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注释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3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注释

 

  --------------------------------------------------------------------------------

  [1] 佛法大致可分为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

  [2] 印度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现在国外的很多大学都没有这么久的历史,哈佛大学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牛津大学也只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

  [3] 狗肉是一种不清净的肉,一般印度人和藏族人都不吃狗肉,不过汉族人却喜欢吃狗肉,在一些汉族人的心目中,吃狗肉甚至成了离经叛道的佛教徒的标志。这种观念可能是从电影《少林寺》开始的,有些人听了影片中“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台词,认为很多出家人都是这样。甚至有些佛教徒也因此变得“不执著”了,开始喝酒吃肉。这是宗教刚恢复时拍的电影,当时汉地很多人不懂佛法,拍的电影对汉传佛教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 携带法衣的人不但不会遇到非人、鬼魔的违缘,还会得到护法善神的保护。佛经中还提到,只要一个人皈依三宝,四大天王就会派三十六位善神随时保护此人。

  [5] Campaka,又作占婆、瞻婆、瞻匐、瞻博、旃波迦。其花有香气远熏,汉译为木棉。《华严经》中也提到过这种花:“善男子,譬如一切水生华中优钵罗华而为最胜,陆生华中瞻博迦华而为最胜。菩萨摩诃萨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智体优钵罗华,大慈悲心瞻博迦华,最为第一,能灭众生业烦恼故。”

  [6] 此公案在《大方便佛报恩经》、《贤愚经》、《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记载。

  [7] 此为藏文版,汉文《妙法莲华经》中说:“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

  [8] 对于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很多阿富汗人也特别不满。奥巴马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明确表示讲继续(对阿富汗)作战:“……作为宣誓保卫自己国家的一国元首,我不能只以他们(甘地、马丁•路德•金)的行动为指南。我面对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我不能对美国人民遭到的威胁无动于衷……我认为基于人道的武力是正当的,美国将矢志不渝地致力于确保全球安全。”按佛教的说法,他要以忿怒相来争取和平。

  [9] 《冥祥记》:南齐王琰著,书中记载了很多因果报应的公案和佛教徒的事迹。

  [10] 敷具:即坐垫,长三肘,宽二肘六指。是比丘的十三种资生具之一。

  [11] 当时把牧区的人划分为四种成分:牧主、富牧、中牧、贫牧,其中牧主是重点斗争的对象。

  [12] 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甘珠尔》是佛陀所说的经典,有108函;《丹珠尔》是诸论师所造的论典,有213函。

  [13] 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

  [14] 大乘胜解行地菩萨包括资粮道和加行道者。

  [15] 《入中论》中提到,八地菩萨获得十种自在,可以自在地在轮回中度化众生。

  [16] 我办的智悲小学有一个老工友,他每天在厨房里面愁眉苦脸地劈柴。有一次我劝他:“你不要觉得劈柴很痛苦,说不定有一天你听到劈柴的声音会开悟的。”但他好像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嘟囔着:“不会吧,这个木柴很麻烦的,有那么多节疤。”

  [17] 竺佛念译,共有十二品。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在中阴众生面前示现为妙觉如来,以各种方便度化中阴众生。

  [18] 根嘎酿波:1092-1158,为萨迦五祖中的初祖,他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十六岁时亲见文殊菩萨,二十岁就开始住持萨迦寺。萨迦五祖依次是:根嘎酿波、索南则摩、札巴坚赞、根嘎嘉村(《萨迦格言》的作者)、八思巴,其中前三位是在家身份,后两位是出家身份。

  [19] 汉文译本为:“若有出家者,恒见他人过,覆藏于自罪,此二大过失,损恼毒如火,智者须远离。”

  [20] 所谓五事,各经论记载不尽相同。《婆沙》云: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盐及以五味。《正理》云:一不受五味,二断肉,三断盐,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边寺。南传上座部律藏则云:尽形寿应为住兰若者,至村落者罪;尽形寿应为乞食者,受请食者罪;尽形寿应着粪扫衣者,受居士衣者罪;尽形寿应为树下住者,住屋者罪;尽形寿应不食鱼肉,食鱼肉者罪。

  [21] 香根塔、夏绒卡绣塔和施身虎塔。

  [22] 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菩萨的真实化身,他头顶上长有肉质的阿弥陀佛头像,平时用发髻把佛头包起来。

  [23] 一由旬大约三十里。

  [24] 复活地狱的一天相当于四天王天的五百年,黑绳地狱的一天相当于三十三天的一千年,众合地狱的一天相当于离诤天的二千年,号叫地狱的一天相当于兜率天的四千年,大号叫地狱的一天相当于化乐天的八千年,烧热地狱的一天相当于他化自在天的一万六千年。

  [25] “处”即符合道理,“非处”即不符合道理。例如:造善业产生安乐是处,造善业产生痛苦是非处;西瓜种子长出西瓜是处,西瓜种子长出冬瓜是非处。

  [26] 这次地震后,有很多出家人去玉树救灾,并且为遇难者念经超度。

  [27] 这是笼统的说法,即不管犯戒的轻重都算破戒,包括犯一个恶作罪也算破戒,不可理解为平常意义上的破根本戒。

  [28] 如一些圣僧示现不如法的行为。

  [29] 噶陀:藏语意思是“噶字上面”,寺址上有一巨大光滑的大白石,石上天然形成了一藏文字母,读音为“噶”,因此而得名。

  [30]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会重视戒律,遇到任何违缘都守护戒律,在轮回的旷野中,戒律如同贤善的导师,有了清净的戒律则不会误入恶趣的歧途。

  [31] 《三戒论释》云:“与之相反,《迦叶请问经》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菩提心。云何四法?不明知故妄;于菩萨作本师想;于众生无谄诳而以净心安住;将一切众生安置于大乘。’这其中所说的就是四白法,应当随时随地奉行。”

  [32] 这是相对佛法而言的,实际上,做世间的事情也需要认真。我在智悲小学听过课,有的老师不认真备课,即使小学课程都讲得很不好,而有的老师备课很认真,他的教学效果就很不错。

  [33] 依靠点金剂,可以将废铜烂铁变成珍贵的金子;同样,依靠菩提心,也可以将污秽丑陋的凡夫之身变成清净的佛身,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无上的菩提心。

  [34] 要保护身体,首先应该保护命根;同样,菩萨要想护持佛法,首先要护持菩提心,如果有了菩提心,则自然而然可以具足一切功德。

  [35] 这种怀疑是因明中所说的非理犹豫,即由此可引生颠倒的想法——诸法肯定是不清净的。

  [36] 麦彭仁波切的《建立三戒一体论》中对这个问题有详尽阐述。

  [37] 《俱舍论释》中说,解脱是胜义善,因为远离一切痛苦、最为安乐之故;轮回是胜义不善业,因为被痛苦所缚、最不快乐之故。

  [38] 《龙舒净土文》中载: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39] 此公案在《亲友书》中也有,即能乐的公案。

  [40] 如果人造了恶业,可以通过修行善法来灭除恶业,就像太阳出现时能驱散一切迷雾。

  [41] 昙翼前世是一只山鸡,当时有一位法志法师每天诵《法华经》,山鸡在法志法师面前听《法华经》长达七年之久。以闻经的功德,它死后托梦给法师,说自己转生为附近王居士家的孩子。后来法志法师到王居士家应供,居士家的小孩一见到法志法师,就欢喜地说:“我师父来了。”法志法师抚摸着孩子说:“这就是我的山鸡啊。”解开孩子的衣服一看,腋窝下有三根羽毛。后来这个孩子七岁就入山出家。

  [42] 《法苑珠林》里也有此公案。

  [43] 杀生根本戒是杀人,妄语根本戒是说上人法妄语,杀鸡和撒谎说没干坏事没有破杀生根本戒和妄语根本戒。

  [44] 大约在明朝中后期,烟草从南洋群岛传到了中国。

  [45] 五荤:葱、蒜、韭菜、兴渠、薤。

  [46] 阿底峡尊者到藏地后经常传讲皈依法,所以被人们称为“皈依上师”。

  [47] 密宗的誓言种类繁多,关于无上瑜伽部的誓言,在《上师心滴》中讲了总誓言,《时轮金刚》、《大幻化网》等续部中讲了分别的誓言,关于事部、行部、瑜伽部的誓言,在各自的续部中也都有宣说,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大家可以自己了解。

  [48] 各律部的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没有区别,按哪种律部受戒都可以,受戒后只要按本律部的学处行持即可。

  [49] 即认识到,在世俗中虽然存在如梦如幻的罪业,但在胜义中罪业是离戏的空性,然后安住于这样的见解。

  [50] 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律藏》中说,犯戒者内心恒时痛苦不安,他们经常会痛苦地想:我是破戒的人,我愧对佛陀、天龙、非人。

  [51] 阇夜多:北天竺人,禅宗的西天第二十祖。

  [52] 有些佛教徒喜欢选吉日,但我觉得不选日子也可以,在这里未生怨王本来想选一个好日子,但耆婆医师却说不用选。

  [53] 据说现在很多地方有附体:人的眼睛看不见它,但能听见它说话。我相信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也有很多人不相信存在附体,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其实这不都是胡说,有些人可能是把迷乱显现误认为附体了,但也有些人确实遇到了附体。

  [54] 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他们的公案,大家可以自己看。未生怨王的公案见80课;能乐的公案见在78课,指鬘的公案见46课。

  [55] 《三十五佛忏悔文》非常重要,宗喀巴大师每天不间断地念此忏悔文。我看了宗喀巴大师的传记后,也发愿每天念《三十五佛忏悔文》。现在即使再忙,每天都不间断地念一遍。

  [56] 前面说随喜可以获得同等福德,可是这个乞女因为随喜的心特别强,她获得的福德已经超过了胜光王。

  [57] 《大智度论》中也有同样的教言。

  [58] 虽然没有佛的相好庄严,但度化众生的事业和佛一样广大。

  [59] 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古释迦牟尼佛面前发心。

  [60] 十二相:从兜率天下降、入胎、出生、通达五明、受用王妃、出家、苦行、趋往金刚座、降魔、证道、转法轮、涅槃。

  [61] 《大圆满前行》中也有这个公案,那里的国王名叫莲花王。

  [62]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中也有此公案。

  [63] 原文为:“人一杀生,则五常尽犯焉,盖屠戮他身,肥甘自己,为不仁也;离他眷属,延我亲朋,为不义也;将他肉体,供献神人,为不礼也;称言食禄,当受刀砧,为不智也;设饵妆媒,引入陷阱,为不信也。噫!人居尘世,全藉五常,知而故犯,又何足为人?”

  [64] 另译为《大宝积经·广博仙人会》

  [65] 大意为色身乃不净皮囊,无有任何实义,与其为它而造业流转,不如放下对色身的贪恋,修持出世间的解脱之道。

  [66] 前几年,深圳弘法寺拍摄了反映虚老一生经历的电视连续剧《百年虚云》,这些情节在剧中都有。

  [67] 具体功德可从其他经论中了知,以前我翻译过介绍八关斋戒功德的文章,附在《显密宝库》第十五册《戒律辑要》中,看过这本书的道友应该比较清楚。

  [68] 藏地的民众普遍比较信赖出家人,甚至比对政府和法院还信赖,人们发生纠纷时,政府官员说话不一定管用,可是出家人出面调解后,尤其是有名望的大德一发话,很多问题当下就可以解决。所以藏地的很多纠纷都是由出家人调解的。

  [69] 耍坝子:指夏季到草地上娱乐。

  [70] 学院很多道友身上带的一种包,包上缝有藏文的“阿”字,有些人在里面装加持品,有些人在里面装钱。故上师有此说。

  [71] 印度的一种食物,为面饼或食团。

  [72] 那由他刹土中遍满一切上妙供品,以之供养一切诸佛,这个功德比不上修慈心的一分功德。

  [73] 宁玛巴的修行人喜欢讲“本来清净”,所以此论用这个术语讽刺宁玛巴,意思是你们的教法已经消于法界了。

  [74] 其他经中为:“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法性吾已得,为谁宣说亦不可证悟,故当无言安住寂林中。”词句略有不同,但内容相同。

  [75] 这是一种奇妙的缘起,佛陀在因地曾在一些地方多生累世行持善法。如《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以前月光国王在一棵树下布施头时说:往昔我在这棵树下布施过999次头,这次将满1000次。

  [76] 《长阿含经》中也有记载。

  [77] 即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78] 障碍修道的一类欲界天魔,经常以钱财、欲妙来引诱修行人。

  [79] 凡夫人作功德与通过菩萨作功德差别很大,依靠菩萨所得的功德要大得多,所以遇到菩萨时要以清净心作供养。

  [80] 关于教法的灭尽也有其他说法。如《法灭尽经》中说,法灭尽的时候,《首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这两部经首先灭去,然后十二部经依次灭尽。

  [81] 意为:身语意不要造恶业,也不要扰乱有情,要以正念观察一切欲妙皆为空性,进而断除无有意义的痛苦和烦恼。

  [82] 意为:如果愚人认识到自己愚痴,那他是智者;如果愚人认识不到自己愚痴,反而妄说自己是智者,他就是真正的愚者。

  [83] 详见《喇荣课诵集》。

  [84] 就像《入行论》中所说的那样,世间的任何人,甚至科学家、文学家等智者都没有菩提心,不要说在白天,他们在梦中都没有想过发菩提心。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