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六节课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六节课
前文讲了三种财布施,即普通布施、广大布施、极大布施。今天开始讲法布施。
庚二、法施:
所谓的法施,就是为他众灌顶、传法、念传承等,想方设法令他们相续奉行善法之举,也就是说,以前不信佛的让他信佛,信佛的让他增上,总之给他播下善根,令其懂得佛法的甚深意义。
我在不同场合中,也一而再、再而三说过,光是形式上皈依发心、烧香拜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学佛最根本的,就是要懂得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涵义,这样才会取舍善恶、实地修持,最终令自他离苦得乐。所以,大家以后因缘具足时,一定要弘扬佛法,若能讲经说法或听经闻法,这种功德非比寻常。
◎ 讲闻佛法的功德
严格意义上讲,说法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法相,而且最好是出家人,这种界限很高。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个世间需要善知识,如果找不到出家人,自私自利心不强的居士也可以。当然,完全断除自私自利,在凡夫阶段是很难的,但若传法不是为了自己,法义也能明白十之八九,这样的人以清净心去讲法,不但没有过失,而且有很大的功德。
《摩诃僧祇律》中讲过:“百千阎浮提,满中真金施,不如一法施,随顺令修行。”意思是,在百千座南赡部洲中装满真金,以此布施一切众生,不如宣讲一个偈颂,让别人明白法义并随顺修行的功德大。《大宝积经》中也有类似阐述[7]:用七宝供养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比不上受持及宣说一个偈颂的功德大。
所以,长期讲闻佛法非常重要。如果你有因缘,可以到一些上师或法师面前听法;没有这个条件的话,也可以借助光盘等设备,接受具足法相的善知识开示。
如今许多大城市里的众生,每天都在忙碌,忙碌什么呢?忙碌于眼前的生活。每天都很辛苦,辛苦什么呢?辛苦于今生的琐事。真正为生死大事、为来世努力的,可谓极为鲜少。而若想转变这种心态,就一定要长期听闻并思维佛法,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 佛法的真实利益
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因此我在讲课时,主要阐释佛法的直接意义,引用的也是佛经及前辈大德的教言。我知道现代人喜欢时兴话题,像国内外的新闻、现实生活的问题,而对可靠的教证公案、传统的讲解方式,有些人比较难以接受。但不管怎么样,大家既然是佛教徒,是修行人,最好还是直接了解佛法的教义。哪怕你一天能明白一颂、一段或一层意义,当正见水滴慢慢汇聚成海,邪知邪见或非理作意也就自然消退了。
因此,我们在开示法要时,不能太世俗化。包括法师们以后也要注意,如果太世俗化了,暂时也许能引发一些好奇,但却很难断除人们烦恼习气的毒根。所以,我每天在讲课时,尽量会找一些好的教言或教证,都是具有无比加持的金刚语。如果你们能背诵,或者多读几遍,这些种子将来必定会有成熟的因缘,故希望大家以难得心、渴望心,来听受每一堂课。
对一个修行人而言,佛法若能真正融入自心,那么不论何时何地,自己遇到何种逆境,都能将这些转为道用。近来阿秋法王示现病重,前天,慈诚罗珠堪布、丹增活佛和我,一起到亚青祈请法王长久住世。但在祈请过程中,法王根本不提身上的病痛,要么讲一些大圆满觉性,要么讲我们怎样共同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试想,假如是一个世间人,这时肯定只会说“我这里痛、那里痛,我的饮食、睡眠怎么样”,而真正的修行人在病重时,一生的修行成果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法王当时虽然答应住世,但也不好说,因为众生的福报、佛菩萨的愿力,何时成熟何种现象也不一定。不过,你们不必跑来跑去,每个人都懂七支供,可以用里面的方法,祈祷法王及弘扬显密佛法的高僧大德长久住世。其实,这些大德都是生死自在的,就像藏地的无著菩萨,他在75岁示现圆寂前,有弟子问:“您要去往哪一个清净刹土?”无著菩萨说:“如果能利益众生,去地狱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利益众生,即便是清净刹土,我也不愿意去。”
所以,高僧大德即便离世,也会在此方世界或他方世界,以不同的形象利益众生。对他们自己来说,转生何处差别不大,完全是以愿力来支配。但对我们凡夫人而言,所仰赖的大德若前往其他刹土,心情是非常沉痛的。
对我来讲,上师如意宝离世的那段时间,是一生中最难忘、最难熬的寒冬。在我的眼前,常常浮现上师最后离开学院的情景:那一天,因为僧众列队送上师,人实在太多,很难见到上师,我就和齐美仁真堪布走到居士林,在那里等着,目送上师下山……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上师。在往后的日子里,不管梦中还是醒着,这一幕都在我心里锥心刺骨。
我个人而言,第一次见上师和最后一次见上师,是毕生中最难忘的画面。尽管这辈子中有很多回忆,但对上师的记忆截然不同,因为上师所赐予的法恩,是世间一切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作为一个修行人,其实表面形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短暂的人生中,能有一些修行上的收获。可是修行并不容易,它不像背一部论典,几个月花点功夫就行了;或者像精进持咒,每天使劲念的话,完成几百万的数字也没问题;或者像写几本书、翻译几本书,只要多花点时间、多参考些资料也不难。对我们来说,最难的就是修行,就是减少贪嗔痴,乃至断尽烦恼。这一点虽说不容易,但我们今生既然值遇了殊胜妙法,就应该把修行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毕竟人生只有几十年,纵然你能活100岁,也不过3万6千多天,但又有几个人能活这么久呢?所以,估算一下人生,它真的不是很长。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能修法到什么程度,自己应该好好观察一下。
当然,在所有的善法中,我始终觉得听法、传法,每天跟佛法息息相关,这就是很好的修行。否则,一旦脱离了佛法,自己是自己,佛法是佛法,最初你以为走上了“阳光大道”,但最终进入的,很可能是危险的“独木桥”。因此最关键的,就是每天让法入于心。而保证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大家共同学修。
◎ 传法者的资格
在共同学修佛法时,严格来讲,传法者必须是登地菩萨,或者要有一定的境界。这样讲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现观庄严论》讲传法者的法相时,也说真正能转法轮的是佛陀。假如没有佛的境界,一地菩萨以上,也可以断除众生相续中的烦恼,将自相续中的正法之轮,转入他相续中。而凡夫人传法,只能给别人种下善根,相似性地压服他们的烦恼,但不可能彻底根除。因此,传法者最好是一地菩萨以上。
二、以前的藏地,不少人以传法为借口搞世间法,这样一来,他们没有从根本上尽除私心,就算表面上成办利他之事,也只是影像罢了,不能真正利益众生。故为了制止这种恶行,这里特意提高了对传法者的要求。
有一次,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也向尊者请教:“何时方可摄受眷属?何时方可行利他之事?何时才可超度亡灵?”
● 第一个问题:何时方可摄受眷属?
尊者回答:“证悟了空性并具足神通时,方可摄受眷属。”
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8]中也说:犹如羽翼未丰的鸟儿,不能自由翱翔于空中,同样,不具足神通的菩萨,想利益众生也非常困难。
有些道友经常说:“我想下去建个寺院,您看我什么时候可以摄受弟子?”在这里,阿底峡尊者已经回答了:一是要证悟空性,二是要有天眼通、他心通等神通。当然这种要求很高,我们作为凡夫人,恐怕这辈子是没办法了。
● 第二个问题:何时方可行利他之事?
尊者答:“自私自利之心断尽时,方可行饶益他众之事。”
这是利他的最高标准,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但要想利益众生,可以事先观察自己:“今天我要做的事、要说的话,是为了自己?还是一心利他?”假如前前后后详细观察,都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发心,那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去做利他之事。
● 第三个问题:何时才可超度亡灵?
尊者答:“获得见道之后,方可超度亡灵。”
超度亡灵并非易事,必须要有得地的功德。不过大家也不必怀疑助念,道友们为亡者助念,即使不能完全超度,也可以帮助他脱离恶趣、得到人身,这方面有极大的利益。
前段时间,有个助念小组在为亡者助念时,明明是医院出示死亡证明的人,却突然起来吐了一口血,之后倒下去才断气。看到这一情景,居士们以为是“起尸”,从此再也不敢去给亡者念经了。不过,我觉得这应该不是起尸,只是亡者体内残留的气动了一下而已。
不过,类似的骇人事件,也是检查“我执”的方便。印度就有一种传统:有些修行人觉得已断除了我执,为了检验自己的境界,就会到恐怖或危险的地方,看“我”是否会突然出现。比如,有些持明者常去尸陀林,尤其是夏天,睡在腐烂膨胀的尸体旁边,以此观察“我”的活动情况。如果睡得特别香,没什么感觉,说明无我的境界很高;如果害怕或睡不着,那就说明我执尚未断除。所以,有些人若是自认为修行很好,好像证悟无我了,现在完全没有私心,统统都是利他心,那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测一下。
昨天,我去给老乡讲课的路上,途经一座特别特别高的山,往旁边一看是万丈深渊,天又在下雨,车子滑来滑去、滑来滑去。当时我好像有种正在翻下去的感觉,恐惧感油然而生。等车子到了平地时,才突然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平时似乎不太执著“我”,但刚才“我”却那么明显,实在惭愧!因此,修行人不要说大话,也不要傲慢。否则,真正为恐怖所逼迫时,自己的境界不一定有想象得那么高。
话说回来,刚才阿底峡尊者说超度要得地,这是讲真实超度的界限,并不是说助念小组的每个人都必须是一地菩萨,否则就没有资格。我也常常告诉大家,学习佛法需要圆融,不然,断章取义的话,拿一两句的字面意思去遮止其他善法,这是很不如理的。
其实,经论以及大德们的教言,是针对不同众生、不同场合而言的,理解它必须要有善巧的智慧,否则,一看到尊者这句话,就到处宣扬:“阿底峡尊者说了,见道后方可超度亡灵,所以不要去助念,我们没有资格!”这样讲就有失偏颇了。藏传、汉传都有助念超度的传统,难道所有人都不懂这一点吗?所以,佛法的真实意趣,一定要有深邃的智慧才能通达。
说到阿底峡尊者,我想起他的一位上师阿瓦德达巴。这位上师比较特殊,有时候阿底峡尊者请他传法,他往往不传;有时候没有请他传法,他反而主动给你传。一次,他们师徒过一座特别狭窄的木桥,到了中间,上师突然回过头来,对阿底峡尊者说:“弟子你知道吗?修行中最关键的,就是没有证悟无我空性之前,取舍因果一定要小心谨慎!”阿底峡尊者将这句教言铭刻于心,不仅自己终身奉持,而且处处以此教诫弟子。
但现在有些人却恰恰相反,只是稍微听闻过空性,听到过一点密法,就马上舍弃因果。曾经有个人编了很多“大圆满”的书,上面标着自己的名字,结果我从不同侧面了解,发现他根本不信因果,这是非常可怕的!
◎ 阿底峡尊者对传法者的忠告
承接刚才所讲的内容,阿底峡尊者对弟子又讲了几句教言:
尊者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
末法时代,重视形式过于内在。但修行人不应装腔作势,只图人前好看,而应该时时策励、劝勉自己,日日夜夜精进修行。
“非为寻求高位时,乃为置于卑位时。”
有些人通过传法谋求名声、地位,自认为如何了不起,这都是颠倒的。此时应该身处卑位,穿着一般的衣服,过节俭的生活,默默无闻地修持。
“非为摄受眷仆时,乃为依止静处时。”
如果自相续丝毫未获得佛法利益,千万不可前往城市摄受眷属。否则,结果往往有悖于初衷,不但于他人无益,自己反倒被“摄受”了。
曾有一位国外的上师,流着眼泪说:“有个修行人,他一直希求格西学位。获得了学位以后,他马上进入城市摄受眷属,但几天之后便还俗,被红尘给吞没了。”这的确是最悲哀的事情。因此,修行人应该依止寂静地方,这样才能圆满自相续的功德。
“非为调化弟子时,乃为调伏自心时。”
自相续尚未得到调伏之前,要调化弟子是很困难的。因此,现在是调伏自己的时候,不是调伏别人的时候。
“非为随持词句时,乃为思维意义时。”
现在不是耽著词句的时候,语言是否动听并不重要,用心思维和修行法义才最关键。毫无修行的人,口头上说得再好、形式上做得再如法,但相续若与法背道而驰,死时便无有指望之处了。
因此,我们如今应反反复复思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每一个道理,若能如此,才会生起稳固的定解和境界。
“非为到处游逛时,乃为安住一处时。”
个别修行人天天到处跑,今天朝印度,明天朝拉萨;去这个寺院,那个寺院;采访这位上师,探望那位上师;在这儿受个灌顶,到那儿问点问题……这样跑来跑去,跑习惯了以后,就不能静下心来修行了。一旦哪天要离开世间、面对死亡,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把握呢?
以前很多高僧大德,终生只依止一两位上师,踏踏实实地修行,这是我们的典范。如果对自己的上师没有信心、没有清净观,那依止再多其他上师,也不一定有利。而且作为修行人,最好不要去城市,那里蛊惑人心的外境太多了,去了以后,能护持内心、精进修行的人极为罕见,所以大家务必要注意!
◎ 修行与传法哪个重要
另外,三同门曾问仲敦巴格西:“在寂静处修行与以正法饶益众生,这二者哪一个更为重要?”
● 传法后对自他无益
格西回答:“对没有任何验相及证悟的初学者来说,即使以正法饶益众生,也不会有什么益处。他们的加持犹如倾倒空器一般,从中不会得到任何加持;他们的窍诀就像没有经过按压的酒糟酿出的薄酒一样,没有任何纯酿的滋味。”
很多初学者从来没有修过法,甚至连因果正见也不具足,却总喜欢到处给人讲法,这对自他毫无利益。因为你的相续中没有点滴功德,从未思维过甚深法义,讲得再好听也没有意义。
就像老师带学生,老师要有基本的资格,同样,法师讲经说法,也要具足相应的条件。倘若你没有俱生功德,课前做好准备是必需的,否则,一堂课下来,只是浪费别人的时间而已。要知道,时间是很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限,他们也不是没事干,如果在你的课上没有收获,那还不如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从来不敢耽误大家的时间。上课期间,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一般不会掺杂私人的事情,或其他分别念。而且对于所讲的内容,我提前至少也要看一两遍,否则,连看都没有看,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就太不负责任了。
就像现在有些老师,晚上去酒吧玩到很晚,早上一直睡懒觉,等正式上课时,头发不梳就站在讲台上,拿着课本胡说八道一番。我确实见过这种人,感觉很悲哀。跟他们的行为比起来,尽管我们智慧有限,但从来不敢敷衍了事,对大家糊弄一下就过去了。可现在的世间上,有些老师不是这样,本来9点上课,9点半才来,眼屎都没擦,到那里还——哎哟,不说了!
● 传法后会利他损己
格西又说:“就算是获得了暖相、但尚未稳固的胜解行修行人,也不能行利益众生之事。他们的加持犹如倾倒满瓶一样,使别人满满充盈,自己却变成空空如也;他们的窍诀如同将火炬传递给别人一般,使他人光明通亮,自己却成为漆黑一片。”
这是中等者,能利益别人,但对自己无利。就像《大庄严论经》中所说:“譬如盲执灯,照彼自不睹。”如同盲人拿着灯,给别人照亮了,但自己却看不见。不过,《华严经》云:“常欲利众生,不求自安乐。”能利益别人也是非常好的。就像我讲课,虽然自己修行很差,但所讲的佛法本身极为殊胜,一定能给他人带来利益,如此一来,别人怎么说我也无妨。有人说:“你修行很差!讲得不好!”我听了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认识了我的本来面目。如果说:“您是大成就者,是大修行人!”我心里反倒不舒服,因为他并没有认清我。我的修行,自己最清楚,吹捧我的语言,并不符合我的本相。
总之,中等者以好心好意去传法,对别人会有利益,但确实占用了自己的时间,也影响了自己的修行。而且别人得到的,可能只是部分利益,这是他们传法的不足。
● 传法后自他皆受益
格西最后说:“只有得地菩萨,才能真正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他们的加持犹如妙瓶的成就,既能成熟他众,也不会使自己空空荡荡,而始终满满当当;他们的窍诀就像酥油主灯一样,既能点亮其他油灯,也不会使自己有所障蔽。”
可见,一地以上的菩萨,是最佳的传法者,这种传法也是最有利的。
末法时期作为凡夫人,还是应尽量在寂静处修慈悲心、菩提心,此时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的时候,而是遣除自己烦恼的时候;比如说,不是斩断名贵药树苗芽的时候,而是保护它的时候。名贵药树长成以后,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发心菩萨也是一样,稍有点境界就马上给人传窍诀、作灌顶,这样对自相续的功德增上很有影响。
因此,直接对众生进行法布施,对我们现在来讲比较困难。自己若没有真修实证,却为他人讲经说法的话,对他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 莫将传法当作商品
甚至,如果依靠传法而谋取利养,那就成了印度单巴仁波切所说,将正法变成恶趣之因,就像为工资而讲课的老师一样,佛法只是他的交易品而已。所以,我们务必要断除这种恶心,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居士,千万不要用佛法换取利养。
以前我刚来学院不久,跟随法王去新龙。有一天,法王说:“之前我产生了一个恶分别念:这次去新龙传法可能会得到一点供养吧。因为这个分别念,从现在开始,我传法时连一根哈达也不接受。”此后,法王也常在课上讲:“因为我当时生过这样的分别念,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因传法而供养我。”在以后的岁月里,上师再也没有接受过传法所得的供养。
所以,一个人就算生活再艰苦,也千万不要买卖佛法。《大宝积经》中说过:“汝当观利养,犹如于粪秽,无以利养垢,染污清净心。”他人的利养,应视为粪土,千万不要邪命养活,不要被利养的污垢,染污了自己清净的心。《佛说华手经》亦云:“若人以利养,为大众说法,依于世利故,则为法所害。”如果传法者贪求利养,他的传法不仅对他人无益,还会对自己有损。要知道,佛法是初善、中善、后善的甘露妙药,本可饶益自他,但若是用错了,既害了众生,又害了自己,实在没有必要。
因此,我们在自私自利的心没有断尽之前,不要急急忙忙去利益他众,此时可在自己念经诵咒、读诵佛经论典等时发愿:“但愿白法方面的鬼神们听到这些后,相续得以解脱。”在念诵水施、施身等仪轨的结尾时,也要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9]”唯一作这种法布施,就可以了。
◎ 何时可用正法利他
一旦你的私心杂念完全断尽,此时一刹那也不要处在安闲寂乐的状态中,这说明,一心一意利益他众的时刻已经到了。
不管别人想什么、说什么,毁谤也好、打击也好,白天晚上都要去利益众生。利他心特别强的人,根本不会在乎这些,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众生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怎样都无所谓。菩萨的所作所为就是维护众生,即使生死关头也不考虑自己,只是想着佛法、想着众生。自古以来,诸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印证了这一点。而一般的世间人,根本不在意他众,一心只想着自己。这就是凡夫与菩萨的主要差别。
庚三、无畏施:
所谓无畏施,就是解除众生的怖畏与恐惧。对于无有救护者的众生,作为他们的救护者;无有怙主的众生,作为他们的怙主;无有亲友的众生,作为他们的亲友……
尤其是世尊曾说:一切有为的善法中,救护有情的生命,功德利益最大。所以,当众生的宝贵生命遭到威胁时,我们应全力以赴地施以救护。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善法有很多种,比如七支供的顶礼、供养乃至回向,其他像转绕、念经、参禅等,但在这一切善法中,救护众生的功德最大。
早在二十年以前,我就开始重视放生了,自己始终觉得,哪怕一生中只能救护个别众生,也要竭尽全力。在座各位从小因受环境及教育的影响,肯定造过很多可怕的杀业,有些可能至今还历历在目。为了忏悔这些罪业,我想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悬挂印有金刚萨埵心咒的经旗,或印有观音心咒的经旗。
二、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和百字明。
三、以前你如果杀过青蛙,以后就多放青蛙;以前吃过很多海鲜,有生之年就多放海鲜。倘若你没有太多钱,也可以劝别人放,数量上尽量超过你所杀害的数目,这是生命的一种补偿。比如,你曾杀过两只狗,今生至少要放生两只以上。这种补偿方式能否完全抵消罪业,我不敢说,但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忏悔方法。
既然放生功德如此之大,希望有权有势的人,应该下令禁止渔猎。其他人也要随心随力救护那些被带到屠场的牛羊,濒临死亡的鱼儿、虫蝇等等。
确实,救护众生一命,这种恩德特别大,有时候还能即生感果,唐山地震中就有一则狐狸救人的故事:有个人曾放过一只狐狸,唐山地震前,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那只狐狸突然来抓他的门。他起床来看,狐狸咬住他的鞋帮,拉他出去。当他随狐狸来到院子时,大地震发生了……这个人永远感激那只狐狸,他常说:“地球就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的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
当然,我们并不希求动物报恩,而应把放生当成一种责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如果有条件、有因缘,每年都应该放一些生。其实,有时候放生也不需要钱。比如下雨了,路上有几条蚯蚓,或者天气燥热时,有些小虫马上要被晒死了,这时你把它们放到清凉安全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放生。
在我们藏地,人人都非常珍视生命,每当看到有众生很可怜,大家就会流露出哀悯之情,这即是佛教慈悲的体现。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如此,不管在任何场合,只要看到一个生命受到危害,就应想方设法去救护它,这是大乘佛子应有的责任。
以上所讲的几种布施,也是密宗三昧耶戒最主要的部分,如《受持五部律仪续》云:“宝部三昧耶,恒行四布施[10]。”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们要在实际行动中,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利益众生!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