想也在变化。小时候是单纯的思想,长大以后思想越来越复杂了,想象能力越强了,学的知识也多了,文化也高了。。可是你的知觉有没有变化呢?没变化!你的习惯有变化,思维有变化,知觉一直没变,你过去能接受的那个心,和现在能接受的这个心,一点没变,身体老了,可觉知没老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就要强调定慧等持,这才是正确的,如果分开了,他就不正确了,为什么呢?觉悟不了,外道是修定不修慧,他把我们的知觉引入一个清净的状态了。他不去感受了,不去知觉了,所以有定,落入空寂,顽空。不知觉的状态。它产生不了智慧也觉悟不了。可是有定,有定境。在定的当中他不乱,可是离开定,又跟着妄想走了,又被烦恼束缚了,所以双修是正,这个双修就是指定慧等持。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法海禅师听了六祖大师说了定慧等持马上觉悟了,最后作了个偈子,偈颂称赞说了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我们心本来是佛,就因为我们不明白,不觉悟,跟着妄想走,跟着自己的执着走,他不觉悟了;如果不觉悟真是冤屈啊,每天在用自己的自性,用这个觉悟;就是让这个觉悟沦落生灭当中,妄想当中,不能真正的出离生死。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他知道定慧的根本原因了,不是分开的。双修离诸物。只有定慧等持你才能离诸物呢,怎么离呢?就像我们看到前面的东西非常好看,并且想得到想拥有就生起了贪心,遇上境界自己转变不了,自己超越不了这个境界。怎么超越?既要知道又要如如不动。知道是慧不动是定,这才能离诸物呢!在相离相,不染着,这样才不被境界所迷。就像我们想:这个车好几百万呢,多好看啊,奔驰一百多万,自己开上多好呀,就是没钱,非常爱就是没钱买,痛苦不痛苦?你要有定慧,看到这个好不起第二个贪着心,不起我贪,好就是好,本来就是好,奔驰就是比夏利好,可是我不贪,在相离相,就是这样练,当你一想这归了我多好,贪心起了就有痛苦了。所以只有双修定慧等持才能离诸物,在相离相,在尘不染,他能保持清净自性,平等正直,如如不动。

  上节课讲到机缘品的定和慧,佛法处处都谈到定慧。前面有定慧品,为什么谈定慧呢?我们学佛者都要修行,都想着觉悟呢,现在人们都想着往生西方呢,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干什么呢?还是要觉悟,还要谈定慧,因为不明确定慧就不会修行,你连定慧都不知道,往哪修呢?不修行的人不学佛的人运用的是慧比较多,修行人用的定比较多,所以都趋向两边,不能觉悟。修行干什么呢?修行为了见性,不谈见性,人们修行干什么?我要往生西方,我们就谈这个往生西方,怎么往生?无量寿经讲的:临终十念即可往生!后面还有呢,人们就忘了!五逆谤大乘者不得往生。这个临终十念,别说十个念了,做到一念就不得了了。人们说净土宗好修,往生西方最容易。那天有个居士说:师父呀,净土宗的门槛也不低呀,很高,是人们妄执非要有个净土宗,都是讲的自性,自性清净了,才能了生死!才有净土,人们非要执着我念佛就有净土,我持名就有净土,他把念佛和持名画成一条线混为一谈,什么是念佛什么是持名呢?莲池大师说,念佛是心之所属,不是口舌之功,念和持要分开,持是持名,持名号;心之所属,属在哪了?要一心才是念佛。数到一上,怎么一呢?你乱心就不叫一了,当我们起心动念,每个念一起,他就乱了。为什么?念一起我执有了,贪嗔痴有了,当你不起念的时候,前念不生的时候,这才是一呢!这也是念佛。佛是什么?觉!不是名号,名号那是佛的代号,要把名号搞清楚。佛是本觉。你念一起就离开本觉了。就不称为念佛了,那只能叫持名。弥陀经上说的: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持名号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前面还有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得生彼国,那还有十善业呢。这个一心不乱,什么叫一心不乱呢?前念不生才叫一心不乱,前念若一起念,那就是乱了,那就是贪嗔痴心念具足了,一念生万念,万念生万想,这就是乱。如果我们想求生净土,你就知道有前念不会一心的,别说临终十念了,你一念都达不到,达到一念就往生了,达到一念当下就是净土。所以好多从远至今,从古代到现代,人们总是听言传不去辨别,所以不知道这个佛法究竟讲什么。这个理念遵循的是什么?不知道,所以以讹传讹,误解佛法。为什么谈这么多定慧呢,如果你定慧都不知道那你修什么呢,好多外道修定境了,也是一心不乱,心不动了,前念不知道后念没有了,落入了空寂。所以说在定境当中解脱不了,单有慧没有定,那你就随着境转了。所以要强调这个定慧。刚刚我们讲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返回来我们前面无相颂讲到,迷人修福不修道。直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这里也谈了后念,要清楚,这个后念忽绝一世休,就是我们不要把后念绝了。前念是妄想妄念,后念是我们的觉知。觉知后面没有妄想了。只要有妄想都是前念,所以修行不知道前念不知道觉知,就没有修行,佛法就谈的这个!如果你只在前念中修,那是熏习善根,还没走到觉悟和见性的修行中,所以真正的修行是要观照心地,知道前念知道后念在觉知,这才有修行,除此之外没有修行。佛法是讲这个。一般人不知道,他认为念佛名号就是修行,持咒语就是修行,那是在妄想当中熏习呢。这比你打妄想强,可是不能把熏习当成究竟。若念佛持名不知道有个前念后念,那里能觉悟呢?都在前念当中呢妄想当中呢,我们学佛必须掌握清楚,掌握清楚还要明白定慧是怎么回事。不要把定慧分割开来,才会修行。真正的佛法到了般若经典里面,专门就谈这个,到了法华涅槃经里面也谈到这个,为什么呢?这不夹杂你们个人的爱好了,这是说的佛法是真正的佛法。所以要正确的理解,如果在理解到自己的偏好上,那就不是佛法了。我们继续上节课,上节课是法海禅师问六祖大师的公案,问的是什么?即心是佛这道理,下面接着讲: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有个出家人叫法达,他是洪州人,洪州在江西省南昌县,法达7岁出家,常诵法华经,经常念法华经,法华经大家都知道,鸠摩罗什所译的法华经,全经有7卷28品,法达来礼祖师。礼拜六祖大师头不至地,礼拜头不碰到地,五体投地嘛,我们礼拜人是恭敬。礼拜也是消除我们的我慢心,你跪在那里头不至地,他那个我慢还没消除。祖诃曰。六祖大师呵斥他,礼不投地。何如不礼。古代的礼节五体投地你头不碰地,你还不如不礼拜,礼拜你是恭敬,这你是傲慢了,那礼拜什么,还不如不礼拜。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你心里面肯定有一种想法,蕴习意思是积藏,你心中的想法肯定积藏了很久了。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这就是祖师在唐朝教导我们学佛的修行人,告诫我们一个毛病,大多数人犯的一个毛病,和法达一样。他头不至地什么原因呢?他就说了,我念法华经三千部,别说念三千部了,闻到法华经那功德无量啊,那多了不起,我念了三千部了,别说祖师了,比佛也超越的高多了,我这么大的功德怎么去礼拜呢,礼拜你一个祖师。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你若念了一万遍,真正能明白他的意思,那也不足为奇啊,那也和我差不多,六祖大师没把自己看得高,你真正念上一万遍也没什么了不起,和我差不多,不明白经义,没什么了不起和我差不多。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你现在都把法华经的经义都违背了,把真正的意思和作为都违背了,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六祖大师诵偈说,礼本折慢幢。我们顶礼是为什么?礼佛见到人恭敬合掌,他意义在哪呢?意义是折慢幢,折服我们的慢心,傲慢,我执我慢。头奚不至地。礼了半天表面上谦恭,谦卑恭敬可是心里面还傲慢。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你的我慢我执没去掉,那罪即生呀,你的我执我慢一切罪,你的妄想我执生起来了,都是罪;忘功福无比。你真正把我慢去掉了,那才是福无比呢,那才是功德无量呢。经典上处处讲这个,你不去做,也不去想,那你那三千部念的没念到这个意思上。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六祖大师说你的名字怎么称呼?他说我叫法达,六祖大师说:名字叫法达,什么时候通达佛法复说偈曰。又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六祖大师告诉他,汝今名法达。你的名字现在叫法达,勤诵未休歇。你念三千部不容易了,一天到晚不停的念诵。空诵但循声。不知道意思空诵。光为了自己念法华经有功德,功德在哪呢?功德在你明白意思行持,你受持了,做了,去心行了。这才是念诵的功德。他光是念的好听了,念的贪自己的我慢,我念多少,贪这个数字。明心号菩萨。你还要明白道理,明白自性,越诵越糊涂,我慢心重了,那就不是佛法了。歪嘴和尚念错经了!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你现在有缘故了,现在我为你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言是言语文字,你要真正的信仰,佛不在文字语言上,佛在哪?佛在本觉上,你诵的经能明白了,能定慧等持的关照了,这才是佛,这才诵的是佛经,你只是诵文字了,现在我们好多人也在诵经了,他就是诵文字呢,我诵了多少多少遍地藏经,那地藏菩萨多高兴呢,肯定帮我,并且鬼神来护持我,你说这经诵到哪了?诵到我执我慢上了,他觉得比别人强了,诵地藏经每天诵好几部。可是诵这好几部越来越不如别人了,为什么呢?我慢心越来越强了,好像自己功德有多大,越来越凡夫了。就是后面所说的,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与佛法对抗开了,让你觉悟,你却烦恼了,越来越烦恼了,你诵经就毫无意义了,这就是文字熏习,到来世还要念,和觉悟无关,诵的要明理。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什么是妙法莲华经?把佛法比喻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法华经就是比喻,你真正诵到心地了,离开言语文字了,去定慧等持的觉悟了,莲华从口发,这才是把莲华经诵出来了。后面要讲到法华经,我就不先说了。

  达闻偈。悔谢曰。法达是有智慧的人,后来都是开悟的祖师,一听就明白了,不知大家明白不明白!悔谢曰。忏悔了,感谢祖师说,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明白了,我越诵越傲慢了,背离了觉悟了,也背离了做个好人,越来越傲慢了,以后我要谦恭一切,降伏我慢。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他诵了三千部不明白经里面的意思,心里面有疑惑来问六祖大师了。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他说和尚---是尊称,这里指的是大和尚,寺院里的主持方丈称为和尚,就是统领大众的出家人,称为和尚。和尚智慧广大。给我说说法华经的道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六祖大师说法达,你的名字挺好听,佛法通达,你心不达,名字和心不符。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法华经有什么疑虑呢?经书有什么疑虑呢?经书解释道理呢,没有疑虑,是你心疑的,你不明白。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我们也是,每天在诵经每天在看经,从经里面找觉悟,从经里面找究竟呢,没有去关照自己的自心,觉悟在你心里面,人跑到经里面找,看了经就得观照自心,不观照能明白吗?文字般若,观照般若,然后实相般若,我们现在做什么呢?每天念诵,我也是,每天上殿念得非常快,楞严咒4分钟就完了,心经咕噜咕噜就完了。你不知道不生不灭是干什么的,远离颠倒梦想是干什么,从来不去观照,只是念了。馒头米饭茄子包子,和那个有什么区别呢!我以前在广济寺有个总务处的开车司机,我们念心经,他也念心经,馒头包子稀饭。。油条,我心想也有道理。他无意说笑话,其实也就是念包子米饭馒头。念了半天不知道什么意思,只念了不明白,馒头米饭现实点还能吃饱,那个能吃饱吗!所以人们不解义,不解义是什么,找经去了没找心,觉悟在你心里。这上面六祖大师说了,经本无疑。汝心自疑。你心疑了,你不去观照,那肯定疑,你只是念诵,不去明白。汝念此经。以何为宗。你念这个经是什么意思?什么中心思想呢?以什么为趣向呢?就像诵地藏经,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道经典指向什么,不知道道理只是念了,即使念上几千年你也还是不知道。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他也说明了人们就是这个习惯嘛,挺谦虚的,我根基不好。从来就是从古至今那些老太婆就叫我念了,我们的祖师告诉我们了,我们偏偏不听,只是听那位居士告给我们的---你好好念,功德无量,不念你下地狱。他也不明白意思。所以从来都是这个意思,从来都没把自己脑子用一下,把自己的觉悟用一下,分别分别别人说的对不对!那李洪志说你也听?以前李洪志是对的,现在知道不对了?人家说不对,哦,不对!不对在哪?众生就是迷,不懂得分别。他说分别是错误的,无分别。。他又领会错了!我让你放下我执分别,没让你自性分别也放下。自性分别放下成了傻子了,怎么成佛?人们偏偏遵循这个道理。别人说什么这个不能干,哦不能!我学佛了,那个不能。。。他不想想这个有道理没道理!符合因果不!法达也是告诉我们‘从来’,大家都是‘从来’,那别人这样我也这样。‘从来’但依文诵念。人们都是这样岂知宗趣。只管功德无量,福报无量。宗趣是什么意思呢?宗旨和趣向,叫做宗趣。宗旨是什么?趣向是什么?禅宗里面老说什么宗趣?为什么呢?提醒你的觉知,干什么我们要反过来思维一下,有道理没道理,正不正确。干什么总得有个目标。你说你早上一出门,去哪了?来普渡寺,一出门不管去哪,看着车就上,那你去哪了,能来这里吗?首先我们要明白,做什么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问六祖大师经义,六祖大师说我不知道文字,你把经念一遍,我听一听,再给你解说。所以佛法不在文字上,看你领会了没有,领会了一通百通。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法达高声念诵,念的很熟悉也很快,念到譬喻品,六祖大师说不要念了,行了明白了,譬喻品很关键,法华经你要不知道譬喻品,只看了普门品也不明白,中心内容都在譬喻品呢。譬喻品都是释迦牟尼佛比喻说法的意义宗趣指向。到了譬喻品六祖大师说不要念了,停吧: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你的领会他的意思,一听,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觉悟的人一听就知道里面说什么呢。前面说这个功德那个功德,最后围绕的还是比喻。六祖大师说,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法华经释迦牟尼佛说的是以因缘比喻,因缘出事为他的中心思想。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说了好多比喻,目的是没有离开这个因缘出世,佛的因缘出世是什么呢?在所有的经典里也是这个意思。法华经专门譬喻这个,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让你入佛的知见,不是入众生知见。法达诵这个经从来都是依文诵念,那是众生知见。我求功德。。如何如何,佛就是为一个大事因缘而来的,什么大事呢?佛之知见也。让你入佛的知见。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所有的佛法,就是说的是佛的知见,六祖大师说了,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一般人都是,世上的人都是外迷著相,心里面想到的看到的起心动念,在自己的执着贪嗔痴上,贪著上,没有离开相,迷在这个相上了,围在自己的感受上,外面迷这个相上了,内迷著空,还有一些很用功的修行人,了不起的人,又内迷著空了,他不知后念了,后念一绝,无相颂里面说:后念忽绝一世休。后念知觉没有了,那完了,落入空寂了,不知觉了,觉悟不了,入了定境了,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我们修行定慧等持是干什么呢?于相离相。是慧。于空离空。是定。即是内外不迷。所以很重要,定慧。你离开定跑到相上了,离开慧落入空寂了。所以做到于空离空,于相离相,就是定慧等持了。这才是真正的内外不迷。这才是正觉。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这才是开佛之见呢。不然的话都是一个开众生知见。迷就是众生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佛是觉者,开显了四门在法华经上所说开示悟入这四门。开,开佛的知见;觉知见,觉就是佛;怎么开呢,用语言文字告诉你让你明白,示是什么?就像指月,用手指月亮,你是照着月亮去,不是照着手指去呢?示就是指示自心;悟,正悟,就是自己证得了觉悟,怎么证得呢,就是前面讲过了,前念不生后念不灭,这就证得了,若前念不生后念灭了,那就落入空寂了,也证不得;前念生起来了入了妄想了,入了迷相中了,跟着妄想走了,跟着妄想贪嗔痴走了,所以说觉悟在哪?就在当下!如果不知这个你觉悟不了;入是入觉知见,开示悟入干什么呢,这就是示现不二法门,法华经上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法只有一乘,声闻,缘觉,菩萨乘,那是随众生根性讲的,真正的佛法就是开示悟入。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如果真的能听开示了,能悟入了,在这个当下悟入了,就是觉知见,就是佛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你不跟着前念走,后念不要灭了。这就是当下,这就是我们本来的真如本性,你不在前念中,他就出现了,后念不要丢了,不要离开这个知觉,前念不走后念知觉,这就是本来清净的真如本性。

  汝慎勿错解经意。你不要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你不要错解经意,别人说了开示悟入,那是佛的知见,和我们无关。现在人都弘扬的是这种理念。说什么末法时期觉悟不了,我们好好念佛吧往生净土。净土在哪呢?净土在自心呢,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在哪?你心不净能有净土吗?净土就是讲自心呢,心不净你体现的是染污啊。你这里打架,去极乐世界也打架去?这里害人去那也害人?那怎么能去呢?所以人们的理念就是这上面说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那是佛的不是我们的,和我们无关。。我辈无分。我们的觉知还分正法末法吗?觉知还分前后吗?觉知没有前后,不明白就是末法,明白了就是正法。那正法时期和佛在一起,有好多人也没觉悟!他不知道,听不懂,领会不了自心本净,你要明白定慧了,就能趣入佛的知见而觉悟,觉悟不分正法末法,也没有分前后,那还分什么2000年前2000年后的觉知不一样?领会了都一样,不领会永远不知道。所以我们要觉不要迷。不要跟着大家这个说法误导。若作此解。乃是谤经谤佛也。现在人们说这句话就是谤经谤佛,佛法让觉悟呢,他导向一个西面,西面在哪呢?西方极乐世界是在西面吗?在我们心的向往的西面。西什么呢?西是我们的归宿,西方是什么呢?净。净在哪?在心里。只有我们心净了,具足十善了,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吻合了,那个心念一转就是极乐世界。现在人非要讲:你念佛吧,有这句佛号就没问题了,一句佛号一本经,就把你送到极乐世界了。那能送到吗?所以,那是谤经谤法的,人们不知道,把佛的真正的意思篡改了。佛让觉悟,他让离开了觉悟,离开人们的正修了,正修在哪就在觉悟。所以若作此解。乃是谤经谤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彼—就是你,你就是佛,也不要妄执了。有的人认为我是佛不用拜佛了,也不用诵经了,也不用念佛了,这也不对,落入邪见了,觉知是佛,你还没证到觉呢。证到了也要礼佛,因为什么,证悟的人更是谦恭无我,哪能不礼佛,人都礼何况礼佛呢?哪能不诵经呢?诵经是让明白意思呢,不是让你念文字,道理要明白。一说就毁谤,禅宗不诵经,不念佛,不拜佛,不是这个道理,诵经还诵,诵和念不一样。要明白,意思要领会对了,领会错了又歪了。。彼既是佛。已具知见。哪个人没知见,只不过知见迷了,每个人都具知见,佛的知见是正觉。有的人传你个法,让你开知见,另传一个法开知见,又把人引偏了。知见不用开,你定慧等持自然就具足这个知见了,不妄想了,也不落空了,不跟妄想前尘境界走了。要知道知觉就落不了空寂了,也落不了妄想了,这个就是你的知见。不是人们说的另外传你个法,怎么怎么做,你要开佛知见,那都是外道。这上面说了:已具知见。何用更开。不是让你另外找个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一般人的信仰是错误的,认为佛加持我能成佛。我们自心本自具足的,这个知见不用另外再去开。汝今当信,让你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是你的自心,不要跟着你的妄心走。更无别佛。另外没有个别佛可成。我们的正觉和佛一样。也不要领会到我们信仰自己吧,信己的妄心吧,那也不是正觉,佛就是指你的正觉,不要离开自心,不让你外求,外求就是自在天魔,皈依的时候,归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怕引导你外面有佛咱们求吧,那都是外道。佛说的都是你自心觉悟,求是求感应,那是你自己的事,佛能感应吗?观音菩萨三十二应,有求必应,感应的是你的我相。自心不用感应,自心本自具足。不用外面加个自心,本来具足,不用外面拿个东西开你自心,自己真明白了不要落入空寂不要落入妄想,就是开佛知见了,也不要妄执自我尊大,认为我了不起,你还是众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