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思考题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思考题
第二十四课
1、一个人拿出一百万元作供养,而另一个人听到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后,以信心对阿弥陀佛合掌。你认为哪一个人功德大?为什么?
第二十五课
1、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早日趋入不退转的境界,怎样才能获得不退转呢?
2、如何理解“仅以听闻阿弥陀佛名号便趋入不退转菩提道”?
3、请分析女身的过失,怎样才能转为男身?
4、既然佛经中宣说了女人的种种过失,那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不好?为什么?
第二十六课
1、如何才能转生为尊贵的种姓?
2、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出家的违缘?为什么?应当如何遣除这两种违缘?
第二十七课
1、居士可分几种?请具体说明。
2、为什么说: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守持一分以上的戒律相当重要?
3、同样行持善法,在家人和出家人有什么差别?
4、解释颂词:“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第二十八课
1、大慈大悲的佛陀曾说过:“边地魔军蜂拥而至之时,首先律藏如意宝会隐没。灵器和禳解术等不会隐没,即使隐没也无所谓。”请谈谈你对这个教言的认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使正法久住?
2、请略述顶礼阿弥陀佛时的观想要求。
3、以教证宣说顶礼的功德。
第二十九课
1、请解释“以净饮食作供养,以善意乐而印持”。
2、请比较供养个人和供养僧众的优劣。
3、对于“能否吃供过佛的供品?”有几种观点,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4、我执的三种事物是什么?为什么要供养我执的三种事物?
5、我们应如何供养身体?
6、我们应如何供养受用?
7、我们应如何供养善根?
第三十课
1、什么是意幻供养?
2、请列举八种瑞物、八种瑞相。
3、吉祥茅草对释迦牟尼佛成道有何缘起?
第三十一课
1、有些人想:既然经论中说有轮王七宝,为什么现在我们见不到呢?这是不是佛教的传说呢?请分析这种观点。
2、请列举轮王七宝。
3、如意宝有何功德?
4、我们应当如何作自成供养?
5、什么是六种自然供品?
6、以观想来作供养,诸佛菩萨到底能不能享用?
第三十二课
1、我们在善知识面前求法时,为什么要作供养?
第三十三课
1、请解释“倘若一鸟衔肉块,余鸟见后随围绕,如是了知欲妙过,当如犀角独自行。”
2、有漏的钱财具有哪些过患?
3、有几种使用钱财的方式,我们应当如何使用自己的钱财?
4、《佛说诸德福田经》中说:“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请以此来分析:为什么出家僧众是殊胜的福田?
第三十四课
1、《悲华经》中说:“若以一华,散虚空中,供养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请解释这个教证的意义。看了这个教证,今后你应如何去做?
第三十五课
1、《宝积经》中说:“积财虽千亿,贪著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彼虽无一物,安住舍离心,智者说斯人,世间最富贵。”请解释此教证的意义。
2、当今时代,有些富人常说:“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通过辛勤劳作而发财致富的。”有些领导常说:“我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才有了现在的地位。”请分析他们的说法。
第三十六课
1、藏地有“无功德者之信财,罪犯骗子之受用,得时虽有积时无,积财无有实义也”的说法。请解释其意义。
2、在一次慈善晚宴上,比尔·盖茨捐了八百万美元,沃伦·巴菲特捐了三百万美元,但他们都没有成为晚宴的主角,而一位捐了三十美元二十五美分的小女孩却成为晚宴的主角。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这对你行持善法有何启发?
第三十七课
1、佛经中讲了哪七种不花钱而能获大果报的布施?
2、律藏中说:“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智者渐积累,可圆胜福德。”请解释其意义。
第三十八课
1、贫女供了一盏小小的灯,为什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用尽种种办法都无法熄灭这盏灯?这对自己有何启发?
第三十九课
1、因地如何作供养,以后会获得相应其因的果报。请讲述这方面的公案。
第四十课
1、在《佛说阿鸠留经》中的公案中,为何树下的男子会感得苦乐相杂的果报?此公案对你有何启发?
2、金色比丘尼前世为何会成为出身卑贱的丑女?你看了这个公案有何收获?
3、舍利子尊者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声闻弟子,他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智慧,在不同的经典中的说法不同。你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说法?
4、做完善事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发愿?
5、《因缘品》云:“诸福真奇妙,其果极善妙,无似福解脱,是故当积福。……福德浅薄者,难化堕恶趣,如沙中无油,彼者岂有乐。”请解释其意义。
第四十一课
1、在现实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以苦得乐,一种是以乐得苦。请解释这两种人。
第四十二课
1、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说:“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请解释此教证。这个教证在说明什么问题?
2、请分析愚者和智者对待罪业的态度。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罪业?
3、请详细解释什么是杀生。
4、解释极重、中等、下等三种杀生罪业。
5、如果从有境的角度而言,根据所依身份(即相续中受持的戒律)的不同,杀生的罪业也有轻重之别。请对此具体分析。
6、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从作、积的角度,可以将业分为四种,请以杀生为例对此说明。
第四十三课
1、按照小乘的观点,哪些肉是可以食用的?
2、大乘有没有开许食肉?为什么?
3、具体分析杀生的六种果报。
第四十四课
1、看了无垢光尊者、龙树菩萨、贝若扎纳等大成就者感受果报的公案,你有何体会?
第四十五课
1、有人认为苯波教就是佛教,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第四十六课
1、在《那先比丘经》中,弥兰国王曾经问那先比丘:“你们沙门说,有人在世间造恶业一百年,临终前在短暂的时间念佛忏悔就能获得解脱,我不相信这种说法。你们沙门还说,一个人平时没干过什么坏事,仅仅杀害一条生命,死后就会堕入地狱,我也不相信这种说法。”我们应当如何回答弥兰国王的疑问?
2、受持不杀生戒和仅仅在行为上不杀生而没有受戒是否相同?二者有何差别?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