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心病还须心药医 四、解疑除惑 教学相长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6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心病还须心药医 四、解疑除惑 教学相长——华师大政法学院佛学座谈

  『 2011年6月11日上午』

 

  上午8点半,在热烈欢迎的掌声中,索达吉堪布步入华中师范大学哲学教研室。因6月10日晚堪布的“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讲座极为精彩,同学们意犹未尽,强烈希望堪布能再次开示,故衍生了今天上午的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华师哲学系的全体硕博研究生与堪布交流对话。

  高新民教授致辞:

  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

  “人身难得”,我们能拥有一个人身,坐在这个地方,像我们的硕士生、博士生,不仅有了人身,而且成为天之骄子,这都是过去修来的,很不容易。

  “佛法难闻”,很多人想听闻佛法,但因为业力所致,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我们今天能听受佛法,这是非常稀有的。

  最重要的是“善知识难遇”,像上师索达吉堪布这样的善知识,的确是非常难遇。据我了解,索达吉堪布堪称为佛教的法门龙象,不仅是善知识,而且是真正的大善知识。既是佛学的理论家,精通显密,同时又非常有修证。还值得一提的是,上师对汉藏佛教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为有这样一次亲近堪布学习的机会,感到非常荣幸!

  昨天晚上听了上师的开示,觉得上师真正是按照佛教的精神在做。佛教强调五明兼修、通达五明,这方面上师做得非常好。不仅是内明,包括对世间学问也非常精通。例如他讲到的很多人物,像罗素、汤因比,正好是我们这个专业所涉及的。

  在专业上,我们跟上师也有沟通的地方。例如,我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心灵哲学,而在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中,包含了非常丰富、非常深厚的心灵哲学资源。所以,我们有一个课题,准备今后研究佛教的心灵哲学,尤其是研究藏传佛教的心灵哲学,这对世间心灵哲学的发展将是一个机会。我之所以感到非常高兴,就是因为认识了上师,我们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非常好的机会。

  这里我不多讲了,时间要留给我们上师。首先,请上师作一个主题发言。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昨天我也跟上师提了一个请求,希望给我们介绍一下藏传佛教。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多介绍一下藏传佛教关于心灵哲学方面的思想,关于各大派别的一些基础知识。另外,我们也想知道一点关于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关系。上师开示之后,同学们可进行自由问答,今天上午就分这两个阶段。

  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上师——

  今天很高兴跟华师大的诸位老师,还有研究生、博士生在这里共同交流,交流的内容我也没做什么准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

  一、知识分子应关心更多人的福祉

  首先,我想简单说一下,作为知识分子,不管老师还是学生,现在应该关心的,不能仅仅是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快乐……而应该站得高一点,目光放得远一点。如果你经常关心社会、关心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环保、节约能源、关爱弱势群体等,自己的好运也会自然而来。

  或许个别人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无名小卒,这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问题,与自己毫无瓜葛,用不着去瞎操心。但实际上,假如你关心的问题越大,做事就有了长远眼光,事业的成功率也会越高;反之,倘若你关心的范围特别狭隘,焦点始终都围绕自己转,自私自利特别强,那干什么也不会有一番成就。

  因此,不管你是什么人,都要关心大局,关心更多人的福祉,这在大乘佛教中叫菩提心;从世间的角度讲,它在工作中、生活中也不可缺少。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点。

  二、藏传佛教对心灵哲学的贡献

  第二点,则是关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中,有浩如烟海的理论体系、修行经验,这些十分完整、代代相传,无法用三言两语一一描述。重要的是,藏传佛教关于心灵哲学方面,有极其圆满的传承,对此研究哲学的人务必要了解。

  了解的方法,最好是通过藏传佛教的因明推理。假如你研究过《释量论》、《量理宝藏论》、《集量论》,那么依靠因明里的推断方式,不管研究哪个领域的学问,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过去我在读师范时,也像你们一样喜欢心理学,除了老师讲的以外,自己一有空就去新华书店买很多书。在看的过程中,我心里始终存有迷惑,怎么样也不能解开。直至遇到了藏传佛教,学了唯识、中观的一些理论,内心才豁然明了,缠缚自己多年的疑惑一扫而空。此时我发现,佛教中剖析心理的理论非常严谨,并且无懈可击,尤其是结合因明来学习时,任何语言都无法驳倒它。最后,自己如枯木逢甘霖般,内心极为满足,从此,通过修行的体验、理论的研究,对佛教的信心与日俱增。所以,建议大家也不妨试试。

  刚才我看到高老师和你们翻译的《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导论》,非常开心。这不是假装的,确实是心里话。为什么呢?因为人不能只为了钱财、地位而活着。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很好,但我觉得,难得的人身要用在追求真理方面,有生之年若致力于此,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以前我随上师如意宝去很多国家时,并不羡慕那里的建筑,也不羡慕国外的享受,而是看到哪个书店有好书,我就特别欢喜;哪个知识分子求知若渴,我就很佩服。这不是一时的冲动,到现在我仍是如此,相信自己在一生中,对求学都会有一种好感。所以,当我得知你们这里的很多学子也追求真理,这方面我们有共同的目标,真的很高兴。

  我们藏传佛教的各大教派——格鲁、宁玛、萨迦、噶举、觉囊,历史都特别悠久,每个传承有非常完整的闻思修体系。尤为值得赞叹的,是它的系统学习。这一点,你们有时间应该了解一下。我曾去过很多大学,但发现大学里的闻思方法,跟藏地佛学院完全不同。在藏地,很多人求学非常精进,一般晚上睡的时间很短,生活再艰苦也无所谓,只要能够得到真理,自己愿意克服一切困难,通过这样的磨练,最后成果也非常喜人。而如今有些大学生,求学的条件太好了,周围有很多散乱的因,自己时常会被诱惑,潜藏的智慧很难得以开发。因此,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要尽量避免乱七八糟、蛊惑人心的一些事物,否则,自己很容易玩物丧志,无法真正专注于学业。

  我看你们很多人都在搞翻译,翻译就需要心无旁骛,以保证它的精确度,否则会闹出很多笑话。前段时间,有个比较出名的人,把我的一些大学演讲翻译成藏语。据说他翻译过很多书,他把译稿让我看一遍,结果我发现,他把“石女的儿子”译成了“石头女儿的儿子”。其实,石女指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她不可能有儿子,所以佛教的推理中常用这个比喻,形容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翻译成“石头女儿的儿子”的话,石头女儿也不可能有儿子,意义上倒说得过去,但却与原意相差甚远。因此,当时我看了以后,自己在家里笑半天。这种现象,以前梵语译成藏语时也非常多,故翻译时需要尽量符合原意,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们翻译的这些资料,如今人们虽不一定很重视,但也许在下一个时代,对人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就像一些历史人物,不管他的翻译还是作品,在生前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周围不少人因为嫉妒,故意给他泼冷水,甚至视而不见。但慢慢地,由于他的发心很纯洁,作品迟早会对社会有利。即使没有利,也绝对不会有损害。

  当今时代,一心一意钻研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喜欢引用的诗词,基本都源于唐朝、宋朝,现在的诗词则如凤毛麟角。也可能是物质太丰富了,以至于人心纷纷外散,根本无法专注于文学、知识和真理。佛教中也经常说,凡夫人的心被外境所摄时,自己就开始管不住自己了。

  三、堪布本人对当前教育的忧心

  等一会儿,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但你们在问我的同时,其实我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古人也强调德才兼备,“德”在先而“才”在后,有了“德”才谈得上“才”。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总觉得现在学校只重视分数,只重视智慧、才华,而根本不重视人的心灵、行为,若将这方面彻底忽略,对这个时代是有利还是有弊?

  你们作为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今后在教育学生时,是会单单传授各种知识呢,还是会兼顾到学生的人格完善?

  我以前看过一个数据,说是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真正能用上的只有15%。那么剩下的85%,都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古代,孩子们从小就学《三字经》、《弟子规》,潜移默化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而如今小学生的课本里,尽是讲些动物的故事,学了这些以后,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其实,汉地很多古文化相当好。拿《弟子规》来说,我已将它译成了藏语,许多藏族孩子学后,觉得受益匪浅。包括现在青海省的很多学校,也在大力推广藏文的《弟子规》。本来,儒教文化中对童蒙教育有许多教言,但如今人们却将它舍弃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儿童歌曲,也是一群孩子边撒娇边唱“抱抱我,亲亲我”……这些对孩子心灵的健康、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能起到什么作用?

  要知道,孩子从小所学的知识,对他们一辈子有深远的影响。如果这时候他所背诵的、所接触的,跟孝顺父母、关爱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与现实生活也完全脱钩,那他们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德育到底从什么地方入手?不知道你们很多老师有什么看法?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我一个人这样啰啰唆唆的,感觉不一定很好,大家互相谈一谈,至少时间会过得快。(众笑)

  高新民教授归纳:

  上师非常辛苦,前天从色达出发,到成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因为那里现在没有飞机。之后先到浙江,昨天从浙江大学赶到武汉,今天下午还要前往广州的中山大学。上师真的是在忘我弘法,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计划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就两个小时,希望大家看好时间,10点半准时结束。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希望大家在发言时尽量放开,不要紧张。上师有无量心,哪怕你提昨天晚上那样的问题,也不会刺伤我们上师。当然,我想今天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大家一定要放开,大胆地提。

  上师到这里来,一方面是给我们弘法,另一方面也想听听不同的意见。因为佛教是真理,真理就不害怕批评。你的理解哪怕不符合佛教,也可以讲出来,通过辩论,我们就可以找到真理,所以希望大家放开。下面开始——

  (一) 问:您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有嗔恨心,想要清净它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寻找其本体,最后会发现它只是一种分别念的假象。所以我想请问您:在藏传佛教中,是怎么观察嗔恨心的?

  答:观察嗔恨心的话,藏传佛教有些修心窍诀中,有特别好的教言:当你正在起嗔恨心时,当下观察它的来龙去脉,看它是从怨敌身上产生的,还是从我自己身上产生的?是从身体里面产生的,身体中间产生的,还是身体外面产生的?这样从里到外一一观察,根本找不到它的来源。此时你会深深感受到,嗔恨心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这一点,不需要其他的逻辑推理,稍微修行过的人,凭自己的观察就可以了知。到了最后,嗔恨心自然转成密宗所讲的五种智慧之一——大圆镜智。

  因此,当我们产生强烈的嗔恨心时,要么通过观察,要么直接安住,就会发现嗔恨心的本体了不可得,跟虚空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一种虚妄执著。若能证悟到它的本体,这种体会就像哑巴吃糖一样,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自己却心知肚明,这即是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

  所以,在对治嗔恨心方面,密宗有更为殊胜的窍诀,不管是谁修了,当下就能将烦恼转为智慧。有些学密宗的修行人,以前嗔恨心特别严重,修持这些窍诀之后,性格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也在这里。

  问:您在北大演讲时,说佛教传到汉地和藏地以后,经过2500多年的发展,藏传佛教更完整地保存了佛陀的清净思想。您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汉传佛教有一些思想流失了。您认为是哪些地方流失了?它跟藏传佛教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

  答:我也不是说汉传佛教有流失的地方,而是强调藏传佛教的不共特点,是什么呢?从佛陀时代一直到现在,传承保持得非常清净、非常完整。任何一部法在传讲时,法师必须先得过它的言传。比如说,《菩提道次第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前行》的作者是华智仁波切,若想讲这两部法,首先要得过它一代代传下来的传承。包括佛陀的《大藏经》,其传承在藏地也一直没有断过。有了这种传承的话,后代弟子在传授教义时,除非是特殊情况,一般不容易歪曲上师的意趣。依靠这种方式,佛陀的一些仪式和传承,即使过了2500多年,在藏地也仍然代代相承、完好无损。对此西方欧美等国都极为赞叹。

  另外,藏地《大藏经》的翻译也特别严谨。从历史上看,国王赤松德赞时代的译场,译师就有三百多位,他们的智慧非常卓越,不管是文笔,还是对佛经内容的了解,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我曾对比过藏汉文的《亲友书》、《阿弥陀经》,结果发现藏地的翻译风格,确实更为严谨。

  尤其在《大藏经》方面,藏地还有个殊胜特点——它全部都是白话文,非常便于理解。如今的21世纪,汉地人大多看不懂古文,加上生活节奏那么快,很多人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研读《大藏经》。有些人即使有这个兴趣,啃了半天古文以后,实在搞不懂也就放弃了。最后不要说全部经典,就算只有一部,因为文字太艰涩,有时候也不想看。而藏族人拜读《大藏经》的话,则不会有这种苦恼。

  所以,从方方面面看,藏传佛教确实有不共的特点。正因为如此,现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对藏传佛教情有独钟,这也不是盲目的选择。

  (二) 问: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出生和成长在天主教家庭,作为基督徒,也相信未来世界的存在。但我觉得那是上帝的启示,相信即可。昨天听了大师演讲,讲到坚信有前世来生,那么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如此相信这些在世俗世界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虔诚地相信?

  答:相信自己有前世后世,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就相信,那是一种迷信,对我们来讲并不值得希求;但如果它是真理,我们却忽略了,那也是不科学的,绝非治学的态度。

  若想知道前世后世是否存在,佛教中有非常丰富的教理,但这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讲完的。关于这方面,藏地一般会学印度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成量品》,其中用了许多推理来印证前世后世的存在。因为对于前世后世,我们眼睛看不到,心也涉及不到,这就需要依靠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或推理这两种方法来成立。

  一、依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怎么成立呢?首先要建立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他四十多年中所传的法,与真理完全相符,至今没有一个能被推翻。既然他百分之百不说谎话,那么他所说的,就可以成为前世后世存在的依据,这是一种论证方法。

  二、通过推理怎么成立呢?我们的这一刻心识,由前面的心识产生,不需要观待其他任何因[1]……它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推理。通过这种推理,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前世后世的确存在。

  当然,无论是基督教、佛教,都承认前世后世存在,这一点是共同的。像信奉基督的伽利略、牛顿,也都承认有来世,并害怕堕地狱,渴望升天堂。既然他们都承认这一点,基督教应该也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否则,这些科学家不可能盲目地相信。

  问:关于做好事去帮助别人,作为基督徒,有时候我觉得不是真心的,可能出于一些功利目的,比如想升天堂,不下地狱。但听高老师讲过,当我们去帮助别人时,内心会非常愉悦,感觉很幸福。我觉得第二种要更纯粹一些。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在平时生活中更纯粹地行善?如何生活出自己的信仰?

  最后,我想说一句:听大师讲话,心里很平静,非常喜欢大师,谢谢!

  答:在大乘佛教中,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人认为自己成佛最重要,但这并不究竟,只有把帮助他众放在第一,才是菩提心的真实体现。

  如今基督教在各个地方做很多慈善,有些可能是怀着功利心,但有些也是真正怜悯众生,就像特雷萨修女。所以,不管是哪个宗教,我们都应和睦相处、互相理解。利他的思想精髓,不论在哪个人的身上体现,我们都值得学习;不论在哪个宗教中出现,我们都值得接受。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比如忙碌了一天后,觉得特别累,但若能帮助一些人,再累也心甘情愿、非常开心。但如果累了一天,只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谈不上是什么佛教徒了,更谈不上是大乘佛教徒。天天都为了自己的话,实在太惭愧了,跟牦牛没有什么差别——牦牛为了养活自己,天天到处找草觅水也很累的。

  因此,不管你信什么样的宗教,希求的都应该是利益他众,这一点很关键!

  (三) 问:我是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西方有个哲学家叫皮浪,他主张怀疑主义,就是不发表任何意见,保持心灵的平静。我的问题是: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当代的研究生、博士生,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

  答:有时候保持沉默,对很多事情不发表看法,也是一种境界。佛教中尤其是修禅宗、密法的人,达到一定的境界时,会觉得世间万事万物虚妄不实——用佛教的话来讲,胜义谛中,一切都无可言说;世俗谛中,虽有如幻如梦的显现,但这些都没有实质,此时发表很多意见也没有太大意义。因此,西方哲学的个别思想,可能也有一些密意所在。

  你们作为研究生、博士生,今后在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时,若想保持沉默,其实需要一种锻炼。听说你们这里经常举办夏令营,对禅修有一些感悟。在密宗中,也有舍弃杂念、保持心灵平静的殊胜窍诀。比如前段时间,我就给学院内部的知识分子讲了《禅定休息》,通过修持一些禅定,让心完全可以得到休息。

  你们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成天忙忙碌碌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所以用七天或十四天的时间,到特别寂静的山里禅修,重新感受内心的宁静,这是很有必要的。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心有极大关系。如果常修禅定,早上起来或晚上睡觉时心态平和,这对健康很有好处。

  尤其是你们将来步入社会后,会面临很多压力、很多痛苦,假如随着这些而转,就算你再有钱、再有地位,一辈子也是很苦的。但如果你有了禅定的功夫,那不管外境发生了什么,自己也会心平气和、坦然面对。

  所以,你们作为知识分子,若能养成这样的习惯,生活中处处融入禅修,对自己的人生,乃至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会有很大帮助。

  问:不管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包括自由、民主、平等的近代文化也是如此。中国本土的文化似乎渗透力不强,并没有引导整个世界的方向,请问大师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答:中国的文化,在国外并非那么不受欢迎。比如孔孟思想的儒教文化,在韩国、新加坡、加拿大,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并且学以致用。但这些在中国,现在反而没什么市场了。

  就像印度的佛教,当年传入各国之后,印度本土的佛教却销声匿迹了。1990我去印度时,看到那里的大多数寺院,都是50年代去印度的藏地大德修建的,佛教也是依靠他们的力量,才得以重新发扬光大。

  同样,中国也喜欢接受外来的思想,可自己的优良传统却往往弃之不顾。因为过去的“批林批孔”,把儒教思想的根都挖断了,像我刚才讲的《弟子规》,如今在汉地很多学校并没有得到重视。与之相反的是,在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这些文化却如日中天,备受推崇。

  当然,我也不是说不能接受外来文化,毕竟每个众生的因缘、根基各不相同。但在接受时,不应该把自己原有的一概不留、统统舍弃!

  (四) 问:汪德新教授问:非常感谢堪布上师,把我带入人生的正确道路。我想请问一下:一个人若能念满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100万遍藏文阿弥陀佛名号或600万遍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我大部分都是在走路、坐车或上网编辑文章时念的,这样能不能符合要求?还是非要在打坐的情况下念?

  答:我们平时坐车、走路时,念金刚萨埵、念阿弥陀佛虽然不一定非常专注,但从量上完成也很重要。为了补缺,数量圆满后最好多念一些。藏地就有这样的传统:念咒时心若不是很专注,为了补这个缺口,事后要再多念几万遍。

  问:我知道堪布上师对量子力学很感兴趣。前几年我出了一本《量子力学》,最近正在菩提小组听堪布讲中观,自己就有一个想法:想把中观学完以后,在《量子力学》的后面,加一节“量子力学与佛教的关系”。不知道由我这个初学者写如不如法?假如我真的写出来了,不知堪布有没有时间给我审定一下,把错的地方改过来?

  答:汪老师从事教育事业,听说已有四十多年了,始终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让人非常羡慕。前不久,我们县城开教育大会,全县教过三十五年书的老师,只有一位。所以,像您这样的教学经验,真的相当难得。若能将您所教的量子力学与中观思想结合起来,造这样的论典非常有必要。

  量子力学方面,虽然我不专业,但还是很有兴趣,也看了不少书,这些书的观点跟中观剖析微尘的道理非常相合。您若能写一些这方面的书,我不敢说全部看得特别细致,但肯定会潜心拜读。

  我一直非常赞叹科学工作者,我们彼此若能互相配合,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些对人类有利的事情,应该可以利益后世的一些有缘人。这也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五)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灵认知与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心灵哲学是分析哲学的一支,用的方法主要是分析。这种方法在佛教看来,应该是一种分别的智慧,而我曾听说佛教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请问,这两种智慧在您看来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其实我们佛教徒在修行时,有分别、无分别两种状态。比如坐禅时先要观察,看我的心到底存不存在?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状,安住在哪里?……一直用分别念进行分析,这叫做观察修。通过这种方法,让心慢慢寂静下来,就像个孩子睡着了一样,最后达到无分别的状态,这叫做安住修。当然,这种状态,跟真正的睡觉完全不同。

  我们在希求任何真理时,用分别心进行判断是有必要的,否则,一开始就直接安住于无分别中,这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什么都不分别,好的也不想、坏的也不想,那跟鼾睡有何差别呢?真假难分。

  因此,在修行的时候,最好先观察修,再安住修。你现在希求真理的心,虽然是分别心,但这种分别心很需要,只有到了最高的境界时,才可以把它舍弃。就像过河时必须借助船只,但上了岸之后,就不用一直背着它了。

  问:《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听过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把“即是”看成一个系词,意为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一种把“即”和“是”分开,“即”是动词,指离不开、跟随的意思,“是”则看成一个代词,意思是色离不开空,空离不开色。请教上师,您怎么看待这句话?

  答:“即是”,在藏文中,意思是“就是”。为什么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呢?因为色法的本体若真正去观察,除了空性以外别无其他;而空性的妙用,又可以显现出一切色法。

  我们现在看到的任何一个色法,其本体就像水中的月亮,没有什么实质可言。水中的月亮,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空性之中又可以显现,对它而言,有和无只不过是名词不同。修行到了最高境界时,现即是空,空即是现,这两者是无二无别的。并非它们以前是分开的,当你认识时才融入一体,它们本来就是如此,只不过我们众生被无明所蔽,不知道万法的本来面目。

  观察自己的心也是这样:心正在显现时,它的本体是空性,因为本体是空性,才可以产生各种念头,否则就绝不可能产生。这涉及到中观或般若比较深的领域,只有通过修证,才能完全了知其甚深内涵。

  (六) 问:一般人接触宗教有两种途径:一是先信仰、后理解;二是先理解、后信仰。对我个人来讲,从小接触过佛教的一些典籍,比如说《西游记》,还有河南嵩山少林等,对佛教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对它产生兴趣。请问,这两种途径您怎么看待?

  答:我觉得这两种途径都正确。有些经论中也说,入道的话,有些人是从智慧入手,有些人是从信心起步。

  以信心入门的人,刚开始可能带有迷信的成分,但慢慢深入佛教的教义后,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找到正确的方向。还有一种是,最初通过各种途径先了解佛教,然后再步入佛门。这两种都是可行的。

  当然,假如你的信心不到位,或者智慧不到位,也会有颠倒执著的现象出现。

  问:我作为一名河南人,嵩山少林对我们河南、甚至对中国来讲,都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前几年,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把少林寺推向商业化,引起社会各界纷纷扬扬的讨论,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少林寺的情况,不管在网上也好、新闻中也罢,各界人士常有不少议论。以前很多人通过《少林寺》和《西游记》认识了佛教,这种途径虽然可以,但把佛教看成是一种神话,或者打打杀杀,则会带来特别不好的影响。

  尤其是佛教方面的电影情节,大多是不太懂佛教的人,凭分别念杜撰出来的。我也遇到过很多出名的编导和导演,见了他们以后,我说你们拍佛教方面的电影,一方面可能有些功德,但另一方面,也毁坏了很多人的善根。为什么呢?因为许多影视剧中的出家,都是走投无路、万念俱灰下的无奈选择,以至于如今人们一见到出家人,就觉得他可能受过刺激,所以躲在寺院里消极避世。中国人普遍都这样认为,但西方人并没有这种概念,因为媒体没有这样渲染过。所以,现在很多人对佛教的误解,基本上都来自影视。

  至于你提到的少林寺佛教商业化:其实对我们佛教来说,像太虚大师那样真正弘扬“人间佛教”,这很有必要。但如果“人间佛教”太世俗化,佛教原有的教义和理论一点也不存在,最后彻底变成了商业行为。那这是商业,不是佛教。

  比如说,一炷香要卖几千、几万块钱,类似的许多“发明”,对众生有利还是无利很难说,可能需要大家用智慧去观察。

  总的来讲,弘扬佛法的话,一定要维护信众的信心。作为佛教徒,在经济方面参与很多,并不是特别需要。现在信众最需要的,就是佛法的智慧。不少人对佛教有信心,也想懂得一点,可是找不到门路,没有真正善知识的引导,这是相当遗憾的。

  至于信心,很多人应该不缺。我们也可以看到,每当逢年过节,寺院里都是人山人海。然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求平安的,求真理、求来世解脱的寥寥无几。所以,现在需要的是真正的佛教。有些商业化的行为,也许对弘法利生有意义,也许并没有多大意义。

  我个人而言,不愿意对别人随便评价。即使看到某个人行为不好,没有特殊原因的话,也不会说什么。因为佛陀曾讲过:“除了我以外,一般人很难知道众生的心。”不过从整个佛教的层面来讲,若是太商业化、太世间化,可能会招致各种非议。

  如今,我一再强调佛教最需要大悲和智慧,这二者是佛教的思想精髓,在任何一个地方弘扬,我都非常随喜。至于其他有些行为和仪式,如果对众生有利,我们非常赞叹;若对众生没有利益,反而还会损害他们的善根,那就值得观察了。

  (七) 问:我是哲学系的博士生。小乘佛教讲,不要伤害别人;大乘佛教讲,不要伤害别人的同时,还要帮助别人。我看到学校里有些理工科的老师,有时候搞一些项目,回报率特别高,甚至上百万。他们拿到钱之后,就去全国各地买房子、买商铺。我常劝他们学学佛,买这么多房子,又不能活几辈子,最好拿一部分钱救济别人、去做慈善。他们说不伤害别人就行了,拿钱去做慈善,别人也不一定领情。那么,我该如何去点化他们?

  答:很多人有钱不愿意做慈善,不一定是小乘修得非常好,也许只是一个借口。小乘的任何一部经典,无论《毗奈耶经》还是《阿含经》,都提倡不能伤害别人,同时自己也要过清贫寡欲的生活,尽量断除对五欲的贪执。

  现在很多人比较盲目,有了足够的钱财,就在各地买房子,却不知道贪欲是永无止境的,即使你买了一栋房子,也不会因此感到满足,肯定还希望买更多的房子。在中国各个城市里买完了,还想去加拿大、美国继续买……

  那天我遇到一位剑桥大学的老师,她说英国就有个人,身家几亿美元,没有子女,一生的爱好就是到处买房子。光是房子的物管费,每年就要几百万,但她还在不断地买。这位老师有时候在旁边看,觉得她非常可怜,但也没办法说服。所以,世间上的有些人,你可以通过讲道理说服,但有些人 讲了也没用,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选择非常正确。

  问:请问,导致无明的因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行。

  答:我昨天也稍微提了,无明其实就像天上的云,最初是忽然产生的,产生它的因则是愚痴。这种愚痴,是我们多生累劫一直迷惑的根本因,但它在如来藏的本体上是没有的。就像对虚空而言,云并不是它真实的本体。

  有些密宗续部中,还将无明比喻成铁锈——铁锈不是铁的本体,只是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突然产生的,但并没有铁那样坚硬的本质。同样,无明跟如来藏的关系也是如此。

  问: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的修行者,有没有这个标准呢?

  答:修行境界是有不同层次的,比如说,禅宗有禅宗的很多境界,修菩提心有菩提心的很多境界。我们所修的每个法,都有不同的标准,就像大学生有大学生的标准,中学生有中学生的标准一样。所以,“修行”是一个非常广大的词,每种修行的境界不同,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

  (八) 问:我是华中师大哲学系的学生,刚才听了您前面的问答,觉得受到很多启发。包括您在昨晚的讲座中也说了,希望我们当代学生能先从佛教的基本理论出发,去完善自己的信仰。

  我只有一个问题,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辈子好事难。”我们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教诲,自然会去做善事,或者追求一种信仰。但我们走入社会面临实际利益时,则很难保持和坚定自己的信仰,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答:你的问题很好!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若遇到好老师,刚毕业时心态会很平静,心也很纯洁、很有理想,觉得一定要为社会、国家做贡献。可是到了社会上不到两三年,原来的志气就荡然无存了,因为一些事物的诱惑性太强,自己也不得不同流合污。就像佛教《大智度论》中的一个比喻[2]:一盆热水倒在寒冬中的冰池中,一开始会融化少许冰,但最后自己也会慢慢变成冰。所以,很多大学生提前要有个心理准备,看自己能不能一辈子都坚持做善事,一辈子都保持自己的善心?

  若想保持这种心态,长期串习是很重要的。而且你还要明白,做慈善、做好事不能只停在理论上,而应从内心中明白它的重要性,进而生起一种决心:“虽然社会上这么乱,但我还是要过清净的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实际上,如今这样的人也非常多。像高老师写了那么多书,从事这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真的非常神圣。我并不是看到一个人就赞叹,而是觉得他为了培养学生,一直留守在老师的岗位上,确实非常伟大。否则,现在不少老师稍微有点能力,就马上买房、办企业,在外面搞各种活动,自己的心根本不在教学上了。

  所以,我很希望你们在学校时,要经常发这种决心:“我进入社会之后,宁可事业上、钱财上不是很成功,也要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话,心的力量非常强大,对你的很多行为会有一种约束。

  (九) 问:我是政法学院的研究生,您这两天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善的知识,我们都受益匪浅。我有一个问题:有些人做慈善,是出于沽名钓誉的动机,但即便如此,也仍然帮助了很多人,得到一些善的结果。而有些人动机是善的,却往往好心办坏事。所以,对于善的评价标准,动机和结果哪个更重要呢?

  答:动机和结果比起来,善的动机更重要。佛教中也讲:“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意思是说,心善的话,前途光明;心恶的话,前途黑暗。还有《功德藏》中云:“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善恶的差别,唯以内心的动机来区分,不以外在的行为来辨别。

  现在有些人做慈善,是为了推广自己宗教的价值观,或者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带有各种动机的话,这只是形象善,心并不是善。若是心善的话,即使你做的事不是很圆满成功,佛经中说,这也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所以,善和恶的标准,关键是以心来衡量。假如你的心没有自私自利,完全是想利益众生,这是最好的一种善。

  尤其有些人在做慈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别人不理解。我在“国际慈善论坛”上也讲过,如今慈善还没有完善立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不信任你,觉得你可能抱有目的、有其他想法,这些都情有可原。但只要你动机是好的,纯粹是想利益别人,就不要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也没有必要瞻前顾后。

  要知道,没有慈善的话,很多孩子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若能将众人的力量聚合起来,哪怕资助一个孩子读书、哪怕挽救一个病人的生命,这也非常有意义。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都需要一种爱的力量。对你自己来讲,这也会让生命变得非常充实。

  (十) 问:非常有幸昨天跟您聊一会儿天,这两天倾听您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贤愚经》中提到无常四边:“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请问,此偈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答:这些道理特别重要。表面上看来这个偈颂很简单,但实际上,学校里的师生若能通达其中奥义,在人生中遇到痛苦时,就有面对的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经常会有人自杀,自杀的原因若追究起来,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种:一、不懂聚际必散,尤其在感情上缘分尽了,今天两人在一起,明天却分手了,自己就实在接受不了;二、不懂高际必堕,原来高高在上的地位一旦失去,便丧失了活下去的意义;三、不懂生际必死,自己最亲近的人若死了,或者自己得了绝症,拿到病危通知时,完全没有勇气面对;四、不懂积际必尽,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若是某一天突然没有了,自己就开始痛不欲生。以上这林林总总的痛苦,若能明白无常四边的道理,就会全部迎刃而解。

  曾经有一次,我的小学里有三十多个学生毕业,因为就要离开母校了,他们一个个泣不成声、恋恋不舍。于是我专门讲了一个教言,告诉他们高际必堕、生际必死、聚际必散、积际必尽,这无常四边务必要好好记住。如果懂了这个道理,面对生活、面对世间时,就能做到一切随缘,不会特别强求。否则,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事与愿违时,往往痛苦不已,甚至可能选择自杀,做出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无常四边的这个道理,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有比较广的剖析。大家若想深入了解,有空不妨一阅,这对你的人生乃至修行都会有利。

  (十一) 问:我是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我有个问题是:证悟空性之后,是不是就不受因果业报了?《大宝积经》中记载,佛陀示现食三个月马麦的果报,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证悟空性以后,一般是不受因果业报。而《大宝积经》中讲的佛陀受报,例如佛因地时造了什么恶业,如今身体上感受什么痛苦,这些都是一种显现。在佛教中,佛经也有了义、不了义之分。

  其实,在证达最高的空性境界时,不可能像凡夫人一样受因果报应。佛陀之所以这么做、这么说,是为了示现因果的重要性,让众生觉得:“纵然是佛陀,尚且还要感受业果,更何况是我们凡夫人了?”以此会更加谨慎地取舍善恶。所以,佛陀这样做虽不了义,但却有利益众生的目的。

  打个比方说,就像一个老师,为了将学生引入正道,自己明明没有某方面的意乐,却要随顺他们,说些不切合实际的语言,然后再因势利导,让他们懂得是非取舍。佛陀示现受报也是如此,尽管是不了义的,但这不叫妄语,而是一种善巧方便,因为这对众生是有意义的。

  (十二)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因果观点在佛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么假设一个人前世造了杀业,今生必然有个实施者对他报复。如果这个实施者不进行报复,因果必然性就好像断裂了;如果他报复了,这人又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地藏王菩萨发了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好像永远也实现不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呢?

  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理念我在读师范时就非常接受。当时有位老师的思想跟我冲突,天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打压我,我有时候故意跟他辩论,他讲不清楚的话,就开始严厉批评我……后来我们俩也和好了,我出家以后,他也能理解。如今我们遇到了,彼此还是很客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实际上是因果很深的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一个人前世杀生、后世受报,完全是自作自受,并非由上帝或造物主在操纵一切。它也是一种自然规律,比如你播下了毒药的种子,果实一定是毒药;你若种的是甘蔗,得的果也一定是甘蔗。同样,造恶会招致痛苦,行善会获得快乐,这也都是一种必然规律。

  当然,因果报应的体现,并不是造了“因”,马上就会成熟“果”。佛经中也说,造业受果有三种情况:顺现法受业是此生造业,此生成熟;顺次生受业是此生造业,下一世成熟;顺后受业是此生造业,第三世之后成熟。因此,有些业你造了以后,可能需要很多劫才会成熟。

  这种因果循环的细微之处,唯有佛的智慧才能彻知,声闻阿罗汉都无法了知其来龙去脉,所以是非常甚深的。但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很多人今生中的苦乐,也可以推知这跟他们前世有关。与哲学的推理结合起来,完全可以论证这一点。

  那么,假如众生一直造恶的话,地藏菩萨的大愿会不会不能实现呢?没有这个过失。虽然地藏菩萨发了宏大的誓愿,但并不是要等地狱全部空了,他才有机会成佛,这个大愿主要是体现了他的精神非常崇高。比如,一个老师说:“没有教完所有学生之前,我不会离开。”但实际上,学生的数量会不断增多,直到这个老师去世,学生也不可能教得完,但以此却可以看出他特别远大的志向。

  佛教中不管是文殊菩萨的发心、地藏菩萨的发心,都是要先度尽众生,自己再成佛。这说明他们发心力量很强大,但并不是说,众生度不尽的话,他们永远也成不了佛;或者,哪一天众生真的度尽了,这些菩萨就无事可做了,全部下岗了,不会有这个过失。反而,因为他们的愿力极为宏大,会比一般菩萨更快成佛。

  (十三) 问:我是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我们常说修心时要把心空掉,从多念到少念、到一念、到无念。但我们有爱心、有善心,这也是一种念头。如果是无念的话,那么得道成佛之人岂不是没有善心和爱心了吗?

  答:成佛的时候,虽然没有分别念的爱心,但无分别的大爱是有的,无分别中流露出来的悲心,也是有的。

  修心从多念到少念、到一念、到无念,这是禅宗的一种次第修法。心慢慢这样静下来,是有必要的,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爱心、有慈心、有悲心,这二者并不相违。比如说,我坐禅的时候,住于无念的状态中,但在出定之后,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此时,有了入定境界的帮助,做善事的力量会更加增上。

  爱心、善心尽管是分别念,但我刚才也讲了,它就像是过河的船只,在修道过程中不能放弃。禅宗虽然说所有的念头都一样,恶念、善念都要舍弃,但这是最高的境界。我们还没有达到之前,一定要断除恶念、增长善念。在此过程中,就要分出定和入定,出定时多做善事,入定时什么都不执著,这两个是不矛盾的。

  关于佛陀无分别的大爱,《入中论》专门有一个比喻,说陶师在做陶器时,刚开始要费很大力气摇转机轮,到了最后,力足之时,不需摇动,机轮也会自然旋转。同样,佛陀在因地时,一直串习、稳固自己的慈悲心,成佛之后,虽安住于无念的境界中,但利乐有情的大悲仍会自然而然无勤产生,佛陀虽然没有念头,但利益众生的事业仍不断地任运出现。

  (十四) 问:我是哲学系的研究生,我的问题可能比较挑战同学们的底线,希望大家能够宽容一些。

  回顾各个宗教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各个宗教都讲求皈依,比如基督教有十字军的东征,伊斯兰教也有西征,甚至通过税收政策的优惠来吸引教徒。那么对佛教来说,更强调的是让大家自然皈依,还是需要一种引导式的皈依?

  答:佛教中的皈依或出家,并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出于个人自愿。我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如果有人提出想出家,我都会劝他先好好考虑,出家是比较大的事情,不能一时冲动,而要慢慢观察;如果有人想要皈依,我也会让他想一想因为什么而皈依,倘若发心正确,则可以进行皈依。

  不过,对于不信佛教的人,我们也不是完全置之不理,因为现在很多人需要一种信仰。但这并不是跟基督教等抢信徒、争市场,而是觉得一个人没有信仰的话,尤其像中国这么多的人,心灵会很空虚。像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95%以上的人都信仰基督教、佛教或其他宗教,这样的人生非常充实。

  我个人来讲,还是希望大家有一种信仰。否则,一个人道德也没有,信仰也没有,活在世上会很盲目。尤其是人到了晚年时,没有归宿感、没有安全感,自己的未来会一片茫然。因此,从对别人负责任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很多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只有这样,人生才是有意义、有方向的。

  问:您今天和昨天讲了很多佛教理论,但作为像我这样既无慧根、又无悟性的凡夫俗子,这些理论确实比较高深。而且对于这些理论,我们的体验也非常有限。所以我想问一下,我们到底对体验的分享更重要,还是对理论的弘扬更重要?

  答:佛教非常博大精深,既需要理论的学习,也离不开实践的修行。否则,光是理论上特别精通,一点也不去实践的话,就像个别研究宗教的专家,口头上讲得头头是道,却连“人身无常”的道理从来也没思维过,这就是所谓的“法油子”。反之,假如对佛教的理论一窍不通,却成天呆在寺院里闭关专修,连最简单的佛理也不懂,这叫盲修瞎炼,没有多大意义。

  所以,在我们藏传佛教中,一直强调闻、思、修,这几个是缺一不可的。

  (十五) 问:我是拉萨地区当雄县的。我们藏族人在磕长头时,会念很多不同的经,请问念哪个比较好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以前我在家里时,大人说每个人的肩膀上有两个算术师,一个记你做的善事,一个记你做的恶事。佛经中也说,每个人的右臂上有魄拉(男神),左臂上有摩拉(女神),分别记录你造的善恶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多做善事、断除恶事?

  答:首先,很高兴看到我们藏族孩子在华师读书,昨天也见到很多老师对他们非常关心,我由衷地感谢。对我而言,虽然是一个藏族人,但多年来对汉地的佛教徒也特别关心,所以,我们彼此间应该用爱心来连接。

  作为藏族孩子,昨天也有人说,自己的语言、很多传统都淡忘了。这一点,我想跟藏族大学生再次强调:不论你到哪个民族、哪个地方去学习,自己的传统、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能丢。以前我看到有些藏族大学生,从内地回到藏地之后,基本上不会说藏语了,行为上也看不到藏族的优良传统,这是非常遗憾的。

  如今,汉地那么多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藏地去求殊胜的藏传佛教和藏文化,而我们对本民族所拥有的东西,却统统弃如敝屣,反而去向汉地学,汉地又向西方学,最后自己全部被西化了,这样很不合理。所以作为藏族人,固有的传统不能忘!

  你看汉地的很多留学生,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去,尽管受到西方影响,但自己的传统并没有全部舍弃,他们回国后照样说汉语,而不是满口都讲英文。可我们藏族的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在汉地呆了几年后,藏语根本不会说了,这是相当遗憾的。所以,非常希望我们的藏族孩子,不管在汉地哪个高校读书,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信仰不能舍弃!

  同时,我也一并回答你刚才的问题:磕长头的时候,一般要念皈依、七支供,还有“贡秋森拉香擦洛,那摩曼自些儿耶,那摩思些儿耶,那摩额达玛些儿耶梭哈”——乔美仁波切说,持诵此咒的话,磕一个头有十万倍的功德。也有些人念皈依、阿弥陀佛等,任何一个名号都可以,这个没有特别的限定。

  还有,每个人肩膀上记录善恶的男神和女神,这在中阴法门中也有提过。其实汉地有些高僧大德,在游历阴间或地狱时,看到亡人有生前的善恶记录,与这个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若想趋善断恶,《前行》讲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从前,有位扎堪婆罗门经常观察自心,每当生起一个恶念,就放个黑石子;生起一个善念,就放个白石子。刚开始他的黑石子多,白石子少。后来他时时提醒自己,对治自己的恶心,最后全部变成白石子了。

  当然,对修行好的人来讲,可以做到这样,但我们不一定能够如此。不管怎么样,每个人身上的确有护法神,他关心你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对于这些传统观念,大家要值得尊重,同时,我们在取舍善恶时,要效仿古人的做法,经常提醒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逐渐趋入光明大道。

  高新民教授结语:

  美好的时光最容易过去,两个小时一下子就过了。今天上午的对话,我认为是一个高水平的对话,至少比昨天晚上好。“高”主要体现在上师实在是高,不愧为名师,能在世间、佛教界享有这么大的名望,与他的修证、与他扎实的学问,确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师既是名师,又是明师——“明”的意思是有智慧、有知识,佛教里也讲五明,上师不愧为这个称号。

  当然,上师高水平的表现,跟今天同学们提的问题也有关系。如果我们的问题非常浅显,像昨天晚上一样,那上师的水平再高也表现不出来。我们大学里经常说“教学相长”,有好的学生,就一定有好老师;没有好的学生,则不会有好老师。所以,要想华师的水平高,还得同学们自己学好,否则,你什么都不懂的话,华师怎么可能有高水平的老师?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上师的开示表示衷心的感谢!

  --------------------------------------------------------------------------------

  [1]此推理方法,详见《量理宝藏论》第九品之“心不观待他因故,依因前际无始成。因聚齐全无障碍,依因后际无终成。”

  [2]《大智度论》云:“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