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西方确指》劝母念佛乃大孝
《西方确指》劝母念佛乃大孝
菩萨示陆定息偈曰:“亲近老成,莫狎恶少,君子上达,汝曹当效。劝母修行,是为大孝,必诚必敬,遵菩萨教。”复示曰:“回去向尔母亲,谆谆切切,劝她至心念佛,求生极乐。即不能素食,莫勉强她,但不可杀生。她若肯归向弥陀,自断血肉。此是世间第一等孝行,汝宜勉之。”
请掀开文本第四十三页。请看第五十五段:劝母念佛乃大孝。劝勉母亲念佛乃是孝中第一等的孝行、大孝当中的大孝。觉明妙行菩萨对陆定息居士做了一个开示偈,这八句是非常重要的开示。“亲近老成,莫狎恶少,君子上达,汝曹当效。劝母修行,是为大孝,必诚必敬,遵菩萨教”,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就是亲近善知识。这“老成”就是指阅历丰富、对世间人情非常练达、道心很坚固的人。那么修行一定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好处?就好像你迎着吹过来的风:那个风是从栴檀林吹拂过来,就是香风;如果风吹过的是一片垃圾地带或者茅坑厕所,它风就是臭风。就好像衣服放在有香味的地方,这个衣服也沾了香味;放在污秽的地方,衣服也很脏秽。人跟什么人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一定要鉴别善恶的情况。
那么亲近老成,我们从袁宏道写的《西方合论》里面看到,他提到要亲近善友,善友区别有十种。跟大家介绍一下这十种,我们亲近能得利益。第一种是山林闲适之友当亲近,就是住在山林里面闲旷的善友应当亲近。为什么呢?由于他能够止息我们躁妄的心。第二是严持戒律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淡泊我们五欲六尘的欲望。第三种,智慧广大的善友应当亲近,由于他的智慧之言能够拔我们出迷惑的误区——从迷津里面拔出来。第四种是总持文字的善友当亲近,就是对世间的典籍和出世间的典籍都能够通达的善友要亲近。为什么呢?由于他能解决我们种种修学上的疑难问题。第五种是寂寞枯槁的善友应当亲近,寂寞——他安住在禅定的万缘放下的状态当中,他使我们所谓世间的进取心能够平淡下来。第六种是谦卑忍辱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消除我们的贡高我慢。第七种,直心忠告之友应当亲近,就是有正直心、看到你有过失能够直面相告的朋友。他能够阻止我们种种的过失——朋友有责善之责。第八种是勇猛精进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令我们快速圆成道果。第九种,轻财好施的善友应当亲近,就是对财物看得很轻,喜欢布施的善友应当亲近。他能破除我们悭贪的心。第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善友应当亲近,就是有仁慈之心,爱护一切动物,为了救一个动物、众生的生命不惜把自己的生命献出来的。这个善友应当亲近,他能够摧毁我们的我执、身见。
一个善友他就能帮助我们降服这么多烦恼,增进我们这么多道业,所以修行人当求善知识。但是善知识也难遇,如果没有这样的善知识,那就干脆自己独处,自己成办自己的道业。以佛像作为导师,以经论作为道侣。像其他的那些酒肉朋友、玩耍的朋友、争强好胜的朋友、无事生非的朋友、贪爱繁华热闹的朋友都应该杜绝。就好像进入一个花园,没有善知识就好像这个花园里面没有高贵的花,但是你也不要去种植臭草——你如果亲近那些恶少。恶少跟老成的德行正好相反。“狎”就是小人之交,就是很浓厚的情意。等你有势的时候,他非常亲热;等你失势的时候,他理都不理你。然后之间有很多利益上的交换,相互的吹捧,结党营私。这些都绝对要杜绝。如果你亲近这样的恶少,就是种植臭草,对赏心悦目没有一点好处,徒然增加了很多的污秽情况。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人格怎么样,实际上也看他交什么朋友:他常常跟他的朋友在一起,也相互受影响。所以这里就提出一个原则:要亲近老成之善知识,莫要轻易接近那些恶少。
“君子上达”。这是孔子的一句话: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上达是什么呢?“上”就是根本的意思,做人的根本就在道德,就在仁义。所以君子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依于仁,据于德,志于道。这就是上达,超越了世间那种名利的追求。那小人正好相反,他是下达,“下”就是末。不是根本,是枝末。枝末是什么?就是财——金钱、利益。小人一天到晚就想到怎么赚钱——赚大钱。见利就忘义,所以就搞成了很多的圈套、机心。人间的悲剧、社会的灾难都是这些“小人下达”不择手段所导致的。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君子上达”。劝陆定息居士以及与会大众,应当效仿君子的行为。除此之外,还要劝勉母亲修行。母亲对我们的恩德最大,不仅在世间要关心、赡养她身体的需要,更要注重她精神上、心性上的解脱。最大的利益就是了生脱死,往生极乐世界,圆成佛果。要劝母亲修行净土法门,这就是大孝当中之大孝。
无论是自己修行还是劝他人修行,它的过程必须要诚敬——“必诚必敬”。我们无论是儒家的君子提出存诚主敬——诚以待人、敬以处事,还是我们佛家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诚敬”二字。这个“诚”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体;这个“敬”就是诚的表现形态。净土法门尤其重视“诚敬”二字。有诚敬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就能感通佛力:当生获得现世的利益,临终蒙弥陀愿力加被,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诚敬,大家注意看《印光法师文钞》,它处处谈这一点。印祖曾经有一段开示说这个诚和恭敬:这两句话举世之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要诚和恭敬的道理,举世之人都不明白。印祖说自己由于罪业深重,出家以后就希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所以就常常寻求古德的修行:他们是怎么修持的,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的出入经典——《高僧传》了解之后,才得出个结论。结论是什么?就是:诚与恭敬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修道,你什么最高的秘诀?”“秘诀就是诚和恭敬,没有其他的秘诀”,印祖说,“我几十年修道的经历就发现了这个秘诀。”所以就常常跟有缘的修行人谈这个事情。所以常常有一段名言:佛法利益当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如果没有恭敬,虽然修善业,能得一点远因,但是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也。不断地谈诚敬问题。比如对三宝的恭敬:你看到佛像,就像真佛在面前;看到佛经,就好像佛在亲自给自己讲经说法,不敢有一念的懈怠。不像你看佛经——像看世间的武侠、言情小说似的,那就是亵慢之罪。把佛经放在很脏乱的地方,对佛像也显现不出恭敬。今天也有居士提问: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是下气——就是所谓放屁,控制不住怎么办?这实际上也跟恭敬有关。如果你高度的恭敬心上来,你敢在佛堂里面放屁吗?它还是恭敬心的问题。这个东西,跑到外面也来不及,你可以屏住气,向上提一提。古人本来:放屁就被斥放肆,放肆的人才会这样——没有恭敬心。处处表现恭敬,实际上这种诚敬它能开发智慧。每个人都有佛性,他多生多劫的业力可能根机钝一点,或者根机利一点,实际上他在修道的过程当中都能够转变过来。一个钝根的人,如果他有诚敬心修学佛法,他的进步也将会很快;一个利根的人——有智慧的人,如果没有诚敬,他也慢慢的没有作为。所以一个修道人能不能有成就,还是要在诚敬当中去判别。
大家看,有个公案,就是倓虚老法师写的《影尘回忆录》它里面谈的一个例子——谛闲老法师的徒弟。倓虚法师也是在谛老那里学过三年的——学天台的。一个叫持律法师的,谈这个人,很有意思。这个持律法师,他的外号叫晒蜡法师——晒蜡烛的法师,原来是住在金山,在那儿坐禅堂当香灯师。一般丛林到六月初六不要晒经吗?当时有一个小侍者——因为他可能人比较笨,比较愚痴,这个小沙弥就跟他开玩笑,就戏弄他,说:“大家都晒经了,你的蜡烛也快长霉了,你的蜡烛还不拿出来晒一晒啊?”这个持律师说:“哎,这个蜡烛还能晒吗?”那个小沙弥:“蜡烛怎么不能晒呀?晒了就不会长霉呀!”他一听:“好!好!好!”他把一坛子蜡烛端到外面,放到墙角下,一根一根摆好晒。经过中午这一晒,把油都晒化了,就剩下蜡烛的芯子。他到晚上收这些,还以为这是正常现象,就用刀子一块块起出来,又放到坛子里面。他以为晒蜡应该是这个样子,也还挺高兴:“今天我把蜡晒了,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上殿,维那师叫他点蜡烛。他就把那个坛子里面的蜡烛——晒成像饼一样的,都拿出来,把那个灯芯子放在上面。维那师说:“我们不是有一坛子好蜡烛吗?你怎么拿这个?”他说:“这就是好蜡烛啊!我昨天晒了哇!”这个维那师一听就知道,就说:“哎呀,这个人太愚痴了!被愚弄了都不知道。如果打香板吧,也没有意思——也太不值。”这个维那师第二天就当着大众的面说:“持律师,像你这样大智慧的人,坐在这个禅堂里面当香灯师参禅,这太屈才了。现在温州头陀寺谛闲老法师正在办班培养法师,你应该到那儿去学法作大法师,以后利益人天,宏范三界。到时候等你成功了,我来给你当维那。”大家下面一听,就知道这个维那师要起他的单。大众一看,竟然维那师当面都要起他的单,大家也附和:“是啊,持律师你这么聪明的人,这么大智慧的人,以后当大法师好哇!”大家都糊弄他,糊弄得这个持律师笑眯眯的:“大家都说我很有智慧,那好哇!那我就去学教哇!”大家赶紧把他的衣单绑好,当下就要他走了。
他也不知道,傻呵呵的背上那个架子就到了头陀寺。头陀寺客堂一看他那个粗笨的样子,就问:“你从哪儿来啊?”他说:“我从金山来。”“你到哪儿去啊?”“我就到这里。”“你到这里干什么?”他说:“我们那边说我有大智慧,让我到这儿学教,混饭三界。”“宏范三界”,他说混饭吃的“混饭三界”。这个知客师一看他样子,就知道这是一个活宝。一个“宝贝”来了,怎么办呢?本来按禅堂规矩就要把他赶走,但正好谛闲老法师曾经跟客堂打过招呼,说:“你们要对人家来挂单的客气一点,尤其要到这里来学教的要客气一点,不能对人家太严厉,把人家吓跑了。”这个知客师:“正好宝贝来了,就交给谛老吧。”就到方丈寮说:“有一个学教的。”谛老说:“请他过来吧。”持律师就到谛老那里先顶礼,然后谛老问他怎么回事,从哪来。他又复述了一遍:“我们那边都说我有大智慧,到这里来学教,混饭三界。”谛老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被人愚弄了。谛老看看,还是把他留下来吧,就跟他说:“你来这里不要急,先修苦行,早晚都拜佛求智慧,经典就有空慢慢学。”
但是可贵的是这个持律师非常听话,他真的就修苦行:打扫厕所,除粪,挑水,行堂,洗碗。反正一天到晚都是没有停的为常住做事;然后得空呢,早晚还真的就拜佛求智慧;然后请人教他先学五堂功课;学完五堂功课——都背下之后,又请人帮他学《楞严经》、《法华经》;他开始根本就不懂,不懂的话,他就背法华会义、楞严文句。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全都背下来了。他这个人有一点:他很正直,他很真诚,这样呢,他的记忆力好——他没有心机,就把这些主要的经典用了十多年的功夫全都背下来了。背下来之后,在这个不断修苦行、消业障的过程当中,慢慢的他的智慧开发了。以后他就对经典的义理掌握得很好了,好像忽然得到语言三昧似的,能够辩才无碍了。到了十多年之后,他就能代座——就是副讲,做谛老的副讲。谛老如果身体不好,他可以讲大座,披祖衣讲大座。以后谛老还带他在外面弘法,也带他都讲大座。还真的成了一个很好的法师。最后,原来嘲笑他的那个维那师听说他真的能够讲大座了,都很惭愧,就跑过来看他。你看,原来这个维那师十多年前说过:“你以后成了大法师,我给你做维那。”以后真的兑现了:持律法师在讲经的时候,原来的这个维那还真的给他做维那。然后原来嘲笑他的那些大众,都在下面听他讲经。那你看看,持律法师这么一个愚笨的人,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大法师?来自什么?还是诚敬——开发智慧。所以一个修道人绝对不能用机心哪。机心就障碍了自己的智慧,这叫愚不可及。最后持律法师临往生的时候,是预知时至的,还有种种瑞相的。倓虚老法师写到这个事都特别感慨,持律法师在这样一个愚笨的根机情况下,能得这样的成就,说明佛法不可思议。只要真诚地学佛法,有修行的力量,都能成功。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诚敬上,下足够的功夫,要遵循菩萨的教诲。
那么下面又重复的开示陆定息说:“你回去以后要向你的母亲善巧方便,非常真诚恳切的劝你的母亲至心念佛求生极乐。”没有比这桩事情更重大的。世间上的一切——你吃好穿好,寿命长一点等等,都是梦幻泡影,唯有至心念佛求生极乐才是最真实、最得大利的一桩大事。“这是你体现大孝的一个行为。即便你的母亲暂时不能吃素,也不要去勉强她。”因为吃不吃素并不是往生的前提,往生是看她有不有信愿——“至心念佛”里面就包括信、愿。那她几十年都吃肉过来,你忽然让她素食,不一定她能做得到——但可以循序渐进。先让她初一、十五吃点花斋,或者六斋日、十斋日吃斋,要循序渐进。他有的劝人家:“你吃肉就不行,吃肉就不能念佛,因为口不干净。”这些,你一定要循序渐进:她吃肉,只要肯念佛就好,你不能把这个吃素作为她念佛的先决前提。“你不吃素就不能念佛”,你千万不要这样说。“但是至少让你的母亲先不要杀生,吃现成的三净肉,不要在家里杀生。”一般人都能做得到。
“如果你这样去劝勉她,她只要肯至诚的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走向这个念佛的途中,你就等于把你的母亲交到阿弥陀佛去料理了。她只要肯念佛,念念念,念到一定的时候,她自然而然的善根发露,自己就不想吃肉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你勉强让她不要吃,她做不到。但你念佛,你心里越来越清净,就会感觉这个肉——原来感觉到肉很鲜美,你念佛念到有点功夫,觉得这个肉一点都不好吃,很腥很臭。再加上如果他知道众生跟自己同体,是多生多劫的父母,是未来的佛,她了解这个道理,她自然而然就不吃了。你强迫她吃,她也不会吃了。这都是在过程当中去完善的,开始不可能她有这样的一个知见和境界。所以她不能吃素,你就先让她念佛,慢慢的她就能做到吃素。这是世间第一等的孝行。我们救度众生首先要救度自己最亲的亲人:父母、家亲眷属。这是体现孝行的一点。你看《观经》讲中品下生就是纯孝之人,他平时没有怎么念佛,临命终时只要一念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顺利的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这个孝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宋代的宗赜禅师,他作为方丈和尚,也是劝母亲念佛。为了让母亲念佛,把她接到寺院里面去住,天天劝母亲念佛。他母亲在寺院念了七八年之后,也安详往生。宗赜禅师等他母亲往生之后,成立一个莲华胜会——就是一个结社的组织,动员大家来念佛。那念佛主要是一天念一万声佛号,划十字格的。他这个法会一发起来之后,马上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三十多岁的貌美男子,穿着白色的衣服和黑色的帽子——气质非常俊秀的一个男子,在梦中说:“听说禅师建立这个莲华胜会,我要报名参加。”宗赜师说:“好啊,你报名参加。那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普慧。”写好之后,那个男子说:“家兄普贤也要参加。”就把普贤也写上了。结果等他醒过来一看,跟其他的长老一说,长老:“哎呀,这可不是华严《离世间品》里面两位大菩萨——一个普贤,一个普慧?”建立这个念佛的莲华胜会,都能得到华严的大菩萨幽赞,也是宗赜禅师善行的感召。
在这里觉明妙行菩萨开示,你们以陆定息为当机众的这些与会的人,应该勤勉地修行,就是前面的——亲近善知识、注意仁义道德、劝母修行,这个全过程必须要至诚恳切,就能得到现世和出世间究竟的利益。
——2009年冬季佛七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
扩展阅读: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http://www.fjdh.cn/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