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圣法法师:百喻故事广释 38、源断流枯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来源:   作者:圣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法法师:百喻故事广释  38、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有志气的人,水不往下流除非是有物把它堵起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有人不知道这个原理,不依法启发人的志气,而只希望他成功,水不堵起来,而欲它不向下流,岂不是愚蠢的行为吗?

  从前有一位爱好游行的人,可以说一年到头都在外边游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外为增加见闻,增加知识使心胸开阔,可是这位游行的人一点也不增加知识,而且固执反而被物所拘束。

  有一天走路走了很累而且也很口渴,可是面前一片荒野,没有河也没有水池,那里去找水喝呢?正在愁苦时发现荒野的东边有一座山,他想有山必有水于是走近了山麓。果然山地种田的人将山边架上一条长长的竹管,把水引下田边,竹管向下的一头便不断的流下清清的水。旅行人见到清水很欢喜的歇下来,饮个痛快。

  当他饮足了水,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希望竹管里的水不要再向下流,他已经喝够了,口渴也解除了就不要再喝了,为什么水还要流下呢?于是他发火了,疯狂的说:‘我已经饮完了,你为什么还要向下流呢?’正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山边走来一位农夫问道:‘先生你向谁发脾气呢?’‘你有所不知,我因口渴来这里饮水,现在已经饮够了水为什么还不断的向下流,实在气死人了。’原来是一个愚蠢的莽夫。’农夫不理他的走了。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源,方才有其结果,众生贪爱五欲之乐而造业不肯舍离,又怎样能没有受苦受难的果报呢?当他厌烦尘境不爱欲乐的时候,如果不断除心里的贪欲又怎能阻止欲乐的水不流呢?不断除内心贪欲的根源,要不喜爱五欲那不是像旅行人要阻止流水,而不杜绝水源一样的愚痴可笑吗?

  水有源,树有根,古人说:‘物有初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即近道矣’。人的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乃至个性的善恶忠奸正邪皆有过去的业因,感受现在的苦乐果报,不知追究其源,光从业果呵责或怨天尤人有何用。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能觉悟的人(菩萨)即事事知何因将必得何果。所以子思曰:‘吾日有三省吾身。’作事有误乎?讲话有得罪于人或讲错话乎,行为有对不起于人乎?如是省察即少造恶业而增近道业。凡夫不论讲话做事都增近罪业而不自觉,故生死流转业报无尽。

  前生有造种种业,故今生有种种果报——灾难痛苦之事不知忏悔修行,而一昧求神托佛,不是‘缘木求鱼’一样吗?佛经说如是因必如是之果,偏偏不信,却信算命问卜来处理事情亦是缘木求鱼,我人自无始积习贪嗔痴等恶习,故生死无尽,苦报无尽,不以此下工夫而怨天尤人,不是和故事中的愚人呵责流水一样吗?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