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寻幽 禅兰一味
普陀寻幽 禅兰一味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称为海天佛国,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盛唐以来香火鼎盛的普陀山,山上供奉着观世音,山上也遍生着兰蕙,春夏的青山绿水染着一份清高澹泊的芳香,意思十分的幽远。普陀-洛迦山,梵语中的意思是:一朵美丽的小白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说,这美丽的小白花很可能指的就是兰花,理由有二,一是普陀山上盛产兰花,二是普陀山上的小白花除了兰花,其他的小白花都不为人所关注。
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著名兰文化研究者刘清涌教授在和戒忍大和尚座谈时提出:兰与佛之间精神相通,意趣接近,有解不开的因缘。戒忍大和尚回应说:寺庙古称兰若,说的是如幽兰般吉祥馨香的所在,而兰花敬佛,是六供之一。
戒忍大和尚在谈到他为什么喜欢兰花的时候,特意给大家讲了一个佛教的经典故事:“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戒忍大和尚说,“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修行的人养了兰花,将更容易悟懂佛的真谛。”戒忍大师还讲了一个白云庵兰僧的故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普陀山很僻静的白云洞边有一个结茅为庐的白云庵,庵里住着一个老僧,老僧原是上海滩富家子弟,海外留学归来后就在普陀山出了家。老僧爱兰成痴,庵堂的庭院里遍种兰花,98岁时坐化,面容气色栩栩如生。
普陀山释凈旻大法师是名动海内外的讲经法师,著名的观音文化研究者,也是一位爱兰人。释凈旻大法师说:兰是禅花。观音文化与兰文化结合是慈悲的心香。如果以花比喻心性,古人称:梅为清友,菊为静友,兰为禅友。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以花比喻人生境界,则兰是禅花。”
2004年11月,普陀山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观音文华节,当时在普陀山的白华楼举行了一场全国规摸的“佛兰·慧馨”兰文化博览会,兰事雅集,翰墨生香,来自全国兰花界的精英汇聚普陀山。在这个听佛经,品佛茶,观盛世胜景,闻海天佛国的幽幽兰香活动开幕之时,戒忍大和尚特意写了一副字——《禅兰一味》,送给舟山兰文化研究会留念。
(汕头兰协 克克 文/图)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