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八册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八册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耽著凡夫非为所依”分略说、广说、摄义三个部分,昨天已讲完了略说,现在开始讲广说,也就是与凡夫愚者交往时,对他们没有利益,对我们也没有利益,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寅二(广说)分二:一、我于彼无利;二、彼于我无利。
卯一、我于彼无利: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
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
一瞬间成为最亲密的朋友,顷刻间又会反目成仇,甚至对行持善法等欢喜之处也生嗔恨心,如此凡夫愚者实在难以取悦。
世间凡愚没有什么智慧,行事也没有可靠的标准,经常随自己的心情反复无常。如果和他们交往,在很短时间内,也不需什么理由,成为密友非常容易。比如在同一个场合中听法,法师在上面讲,下面的人没兴趣听时,就开始窃窃私语,假如两人相谈甚欢,感觉不错,就相约下课后去一起吃饭。通过这么简单的交流,马上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
还有些人本来素不相识,但在火车上或路上打个招呼、微笑一下,就很快认识了,然后好得不得了,在一段时间内难分难舍,就像藏族的俗话说:“这两人关系特别好,似乎肠子都连在一起。”意思是说,他们到哪里都形影不离,吃饭、睡觉、做事,连上厕所也一块去,好像肠子连在了一起。凡夫的确有这种习气毛病,但这并不是智者的做法。
那么,他们会不会永远好下去呢?也不一定。凡夫的性格反复无常,没有什么定准,可能因为说话不注意,行为上发生一些争执,马上就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很多人的关系破裂非常简单,要么是说了你家的过失,要么是说了你的过失,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大家的关系就不像以前了。甚至在路上见面也不愿理,本来你沿着这条路走,一看到关系不太好的人站在那边,马上就返身回去了。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宝髻国王时,也曾感慨地叹到:“因增上贪欲的缘故,最亲密的朋友瞬间就变为仇敌。”现在有些世间男女,最初发下山盟海誓,要生生世世都不分离。(本来他们是唯物主义者,不承认有前世后世,但发誓时却已经承认了。)然而没过几天,两人就开始闹翻了,口不择言地刺伤对方,彼此都极为痛苦。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英雄叛国记》中写道:“啊,变化无常的世事/刚才还是誓同生死的朋友,两个人的腔子里好像只有一个心/睡眠饮食、工作和游戏都是彼此相共,亲爱得分不开来/一转瞬之间,为了些微的争执,就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藏族人也有句俗话说:“亲友无常夏日之彩虹,仇敌无常秋季之鲜花。”夏日的彩虹转瞬即逝,秋季的鲜花寿命短促,亲友和仇敌也是如此变化无常,今天还是如胶似漆,过一段时间就势同水火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亲怨无有任何实质。
而且,凡愚也不辨利害善恶,有些事情如上供下施、行持善法、闻思修行,对自他今生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本来应该欢喜奉行,可他们不但不高兴,反而生起嗔恨心。所以,接触他们、取悦他们有很大的困难。当然作为大乘修行人,也不能舍弃众生,将他们置之不顾、抛之脑后,但要明白的一点是,我们的行为在什么样的人群中可以展开,在什么样的场合中可以行持,务必要掌握这个分寸,否则,自己的道心很容易退失。
其实,凡夫之间的交往,理应值得观察。不说我们佛教,世间格言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道理。我经常认为,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印度的婆罗门仙人之道,在暂时的做人、行善方面,确实有可取之处,但在抉择来世和大乘精神方面,他们的教言没有任何意义。
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做人不能太狠了,也不能太亲了,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教言,我觉得有很甚深的意义,无论是金刚道友也好,居士之间也好,都不要太亲密了,如果吃饭走路都在一起,别人看了也不是特别顺眼,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关系也不会太长久。所以对任何人有嗔恨心或者特别密切,都不是非常如法。
其实,我们人有一个坏毛病,关系好的时候,觉得别人好得不得了;关系不好的时候,认为他坏得不得了。《论语》中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你喜欢他、爱他,就但愿他永远活着,不要离开你;讨厌他、恨他,又希望他马上死掉,既要他死又想他活,这都是烦恼所导致的。你本来是一个人,对境也是一个人,但他对你好的时候,希望他永远都不要死,长久活在这个世间;一瞬间关系闹翻了后,觉得他讨厌死了,巴不得他赶快死掉,这种反复易变的情绪,完全是来源于烦恼。古人所谓的烦恼,与大乘教义里的烦恼不一定相同,但他们也认为这是一种迷惑的现象,这种心态不太如法。
对此,在家人可能有深深的感受:两个人关系非常好时,经常祈祷对方“长久住世”,而关系不好时,用刀刺他的心脏也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见,世人的关系没有固定性,取悦他们非常困难。当然,凡愚的本性即是如此,也没有必要怪他们,就像火的本性是热的一样,凡愚本来就有很多毛病(昨天已讲过),有这样的行为也情有可原。
因此,大家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平和有度,不要过分亲密,也不要有严重矛盾。尤其是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在我们的眼中,所有众生都是父母,不应该有舍弃之感。但也要值得注意,倘若自己行为不如法,连世间人都不如,那修学大乘佛法更不要提了!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凡愚还有这方面的毛病:忠言相劝时,他不但会生嗔恨,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没有听从他的话,他便怒气冲冲,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有些人不辨是非黑白,即使自己的所想所作非常颠倒,也认为这些如理如法。若有人好心好意地进献忠言,劝他说:“你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诽谤因果、不承认前后世是极为低劣的邪见,你应当行持善法、供养三宝、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时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大发雷霆,并进一步劝别人也放弃善法。
尤其是当今时代,没有智慧的人常劝我们不要出家、不要做善事、不要听《入行论》等等,采用各种手段来制止我们的善行。有些道友出家以后,觉得亲人朋友对自己有恩德,为了报答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劝其行持善法,然而他们不但不听,反会把你痛斥一顿。曾经有一个道友,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对父母亲人比较执著,于是借钱回汉地想劝他们,结果不但不起作用,自己还被关在家里。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再也不敢回去了。
既然与凡愚交往有非常大的困难,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本论这一品的宗旨是,如果现在因缘没有成熟,尽量不要接近他们,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们同化。你原本是想度化他们,结果不但度不了他们,反而他们把你度了。怎么度的呢?让你成家、让你造业,逐渐你自己也无能为力,只有随顺他们,最后道心彻底退失。
有些居士也是这样,刚学佛的信心很强,但因为家人朋友一直反对,在随顺他们的路途中,自己也是倒下去了,永远站不起来了。这就是凡愚的威力和加持力。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周围的“恶势力”非常强,人毕竟受环境的影响,也受别人语言的影响,这是凡夫人共有的一个特点。
我们如果对他们没有言听计从,依然我行我素地做善事,他们就非常不高兴,觉得对他的语言漠不关心,便开始生嗔恨心,很可能毁谤三宝、摧毁佛像、做很多不如法的行为,以此恶业所感召,来世必定堕入恶趣。以前有两兄弟,父母早亡,留下许多遗产。哥哥少欲知足,常常供养三宝、布施穷人;弟弟却悭贪吝啬,不信佛法,并对哥哥上供下施的行为特别反感。有一次,哥哥劝他说:“守护财产,只不过是你想多享受而已,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利益,真正想对自己好的话,应该这样上供下施。”弟弟听后,心里不服气,含怒地离开了哥哥。
后来,哥哥专心求道而出家,日夜精进修禅,成就了阿罗汉果位。弟弟听到这个消息,不但不欢喜,反而发恶愿、生大嗔恨心,结果死后转生为牛。有一天,牛驮着沉重的货物爬山,累得气喘吁吁,但仍被主人使劲地鞭打。恰巧哥哥路过,知道牛是弟弟的转世,便以神通加持它忆起自己的前世。牛悲痛哀泣,后悔过去不听哥哥劝诫,以致今日堕落旁生。哥哥向主人把牛买下来放生,并为它进行皈依,牛死后转生到了善趣。
虽然他们是一家人,但一个好、一个坏,表演着不同的角色,最后好人有成就的机会,坏人却会堕落受苦。我们也是同样,小时候一家的兄弟姐妹,都背着小包包去上学,相续中的见解看似一致,但长大以后,有些人有缘分出家成道,(虽然我们出家人有时候也不精进,但跟在家人比起来,相续中还是种下了很多殊胜的善根。)有些人不但没有出家的机会,反而对别人修行造违缘,以此恶业而堕入恶趣。
因此,我们应当观察自己的行为,思维自己的处境,看自己到底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对周围的人应该如何面对?当然,讲《静虑品》的时候,大家不要误会作者的意图,认为不用度众生了,对任何人必须统统远离、不能接触。道友是增上信心和智慧的因缘,这些是可以接触的,但自己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跟他人接触时,道心好像越来越少,那应该暂时远离人群。
对初学者而言,世间凡愚是修行的大障,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凡夫人很难以亲近,对其宣说如法的教言,他们不但不相信,而且示现嗔恨的面容,这就是愚者的法相。”因此,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依教精进修行,千万不要随顺凡愚而堕入恶趣。
以上讲了与凡愚接触的过程中,我对他们没有什么利益,下一个颂词是说他们对我也没有利益。
卯二、彼于我无利: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对财富、智慧、才华等超胜自己者,产生嫉妒心;对势力、智慧等与己相当者,生起竞争攀比心;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就骄傲自满,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么会有利益呢?
凡夫人在不同场合中,遇到不同的对境时,可以表演不同的面相:看见领导时,显得非常调驯;看见下属时,装得很有威力;看见与自己相等的人,又表现出另一种姿态。其实我们平时说话也好,打电话也罢,对所有的众生应该用一种态度。我看见有些道友在走路时,遇到下面的人,就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走式;看见上面的人时,立刻换成卑躬屈膝;碰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行为就跟他比较相同了。打电话时也是如此,若是领导来电话,他就点头哈腰;下面的工人来电话,他便官腔十足。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对众生一视同仁,如此卑上亢下,实在不太应理。
凡夫人还有一种毛病是:受到他人赞叹时,根本不观察自己有没有这些功德,就全盘接受、洋洋自得;如果听到逆耳的忠言,别人好心指出他的过失,他也不分利害善恶,立即生起大嗔恚。交往这种凡夫,对自他有什么利益呢?
尤其是傲慢,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傲亦为衰。”纵然你非常高贵,才华也不错,但如果没有智慧,那是相当可怜的;倘若有了智慧,但相续中充满傲慢,也必将遭受各种衰损。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傲慢,傲慢的确会害了我们,有了傲慢之后,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功德,也不会认清自己的过失,给修行会带来很多违缘。
我们与世间凡愚相处,只会有害而无益,对信心、大悲心的增上没有任何帮助。《涅槃经》中说:印度最可怕的就是狂象,但是遇到狂象,最多不过毁坏一生一世,而亲近恶友,将摧毁我们生生世世的安乐。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观察自己接触的是什么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
当然,在大城市里面,尽是不信佛教、反对佛教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想燃起信心的明灯非常不容易。然而,也有许多在家居士很了不起,虽然没有出家或者到寂静地方的因缘,周围的环境也相当糟糕,但自己的道心始终像高山上的松树一样屹立不倒。这一点我非常随喜,如果我住在那种环境中,恐怕一两年就倒下去了。
总之,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些大乘教言,自己要学会观察。尤其是我们的大乘菩提心,万不可被任何违缘所毁,不然的话,那是一生中最遗憾的、最可惜的事情了!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
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凡愚者不但无法饶益我们,而且若与他们亲近交往,势必产生自赞毁他的过失,并喜好闲谈世间的无义之事。
世间上的凡夫人,大多没有殊胜的定解,除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外,对重大的来世之事、众生之事漠不关心。要知道,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诗人鲁迅也说:“在无穷的远方,有无数的人们,都跟我有关系。”若用大乘理念来解释,远方无数的“众生”,与我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当然,鲁迅说的是“人们”,我每次看到有些智者、学者将眼光仅放在人群上,始终有一种狭隘的感觉。发悲心的对境应该是“众生”,应该将所有的“人们”改为“众生”:为人民服务,改成为众生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改为我们是众生的公仆。假如只重视人而不重视众生,我总是有点看不惯,可能不仅是我,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佛教徒都会颇有同感,只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坏,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
与没有发菩提心、也不承认前后世的凡夫愚者交往,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不会得到任何功德,只会毁坏自己的道心。跟他们交往的时候,经常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吹嘘自己如何成功、如何赚钱、如何变成富翁,所谈论的话题全部是自赞毁他,直接或间接赞叹自己的功德、威力、文采、智慧,不断诋毁轻视别人,这是凡夫共同具足的特点。
世间上多数人对解脱、业因果、来世、空性等话题,没有任何兴趣,而一谈起战争、爱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暂时的利益,马上就兴致勃勃。有时候也看得出来,在大餐厅里许多人一起享用美餐时,如果留意他们的话题,就会发现人人都在讲赚钱、朋友、家人,除此以外,自己和他人百年以后的来世,根本没有考虑过,人类以前和以后的历史发展,很多人也是非常茫然,这就是世间的一种愚痴。
有些道友到了社会上以后,深深感到他们做的事情很无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否则很容易染上他们的毛病。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说:“邪行易染故需不交往。”凡夫人的邪行很容易染污我们,因而尽量不要去交往,应像古大德所讲的那样:“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自赞毁他、贪嗔的话题没有实在意义,不管是居士、出家人,凑在一起喝茶做事时,应该看看自己的话题是什么。凡夫人有个共同的毛病,关于闻思、悲心、智慧的话题,一提起来就默默不言,没有共同的语言,而谈起世间钱财、尤其是讲别人过失时,每个人都饶有兴趣,马上瞪大眼睛,积极发言:“真是这样吗?不过我也听说那人很坏……”
想要获得快乐的话,应该远离这些凡夫人。佛陀在经典中说:“恒时不见凡愚,乃为真实安乐。”这个教言非常殊胜,只有恒时不见那些凡愚,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当然,所谓“不见”,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教言,并不是说不度化他们,而是因缘不成熟时,不要经常跟这些人接触。有些道友回去以后,看到现在人的一些状况时,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觉得自己有出家修道的因缘非常殊胜,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
寅三、摄义: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
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应远凡愚。
综上所述,若与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没有帮助,我对他们也无法饶益,故而只有远离他们,默默发愿将来度化他们,现在最好不要跟他们同流合污。否则,不久的将来,自己的道心必将退失无疑。
基确巴格西说过:“依靠故乡,只会增长贪嗔之心,当以最快的速度动身离去,前往寂静之处;依靠亲友,只会让自己萌生忧恼,修行人一定要学会薄情寡爱。”这是非常甚深的教言,我们如果永远沉溺在轮回苦海中,自己就没有自由了,一切的修行也是付之东流。
所以,修行人首先要观察:什么样的环境适合自己,什么样的环境不适合自己。当然,在家人到寺院里去,终生与出家人共同生活,或者终生闭关,这样的机会不一定有,但即便在大城市里,也应该远离凡愚,这一点必须要做到。此处的凡愚,也即《宝云经》中所讲的九种邪知识:破戒者、邪见者、失威仪者、邪命者、乐愦闹者、懈怠者、乐生死者、违背菩萨行者、乐居家眷中者。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障碍,闻思修行、持戒清净也必定受损。因此,阿底峡尊者说:“纵然你得登地果位,也会受恶友的影响。”
我经常提醒有些人,不要接触不好好学佛的人,喜欢背书、喜欢学习佛法的人,若跟不爱闻思的人在一起,肯定会受影响的。包括外面的居士也是这样,精进闻思的人,接触某个人一两天之后,行为马上就变了。有些人不爱闻思,今天看见一个上师就依止,过两天开始诽谤,然后又换一个新的上师……整天这样跑来跑去,很多人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前一段时间,我给菩提学会的有些负责人也说过:“你们应想尽办法喜欢闻思,自己都不爱闻思的话,劝别人、组织别人是很困难的。能力不大不要紧,因为大家是共同学习,都有这个兴趣。我们也不缺几个人,如果他们有能力,通过其他方法学也可以。但是负责人一定要爱闻思,对佛法有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那恶友会经常引导你做不如法的事情。”
虽然我们度众生的誓言和发心永远不能退,但是作为一个初学者,应该懂得取舍身边的人和环境,如果对自己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有帮助,那依靠他们也可以,而若对你的智慧、信心、悲心有损害,就没必要再呆下去,一定要当即远离。以前上师如意宝在求学过程中,当时生活比较困难,为了得一些饮食到施主家里去念经,但后来觉得周围的环境不太合理,尤其是恶友的影响有点严重,就立即动身离开了那里。当然,他老人家只是在众生面前显现而已,以此来提醒我们凡夫人,应该选择自己的环境。
现在很多人对佛教不太了解,经常走极端,要么不度众生了,一个人坐在那里,对众生一点都不关心;要么过于勇敢了,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一味地冲锋陷阵,最后自己也变成敌人的人了。出家人也有这种情况,听说有些小寺院的住持太极端了,把大门一直关着,即使来人烧香拜佛,他也马上赶出去:“不要来我这个庙,我这个庙是闭关的,出去、出去!”而有些出家人又太过分了,明明知道处境很危险,却还非要度众生,最后自己也“牺牲”了。
因此,大家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文字上的理解不要堕入极端,行为上也要掌握分寸,这才是智者的选择。我说的有些话,是串习过一段时间高僧大德的教言后说出来的,不管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也许都会有一些价值,有价值的话就要用上。毕竟这样的讲经说法,什么时候结束也很难说,有机缘时给大家一些好心好意的忠言,你们若能接受,对自己应该会有利的。
当然,对今生来世有利的语言不愿接受,没有利益的话却很容易入耳,这就是我们凡夫人的一种特点。但凡夫人的过失要全部说的话,也是说之不尽的。总的来讲,大家应当遵循佛陀的教言,内心中不能舍弃众生,但自己的菩提心受到影响时,行为上还是要值得注意,主要以自己行持善法为主!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