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 注释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9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 注释

 

  --------------------------------------------------------------------------------

  [1] 《中观根本慧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精研论》、《名言成立论》,这是宁玛派所承许的中观六论。按格鲁派的观点,不承许《名言成立论》而许《中观宝鬘论》为第六论。按萨迦派果仁巴大师的观点,《名言成立论》、《中观宝鬘论》皆非中观所摄论著,因此只承许中观五论。

  [2] 《入中论》云:如彼通达甚深法,依于经教及正理,如是龙猛诸论中,随所安立今当说。

  [3] 对方认为中观应成派的究竟观点为单空。

  [4]《量理宝藏论》:无有缝隙的石板上不存在柏树,无树之故。

  [5] 他宗和自宗共同争论的事物,就称为所诤事。

  [6] 二十种萨迦耶见:在色受想行识诸蕴上各具四种萨迦耶见之相,以分析色蕴为例:我非是色而见为色,色非是我而见为我,色中无我,我中无色。以此类推其余四蕴,故为二十种萨迦耶见。如《入中论》云:我非是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当知四相通诸蕴,是为二十种我见。

  [7] 也称为《中观光明论》。其中对于如何运用自续因进行推理,怎样运用因、比喻等作了非常详细的宣讲。对学习自续派的论师来讲,这部论典非常重要。

  [8] 如云:遣余乃识缘取式,无情外境无遣余。

  [9] 即有实遣余和无实遣余,此二者分别又包括名言遣余和心识遣余,共有四类。

  [10] 互绝:即一个法不是另一个法的本体,但此二者间互不相违,如蓝色与红色、柱子与瓶子。互绝相违:违品是无实法,如柱子与非柱子。

  [11] 遍相违:属于互绝相违当中的间接相违,具有直接相违差别法之间接相违法相,以自身来遮破非自身的能遍法存在,如所作与常有,所作的非自身是非所作,非所作的能遍是常有。

  [12] 《量理宝藏论》中说:一相直至六相间,相似安立许他错。

  [13] 蒋阳洛德旺波尊者在他所著的《量理宝藏论释·开显因明七论灯》中也说:从一相到六相之间的相似安立方式,除了三相以外承许其他观点都是错误的,原因是,如果三相不全,就无法推出所立,为此不能成为真因;假设三相齐全,其余所有法相就没有意义了。

  [14] 《释量论》:宗法彼分遍,是因彼唯三。如是正因,唯有果性、自性、不可得三种因。以宗法与无则不生之关系,于唯果、自、不可得因上决定故。

  [15] 《般若八千颂》云:诸法如幻如梦,超胜涅槃之法如若存在,亦如幻如梦。

  [16] 三解脱门:本体空性、因无相、果无愿。

  [17] 《楞伽经》云:世尊告曰:大慧!我所宣说如来藏者不同外道所说神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是于三解脱门、涅槃、无生等句义说名如来藏。

  [18] 见《妙法宝库·遣疑明炬》。

  [19] 《成唯识论》中也讲到了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想受灭无为、不动无为、真如无为,共有六种无为。

  [20] 八无为:虚空无为、抉择灭无为、非抉择灭无为、想受灭无为、不动无为、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真如。

  [21] 六种罗汉,即退法罗汉、思法罗汉、护法罗汉、安住法罗汉、堪达法罗汉与不动法罗汉。《俱舍论》云:许阿罗汉有六种,前五以信胜解生,彼等解脱观待时,不动法者不动摇,故彼不待时解脱,彼由见至因所生。

  [22] 《澄清宝珠论》:在针对世间迷乱凡夫时,没有任何破名言显现或说毁谤名言世俗的中观。

  [23] 大种:指地水火风。

  [24] 大种所造:指色声香味触,若有声音则具足五种,无有声音则只有四种。

  [25] 《中观庄严论难释》中说“胜论外道承许实体为胜义,数论外道承许功德为胜义”,与《中观庄严论自释》的观点稍有差别。此处则与《自释》的说法相同。

  [26] 除阿罗汉的最后刹那之外,一切心与心所皆为等无间缘。何为等无间缘呢?“等”即平等,如前刹那心与后刹那心是平等的;“无间”是指同类相续之法,中间无有隔断;是一切法之外缘,故称为“缘”。

  [27] 生、住、坏、灭同时同体之异类法即称为成住同质,比如火与火的热性,火在产生时热性也同时产生,安住时也同时安住,毁灭时同时毁灭。

  [28] 不相应行:是指除有情法与无情法以外的一种有为法。其中“相应”是指与心心所相应。小乘十四种不相应行:得、非得、同类、无想、无想定、灭尽定、命、生、衰、住、灭、名称、文字。

  [29]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

  [30] 《释量论》:彼诸慧能无劣弱,亦无通达甚深性。彼诸增上精进者,亦无能见最胜性。诸众生中我相等,继持善说不可得,如众河流归大海,吾论隐没于自身。(法尊法师译)

  [31] 经部宗认为,虽然识可以见到色法,但并不能见到所有的遮障之法,只有因缘具足时才可以见到;如果因缘不具足,识也见不到。

  [32]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所取是指依靠所取境,第一刹那生起的寻思,即执著所取境的心王。能取是指此后产生的一切伺察意心所。

  [33] 《俱舍论》中讲到了十二处,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以及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34] 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

  [35] 五根识面前所显现的无误领纳,这叫真实现量;相似现量是指由迷乱根识取境后得出的结论,如看见两个月亮,或见花色绳索为毒蛇等。

  [36] 八忍八智:一、苦法忍;二、苦法智;三、苦类忍;四、苦类智;五、集法忍;六、集法智;七、集类忍;八、集类智;九、灭法忍;十、灭法智;十一、灭类忍;十二、灭类智;十三、道法忍;十四、道法智;十五、道类忍;十六、道类智。

  [37] 小乘《俱舍论》:受想思欲以及触,智慧忆念与作意,胜解以及三摩地,此等随逐一切心。他们认为有十种遍行随一切心而产生。《大乘阿毗达磨》认为只有五种心所必定具足,称其为五遍行法,即受、想、思、触、作意,此五遍行法遍于任何一心,凡是有一个心与心所产生时,这五种遍行法一定会产生。

  [38] 前际见解十八种、后际见解四十四种。

  [39] 白昼无法视物,惯于点头。

  [40] 《澄清宝珠论》中承许:“初实质分为我、时、尘、方、空、地、水、火、风。”并且说:“实质之法相者,彼许为能作业与功德所依。”

  [41] 《如意宝藏论》中所讲到的一百二十种本师中的一种。

  [42] 戒律中所说的一种草,呈紫红色。

  [43] 一种植物的名称,颜色雪白。

  [44]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阿拉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等。

  [45] 根据伊斯兰教的传说,《古兰经》是阿拉对穆罕默德的真实语言集录。但从内容分析,它在7世纪中叶写定,至8世纪初又作过修改,是伊斯兰教义、教规和神话的汇编。为了在斋月诵读,共分30 卷,一月中每天读一卷。

  [46] 基督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新约全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包括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使徒们的“书信”和《启示录》。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