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二册 第十五节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二册 第十五节课

 

  《入菩萨行论》共有十品,前三品是讲菩提心没有生起者令其生起的方法。其中,第一品宣说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自相续得以清净,第三品主要讲菩提心怎样受持。前面这几品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相续中如果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要知道菩提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知道了以后,自己的相续如果没有清净,菩提心不会无缘无故于不清净的法器中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忏悔加以清净;最终生起菩提心以后,怎样按照大乘经典所讲的那样去受持。

  今天开始学习 第二品 忏悔罪业。

  丁二(受持之方法[68])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一(总义[69])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

  在这个总义当中,主要讲了菩提心的本体、分类、怎样受持。在“怎样受持”当中,又提到了受菩提心的对境(上师)、受持者的身份[70]、受持的方法、怎样护持菩提心、菩提心失坏后如何恢复等几个方面。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明白总义的重要性。

  从科判上看,这是“忏悔品”的总义,但实际上它是整个菩提心的总义,以总纲的方式提纲挈领地阐述了菩提心的要点。所以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对总义了解清楚。首先知道发心的功德、发心对我们今生来世的利益,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怎样受持菩提心。

  打个比方,比如说买空调,我们先要觉得它对日常生活有用,才会想买,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买的话,肯定要弄清它的质量,这相当于菩提心的“本体”。空调有多少种类型,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标价,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适当的价格,如果经济状况不好,买价格高的也许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的分类中,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价钱,想“买”胜义菩提心,自己的资粮暂时不够。知道了质量和价格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买了,买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对境上讲,空调的厂家信誉度怎么样、资金实力是否雄厚,这相当于受菩提心对境的善知识;考虑买了空调后,自己的住宅或身体能不能适应,这相当于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种别解脱戒为基础,还是一般众生都可以接受,这是对自身的考虑;一旦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已经具足了,购买的方式有几种选择——可以打电话让厂家送货,可以亲自去公司挑选,可以托别人的关系购买,同样,我们受持菩提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善知识传授仪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这是受持的方法;空调买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这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菩萨戒以后,怎样在日常行为中护持;最后,如果空调坏了,是要重新买、还是维修,同样,如果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失毁了,是重新受持还是通过忏悔来“维修”,这些我们也必须要了解。

  总义部分表面上看来文字不多,但有智慧的人通过它,就可以将菩提心的方方面面一览无余。知道了菩提心的功德后,大家肯定想受菩萨戒,在受菩萨戒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本体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分类、所受的对境是什么、能受的身份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得到以后怎样保护,倘若失坏怎样恢复或还净。

  今天的有些内容,前面讲菩提心的功德、分类时也涉及过,但这里并不重复,因为前面只是解释颂词时顺便提及的,而此处,则是无著菩萨特意归纳了菩提心的分类、本体、受持的方法等等。

  大家一定要清楚,今天所讲的“总义”并不是《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内容,如果是解释颂词的意义,这叫做“论义”。这些简单的道理,虽然很多人都明白,但学习的时候细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戊一(总义)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

  己一(抉择发心)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庚一、本体:

  〖一般来说,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均是发心。〗若对各大经典、藏汉高僧大德的论典详详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经论中提及的有关大乘的一些心态,全部都是发菩提心。比如说,大乘的积累资粮、信心、悲心,还有利他的任何行为,全部包括在菩提心当中。

  这个教言充分说明了,我们无论修显宗还是密宗,如果相续中没有菩提心,就不属于大乘。以前格鲁派也有一些类似的公案:有位修大威德的人,由于最初的发心不正,后来变成一个鬼神;有一位修喜金刚的大德,也因为当时的发心不够,最后获得了小乘果位,而没有成就密宗的果位。可见,修大乘法的任何一个发心,全都可以摄在菩提心当中,反过来说,菩提心遍及大乘的所有行为和发心,如果没有利他的心,那就不是大乘法。

  当然,菩提心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大菩提心经》中说:菩提心是如虚空般无有相状、本来光明的心。这是从认识心性本体空性、本来光明的角度来讲的。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讲,只要是菩提心,肯定有利他的心。当然,利他的层次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虽然属于利他,但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利他范围相当广,这种利他所摄的一切心、一切行为,才属于大乘的发心。

  〖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弥勒菩萨虽然还没有来人间成佛转法轮,但在兜率天已经给人间赐予了教言——《慈氏五论》,或者叫《弥勒五论》,其中的《现观庄严论》是这样说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思前面也讲过,发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这个希求心才叫做真正的菩提心。无论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都不会超离这种利他的心。

  我们应该详详细细地观察自相续,看看自己有没有利他的心,有了利他的心,才可能有菩提心。当然,作为一个凡夫,自私自利的心全部灭尽可能有点困难,但只要尽量减少菩提心的违品——执著自己的我执,尽量与执著自我作斗争,当我执越来越少的时候,利他的心才会越来越提升。(很多大德的菩提心教言中一再强调,对我的执著就是菩提心的违品,因为我执特别强烈的话,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利他心。)

  那么,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心呢?应该是有的。以前噶当派的大德经常有这样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当中,有一个人特别想救旁边的人,但他自己还沉在泥坑里面,救他们没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脱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想解脱,而是为了救身边这些人。当然,自己陷在泥坑中,没出来肯定不能救人,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出来,然后再救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则根本没能力救别人。所以,出来的主要目的不是自己获得快乐、自己获得解脱,而是要救别人!

  我们凡夫人在刚开始发心的时候,没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点“我”,这与菩提心也不相违,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我”一定要尽快获得佛果。怎样才能获得呢?就像《中般若》里所讲:“获得圆满如来正等觉果位,必须要学般若波罗蜜多,甚至获得声闻独觉阿罗汉果位,也要学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我们若想获得佛果利益众生,缺少了般若波罗蜜多和利他的心是不行的。

  有些道友可能会想:我们凡夫人的自私自利是不可能断尽的,假如不能断尽,菩提心是否永远生不起来呢?实际上,我执存在的同时也可以有菩提心,作为凡夫非要断尽我执才能发菩提心,谁也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有的话,凡夫就不是凡夫,已经变成圣者了。在这些问题上,大家应该值得分析。

  总的来讲,菩提心就是利益他众。虽然利他的方法非常多,但最究竟的,就是愿他获得佛果,暂时一定要想帮助他。作为真正学佛的人,始终都应该有一颗利他的心,很多善知识的教言里也讲:行住坐卧,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帮助众生”。这种心态不仅要在心里发,在实际当中也一定要运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帮助众生的机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利他心运用起来,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块大石头,也要想“这可能对过路的人有影响,或者对车辆有影响”,然后把它扔在旁边。当然,没有菩提心的人也许故意把大石头扔在路中间,因为好人有好人的性格,坏人有坏人的性格,坏人始终都想害别人,这种心态和行为,在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一定要断掉!

  所以,不管是在团体场合、还是私人交往,我们一定要把在佛菩萨面前承诺过的利他心用起来,而且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什么果报,不认为“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别人会不会赞叹我,会不会得一点奖励”,或者“我来世会不会获得快乐”,这完全是小乘的发心。作为大乘修行人,帮助别人,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什么样都可以,只要能给他人带来一分快乐、一分幸福,这就是我活在这个人间的意义了。若有这样一种心态,所谓的发心就已经运用在生活中了。

  我非常希望大家这次修学菩提心,不仅心里每天要这样想,行为上也要看看自己在一年365天当中帮助了多少众生,每个人应该总结一些菩提修学的实践,方便的话,每天最好写一点日记,比如说,我今天看到个老人走路不方便,就跑过去扶一下,或者在水里看到一只蚂蚁快淹死了,就把它救出来放在草丛里,这些举动都是一种无条件的利他。我们周围生活着无数众生,经常需要我们帮助,甚至平时与人交往,有人挖苦我们,自己尽量忍一会儿,这也是一种修学菩提的力量。

  所以大家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前所未有、比较强烈的利他心,并把这种利他心逐渐转为缘无上佛果,也就是说,凡是与我们结缘的众生,今天救了他、帮助了他,依靠这种因缘,让他慢慢趋入佛道,最后获得圆满的佛果,这就是我们的究竟目标。当然,今天我帮助他、给他灌个顶,明天他就成佛,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对发菩提心的人来讲,也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以前有些人说:“我已经讲了很多很多法,但好像没起什么作用,十几年了,这些人还是老样子!”这种想法是对佛法的有些道理不太了解。要知道,学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希望度众生能一蹴而就,有些事情恐怕会大失所望的。就我个人而言,一天中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稍微能帮助一些众生,自己心里也有一种安慰感。当然,这方面我本人学得特别差,给你们强调,可能很多人在背后讥笑我。然而,《入菩萨行论》中说,我的身体等一切都已供养给众生了,你们笑也好、说也好、打也好,怎么样都是应该的。知道了这一点,心里就会好受一点,否则自我的念头始终比较强,永远都觉得众生在害我、每个人都是我的敌人,这样,菩提心永远不会有成熟的时候。因此,菩提心的违品唯一就是我执,如果我执越来越减少,菩提心才会越来越会增长。

  以上讲的是菩提心的本体。

  庚二、分类:

  〖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经庄严论》讲过这四种发心:1)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属于凡夫位,叫做信解行发心。为什么是“信解行”呢?因为这种发心有一种刻意的作意——“我要度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众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有一种监督提醒,有一种自我要求,认为“利益众生是我愿意做的,我需要这样”,这种心态叫做信解行发心。

  2)不清净七地(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是殊胜意乐的发心。为什么是“殊胜意乐”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真正证悟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断掉了,这种发心相当清净,不像凡夫位时始终杂有一些我执和不清净的念头。

  3)三清净地(八地到十地)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为什么叫“异熟”呢?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所谓异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会成熟。同样,到了八地以后,对于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并不是需要刻意执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然,在无勤当中利益众生。

  4)到了佛地时,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自相续中的智慧圆满通达,这个发心就叫做断障发心。所以,〖《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71],断障四发心。”〗以上从凡夫到佛地之间的四种发心,是从地界的角度来分的。

  〖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从助伴、比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菩提心有二十二种分类。〖如《现观庄严论》中云:〗《现观庄严论》首先略说了八事七十义[72],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广说。在广说“三智”的时候,发菩提心是“遍知十法”的第一个,以下两句讲发心的分类。〖“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这二十二种比喻,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讲法,分别对应了从资粮道[73]到十地末尾的发心;按印度狮子贤论师的观点,则是从资粮道到佛果加行、正行、后行的发心。

  从比喻和助伴两个方面具体宣说:

  1)如“地”:小资粮道的发心(求菩提的意乐)是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小资粮道希求菩提的意乐,实际上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础。

  2)“金”:中资粮道的发心犹如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

  3)“月”:大资粮道的发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大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

  这是资粮道三个发心的比喻和助伴。

  4)“火”:加行道的发心犹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断除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分别念。

  下面从“藏”一直到“歌”,分别对应十地的发心:

  5)“藏”:一地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也能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

  6)“宝源”:二地与持戒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源。宝源是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来源。

  7)“大海”:三地与忍辱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大海。大海不会被狂风动摇,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摇。

  8)“金刚”:四地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金刚。金刚不会被任何金属物所摧坏,同样,四地菩萨的发心也不会被懒惰等违品摧毁。

  9)“山”:五地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山王。山王不易被狂风撼动,同样,五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禅定的违品——散乱分别念所动摇。

  10)“药”:六地与智慧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妙药。妙药可以断除各种疾病,同样,六地菩萨的发心能寂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惑病。

  11)“友”:七地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亲友。亲友永远不会舍弃自己,同样,七地菩萨的发心永远都不舍弃任何众生。

  12)“如意宝”:八地与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如意宝。如意宝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同样,八地菩萨以佛法甘露无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13)“日”:九地与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日轮。日轮能够遣除一切黑暗,成熟庄稼,同样,九地菩萨能遣除众生的无明痴暗,成熟善法的各种功德。

  14)“歌”:十地与智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歌声。歌声能让无数人获得快乐和欢喜,同样,十地菩萨依靠智慧能让许许多多的众生获得快乐。

  以上分别对应了十波罗蜜多,下面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三清净地所摄):

  15)“王”:与神变神通相应的发心,犹如国王。国王能驾驭一切,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样,清净地的神通能制服一切。

  16)“库”:与智慧和福德二资粮相应的发心,犹如宝库。宝库可以具足一切,同样,具有这种发心的菩萨,善法的资粮全部具足。

  17)“大路”: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犹如大路。大路可以任人行走,同样,一切圣者都是依靠这种大路而行持。

  18)“车乘”:与悲心与胜观相应的发心,犹如车乘。车乘可以载人去往任何地方,同样,菩萨不堕轮回涅槃二边而圆满到达自己随心所欲的目的地。

  19)“泉水”: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发心,犹如泉水。泉水用之不竭,同样,清净地菩萨的功德永远也没有穷尽。

  这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下面三种发心是十地所摄。(另有人说是佛地所摄。其中的辩论,以前学《大圆满心性休息》的时候给大家介绍过。这几个发心的分类,《三戒论》、《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也有,你们下来要仔细查阅。)

  20)“雅声”:到了十地的时候,菩萨以四种法音来利益众生,这种发心犹如雅声。

  21)“河流”:菩萨的平等心,或者说唯一道的发心,犹如河流,利他的事业永不间断。

  22)“云”:与法身相应的发心,犹如大云。具足这种发心时,即使菩萨居住在兜率天等天界当中,利益众生的甘露妙雨也能让世间人享受。

  后三种发心,狮子贤等论师认为是佛地的加行、正行、后行所摄,但无垢光尊者说佛地不可能有后行,因为佛陀度化众生事业无边无际,不可能有圆满的界限,所以这是从十地的角度来安立。藏传佛教历来对二十二种发心是有学道所摄、还是无学道所摄这方面有一定的辩论,当然,我们这次针对的听法者,大多数以前没有受过特别正规的佛法教育,如果将萨迦派、格鲁派、宁玛派大德之间的辩论在这里展开讲,恐怕许多人不一定有兴趣听。因此,明年假如有机会讲《现观庄严论》,这二十二种发心到时候会尽量广说,如果我忘了的话,希望你们给我提醒一下。

  总的来讲,从凡夫到最后佛地之间,发心可以分二十二种,弥勒菩萨以二十二种比喻和助伴的方式宣讲了发心的分类。

  〖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那么有以名相而得和有以法性而得两种。〗“以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上师的言教等方式而获得。《释迦牟尼佛广传》后面讲到,还可以依靠友力而得、依靠自己的因力而得、依靠表示而得,有许许多多的获得方式。这种以粗大名言而发的世俗菩提心,是依靠仪轨来获得的。第二种是“以法性而得”,也就是说,通过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而获得胜义菩提心。这两种是从获得方式的角度分的。

  〖或者,从所缘的对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发心;〗《涅槃经》是从对境的角度来分的,因为一切万法的真相要么是世俗的真相、要么是胜义的真相,除此以外没有其余的所缘对境,由此,发心可分为胜义谛和世俗谛。

  〖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这是大乘经典《华严经》里面的分法。〖适应此场合的分类是最后一种。〗《入菩萨行论》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华严经》的,也就是说,从我们的意乐加行方面来分的。前一段时间讲过,希望自己到达那里的意乐,叫做愿菩提心;在意乐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行动付诸实际,这种发心就叫做行菩提心。所以,我们这次学习的就是《华严经》的这种分法。

  还有,《般若二万颂》对发心的分类也有不同,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分为五种发心,十波罗蜜多的发心也分为十种发心,有关经典中有许许多多的分析方法,但我们这里只要大概了解,菩提心有哪几种类别?自己到底受持哪一个?如果你是一地菩萨,你就要用一地菩萨的胜义谛发心;如果你是资粮道的,就用资粮道的发心;是加行道的,就用加行道的发心;如果什么都不是,那这个发心可能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当然,如果资粮道还没有入,现在要想真正利益众生可能比较困难。但若按照广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也算已经入了资粮道的,只不过是小资粮道当中的“小小”。现在很多人将上师分为小小、大大、中中,直接的名字都不提,所以,我们也许连小资粮道都没有开始,只是一种“小小”的菩提心。

  己二(随发心而行持)分三:一、受戒方法;二、护戒方法;三、还净方法。

  庚一(受戒方法)分三:一、受戒之对境;二、受戒之补特伽罗;三、受戒之仪轨。

  辛一、受戒之对境:

  明白了菩提心的本体、分类之后,我们想受菩萨戒,到底是在上师面前受,还是在佛或阿罗汉面前受,或者其他的一些对境面前呢?下面就讲了这个问题。〖《菩萨别解脱经》中云:“得传承、受律仪亦从守护菩萨学处真实具戒者处得受。”〗若想得到菩提心的一些传承或者菩萨戒,应该在什么样的人面前受呢?在相续中具有菩萨戒、菩提心,且菩萨戒从来没有失坏过的上师面前受。

  我们受菩萨戒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这位上师有没有菩萨戒?发过心没有?如果发了心,后来有没有失坏,没有失坏的话,看来这个人的利他心很重,相续中肯定有菩提心,所以值得我们去受。《菩萨别解脱经》对上师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上师相续中一定要有菩萨戒。至于这个上师长得好不好看、穿得好不好,或是这个上师唱歌好不好、跳舞好不好,并没有这些要求。

  听说现在有些人选择上师,要么找一个唱歌特别好的,要么找一个有名声、有一定威望的,要么是看菩萨戒本有没有……有些地方确实是这样的,受戒之前先看上师有没有一个正规的菩萨戒牒,如果有,就在那个上师那里受,如果没有就不受。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看授戒上师有没有菩萨戒,如果从来都没有发过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都不知道,你要在这种人面前受菩萨戒,那可能就完蛋了。如果这个上师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菩提心,从来也没有想过利益众生的事情,只不过想自己发财、自己成就、自己如何如何,在这样的上师面前,受菩萨戒是根本不行的,更不要说密宗的灌顶了。

  密宗的灌顶非常严格,我们接受灌顶时,一定要对上师多方面观察。以前有这么一种说法:有位上师(也是一位比较了不起的大德)听说一个大德准备举行伏藏大师冉纳朗巴的灌顶,他很想求,所以仔细询问了那个上师:“你老人家最近灌的顶,是从哪个上师那里得到的?这个伏藏大师的传承是哪一个传承?……”后来那位上师好像说不出来,于是他就产生怀疑,没有去灌顶。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同样,我们在上师面前受菩萨戒,首先要了解这个上师的利他心怎么样?他自己发过这方面的心没有?这个很重要!

  〖《菩萨戒二十颂》中云:〗这是印度非常了不起的论师旃札古昧所造,里面有二十个颂词,专门讲菩萨戒条,所以叫做《菩萨戒二十颂》,其中是这样讲的,〖“当于持戒具智慧,具力上师前受戒。”〗授菩萨戒的上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具有清净的菩萨戒律,这是第一条;对大乘佛法比较精通,具有相当殊胜的智慧,这是第二条;他有摄受弟子、调化众生的一种能力,这是第三条,在具足这三条的上师面前,你可以受菩萨戒。

  《菩萨戒二十颂》讲的这三条,大家一定要记住,首先观察上师具不具备戒律、智慧,如果发了菩提心但一点智慧也没有,这可能也不行。不过,噶当派的一些大德讲:会不会说法并不重要,关键是看相续中有没有利他的心。博朵瓦格西经常给弟子讲:“哪怕你千经万论倒背如流,对众生也不一定有利,但如果有一颗无伪利他的心,就一定会对众生有利。”所以,这些大德一般都特别赞叹相续中具有真正的利他心。但这里的要求有所不同,上师必须具有智慧,还具有摄受和教化弟子的能力,在这样的上师面前,我们可以得受菩萨戒。这是上师应具备的三条。

  〖此论当中〗此论是指《入菩萨行论》,以后还要学这个颂词,〖“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入菩萨行论》对授菩萨戒上师也有一定要求,是什么样的呢?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具有善巧方便的大乘佛法,意思是说,再怎么困难也不会舍弃大乘佛法,具有坚定信心,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他的相续中一定要有菩萨戒,具足这两条的上师非常难得珍贵,所以叫“珍贵善知识”。如果一个上师像如意宝一般,怎样也不会舍弃大乘佛法,相续中具有利他心,在他的面前,你可以受菩萨戒。

  授戒上师应具备的条件,这里抉择得特别好。我们这次听受的人当中,有些可能以前受过菩萨戒,有些可能连一个居士戒也没有受,有些可能这次准备要受,但如果你在一个善知识面前受,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仔细观察这个上师的相续中具不具足这些条件,如果具足的话,在他面前受是可以的。

  〖如果实在寻觅不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在三宝所依前受戒。〗如果对具戒律、有智慧、有能力的上师,自己怎么也看不惯,或者始终找不到的话,在佛像、佛塔、佛经等三宝所依的面前受持也可以。怎么样受持呢?首先要作七支供,然后磕头,接着心里观想: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我生生世世不离开菩提心。发一个坚定的誓愿,这就是在三宝所依面前受持。

  噶当派的格西仲敦巴曾问阿底峡尊者:受菩萨戒时,念不念仪轨?阿底峡尊者说:如果相续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利他心,不念仪轨也可以;如果这种心不是很明显,边念诵仪轨边发愿是非常有必要的。

  外面有些人经常这样讲:“我们特别想找一个好上师,但是来的这些上师,我们不知道他到底好不好,所以有点害怕。如果在他们面前没有灌顶、没有接受法要的话,一旦错过了真正的善知识,以后不一定有这个机会。”很多人都比较担心自己遇不到好的上师。我想,其他的有些法要不好说,但是作为菩萨戒,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上师,在三宝所依面前得受也是可以的。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曾问:入显宗的佛法和入密宗的佛法是否一样?尊者回答说:完全不同。入显宗你自己也可以,比如你想皈依,在三宝所依面前就可以,想受菩萨戒,在一个佛像面前受也可以,(虽然佛像不一定给你马上发戒牒,但如果我对寺院里的和尚全都不能起信心,在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面前发愿也可以。发了菩提心以后,虽然没有戒牒,和尚也不一定给你补办,但我觉得这个不是很重要。你自己取个法名就可以了,开玩笑!)但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师而趋入,因为入密宗的坛城,必须要有上师的灌顶,没有灌顶是不行的。

  灌顶能不能依靠观想获得呢?对此有两种说法:按照阿底峡尊者的观点,灌顶一定要依靠上师才可以;有些佛教史中记载,嘎绕多吉、加纳思扎等大成就者,依靠观想也可以亲见以前的传承上师(得受灌顶),但为了传承的延续,显现上还是要依止上师,如国王匝等有许多这方面的公案。所以,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师才能趋入密乘戒,而显宗有相当一部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成为大乘佛教徒。〖这是《菩萨地论》中说的。〗

  〖《学集论》中云:“若无有善知识,则尽己所能观想安住十方之诸佛菩萨现前而受戒。”〗还可以观想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受戒,至于受几条戒、是利根的戒还是钝根的戒,你可以自己发愿受持。如果实在找不到上师,这种情况我觉得比较保险,要么像《学集论》讲的,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包括自己的传承上师,然后在他们面前受持;要么像前面《菩萨地论》里面所讲的,在三宝所依面前受持,这对我们来讲很重要。

  我希望凡是听受《入菩萨行论》的人,大家最好受一个菩萨戒。如果其他戒条实在不能守持,只守持“不舍愿菩提心”这条,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我们的寿命很短暂,什么时候再遇到这样的如意宝谁也把握不了,所以我在这里合掌祈祷大家,这是特别难得的一个机会啊!世间上的人没有参加一项工作或者没有得一种奖励,就认为失去了一个机会,但我觉得这不算什么,如果大乘菩萨戒本来你可以接受,但因为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而没有受的话,确实有点遗憾,也很可惜。因此,最好大家还是受一个菩萨戒。

  辛二、受戒之补特伽罗:

  〖虽然《道灯论》中说:“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善根非余有。”〗阿底峡尊者说:受菩萨戒的条件是什么?首先必须具足七种别解脱戒[74]的任意一种,如果这个条件没有具足,则不能受菩萨戒。〖但如果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是具足声闻别解脱戒者,那么清净刹土中的菩萨就成了不具备菩萨戒,并且在死亡时也会失去菩萨戒等等有许多过失。〗但无著菩萨不承认这种观点,他发了两个太过:如果众生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先有别解脱戒的话,那么清净刹土,如极乐世界的佛菩萨相续中也不应该有菩萨戒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可能有出离心,不可能真的要厌离极乐世界,而且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他们所依的身份也不合理(如兜率天的弥勒菩萨),这样一来,就有清净刹土的菩萨不具足菩萨戒的过失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过失,如果必须以别解脱戒为基础,那么,人死的时候别解脱戒体会灭尽,菩萨戒也会在人死的时候随之灭尽,就像墙(别解脱戒)已经倒下,墙上的花纹(菩萨戒)不可能有一样。还有,大乘经典《宝积经》中讲,天、龙、非人、大鹏、大腹行等众生,它们的相续中也会生起菩提心(它们不可能获得别解脱戒体),那么,这与教证有妨害,从理证来讲也说不过去。〖关于这些,在《释论》中都有宣说。〗

  〖想来,阿底峡尊者对大乘法藏了如指掌,绝不可能承认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阿底峡尊者对所有的大乘经论全部通达,在印度的东方和西方,没有再像阿底峡尊者那样聪明出名的人了,而且他前世当过五百世班智达。有一次,他边观修菩提心,边转菩提迦耶的佛塔(佛塔四边都有佛殿),当绕到西边的时候,西边的石佛像亲自对他说:“你如果想在很快的时间内获得佛果,就一定要修持菩提心。”他又绕到北边时,北边的度母像把头转过来,对尊者作了一些教诫。(到目前为止,这尊像还在。1990年上师如意宝去的时候,把自己的念珠供养给了这尊“说话度母”。)

  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当时的圣像向阿底峡尊者讲法,另一种是,阿底峡尊者到度母像的旁边时,虚空中出现了两位女子(比人好看、比天女难看)在交谈,年轻的问年老的妇女:“想要马上获得佛果,修什么好?”年老的妇女说:“修菩提心最好!”又问:“一切诸法的精要是什么?”“万法归摄于心,心犹如虚空!”依靠这个教言,阿底峡尊者通达了唯识和中观的观点,后来尊者问旁边人有没有听到两个女人的谈话,他们都说没有听到,由此,尊者说这就是度母给的教言。

  尊者一生时时刻刻修持菩提心,到了藏地以后,也是着重弘扬菩提心。这样了不起的尊者,不可能说菩提心的身份必须要依别解脱戒,不可能承认这个观点。

  〖我认为,阿底峡尊者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无著论师认为,阿底峡尊者之所以这么说,是从严格的角度来讲的,因为世间中有很多人,就连一分居士戒、一分别解脱戒都不能受,这种人受菩萨戒肯定没缘分。或者有些人认为,受菩萨戒很容易,谁都可以受,什么众生都可以受,为了让他们知道受菩萨戒是相当难的,尊者才说“没有七种别解脱戒不能受持”。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先受小乘的居士戒,或比丘戒、比丘尼戒,在这七种别解脱戒任何一条的基础上才可以受持,不是这个意思。

  〖《道灯论自释》中这样写道:“只是为宣说殊胜所依,〗“殊胜所依”指受菩萨戒的身份跟一般不同,是非常殊胜的一种身份。〖而其他所依也可生起戒体,〗“其他所依”指除了别解脱戒身份以外的众生,比如天龙八部、天人等也能生起菩提心。《般若经》中讲到,佛陀转法轮时有许多天人的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可见,其他的所依也可以得到菩萨戒的戒体。〖由此可见,具不具足别解脱戒都可以,〗具足也可以、不具足也可以,最关键是利他。〖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第一个是要有悲心,没有悲心,大乘佛法很难建立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看自己的悲心具不具足、爱心具不具足,这一点相当重要。作为一个佛教徒,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一定要用佛教观或者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尤其看到可怜的众生,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都要尽量帮助。

  世间当中有些可怜人,我们不一定看得到,看不到是我们的过失,有些人对可怜众生不管在哪个地方都看得很准。今天有个佛教图书馆举行开业仪式,我去参加讲座,有个人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有一句话令我很感动,他当时说:“今天参加这个知识分子的聚会,本来我是没有资格的,因为我的家庭非常贫穷,我的学历也不好,能来到这个场合我很高兴,这确实来之不易,与这里的一些善良人士和老师对我的帮助是离不开的,我很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善良的人,使像我一样痛苦的人能得以救护。”虽然我不是特别清楚帮助他的人是谁,但不管怎么样,世间上只要有苦难的众生、痛苦的众生,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尽量帮助,如果佛教徒能够帮助他们,我想他对佛法或佛陀的感恩之情是永远不会失坏的,即使长大以后,在他一生中对佛陀的慈悲也会有一种非常难忘的心情。

  所以,学佛的人不仅仅每天都是求自我解脱,这个不是特别重要,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些特别可怜的人,别人知道也可以、不知道也可以,我们应该尽量地帮助,即使不能以佛法来帮助,也可以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安慰,这就是菩萨的行为。有些人对我说:“我现在很想帮助人,自己也有一些钱财,但一直找不到痛苦的人。”如果你这句话是真的,那到医院里去、到特别贫困的乡村去,你肯定会找到一些对境的。

  以佛法来帮助众生有方方面面的途径,最近我们准备安排一些法师到西藏的阿里地区弘法。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印度经过那里时,感触很深,那里的物质条件特别差,虽然对佛陀有一点信仰,但根本不知道怎样学佛、怎样念佛、怎样观想,所以我们准备派一些法师到那里。当地的生活条件非常困难,但我们要求不收任何供养,法师们的吃住全部由我们这边想办法提供,尽量在不同的地方传讲一些佛法帮助他们,毕竟学院培养出来的一些法师水平比较高,到了那里以后,相信能逐渐帮助一部分人。以前,我们学院也派过一些人到特别偏僻的地方,本来那里连佛法的名字都听不到,最后也逐渐建立了一些道场、一些团体,让人们开始念佛,这种行为在当前来讲是非常需要的!

  今天的讲座,我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说:“我很希望自己学到的这些佛教的慈悲精神与社会共享,世间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根本没有尝过佛法的甘露,如果尝到的话,他们本是有学之士,应该会受益匪浅的。”

  总之,在座的各位,大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悲心、信心、想受戒的心有没有,如果有了这三条,受菩萨戒是完全可以的。也就是说,对可怜的众生有悲心,对诸佛菩萨的论典和广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自己也愿意守持菩萨戒,那么,这种人不管怎么样都是可以生起菩萨戒的。〖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