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一行禅师:观照的奇迹 推荐序 让觉知的阳光遍照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来源:   作者:一行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行禅师:观照的奇迹 推荐序 让觉知的阳光遍照

  陈琴富

  我们每天总是过得如此忙碌,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停息,直到夜深了躺在床上,才舒缓一口气:我们一生也是忙得如此无厘头,从年少忙到年老,直到躺下了,才惊觉这一生过得如此匆忙而不值。

  这样的日子,感觉上是活著,实际上却是作梦,为什么呢?想想昨夜的梦和昨日的工作,梦好像是假,但梦境中被坏人追杀得满头大汗,吓醒后心脏仍噗噗地急跳个不停,这是假的吗?昨天的日子虽然过得很充实,和朋友喝了一盏下午茶,如今想来却是如梦如幻了不可得,这是真的吗?

  庄周梦蝶,不知蝶是庄周抑庄周是蝶。梦和现实要怎么分辨呢?如果没有带著觉性过日子,生活就是白日梦,如果带著觉性作梦,梦也是真。你是一个清醒的人还是梦中人,其差别就在于日常生活中是否时时保有觉性。

  禅修的要领就是培养念念分明,在每一个当下提起觉性。唐朝大珠慧海和尚在当学僧时,经常自言自语:“主人公,你在吗?在,在!”不知者以为他疯癫,知者了解那是一种深刻的禅修功夫,用意在唤醒自己的觉性,片刻都不离开当下。

  诚如一行禅师所说,思绪、情感如水流,静坐时想要没有妄念,就像是抽刀断水一般徒然,我们既无法阻止念头奔流,比较好的方法是随顺它。其要领就是保持觉知,觉察内心生起的念头和情绪,看著它生住坏灭,不起憎爱、不起执著。

  禅宗五祖付法的著名公案,神秀做了一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弘忍的评语是:只要照这个境界老实修行,可以不堕入三恶道。惠能做的一偈则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神秀的渐修法门中,总是要慢慢地把贪瞋等习气拂拭, 擦得雪亮之后,还原清净本性。在惠能的顿修法门中,自性本自清净,毋须拂拭,如阳光普照一般,乌云自乌云,它蒙不上阳光。觉性就是自性的阳光,只要让觉性遍照,我们就是觉者、就是佛。

  一行禅师曾于一九九五年来台弘法,他教导大众观呼吸、 四念处,如何将呼吸和念处结合,在每个当下清楚明白。用了这个方法之后,觉性慢慢增长,自然能领会禅修法要,再进一层则能体解祖师西来意旨。

  在《观照的奇迹》一书中,一行禅师引用当代物理学的理论和《华严经》相即相依的道理,阐释无我义和慈悲义。经过长期禅修的行者,觉性逐渐增强之后,自然能体会佛陀所揭示的空性义理,了解“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精义,对于诸法不起执著,而能自在过生活。

  当前台湾社会对立气氛严重,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被卷入纷争的情绪中,感到愤怒、沮丧。一行禅师很透彻地分析,只有透过禅修,我们才能了解纷争的双方都是因为我执,也并看自我的愤怒情绪也是源于我执,只有以超越的慈悲心才能化解怒气,才能清楚看到敌人对你的修行所带来的利益,并进而协助对方,使这个社会更臻和谐。

  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愤怒情绪,就必须禅修,透过深观愤怒的情绪,了解贪瞋无明习气的本质和根源。在克服了自我的习气后,我们也会了知世间所有生命互相依存的本质,就好像粒子一样,没有一法具有独立的自性,对于一切有情无情众生自然生起大悲心。

  印度圣哲寂天菩萨说过,我们总是期盼这个社会美好,每个人都快乐过活,就像是在地球上铺上一层羊皮一般,让众生都能自在地行走于上。但是我们一时之间找不到那么多的羊,也没有能力一块一块地把地球铺满羊皮,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做一双羊皮鞋,穿在自己的脚上。

  在当前台湾社会宗教乱象丛生的时刻,一行禅师也警示我们,要找到一位开悟的老师并非易事,这种人极为罕见,大多数人只能碰到一知半解的人,如果你无法跟随证悟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仰赖你内心的那位老师。就让觉知的阳光遍照,只有当我们的觉性圆满,我们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时时带著觉性念念分明地过简朴生活,你便拥有一切,你就是一切!

  (作者现任《中时晚报》执行副总编辑)

-----------------------------------------------------------------------------------------------------------------

相关链接

观照的奇迹(目录)

更多南传佛教文集

-----------------------------------------------------------------------------------------------------------------

一行禅师佛学内容推荐

一行禅师佛教文章大全

一行禅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