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智谕法师:销归自性不生杂染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四天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6日
来源:   作者:智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三期

第四天 销归自性不生杂染

诵经要销归自性,念佛也是一样,要销归自性。

什么是自性呢?自性又称为自性清净心。由此一心,起两种用,就是不变、随 缘。

销归自性是销归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中没有欲恶不善等杂染法。欲是五欲 ,恶是五盖,不善是十不善。

五欲就是五根贪五尘,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所以有人 说五欲是五根;也有人说五欲是五尘。其实五根是根据能欲方面说;五尘根据所欲 方面说。华严宗又立财色名食睡是五欲,当然也是根据所欲方面说。五欲不出欲界 ,欲界是五趣杂居,有天、人、地狱、饿鬼、畜生。

五盖是五种法: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这五种法障住我们 的真如法性,所以称为盖。其实五盖在第六识。所以我们知道,五欲当中都有五盖 。既然是五欲有五盖,为什么别立五欲呢?追究起来,五欲属于业;五盖属于惑。

十不善法就是杀、盗、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贪、瞋、痴。

五欲五盖十不善令众生不出三界。念佛生到西方就横超三界。横超三界与竖出 三界不同。竖出三界是你必须初果证二果,二果证三果,三果证四果才出去;横超 呢,以凡夫身就出去了。这仗佛力不是众生自力。

西方极乐世界众生,没有欲恶不善法。念佛,至诚恳切念一句阿弥陀佛,自然 眼不贪色,耳不贪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这个时候说你念佛销归自 性;至诚恳切念佛,自然没有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这就没有五盖了,这 个说你销归自性;至诚恳切念佛,自然没有杀、盗、淫,没有妄语、恶口、绮语、 两舌,没有贪、瞋、痴,就远离十不善了,所以说你销归自性。

销归自性也有人说是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自性清净心当中没有欲恶不善法 。没有欲恶不善,是清净法;有欲恶不善,就是杂染。

欲恶不善法当中,十不善又称为十种净戒。十种净戒从凡夫一直到佛。佛不过 是十种净戒圆满。

怎么称这不造十不善是十种净戒呢?无论什么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 、菩萨戒都是从这十善业发挥出来的。大家仔细看戒文就知道了。

所以,平时念佛心中要没有十不善。如果没有这情形的话,保你上品上生。念 佛心中,不可以有杀。如果有杀,和三涂相应,不和西方相应,和娑婆相应,不和 西方相应。不可有盗。不可有淫。

讲话要讲诚实语,不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讲话的时候,说法,就没口 四过了。要说,说有功德的话,这样自然和西方相应。

念佛自性清净心当中不可有贪、瞋、痴,这样就和西方相应了。记得我昨天和 大家讲过,虽然口不说恶语,心中记恨人也造业。大家千万不要犯,这个果报很可 怕,你犯了思业。

如果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自然要受果报了;如果你心中记恨别人、动心 机,就容易失掉人身。心中存着记恨人的心叫阴毒。经上说阴毒之人,命终之后堕 于毒蛇之身;凶暴之人,命终之后堕于虎狼之身。所以不可以有贪、瞋、痴。如果 没有这些杂染法,就是自性清净心。

如果你修得自性清净心,称为大丈夫。大丈夫就是自己是丈夫,又能度别人为 丈夫。简单地说,大丈夫可以自度,又可度人。

所以希望大家念佛,时时刻刻检点。心中不可有五欲,不可有五盖,不可有十 不善。这样念佛,定得成就。

昨天耽误大家很多时间,今天不讲太多了。

现在开始念佛。
 

--------------------------------------------------------------------------------------------------------------------

扩展阅读:

智谕法师佛教文集

智谕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