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七十六课
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七十六课
前面已经讲了,按照假相唯识宗的观点,外境行相根本不存在的话,你们这种独一无二、像水晶球般的识怎么能感受外境千差万别的种种行相呢?面对这一强有力的疑问,对方根本无法回答。下面再用比喻来宣说这个问题。
经部宗认为隐蔽分的外境虽然不显现,但是有一种与自己的心识无二无别的行相存在,如此承许也是合理的。按照真相唯识宗的观点,看见虚空中的毛发时,毛发本身的确不存在,这一点不管哪一个宗派都是承认的,即使不存在,所显现的毛发相实际与识本身无二无别,这也合情合理。
《量理宝藏论·第一观境品》中也讲到:所谓的毛发只不过是自己识的一种迷乱显现而已。因明当中明确指出,所有外境可以在总相和自相二者中含摄。当时对方说:空中显现的毛发无有自性的缘故,不能摄于自相当中;眼识无法见到总相,但毛发在识前可以见到的缘故,也不能摄于总相当中。萨迦班智达对此回答说:“发等相即识本身,浮现毛发实不成。”毛发等显现其实就是自己的心,除自己的心以外再无其他。所以,从现分的角度来讲,可以包括在心的自相当中。
按照真相唯识宗的观点,毛发自己有一种相,这种行相不论是错乱的还是真实的,实际上都与识无二无别。因此,虽然毛发与石女儿一样并不存在,但有眼翳者可以亲自感受空中出现的各种毛发相,这一点在名言中没有丝毫矛盾之处。可是,像假相唯识宗所许的“现为毛发的行相也不存在”的话,能取毛发这种外境的感受也不应该存在了。为什么呢?你们不承认行相,如果连相都不存在,又有什么道理能够感受外境呢?根本无法感受。因为不管是任何一个法,通过眼识、鼻识、耳识等任一识都会产生一种受觉,如果没有受觉,说明并未取受此外境。所以,按照你们的观点,见到毛发这一名言永远都不应该承认,所谓的见闻觉知也将全部断灭。
在此处,说“毛发无有相”与“毛发从未显现”是一模一样的,这样一来,千差万别万事万物的外境也就成了从未显现过,你们所谓的心识,就像水晶球放在黑箱子中一样,以不现任何外境的方式保存着,除了识以外,整个外境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显现,应该如此承认。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任何显现,耳识没有听过悦耳不悦耳的声音、眼识未见到悦意不悦意的色法,那么,你说没有任何相也未尝不可。但是,只要有一个行相显现,这一相就不会离开识,说“它不是识”也就根本无法立足。如果你说行相的确存在,但此行相并非在识前显现,如此一来,说见到这样的行相,也就与评论石女儿的颜色是否艳丽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论因明还是中观,只要在识前没有显现,这个法就根本不存在。尤其从唯识观点而言,凡是显现的法,必定是在识前显现,这就是总的规律和法则。
所以麦彭仁波切说:你们假相唯识宗“这般明明感受者是假的,而没有领受的法是真的”的说法究竟有什么好处可言呢?以前宁玛巴的有些论师也评论格鲁派的个别观点:名言中应该承认的阿赖耶、自证,和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根本不承认;而不应该承认的灭法实有、柱子以外存在的实法却全部承认。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也是这样讲的:眼识见到色法、耳识听到声音等等感受外境的法,从愚者牧童到智者班智达之间是可以共同成立的一种见闻觉知,你们却认为行相并不存在,从而否定了所见所闻的一切事物;然而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水晶球般实有的自明自知心识却承许为存在。你们承许这种观点究竟有什么好处?希望你们仔细想一想,然后尽早舍弃这种观点为好。
总而言之,所谓的“相不存在、识真正实有”的观点实在无有任何立足之处。识与相仅仅是从观待而言安立为异体,并不是自相分开的异体。识在取外境的过程中有一种不同的明觉,这就是相。比如我今天感觉很快乐,所谓的“乐”实际包括在七法界的受蕴当中,也可以说,此时我的识成为一种乐的行相。从反体来讲,乐属于外境,六种识中的意识可以领受这一外境,这时的识也就是乐。
从未感受过外境的自明自知、如水晶球一样实有存在的识,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不管是行相不存在,还是行相与识分开存在,经部宗以上都不会承认这种观点,因为行相与识无二无别这一点,是大家共同承许的。
所以,通过“无有相”与“任何相也不显现”相同这一点,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分析此唯识宗的不共之处,这一点很重要。
按照真正唯识宗的观点,以俱缘定因或者明知因进行推理的时候,任何一个法,在识前显现就是存在的;在识前没有显现时,这个法就不存在。这样一来,我们看见一个人的前面部分,背后却看不见,那背后是不是不存在呢?按照唯识宗的观点应该承认为不存在。那么,我看见身体的外面,里面的肠子、心脏等全部看不见,是不是这些都不存在呢?按照唯识宗的观点可以说不存在。
有人会提出疑问:这样不合理吧!如此一来,我不是见到了一个没有内脏,或者只有前面没有背后的人呢?
用梦的比喻来说明,人在做梦时见到的这个人有没有内脏呢?实际上没有内脏。一个人,我们见到他的前面,这时可以说后背是不存在的;当他转过身去,可以见到后背是存在的。所以,见到一个人的时候,除了面部、皮肤以外,里面的骨头、脑髓、心脏等没有看见的缘故,可以说不存在。
有人还会提出疑问:不可能不存在吧,因为用刀子捅他的时候,他的身体里面可以流出血。如果这个人除了我表面上看见的以外根本不存在的话,为什么捅他的时候会有血流出来呢?
继续用梦的比喻来说明,比如在梦中见到一个人,这个人原本并没有血,也不会有受伤的情况,但在梦中打架的时候,用刀子戳他一刀,在梦中也会流血。同样,现在可以见到的法是存在的,看不见的根本不可能存在。
有人紧接着问:那这种观点是不是与顺世外道无有差别呢?
回答是:并不相同。顺世外道认为人不存在前世后世,但唯识宗承许:阿赖耶上有一种习气,在未来习气成熟时可以现前来世。
当然,唯识宗的观点可以分现相和实相,从现相角度来讲,唯识宗也承认外面的柱子属于无情法;但从名言实相来讲,一切万法都是心的显现。真正通达唯识宗观点的话,可以说未见到的背后不存在,这一点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你如果认为:可以见到的面部是心的显现,这一行相与我的心无二无别,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具有内脏的人实实在在存在。这样的话,你的见解与经部宗的见解无有二致,因为经部宗认为,除了行相以外,在后面还有一个隐藏的外境。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说:一切万法是心的话,那土石木块等是不是都变成我的心了?或者行相是心,万法还是真正实有存在的呢?这些说法,实际都没有通达唯识宗的观点,或者说未对唯识宗的观点生起定解。
正因为相续中的实执过于浓厚,如果说见到的前面存在、未见到的背后不存在,或者我坐在经堂的时候我的房子不存在,这种说法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还有些人说:我对面的众生存在,我也存在,那么,以万法唯心的观点,对面那个人的心是不是我的心的幻化呢?《定量论》和《释量论》中都讲到:众生的心是各自分开的。除了具有他心通的人以外,他的心不是我的对境,因为他的心在我面前并未显现。因此,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众生的相续是互为异体的,这一点可以承认。但是,一切外境的无情法全部是自己心的一种妙用显现,当我成佛时,我面前一切不清净的显现全部隐没,其他众生面前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显现,就如同一个人已经醒来,另一个未醒的人仍然沉浸在他的梦境当中一样。
大家学习了唯识宗的观点之后,希望不要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师如意宝在1991年给修行班专门讲过《梦与醒的辩论》,白天的一切显现与晚上的梦境无有差别,如果能够将白天的任何显现都了知为梦境,说明对唯识宗的观点基本上通达了。
不然,大圆满当中也是讲一切万法唯心造,口头上虽然说万法唯心,但从理论上或者实际修持过程中,万法都不是唯心——摸柱子的时候,这种触觉肯定不是心。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说明还没有通达唯识宗。实际上,做梦的时候也会产生真实的触觉,而且燃烧的柱子在梦中也会烫伤我们的手。所以说,有触觉也不代表外境真实存在,以此来推测的时候,最后可以了知,白天的所见所闻与梦境完全没有差别。
在此处,名言中不存在的法名言中当然不会显现,应该以这种推理进行分析。如果说胜义中一切法不存在的缘故,名言中也是一切都不存在,这样一来,中观派对你发出的太过也就很难超越,最终必将背弃远离一切戏论的中观道。因为从中观角度来讲,胜义中一切五根、五境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以此来说明名言中也不存在,那么中观派也与假相唯识宗一模一样了。因此,大家应该了知,前面对假相唯识宗所发的太过,全部是从名言角度出发的。
由于真相唯识宗在名言中承认自相,因此安立名言非常方便,而且此宗论典也具有极大的深度,这一点,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释量论广释》以及格鲁派克珠杰在《因明七论总说》中都是如此宣讲的。而假相唯识宗认为外境也不是心,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对外境断除了一种耽执,所以稍微接近无实有的实空胜义谛,可以在唯识与中观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从层次上讲,假相唯识应当位居于真相唯识之上,但在名言中不方便安立的缘故,在名言中唯一按照真相唯识的观点承认即可。
如果掌握了这一关键性的要点,对于下面所进行的一切破斥,依靠这样的方式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
午二(广说彼义)分二:一、无相观点不合理;二、宣说单单能取相不合理。
甲曹杰的《中观庄严论笔录》[18]当中,主要从八个方面遮破假相唯识宗。此处麦彭仁波切从“无相观点不合理”和“单单能取相不合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宣说。《自释》和《难释》当中都没有分这样的科判。
对于《中观庄严论难释》,宗喀巴大师认为是莲花戒论师智慧还未成熟时造的。但不管智慧成不成熟,只要是高僧大德的教言,我们都应该乐于接受。
未一(无相观点不合理)分三:一、观察认知对境不合理;二、观察相属不合理;三、观察因不合理。
申一(观察认知对境不合理)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酉一、总说:
如是何无实,彼知彼非有,
如苦为乐等,诸白亦非白。
你所谓的任何一个对境如果无有相,那么,就不可能有彼识了知彼境的过程和机会。就如同苦了知为乐和乐了知为苦的情况根本不会存在一样,同样,白色的外境了知为非白的黑色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名言中的很多法不能混淆在一起,乐就是乐、苦就是苦、白就是白、黑就是黑,应该如此区分。
按照假相唯识宗的观点,某一实法的外境行相不存在的话,那么,不借助任何外力,仅仅依靠有境之识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了知对境这一行相。比如,在名言中,苦就是苦,乐就是乐,永远不会出现将痛苦了知为安乐、安乐视为痛苦的情况;或者,对于对境的一切白色也不可能视为黑色,名言中的境与有境不会错乱。所以,所谓的行相如果不存在,任何一种感受也就不可能成立。
酉二(别说)分二:一、真正认知不合理;二、甚至假立认知也不合理。
戌一、真正认知不合理:
于此行相者,真知不应理,
离识本性故,如空中花等。
如果不承认一种行相,对于苦、乐、白、黑等行相的真正认知也就根本不可能合理。为什么呢?你们所谓的行相根本不存在,已经远离了识的自性,就如同空中的鲜花一样,任何人都不会有所领受。
识认知对境,有真正认知和假立认知两种方式。
所谓的真正认知,就是指超离无情法自性的明知本性之识,生起某一对境的行相。也就是说,眼识见到柱子时,真正无情法的柱子并不存在,识只是现为外境柱子的行相,按照真相唯识宗的观点,这叫做真正的认知,因为除了行相以外,外境根本是不存在的。
有些人问:有部宗所承许的亲自见到外境合不合理?
不合理。学习过《俱舍论》的人都知道,有部宗承许:并不是以识了知外境,而是以根来了知的。也就是说,通过无情法了知无情法,如同柱子了知瓶子、瓶子了知柱子一样,这种观点是根本不能承许的。
按照承认外境存在的经部观点来讲,他们可以相似地领受外境,比如,对外境瓶子虽然不能亲自证知,但是借助外境的力量可以生起与之相同的行相,并安立识相似认知对境之名言,也叫做假立认知。
按照假相唯识宗的观点,你们不承认行相的缘故,所谓真正的认知外境不可能成立;像经部宗那样假立的认知外境也不可能成立。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你宗根本没有可以认知外境的机会。
你们所谓的亲自现量感受蓝、黄等行相不合理,因为真正的认知必须以“与识之自性一体”的方式了知,否则就不能称为真正的认知,但是你们宗派认为相不是识的缘故,已经离开了识的本性,因此,所谓的亲身感受怎么能合理呢?就好像空中的鲜花与石女儿的美色根本不可能现量领略一样。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