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摄大乘论 所知相分第三
白话文:摄大乘论 所知相分第三
所知相分第三
译文
所知法的依止,已经讲过了,所知相又如何可见呢?这简略来说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此中什么是依他起相呢?其因缘是阿赖耶为种子,其自性是虚妄分别所摄,其别相是各个识。这是为什么呢?即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这裏所说的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这些都是由名言熏习种子现起的。假若是自他差别识,这是由我见熏习种子现起的。假若是善趣恶趣死生识,这是由有支熏习种子现起的。由於这些各种识,一切三界、六趣杂染所摄的依他起相的虚妄分别,都可以显现出来。这些各类识,都属於虚妄分别,以唯识为其属性,是无所有的,是非真实意义显现所依的,这就称为依他起相。
这裏什么是遍计所执相呢?在这唯识无境当中,有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分别相在显现。
这裏什么是圆成实相呢?在那依他起相上,由於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永远没有自性。
原典
所知相分第三①
已说所知依②,所知相复云何应观③?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徧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④、身者⑤、受者识⑥、彼所受识⑦、彼能受识⑧、世识⑨、数识⑩、处识⑾、言说识⑿、自他差别识⒀、善趣恶趣死生识⒁。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⒂。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⒃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此中何者徧计所执相?谓於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於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注释
①所知相分第三,《藏要》本校注称:「以下魏本不分品,陈本作应知胜相第二;隋本作应知胜相胜语第二,又分四章,此相章第一。」
②已说所知依,《藏要》本校注称:「以下藏本第二卷,末题所知相品第二,但前後文皆不分品,独题此品,未详何以。」
③观,《藏要》本根据藏文本、无性释、世亲释改为见。
④身:即身识,包括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⑤身者:即身者识,相当於染污末那识。
⑥受者识:即无间灭意,是六识生起所依的无间灭意根。
⑦彼所受识:即所取的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⑧彼能受识:即能取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⑨世识:即相续不断的时间。
⑩数识:即数目。
⑾处识:意谓有情众生的住处。
⑿言说识:即依据见、闻、觉、知而起的语言。
⒀自他差别识:有情众生之间的自他差别。
⒁善趣恶趣死生识:善趣是六趣中的天、人、阿修罗,恶趣是六趣中的畜生、饿鬼、地狱。善趣恶趣死生识是有情众生在善趣恶趣中的生死流转。
⒂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云种子而生故。三本均同,次二句例知。」这裏的三本是指:元魏·佛陀扇多译本、陈·真谛译本和隋·笈多等翻译的世亲著《摄大乘论释论》。
⒃唯识:意谓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以外,别无其他。世间一切都是识变现的,心法是识的自体,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心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
译文
这裏所说的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当知道,这些就是眼等六内界。彼所受识,应当知道,这就是色尘等六外界。彼能受识,应当知道,这就是眼识等六识界。世识等其余各识,应当知道,只是这身识等各识的差别之相。
而且,上述各个识,都是只有识,都是无境义的。这裏以什么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呢?应当知道,以梦等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梦中境界,是无其义而唯有识的,在梦中虽然见到各种各样的色、声、香、味、触,以及房舍、树林、大地、高山,似乎是有义相影现,而於此中都没有境义。由这梦喻的显示,应当随即了知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只有识。由於上述梦喻等言说,应当知道还有幻诳、鹿爱、翳眩等譬喻。
假若在觉的时候,一切时、一切处都如梦中物等一样,只有识,如果从梦中觉醒过来,便会觉得梦中都只有识,何故现在觉的时候,不能转生这样的认识呢?生起真实智觉的时候,也能转起这样的认识。如果在梦中不能转生这样的认识,从梦中觉醒的时候,这种觉悟就可以转起。这样,在还没有得到真智觉的时候,这种觉悟不能转起,得到真智觉的时候,这种觉悟才能转起。
原典
此中身、身者、受者识,应知即是眼等六内界①。彼所受识,应知即是色等六外界②。彼能受识,应知即是眼等六识界③。其余诸识,应知是此诸识差别。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④,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虽种种色⑤、声⑥、香⑦、味⑧、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於此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鹿爱⑨、翳眩等喻。
若於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真智⑩觉时亦如是转。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如是末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
注释
①六内界:即眼内界、耳内界、鼻内界、舌内界、身内界、意内界。六内界又称为六根。
②六外界:即色外界、声外界、香外界、味外界、触外界、法外界。六外界又称为六尘或六境?
③六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④又此诸识皆唯有识,《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文倒云:无义故唯识者。」
⑤色:梵文Rupa的意译,广义的色是物质的总称,相当於五蕴中的色蕴,有质碍、变化等义。狭义的色是眼识所缘的色境,此中用狭义的色。
⑥声:五尘之一,四大所造,属於色法,耳识所缘的外境。声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有情感的有执受大种声和无情感的无执受大种声。
⑦香:梵文Gandha的意译,音译健达。五尘之一,鼻识所缘的外境。一般分为四种: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
⑧味:五尘之一,舌识所缘的外境。《品类足论》卷一把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等三种。
⑨鹿爱:即阳焰,因受渴鹿深深爱著,所以称为鹿爱。
⑩真智:又称为圣智。缘真如实相的智慧。
译文
还没有得到真智觉悟的人们,对於唯识道理怎样通过推理而知呢?应当通过圣教和理论的推理而知。
这裏所说的圣教,如《十地经》中,佛世尊这样说:「这样的三界,都只有心。」又在《解深密经》中,佛世尊也这样说,在这部经中,弥勒菩萨问世尊说:「各种禅定中的所行影像,它与能缘心,应当说是有差别呢?还是应当说是没有差别呢?」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应当说是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那种影像只是识的缘故。我说是识所缘,只是识所显现。」弥勒菩萨问:「世尊啊!假若禅定所行影像,与这个心没有差别的话,为什么这个心还能缘取这个心呢?」世尊说:「弥勒菩萨!没有少法能够缘取少法,然而就在这心这样生起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影像显现。如依止自己的面目等本质为缘,在水镜中还能见到自己面目的本质,认为我现在见到影像,并认为离开本质另有所见的影像显现。此心也是这样,在它这样生起的时候,所取的义相,似乎是有区别於心所见的影像在显现。」
原典
其有未得真智觉者,於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
此中教者,如《十地经》①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经》②亦如是说,谓彼经中慈氏③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取此心?」「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於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此心亦尔,如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
注释
①十地经:梵文Dasabhumika的意译,唐代尸罗达摩译,九卷。异议本是後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十住经》六卷、西晋·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是《华严经·十地品》的别译。本经释论是世亲的《十地经论》十二卷、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
②解深密经:梵文Sandhinirmocavyuhasutra的意译,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之一,唐·玄奘译,五卷。异译本有三种: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一卷。
③慈氏:梵文Maitreya的意译,音译弥勒,即未来佛弥勒菩萨。出生於婆罗门家庭,後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上生於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於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应当下生人间,於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中国寺庙里供奉的笑口常开胖弥勒,定五代名叫契此的和尚,因为传说是弥勒的化身,所以後人塑像作为弥勒供奉。
译文
由於上文所引的圣教,在理论上也可以明显出来。为什么呢?在禅定心中,随所观见的种种青瘀等所知影像,实际上所知见的一切,并无心外别物的青瘀等事,只是见到自心。由於这样的道理,菩萨对於一切识中,应当通过推理知道,都只是有识,没有离心的境界。而且,在这样的青瘀等之中,并不是忆持识见到所缘的外境,现前安住於心中。闻、思所成的二忆持识,也以过去为所缘,所现的影像,就可以成立唯识理论。由於这样的推理,菩萨虽然还没有得到真智觉悟,在唯识理论中应当通过推理而知。
原典
即由此教,理亦显现。所以者何?於定①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由此道理,菩萨於其一切识中,应可比②知皆唯有识,无有境界。又於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缘境,现前住故。闻、思所成二忆持识,亦以过去为所缘故,所现影像得成唯识。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於唯识中应可比知。
注释
①定:禅定之略,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
②比:比量之略,因明术语,即以现量为基础的推理活动。
译文
就这样已经说过各种各样的识,如梦等譬喻,就在这裏所讲的眼识等六识,可以成立唯识理论,眼等六识既然是有色法,也只是有识,怎么见得呢?这也像前文所引的圣教及比量道理。
假若这根尘各识,其体性也是识的话,为什么是似於色性的状态而显现呢?为什么是一类坚住,相续而转呢?这是为颠倒等各种杂染法为所依处的。假若不是这样的话,在非义中生起义的颠倒,应该是不存在的。这假若没有的话,烦恼、所知二障的杂染就应当是不会有。这假若是没有的话,各种清净法也应当是没有。所以根、尘各识应当这样转起。这裏有这样一个偈颂:
乱相和乱体,应当承认是色识和非色识,假若没有色识的乱相,其余非色识的乱体也没有。
为什么身识、身者识、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在一切身中同时具有和合而转呢?因为圆满受生,由受用所显现。为什么说世识等各识差别而转呢?因为从无始以来,生死流转没有断绝的缘故,各个有情界无数无量的缘故,各种器世界无数无量的缘故,各种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无量的缘故,各别摄取各自的根身,受用境界的差别无数无量的缘故,各种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苦乐的差别无数无量的缘故,所受种种生死差别,无数无量的缘故。
原典
如是已说种种诸识,如梦等喻,即於此中眼识①等识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色,亦唯有识,云何可见?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②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若不尔者,於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诸清净法亦应无有。是故诸识应如是转。此中有颂:
乱相③及乱体,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若无④余亦无。
何故身、身者、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於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转?能圆满生受用所显故。⑤何故如说世等诸识差别而转?无始时来生死流转⑥无断绝故,诸有情界无数量故,诸器世界无数量故,诸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量故,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诸爱非爱业果异熟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所受死生种种差别无数量故。
注释
①识,《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字亦作识,下等识之识则作了别,後文眼识识身识识等,均同此例。」
②上述内容是外人提出的疑问。
③相,《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句作因,陈、隋本同。」
④若无,《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二字作色无,陈本同,与二释合。」
⑤关於上述内容,《藏要》本校注称:「以下隋本第二品内差别章第二,魏本缺此问答二句。」
⑥流转:梵文Samsara的意译,「流」意谓相续,「转」意谓生起。有情众生作善业、恶业,得苦乐果报,在六趣轮回不息。《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二称:「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
译文
再者,如何安立这样的各识而成唯识性呢?简略来说,由三相成立唯识性:一、由於唯识理论,而无境义;二、由於相识、见识二性,有相、有见二识之别;三、由於多种多样,有种种行相生起。为什么呢?这一切诸识没有实义,所以能够成立唯识道理。因为有相、见同时现前,所以能够成立二种,假若眼等前五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假若是意识,以一切法,从最初的眼,到最後的法,以十二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因为这意识有分别作用,好像是一切识都生起了。这裏有这样一个偈颂:
唯识、二性、种种的三相,观行人由观察唯识、二性、种种的三相之意而能悟入唯心,那种虚妄分别心的依他相,也能压伏本心,离却法执。
原典
复次,云何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所以者何?此一切识无有义故,得成唯识①。有相、见故,得成二种,若眼等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法为最後,诸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由此意识有分别故,似②一切识而生起故。此中有颂:
唯识二种种,观者意能入,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杂。
注释
①唯识,《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二字作唯彼,魏、隋本同,於义更顺,今译改文,次下各段例知。」
②似,《碛砂藏》本原作「以」,《藏要》本根据藏本和《高丽藏》本改。
译文
而且,在於此中,有一类论师说只有一个意识,由於彼彼眼等为所依而转起时,就得彼彼眼识等名字,如意思业,称为身语业。而且,於一切所依转的时候,有现似种种相的能取、所取的二种影像而转,这二种影像就是唯义影像和分别影像。而且,在欲界、色界的一切处中,也似现所触的影像而转,在有色界中,就是这个意识要依止身根,就像其余的色根依止身一样。这裏有这样一个偈颂:
不管是远行、独行,还是无身,都寐於窟内(身体),调伏这难以调伏的心,我说这才是真正的梵志。
又如经中这样说:这样的五根所行境界,意能各个各个领受,意又是那五根的所依。又如佛经中所说的十二处,说六识身都称为意处。
原典
又於此中,有一类师①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又於一切所依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唯义影像,及分别影像。义一切处亦似所触影像而转,有色界②中,即此意识依止身故,如余色根依止於身。此中有颂:
若远行③独行④,无身⑤寐於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⑥。
又如经言:如是五根⑦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又如所说十二处⑧中,说六识身⑨皆名意处。
注释
①一类师:此指一意识师,主张只有一个意识,其余各识没有别体。前五识不能离开意识单独成立,只是意识多方面活动而已。
②有色界:即欲界和色界,因为这二界不同於无色界,都有物质。
③远行:因为在一切时、一切处,没有不随心而至的,所以把心称为远行。
④独行:每个有情,只有一个意识,所以又把心称为独行。
⑤无身:因为心没有质碍的色法,所以心又称为无身。
⑥梵志:梵文Brahmacarin的意译,婆罗门四期之一。志求梵天之法者称为梵志。
⑦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⑧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合称十二处。
⑨六识身: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译文
假若这裏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境之识,应当知道,这裏其余的一切识,是阿赖耶识的相识,假若意识识及所依止的染污意,是阿赖耶识的见识,因为由那种相识,是这见识生起的所缘相,当似义现起的时候,能作见识生起的依止事。这就称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原典
若处安立阿赖耶识识为义识①,应知此中余一切识是其相识,若意识识及所依止是其见识,由彼相识是此见识生缘相故,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如是名为安立诸识成唯识性。
注释
①义识,《藏要》本校注称:「勘藏本此是境义,魏本作尘识是也,无性解作因义。」
译文
各种境义现前,分明显示出来,并非是有,这怎么见得呢?如世尊说:假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够随之悟入一切唯识,都无境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神和人,在同一事物上,各有所见,他们所认识的,大有差别: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的境界、梦中物、水中月影,在这些所缘中,能够有所认识,有境界可得;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果说一切境义都是实有,人们能缘的义识就应当是没有颠倒的,可以不由功用而知真实;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有哪三种呢?一、已经获得心自在的一切菩萨和得静虑的声闻、缘觉,随从胜解力,使各种境义显现;二、得了奢摩他修法观者,在他才作意的时候,使各种境义显现;三、已经获得无分别智者,当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各种境义都不显现。由此所说的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以及前面所说的三种因缘,各种义境实无的道理,就能够成立起来。
原典
诸义现前,分明显现,而非是有,云何可知?如世尊言: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①、傍生②及诸天③、人,同於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智真实故;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④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纔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⑤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由此所说三种胜智随转妙智,及前所说三种因缘,诸义无义道理成就。
注释
①饿鬼:梵文Preta的意译,音译薜荔多、闭丽多等,佛教六趣之一,种类很多,经常挨饿,其中有的腹大如鼓,咽喉似针,没人给他们举行祭祀,使之常受饥饿。居於阎魔王的地下宫殿,也居住於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
②傍生:梵文Tiryagyoni的意译,音译吉利药住尼,即畜生。六趣之一。
③天:梵文Deva或Sura的意译,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的胜妙果报之所,一分在须弥山中,一分远在苍空,总称为天趣,六趣之一。
④静虑:梵文Dhyana的意译,音译驮耶演那,为生於色界四禅天所修的一种禅定。
⑤无分别智:对真如所得的认识,真如远离名相概念等虚妄分别的认识,对真如的认识能够如实而无分别,属於出世间智和无漏智。
译文
假若是依他起自性,实际上只有识,这是不真实的似义显现所依止,为什么成为依他起呢?由於什么因缘称为依他起呢?是从自类的熏习种子所生的,因为是依他种子为缘,所以称为依他起。生後刹那即灭,没有功能自然安住,这就称为依他起。假若是遍计所执自性,因为是依依他起,所以实际上是无所有的,只是似义显现。
怎么成为遍计所执呢?由於什么因缘成为遍计所执呢?由於无量行相的意识,颠倒错误而生的缘相,所以称为遍计所执。自相实际上是没有的,只有遍计所执可得,所以称为遍计所执。
假若是圆成实自性,是遍计所执性的永无有相,为什么成为圆成实呢?由於什么因缘称为圆成实呢?由於没有变异性,所以称为圆成实性。又由於清净的所缘性,是一切善法的最胜性,由於最胜的意义,所以称为圆成实。
原典
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①後,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若徧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
云何成徧计所执?何因缘故名徧计所执?无量行相意识徧计颠倒生相,故名徧计所执。自相②实无,唯有徧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徧计所执。
若圆成实自性,是徧计所执永无有相③,云何成圆成实?何因缘故名圆成实?由无变异性,故名圆成实。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
注释
①刹那:梵文Ksana的意译,另译一念、须臾,音译乞沙孥。佛教用以表示最短的时间单位,《俱舍论》卷十二称:「何等名为一刹那量?众缘和合去得自体顷,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②自相:对共相而言,局於自体之相,称为自相,通於他之相,称为共相。例如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称为自相。空、无我之理,生、住、异、灭等相,称为共相。
③有相:对於无相而言,有相即造作之相,虚假之相。《大日经疏》卷一称:「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译文
再者,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才能成立。这裏什么是能遍计呢?什么是所遍计呢?什么是遍计所执自性呢?应当知道,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的缘故。为什么呢?由於这意识,用自己的名言熏习为种子,并用一切识的名言熏习为种子,所以意识的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遍於一切事物当中进行分别计度,所以称为遍计。而且,依他起自性,称为所遍计。而且,假若由於这相,使依他起自性成为所遍计,这就称为遍计所执自性。由於此相,因为此相是如此的意义。
再者,能遍计度的意识,怎样遍计呢?缘什么境界呢?取何相貌呢?由何执著呢?由何起语呢?由何言说呢?何所增益呢?意谓缘名为境,於依他起自性中,取那相貌,由见而起执著,由寻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而起言说,於无境义中增益它为实有,由这意识遍计能遍计度。
原典
复次,有能徧计①,有所徧计,徧计所执自性乃成。此中何者能徧计?何者所徧计?何者徧计所执自性?当如意识是能徧计,有分别②故。所以者何?由此意识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是故意识无边行相分别而转,普於一切分别计度,故名徧计。又依他起自性,名所徧计。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徧计,此中是名徧计所执自性。由此相者,是如此义。
复次,云何徧计能徧计度?缘何境界③?取何相貌?由何执著④?由何起语?由何言说?何所增益?谓缘名为境,於依他起自性中,取彼相貌,由见执著,由寻⑤起语,由见、闻等四种言说⑥而起言说,於无义中增益为有,由此徧计能徧计度。
注释
①徧计:凡夫的妄情,普遍计度各种事物。《成唯识论》卷八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
②分别:思量识别各种事理,称为分别。这是心法、心所法的自性作用,所以把分别作为心法和心所法的异名。
③境界:梵文Visya的意译,自家势力所及境土,或所得果报界域,称之为境界。
④执著:固著於事物而不离。
⑤寻:意谓寻求。於意言境,粗转为性。
⑥四种言说:即眼见、耳闻、鼻舌身的知和意的觉。
译文
再者,这三自性是异,是不异呢?应当说是非异非不异。意谓在依他起性中,由异门而成依他起自性。就此自性,由异门而成遍计所执。就此自性,由异门而成圆成实。由於什么异门,使依他起而成依他起呢?因为依他熏习种子而起的缘故。由於什么异门,使此自性而成遍计所执呢?由於这种遍计心所缘相的缘故,又是遍计所现所遍计的影像。由於什么异门,使此自性而成圆成实呢?因为所遍计的对象毕竟不是有。
这三自性,各有几种呢?依他起自性,简略来说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的缘故;二者、因为依他起自性中,杂染和清净都下能成立。由於这二种依他起性的区别,所以称为依他起。遍计所执自性也有二种:一者、是自性遍计所执;二者、是差别遍计所执。由此所以称为遍计所执。圆成实自性也有二种:一者、是自性圆成实,二者、清净圆成实。由此所以成为圆成实自性。
原典
复次,此三自性①为异为不异?应言非异非不异。谓依他起自性,由异门故成依他起。即此自性由异门故成徧计所执,即此自性由异门故成圆成实。由何异门此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习种子起故。由何异门即此自性成徧计所执?由是徧计所缘相②故,又是徧计所徧计故。由何异门即此自性成圆成实?如所徧计,毕竟不如是有故③ 。
此三自性各有几种④?谓依他起,略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由此二种依他别故,名依他起。徧计所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徧计执故;二者、差别徧计执故。由此故名徧计所执。圆成实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圆成实故,二者、清净圆成实故。由此故成圆成实性。
注释
①三自性:即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和圆成实自性。
②缘相,《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云缘相,解作因义,三本同。今译所缘,从世亲。」此中「三本」即元魏·佛陀扇多译本、陈·真谛译本、隋·笈多等译,世亲著《摄大乘论释论》。
③不如是有故,《藏要》本校注称:「陈、隋本次有一段问答,何义由此一识成一切种识相,勘即前文安立赖耶为义识一段复出。」
④此三自性各有几种,据《藏要》本校注,藏本只问依他起自性有几种元魏·佛陀扇多译本、陈·真谛译本、隋·笈多等译,世亲著的《摄大乘论释论》,与藏文本相同。
译文
再者,遍计有四种:一、自性遍计,二、差别遍计,三、有觉遍计,四、无觉遍计。有觉遍计,是善名言者的遍计;无觉遍计,是不善名言者的遍计。这样的遍计又有五种:一、依据事物的名字,普遍推度事物的自性,认为有这样的名字,就有这样的境义;二、依据境义普遍推度事物名称的自性,认为有这样的境义,就有这样的名字;三、依据已知事物的名称,普遍推度未知事物的名称;即普遍推度未了义事物的名称;四、依已知名之义,普遍推度未知名之义:五、依据已知名、义二种,普遍推度未知事物的名、义二种自性,即普遍推度这种名这种义有这种体性。
原典
复次,徧计有四种:一、自性徧计,二、差别徧计,三、有觉徧计,四、无觉徧计。有觉者,谓善名言;无觉者,谓不善名言。如是徧计复有五种:一、依名徧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徧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徧计名自性,谓徧计度未了义名;四、依义徧计义自性,谓徧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徧计二自性,谓徧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①。
注释
①体性:事物的实质称为体,不可更改的属性是性,即自性,体即是性,持业释。
译文
再者,总的统摄一切分别,简略来说有十种:一、根本分别,即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即色等相而生起的分别识;三、显相分别,即眼识等六识,和六识所依的染意识;四、缘相变异分别,即老等的变异、乐受等的变异、贪等的变异、逼迫时节代谢等的变异、地狱等各趣的变异,及欲界等三界的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如前文所说的种种变异,而起的所有变异;六、他引分别,即听闻非正法类和听闻正法类的分别;七、不如理分别,即各种外道听闻非正法类所引起的分别;八、如理分别,正法中的佛弟子们,因为听闻正法所引生的正见分别;九、执著分别,即不如理作意类,以萨迦耶见为本的六十二种见趣相应的分别;十、散动分别,这是诸菩萨的十种分别: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为了对治这十种散动,所以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演说无分别智。这样的所对治、能对治,应当知道,完全统摄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
原典
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①变异、乐受等变异②、贪等变异③、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④、捺落迦⑤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⑥类分别;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⑦闻非正法类分别;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九、执著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⑧为本六十二见⑨趣相应分别;十、散动分别,谓诺菩萨十种分别: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增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劲,六、异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差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劲,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⑩中说无分别智。如是所治、能治,应知具摄般若波罗蜜多义。
注释
①等,此中省略病、死变异。
②乐受等变异:即乐受、苦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③贪等变异:即贪、瞋、痴三毒的变异。
④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包括杀、缚、拷打的逼害,寒暑新陈代谢的变异。
⑤捺落迦:梵文Naraka的音译,意译地狱。六趣中的最恶趣。有八大地狱:㈠等活地狱,死而复活,一再受苦;㈡黑绳地狱,以黑铁绳绞勒罪人;㈢众合地狱,以各种刑具配合,残害罪人;㈣号叫起狱,罪人受苦折磨,发出悲号;㈤大叫地狱,罪人受到更重的残害,大声叫唤;㈥炎热地狱;㈦太热地狱;㈧阿鼻地狱,又称无间地狱,罪人不间断地受苦。
⑥正法:「正」意谓无偏邪,「法」是三宝中的法宝,教、理、行、果为其体。
⑦外道: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哲学派别,主要是外道六师和九十六种外道。
⑧萨迦耶见:梵文Satkayadarsana的音译,意译身见、我见。认为我、我所都是真实存在的观点。《大乘广五蕴论》称:「云何萨迦耶见?谓於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萨』为败坏义,『迦耶』谓和合积聚义……无常、积聚,是中无我及我所故。染慧者,谓烦恼俱,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⑨六十二见:外道的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佛教经典中说法不一,据《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关於过去世的五蕴见解如下:一、色为常,二、色为无常,三、色为常无常,四、色为非常非无常。受、想、行、识四蕴也有这四句,共二十种见。关於现在世五蕴的见解如下:色有边、色无边、色亦有边亦无边、色非有边非无边。受、想、行、识四蕴也有这四句,共二十句。关於未来世五蕴的见解如下:色为如去、色为不如去、色为如去不如去、色为非如去非不如去。受、想、行、识也有这四句,共二十句。三世共六十见,再加身与神一、身与神异二句,即为六十二见。
⑩般若波罗蜜多:梵文Prajnaparamita的音译。意谓通过般若智慧,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六度之一,意译为智度。
译文
假若由於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种自性,为什么说三自性不成无差别呢?假若由异门而成依他起,就不能由此而成遍计所执和圆成实。假若由此异门而成遍计所执,就不能由此成立依他起和圆成实。假若由异门而成圆成实,就下能由此而成立依他起和遍计所执。
再者,怎么知道依他起自性,就是遍计所执自性的似义显现,而不是称其法体呢?在没有名言以前,境义之觉就不能现起,因为名称与境相之体相违逆。事物的名称有很多,这就随名而为多体了,但事实与此相违。因为名称与表诠之义是不决定的,一名之中就成为杂体了,这也与事理相违逆。这裏有两个偈颂:
因为在没有名言以前,没有境义之觉,事物有多个名称,事物的名称与表诠之义是不决定的。这就分别构成称体相违、多体相违和杂体相违。
遍计所执性的事物无而可得,圆成实性的无染而有净,应当知道,这些都如幻化等一样,这也很像虚空。
而且,为什么说如所显现的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无所有呢?而依他起自性所显现的,并不是一切所现的也於一切时中都无所有呢?假若这是没有的话,圆成实自性也就没有了。假若这是没有的话,则一切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假若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是没有的话,应当成为没有染净的过失。既然现在可得杂染和清净,所以不应当是一切都没有。这裏有如下偈颂:
假若没有依他起自性,也就没有圆成实自性。假若没有三自性,就永远没有染净。
原典
若由异门①,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若由异门成依他起,不即由此成徧计所执及圆成实。若由异门成徧计所执,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圆成实。若由异门成圆成实,不即由此成依他起及徧计所执。
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徧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②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中有二颂:
由名前觉无,多名不决定,成称体多体,杂体相违故。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应知如幻等,亦复似虚空。
复次,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所有?此若无者,圆成实自性亦无所有。此若无者,则一切皆无。若依他起及圆成实自性无有,应成无有染净过失。既现可得杂染清净,是故不应一切皆无。此中有颂:
若无依他起,圆成实亦无,一切种若无,恒时无染净。③
注释
①若由异门: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是由不同意义和不同观点的异门,来说明依他起自性的。
②关於上述内容,《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句云:由何得知依他自性如遍计自性显现,而非即彼自体耶?」
③关於本颂,《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三句颂作二句云:依他及圆成,一切若非有。无次第而无之义,摄长行不全也,魏本同。」
译文
诸佛世尊在大乘中说方广教,在此教中有这样的话:应当怎样知道遍计所执自性呢?应当知道,这是依无所有的异门而说的。应当怎样知道依他起自性呢?应当知道,譬如幻化、阳焰、梦、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应当怎样知道圆成实自性呢?应当知道宣说四清净法。有哪四种清净法呢?一者、自性清净,即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即远离一切烦恼、所知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即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即大乘佛教绝妙的正法教诲。因为这种正法教诲,是清净因缘,并不是遍计所执自性。因为是最清净的法界等流之性,所以不是依他起自性。这样的四法,能够统摄一切清净教法。这裏有两个偈颂:
以幻等譬喻说於生的生,是说没有遍计所执性。假若说四清净,这就是圆成实自性。
清净与离垢,是清净道所绿,一切清净法,都由这四栢所统摄。
原典
诸佛世尊於大乘中说方广①教,彼教中言:云何应知徧计所执自性?应知异门说无所有。云何应知依他起自性?应知譬如幻、焰、梦、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云何应知圆成实自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何等名为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②、空③、实际④、无相⑤、胜义⑥、法界⑦;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⑧法、波罗蜜多⑨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徧计所执自性。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此中有二颂:
幻等说於生,说无计所执,若说四清净⑩,是谓圆成实。
自性与离垢,清净道所缘,一切清净法,皆四相所摄。
注释
①方广:梵文Vaipulya的意译,大乘佛经的总名,「方」意谓方正,「广」意谓广博。因为大乘佛经开显广大甚深的教法,所以称为方广教。
②真如:梵文Tathata的意译,又称为如、如如等,早期佛经译籍中译为本无。意谓事物的真实属性、真实状况。与性空、无为、实相、法界、法性、实际、真性、实相、佛性、法身等同义。一般解释为永恒真理或本体。《成唯识论》卷九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此性即是唯识实性。」
③空:梵文Sunya的意译,音译舜若。意谓客观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其理体空寂明净。一般讲三空:一、我空,没有起主宰作用的灵魂;二、法空,物质世界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三、空空,是说连空也要否定。
④实际:真如的异名之一,意谓事物的实际状况。
⑤无相:与有相相对,「相」是事物的表相或概念,与名相同义。无相即摆脱人世间的有相认识,而得到的真如实相。《金刚经》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⑥胜义:超越世间或世俗的殊胜妙理,此称胜义。
⑦法界: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音译达摩驮多。与真如、空性、实际、无相、实相等概念同义,意谓事物的真实属性或成佛的原因。《辨中边论》卷上称:「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易故。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由相灭义说为无相,此中永绝一切相故。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
⑧菩提分:梵文Sambodhi-anga的意译,又称为菩提支、觉分、觉支等。意谓觉了、觉悟,共七种,称为七菩提分或七觉支,是达到成佛觉悟的七种次第:㈠念觉支,经常明记佛法,明记定、慧而不忘怀;㈡择法觉支,以佛教智慧分辨是非善恶真为;(三)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努力修行,坚持不懈,远离邪法,修行佛教真法;㈣喜觉支,由於觉悟了佛教善法,而使心生欢喜,㈤猗觉支,又称为轻安觉支,因为修止观,断除烦恼粗重,使身心轻松安适愉快;㈥定觉支,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思悟佛法,使贪欲忧患灭除;㈦舍觉支,又称为行舍觉支,舍除一切妄谬,舍除一切虚妄分别,以佛教正法平等看待一切事物,心无偏邪。
⑨波罗蜜多:梵文Paramita的音译,意译为度。共六种,意谓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是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是大乘佛教徒修行的主要内容。六度如下:㈠布施,梵文Dana的意译,音译檀那。包括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㈡持戒,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尸罗;(三)忍,梵文Ksanti的意译,音译羼提;㈣精进,梵文Virya的意译,音译毗梨耶,意谓努力不懈;㈤定,Dhyana的意译,音译禅那;㈥智慧,梵文Prajna的意译,音译般若。
⑩四清净:即前文所说的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此道清净、生此境清净。
译文
再者,经中为什么以幻等譬喻来说明依他起性呢?为了破除人们对於依他起自性虚妄法的疑惑。人们为什么对依他起自性的虚妄法,产生疑惑呢?因为人们对於依他起自性的虚妄法,有这样的疑惑:依他起自性,实际上没有境义,为什么成为心法和心所法的所行境界呢?为了消除这样的疑惑,所以要说幻事譬喻。如果依他起自性,没有真实的境义,为什么心法、心所法依之而起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要说阳焰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爱、非爱的受用差别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就说所梦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的境义,为什么会有净业、不净业所招感的爱果、非爱果的差别而生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就说影像譬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识转变而生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说光影譬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戏论言说转起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要说谷响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会有真实可取的各种三摩地所行境界转起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就说水月譬喻。假若依他起自性,没有实际境义,为什么诸菩萨,以无颠倒的正心,为了成办有情众生的利乐事业,故思於受生呢?为了消除这种疑惑,所以说变化的譬喻。
原典
复次,何缘如经所说於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於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①。他复云何於依他起自性有虚妄疑?由他於此有如是疑:云何实无有义而成所行境界?为除此疑,说幻事喻。云何无义心、心法转?为除此疑,说阳焰喻。云何无义有爱、非爱受用差别?为除此疑,说所梦喻。云何无义净、不净业爱、非爱果差别而生?为除此疑,说影像喻。云何无义种种识转?为除此疑,说光彩喻。云何无义种种戏论言说而转?为除此疑,说谷响喻。云何无义而有实取诸三摩地所行境转?为除此疑,说水月喻。云何无义有诸菩萨无头倒心,为办有情诸利乐事,故思受生?为除此疑,说变化喻。
注释
①虚妄疑故,《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作於虚妄疑惑,与无性合。」
译文
佛世尊为什么以密意在《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呢?在依他起自性中,依据遍计所执自性和圆成实自性,生死和涅槃没有差别密意。为什么呢?就是依他起自性,由於遍计所执自性分成生死,由於圆成实自性分成涅槃。
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这样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杂染、清净二分。依据什么这样说呢?在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就是说,依他起自性是杂染、清净二分。依这种密意而这样说。在这种意思中,以什么譬喻来说明呢?以金矿为譬喻来说明。譬如世间金矿中有三种东西:一地界,二、土,三、金。在地界中,土并非真实而有,但现时可得。金是真实而有,但不可得。当用火烧链的时候,土相就不显现了,金相显现出来。
而且,这地界土显现的时候,是虚妄显现。金显现的时候,是真实显现,所以说地界是杂染、清净二分。识也是这样,当无分别智之火还没有烧炼的时候,在此识中,所有虚妄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出来,所有真实的圆成实自性不能显现出来。假若此识被无分别智烧炼的时候,在此识中所有真实的圆成实自性显现出来,所有虚妄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出来。所以说,这种虚妄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杂染、清净二分,如金矿中所有的地界。
原典
世尊依何密意①於《梵问经》②中说:如来不得生死③,不得涅槃?於依他起自性中,依徧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密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徧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於依他起自性中,徧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说。於此义中以何喻显?以金土藏为喻显示。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④,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
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於此识中,所有虚妄徧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於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徧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注释
①密意:於佛意有所隐藏,而且,佛意深密,一般人难以测知,所以称为密意。
②梵问经:全称《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是梵天之名。本经的内容是说大乘实义,破除小乘偏执。
③生死:有情众生,生了死,死了生,不断受苦。
④地界:四大(地、水、火、风)之一的地大,因为和其他三大有区别,所以称为地大。其属性是坚,其作用是能持。
译文
世尊在有的地方说一切事物是永恒的,在有的地方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的,在有的地方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非不永恒的,依据什么密意这样说呢?因为依他起自性中,由於圆成实自性,所以世尊说一切事物是永恒的。又由於遍计所执自性,所以又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的。又由於遍计所执、圆成实二分,所以又说一切事物是非永恒的非不永恒的。只是依此三自性的一自性密意,才这样说的。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也是这样。如是等类差别,都是一切诸佛的密意语言。由三自性的见解,都应他所说的,而给以抉择明了,如前文所说的永恒、非永恒等门类一样。这裏有多个偈颂:
如果事物的实性非有,如果显现的不是一种,这就是非法非非法,所以说是无二的意思。
依据依他起自性中的染、净一分开示显现,或者是有,或者是非有。依据染、净二分而说,是非有非非有。
如果显现非有,所以说为无。由於这样的显现,所以说为有。
自然无,自体无,自性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所以应当承认没有自性。
由於没有自性,前前即为後後所依止,没有生灭,本来寂静,所以各种事物的自性本来就是般涅槃。
原典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徧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如常、无常无二①,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亦尔。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如前说常、无常等门。此中有多颂:
如法实不有,如现非一种,非法②非非法,故说无二义。
依一分开显,或有或非有,依二分说言,非有非非有。
如显现非有,是故说为无。由如是显现,是故说为有。
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③,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
由无性故成,後後所依止,无生灭本寂,自性般涅槃。
注释
①无二:即非常非非常。
②非法,《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句云如是法非法。结成上二句,魏本同。」
③住,《碛砂藏》本原作「位」,《藏要》本根据藏文本和《高丽藏》本改。
译文
又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对於佛所说的一切话,都应当随他所说而给以抉择了别。所说的四意趣如下:一、平等意趣,比如这样说:从前,我曾经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就称为胜观正等觉者;二、别时意趣,比如这样说:如果多多读诵乡宝如来名号者,就肯定能够得到无上菩提;又比如这样说:只是由於发大誓愿,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三、别义意趣,比如这样说:假若已经逢遇、承事、礼拜、供养多如殑伽河沙数的诸佛,对於大乘佛法才能理解其义:四、补特伽罗意乐意趣,比如对某一补特伽罗,佛首先为他赞叹布施,後来佛又毁訾布施;如果对於布施,对於戒律及一分修的世间禅定,应当知道,也是这样先赞後毁。这样,就称为四种意趣。
原典
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谓如说言:我昔曾於彼时彼分,即名胜观①正等觉②者;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③名者,便於无上正等菩提④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⑤,便得往生⑥极乐世界⑦;三、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⑧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义;四、补特伽罗⑨意乐意趣,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後还毁訾。如於布拖,如是尸罗⑩及一分修,当知亦尔。如是名为四种意趣。
注释
①胜观:梵文Vipasyin的意译,另译种种观、种种见等,音译昆婆尸、昆鉢尸、微钵尸、鞟婆尸、昆婆沙、维卫等,过去七佛(昆婆尸佛、尸弃佛、昆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佛。又称为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三阿僧只僧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为七佛之首。又由於赞其佛之精力,超九劫而成佛,由此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
②正等觉:诸佛的无上正智称为正等觉。「觉」意谓觉知各种事物的智慧。其智没有偏邪,称为正。无偏称焉等。《七佛经》称:「昆婆尸佛应正等觉。」
③多宝如来: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因无人请而入涅槃,入灭後发誓以其全身舍利和七宝塔证说《法华经》。《大智度论》卷七称:「有诸佛无人请者,便入涅槃而不说法。如《法华经》中多宝世尊,无人请故,便入涅槃,後化佛身及七宝塔证说《法华经》故,一时出现。」
④无上正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意译,另译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无上正等正觉等,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智的名称。指真正遍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⑤愿:梵文pranidhana的意译,音译尼底,意谓志求满足。《法界次第》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
⑥往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称之为往,化生於彼土莲华中,称之为生。「往生」虽然通於各种受生,但是一船指生於极乐世界。
⑦极乐世界:梵文Sukhavati的意译,音译苏诃啭帝、须摩提、须阿提等。又称焉西方净土、极乐国土、安养净土等。即阿弥陀佛的净土。据称,从人世间经过十万亿佛土,即为极乐世界,生於此者,享受各种快乐,如佛那样具三十二相,并具神通,心中舒畅清凉,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
⑧殑伽:梵文Ganga的音译,另译强伽、琼伽、恒伽、恒架等,意译天堂来、恒河等。印度东北部的大河,发源於雪山南部。
⑨补特伽罗:梵文Pudgala的音译,意译为人我。又音译为富特伽罗、福伽罗、补伽罗、富咖罗、——咖罗、富特迦耶等,又意译为众生、数取趣,意谓在六趣中一再轮迴。
⑩尸罗:梵文sila的音译,意译为戒,即佛教徒应当遵守的戒律。
译文
听说的四秘密如下:一、令入秘密,於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据世俗谛的道理,说有补特伽罗,并说有各种事物的自性差别:二、相秘密,在这裏说明各种事物的相状时,显明三自性;三、对治秘密,佛在这裏针对有情众生的烦恼行,说对治的八万四千法门;四、转变秘密,即在这裏以其别的意思,说诸法诸字,就在这所说的字句中,显示另一种意义。比如有的偈颂这样说:
觉了这不坚的调柔定为坚,善住於颠倒错误之中,被极烦恼所恼,就可以证得最上菩提。
原典
四秘密者:一、令人秘密,谓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①理说有补特伽罗及有诺法自性差别:二、相秘密,谓於是处说诸法相②,显三自性;三、对治秘密,谓於是处说行,封治八万四千③;四、转变秘密,谓於是处以其别义,诺言诸宁即显别义。如有颂言:
觉不坚为坚,善住於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
注释
①世俗谛:二谛(俗谛、真谛)之一,又称为世谛或俗谛,即对俗人听讲的真理,
②法相:泛指事物的相状、性质、名词、概念及其含义等,《大乘义章》卷二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
③八万四千:即八万四千法门。有情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中有八万四千对治法门,就能诠之教称为法藏,就所诠之义称为法门。
译文
假若有人想造大乘法教的解释,简略来说,应当由三相造其解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产生的法相;三者、由所说言语的意思。这裏所说的缘起,比如说:
从名言熏习所产生的各种事物,这种名言熏习又从那一切事物的熏习而成。所以,异熟阿赖耶识与转识,展转更互为缘而生。
原典
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
译文
再者,从那阿赖耶识为种子所生起的转识相法,有相分、有见分,相分和见分都以识为其自性。而且,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都以依他起性为其所依,以依处为相。以能遍计的所执为相,圆成实性以法性为相,由此显示三自性的相。如偈颂所说的「从有相分、有见分,应当知道三自性的相」。
再次,应当怎样解释那三相呢?逼计所执相,在依他起相中实际上是无所有的,圆成实相在依他起相中是实有的。由於遍计所执相的非有和圆成实相的有二种,在还没有见到真理的同一时问,逼计所执的非有是可得的,圆成实自性的有是不可得的。在已经见到真理的同时,遍计所执性的非有是不可得的,圆成实性的有是可得的。就是说,在依他起自性中,没有递计所执自性,有圆成实自性。所以,在依他起自性中,随染随净而转的时候,假若凡夫得到了那种遍计所执自性,就不能得到这圆成实性了。假若圣者得到了这圆成实自性,就得不到那种遍计所执自性了。如偈颂中这样说 在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没有的,圆成实自性在依他起自性中是有的,所以有得、不得两种情况,在依他起自性中,凡夫和圣人二者是平等的。
原典
复次,彼转识相法,有相①、有见②,识为自性。又彼以依处为相,徧计所执为相,法性③为相,由此显示三自性相。如说: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
复次,云何应释彼相?谓徧计所执相,於依他起相中实无所有,圆成实相於中实有。由此二种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末见已见,真者同时。谓於依他起自性中,无徧计所执故,有圆成实故。於此转时,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如说:
依他所执无,成实於中有,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
注释
①有相:意谓有似所取的相,即相分,是识所变的影像。
②有见:意谓有似能取的见分,相分相当於客观,见分相当於主观。
③法性: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与真如、实相等同义,特指现象的本质、本体。
《成唯识论述记》卷九称:「性者体义,一切法体,故名法性。」
译文
关於语义问题,是先说初句为总纲,然後以其余各句分别说明第一句的意思。或由德意趣,或由义意起。关於由德处的问题,是说佛的功德。最清净觉是初句的总标,以不二现行到穷生死际等二十一句进行解释,即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安立不可思议、游於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切法智无疑滞、於一切行成就大觉、於诸法智无有疑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得佛无二住胜彼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於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关於最清净觉的问题,应当知道,这一句是由各句分别说明,这样才能够成为善说法性。最清净觉者,就是世尊最清净的觉悟,应当知道,这是佛二十一种功德所统摄。就是於所知一向无障转的功德,於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的能人功德,於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的功德,於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的功德,修一切对治障的功德,降伏一切外道的功德,生於世间不为世间法所障的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记功德,於一切世界示现受用身、变化身的功德,断疑功德,令人种种行的功德,对於当来法产生妙智的功德,对其胜解示现的功德,对於无量所依调伏有情众生的加行功德,使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法身的功德,随顺胜解示现差别佛土的功德,对於三种佛身方处没有分限的功德,於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的功德,无尽功德等。
原典
说语义者,谓先说初句,後以余句分别显示。或由德处,或由义处。由德处者,谓说佛功德①:最清净觉②,不二现行③、趣无相法④、住於佛住⑤、逮得一切佛平等性⑥、到无障处⑦、不可转法⑧、所行无碍⑨、其所安立不可思议⑩、游於三世平等法性⑾、其身流布一切世界⑿、於一切法智无疑滞⒀、於一切行成就大觉⒁、於诸法智无有疑惑⒂、凡所现身不可分别⒃、一切菩萨等所求智⒄、得佛无二住胜彼岸曲、不相闲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⒆、证无中边佛地平等⒇、极於法界(21)、尽虚空性(22)、穷未来际(23)。
最清净觉者,应知此句由所余句分别显示,如是乃成善说法性。最清净觉者,谓佛世尊最清净觉,应知是佛二十一种功德所摄。谓於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於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人功德,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於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修一切障对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24)功德,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记功德,於一切世界示现受用(25)、变化身(26)功德,断疑功德,令人种种行功德,当来法生妙智功德,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三种佛身(27)方处无分限功德,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无尽功德等。
注释
①功德:「功」意谓福利之功能,功能为善行之德,所以称为功德。而且,「德一意谓得,修功有所得,所以称为功德。《大乘义章》卷九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名为功德。」
②最清净觉:因为佛的这种觉悟,超出世间凡夫、声闻、独觉和菩萨的觉悟,所以称为最清净觉。
③不二现行:对於所知一向无障转的功德,即佛一向无障碍智,对於一切事物的品类差别无著无碍,不像声闻等那样有处有障、有处无障二种现行,故称为不二现行。
④趣无相法:无相法即真如,因为真如远离有相、无相、非有相非无相。这种智慧能入,所以称为趣·超过声闻、缘觉二乘和菩萨,所以是最胜。断离烦恼、所知二障 ,所以称为清净。这样趣入,称为最胜清净功德,所以称为最清净觉。
⑤住於佛住:即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住」意天住、梵住、圣住。於天住四静虑中,佛永远住於四静虑。梵住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佛永远住於悲。圣住即空相、无相、无愿,佛永远住於空,这就是佛住。在佛住中即使不作功用,也利於有情,对有情众生的功德,永不间断。不像声闻那样要作功用,才能利於有情,所以称为最清净觉。
⑥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即於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诸佛平等性,就是以清净智为所依,都有利於安乐一切有情众生的殊胜意乐,都以受用身、变化身作利他事业,法身、受用身、变化身三无差别,所以称为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⑦到无障处:就是修对治一切障的功德,已经修习对治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圣道,一切种智的自在性,已经到了永离一切习气的所依趣处。
⑧不可转法:就是降伏一切外道的功德,即教、证二法都不能为他所能动转,胜过摧伏各种外道。
⑨所行无碍:即生於世间,不为世间所碍的功德。
⑩其所安立不可思议:即安立正法的功德。这种安立无量甚深,出世後得正智所起,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是不可思议的。
⑾游於三世平等法性:即授记功德。观过去、未来等事平等,都如现在所作事,所以能够预言未来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授记。
⑿其身流布一切世界:即於一切世界示现受用身和变化身的功德。
⒀於一切法智无疑滞:即断疑功德。於一切境自善决定,普遍断除一切疑惑。
⒁於一切行成就大觉:即令入种种行的功德。教授教诫有情众生,使之入种种正行。
⒂於诸法智无有疑惑:即断疑功德。
⒃凡所现身不可分别:如其胜解示现功德。一佛身,随顺他对於有情来生的胜解,示现形色大小种种不同的化身。
⒄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即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佛智圆满,成就调伏有情加行功德,所以是无量有情的所依,这样的智慧是诸菩萨等的所求,所以称为一切菩萨等的祈求智。
⒅得佛无二住胜彼岸:即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波罗蜜多圆满成就,所以称为住胜彼岸。因为已经超过十地菩萨的波罗蜜多,所以称为住胜彼岸,如是成就诸佛无二平等法身。
⒆不相闲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即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佛观众生胜解差别,现金、银等种种佛土,不相间杂。佛对於众生所乐,无不了知,所以称为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⒇证无中边佛地平等:即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诸佛的三身等周遍十方世界,没有分限,所以称为无中边。身所依名地,身遍十方,无有分限,所以佛地平等,没有中边。
(21)极於法界:即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极此清净法界,对於来世一切有情众生,常作利益安乐之事。
(22)尽虚空性:即无尽功德。就像虚空那样无边无际,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没有变易:永远容受一切质碍。法身也是这样,永远作有利於来生的事情。
(23)穷未来际:即究竟功德。未来无际,佛穷其无际,永远作有利於众生的事业。这种功德永无断绝,所以称为最清净觉。
(24)外道: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哲学派别。
(25)受用:即受用身,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之一。受用身有二种:㈠自受用,指佛累劫积累功德,所得之永恒不灭、能使自己受用广大法乐的色身;㈡他受用,佛为住於十地的菩萨现大神通,使他们受用大乘法乐的功德身,相当於报身。
(26)变化身:相当於应身。佛为了度脱世间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的不同状况和需要而现之身。或指释迦车尼的生身,或指变现混迹於世间的天、人、鬼、龙等。
(27)三种佛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或是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或是法身、化身、应身、
译文
而且,由於义处,如说:假若各种菩萨成就三十二法,才能够成为菩萨。就是对於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安乐事生起增上意乐,因为令人一切智智,自知我今何假智,摧伏慢,坚牢胜意乐,非假怜愍,於亲非亲平等心。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後边,应量而语,含笑先言,无限大悲,於所受事无退弱,无厌倦意,闻义无厌,於自作罪深见过,於他作罪不瞠而诲,於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不希异熟而行施,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於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舍无色界而修静虑,方便相应修般若,由四摄事摄方便,於持戒破戒善友无二,以殷重心听闻正法,以殷重心住阿兰若,於世杂事不爱乐,於下劣乘曾不欣乐,大乘中深见功德,远离恶友,亲近善友,永远修治四梵住,常游戏於五神通,依趣之智,对於住正行不住正行各类有情众生不弃舍,言决定,重谛实,永远以大菩提心为首。上述各句,应当知道,都是第一句的差别,这就是对於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安乐、生起增上意乐。
这种「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一句,应当知道,有十六业差别:一、展转加行业。二、无颠倒业。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四、不动坏业。五、无求染业,应当知道,这裏有三句差别,因为是无染系,於恩非恩没有爱恚,於生生中永恒随转。六、相称语、身业,应当知道,这裏有二句差别。七、於乐於苦於无二中平等业。八、无下劣业。九、无退转业。十、摄方便业。十一、厌恶所治业,应当知道,这裏有二句差别。十二、无间作意业。十三、胜进行业,应当知道,这裏有七句差别,因为六波罗蜜多正加行和四摄事正加行。十四、成满加行业,应当知道,这裏有六句差别,因为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住阿兰若,离恶寻思,作意功德。应当知道,这裏又有二句差别,因为助伴功德。应当知道,这裏又有二句差别。十五、成满业,应当知道,这裏又有三句差别,因为无量清净,得大威力,证得功德。十六、安立彼业,应当知道,这裏有四句差别,因为御众功德,决定无疑教授教诫,财法摄一,无杂染心。应当知道,这样的各句,都是初句差别。如偈颂这样说:
由於最初一句,再以其余各句来分别显示别德的种类。由於最初的一句,然後一句一句地分别说明其义——即利益差别。
原典
复次,由义处者,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谓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令人一切智智故,自知我今何假智故①,摧伏慢②故,坚牢胜意乐故③,非假怜愍故,於亲非亲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後边故,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故,无限大悲故④,於所受事无退弱故⑤,无厌倦意故,闻义无厌故,於自作罪深见过故,於他作罪不瞠而诲故,於一切威仪⑥中恒修治菩提心故,不悕异热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於诸有情无有志碍而行忍故,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⑦故,舍无色界修静虑故,方便相应修般若故,由四摄事⑧摄方便⑨故,於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以般重心听闻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练若⑩故,於世维事不爱乐故,於下劣乘曾不欣乐故,於大乘中深见功德故,远离恶友故,亲近善友故,恒修治四梵住⑾故,常游戏五神通⑿故,依趣智⒀故,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言决定故,重谛实故,大菩提心恒为首故。如是诸句,应知皆是初句差别,谓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
此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应知此中十六业者:一、展转加行业。二、无颠倒业。三、不侍他请自然加行业。四、不劲坏业。五、无求染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染系故,於恩非恩无爱志故,於生生中恒随转故。六、相称语、身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七、於乐於苦於无二中平等业。八、无下劣业。九、无退转业。十、摄方便业。十一、厌恶所治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二、无闲作意业。十三、胜进行业,此有七句差别应知,谓六波罗蜜多正加行故,及四摄事正加行故。十四、成满加行业,此有六句差别应加,谓亲近善士故,听闻正法故,住阿练若故,离恶寻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助伴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五、成满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量清净故,得大威力故,证得功德故。十六、安立彼业,此有四句差别应知,谓御众功德故,决定无疑教授教诫故,财法摄一故,无杂染心故。如是诸句应知皆是初句差别。如说:
由最初句故,句别德种类,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
注释
①自知我今何假智故:认为有实我而作利於他人的事,虽行布施而不离相,所以是颠倒。现在知道「我」是虚假的,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由於这种智慧,凡所作事,没有颠倒。
②慢:梵文Mana的意译,唯识宗的烦恼法之一,意谓傲慢自负。据《俱舍论》卷十九等载,有七慢:㈠慢,对劣於己者或等於己者认为自己胜、自己等,自负傲慢;㈡过慢,对与己等者说自己胜,对比己胜者说自己等;㈢慢过慢,对比己胜者说自己胜;㈣我慢,不认识「我」是五蕴和合而成,而认为有我、我所;㈤增上慢,尚未修行证得果位而自以为证得;㈥卑慢,认为和胜过自己很多的人差不多;㈦邪慢,自己无德而自称为有德。
③坚牢胜意乐故:这是第四不动坏业、誓处无边生死大海,不为条苦所动坏,菩提悲愿转增胜。有情众生的邪行,也不能动坏菩萨利益安乐增上意乐的坚固之心。
④无限大悲故:这是第七於乐於苦於无中的平等业,於苦有情愍其苦苦,於乐有情愍其坏苦。於不苦不乐有情愍其行苦,平等观察一切有情都随逐其生死众苦,平等怜愍,没有差别。
⑤於所受事无退弱故:这是第八无下劣业,各个有情众生罪苦重担而自负荷,没有退弱,不像下劣声闻只求自度,於度他事生退弱心。
⑥威仪:意谓动作行为有威德,有仪则。称符合佛教戒律的行、住、坐、卧为四威仪,也是戒律的别称,据说在具足戒之外,比丘还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比丘尼则有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小乘比丘有三千威仪,大乘菩萨则有八万威仪。
⑦精进:梵文Virya的意译,音译昆梨耶,另译为勤。意谓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百法明门论忠疏》称:「云何精进?於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能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拣诸染法。悍表精纯,拣净为性。即显精进,唯善性摄。」
⑧四摄事:梵文Catursangrahavastu的意译,往往略称为四摄,又称为四摄法、四事摄法等。菩萨为了摄受来生,使生亲爱之心,归依佛道,应当作的四件事:㈠布施摄;㈡爱语摄;㈢利行摄,做有利於众生的各种事情;㈣同事摄,与众生同处,随机软化。
⑨方便:梵文Upaya的意译,另译善权、变谋等,音译沤和。全称方便善巧、方便胜智。意谓菩萨在弘法、度脱众生时所采取的灵活方便手法?
⑩阿练若:梵文Aranya的音译,寺院的总名,比丘的住处。又称为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等,意译无诤声、闲寂、迷离处。是比丘修行的寂静地方,一般离人里五百弓。
⑾四梵住: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称为四梵堂。这四法能感大梵果报,为梵天所住。
⑿五神通:梵文Abhijna的意译,另译神通力、神力、通力等。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自由自在之意。佛、菩萨、罗汉 等,通过修练禅定所得到的一种神通力。五神通如下:㈠神足通,又称为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等。其身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㈡天眼通,又称为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境况,能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㈢天耳通,又称为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能够听见六道众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声音;㈣他心通,又称为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等。能知别人的心理活动;㈤宿命通,又称不宿命智证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能知自身一世乃至百千万世的宿命,并知六道众生的宿命及所作之事。
⒀依趣智:诸菩萨以四无量心圆满清净,永远修治四种梵住,所以他们定依智而不依识,所有三业都是功德,成满之相,称为满业。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