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白话文:佛性论 六、彰现佛性之体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佛性论 六、彰现佛性之体

  彰现佛性之体

  佛性体之三因说

  译文

  再则,要了知佛性之体,应当了解其体有三种与三性。所谓三种,即指三因与三种佛性。三因包括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应得因,是指由人、法二空方能显之最高真如的本体境界。由於达此二空,理应假借求道之心及加力修行的动力,乃至最后证得圆满无碍的法身,故称之为应得因。加行因,是指由求道求觉之正心而引发的三十七种、十地、十波罗蜜等各种帮助成道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修行人成道证法身,故谓之加行因。圆满因,是指通过修行的各种方法,获是圆满究竟的境界。这种境界分为因圆满与果圆满二种。所谓因圆满,是指为修习成道而必须具备的功德、智慧以及各种胜妙之行法。所谓果圆满,是指修达佛果后而具有的无上智慧、断破烦恼及大悲济世等三种总相。此三因中之应得因,重於人法二空,故以无为如理为根本;而加行及圆满二因,以发心修习成道为主,故以有为愿行为根本。

  所谓三种佛性,是指应得因中所具有的三性。其分别为「住自性性」、「引出性」及「至得性」。记曰:所谓「住自性性」,是指佛性在修行证道以前,尚未断惑证理的凡夫状态。所谓「引出性」,是指佛性从发心修行到通过修学至圣的中间状态。所谓「至得性」,是指佛性在已断惑证道的至圣状态。

  原典

  天亲菩萨造(注释:「造」,碛砂本作「说」。)

  陈天竺(注释:「天竺」,碛砂本无。)三藏(注释:「三藏」,碛砂本多有「法师」二字。)真谛译

  显体(注释:「显体」,碛砂本多有「佛性论第三」诸字。)分第三中(注释:「第三中」,碛砂本无。)三因(注释:「三因」,碛砂本多一「如」字。)品第一

  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注释:此指下一节文所说三无性与三自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注释:指由人,法二空方能显最高真如之境界。达此境,应假借人们发心修行尔后方得,故谓之应得因。)。二加行因(注释:为证达究竟佛果而加力修行,故名之加行因。)。三圆满因(注释:指通过加力修行而达到的究竟圆满的境界。)。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应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后法身(注释:法身,梵文Dharmakaya,即佛之真身。道后法身,指通过修行而成道,获得圆满无碍的法身。),故称应得。加行因者,谓菩提心(注释: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正觉,求道,求正觉之心谓菩提心。)。由此心故,能得三十七品(注释:又名三十七道品,概指为通达涅槃究竟之路而进行的各种修行准备,有三十七种之多。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十地(注释:即指十种地位。又名十住。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和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十地之名为: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十波罗蜜(注释:为修行成道而进行的十种菩萨大行。)助道之法,乃至道后法身,是名加行因。圆满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圆满(注释:即指修行大乘佛法而应具备的福德、智慧与妙行。)及果圆满(注释:指达到佛果后而具有的三种德相。一为智德,指破一切无知而具无上菩提;二为断德,指断一切烦恼而具无上之涅槃;三为恩德,指具大悲而救济一切众生的利他之义。)。因圆满者,谓福慧行;果圆满者,谓智、断、恩德。此三因前一(注释:即指应得因。因为人、法二空方能显真如境界,故谓无为、如理。)则以无为如理为体,后二(注释:那指加行因与圆满因。此二因以发心修行证果为主,故谓之以有为愿行为体。)则以有为愿行为体。

  三种佛性者,应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注释:指发心修心证理前所处之状态。)。二引出性(注释:指从发心修行到通过修学所至圣果之状态。)。三至得性(注释:指修行所到阿罗汉果之状态。)。记曰:住自性者,谓道前凡夫(注释:对圣而言,指尚未断惑证理之人。)位。引出性者,从发心以上穷有学圣位(注释:小乘修行四果中的前三果谓之有学。因其尚有可修学之道,还须假借修行各种方法方能到达。)。至得性者,无学圣位(注释:谓小乘修行之第四果,即阿罗汉果。此果已断三界诸惑,已证真谛之理,不需要再修学,故名之无学圣位。)

  佛性体之三性说

  译文

  三性所包摄的内容,指三无性及三自性。三无性是分别指一、无相性。二、无生性。三、无真性。此三性之义可以包摄一切真如之性。为什么呢?因为这三性可以通括一切真如。所谓无相性,是说一切现象都是假借概念和语言来表现的,而自性则无形无相,不可言指,故名之「无相性」。所谓无生性,是说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生,而不是由自性派生出来,既非自性所生,又非他物所生,故名之「无生性」。所谓无真性,是说一切现象若离开真如之性,就不再有其他实性可得,故名之「无真实性」。

  三自性分别指一、分别性。二、依他起性。三、真实性。另外还有十种三性之义理应了知。哪十种呢?一、分别名。二、缘成。三、摄持。四、体相。五、应知。六、因事说。七、依境。八、通达。九、若无等。十、依止。

  一是所谓分别名义,是说分别性是通过一定概念和语言假说才能形成。如果不假借於一定的概念语言,则分别性无由得成。因而了知所谓分别性,只是通过概念语言所显示,根本没有实际的体相可言。依他性是依照十二因缘来显示一切现象,皆由缘生的道理,其是「分别性」得以成立的依据,故立「依他性」。真实性是指,圣人对待一切现象和真如无有分别之心所显现出的境界,其具有清净无染与解脱尘凡的性质。其也可引出各种胜妙善德,故立此为真实性。上面讲的是「分别名」。

  二是缘成义。

  问:分别性缘何因,方能显现?

  答:分别性假借一定的概念语言,方能显现。

  问:依他性缘何因,方能成立?

  答:依他性假借对分别性的执持,方能成立。

  问:真实性缘何因,方能成立?

  答:真实性是通过分别、依他二性从根本上说没有实性,方能显现。上述即是缘成义。

  三是摄持义。此义可从三自性与五法义来说。所谓三自性,分别指「分别性」、「依他性」与「真实性」。所谓五法,分别指一、相。二、名。三、分别智。四、圣智。五、如如。前三义是世间智,圣智是出世间智,如如是无为所涉之境界。下面说明此五法摄三自性义。

  问:在五法中,有哪几法摄取持分别性?

  答:五法皆不能摄持分别性。为什么呢?因为分别性本来虚妄,没有体相。

  问:依他性有几法能摄持?

  答:有相、名、分别智和圣智四法可以摄持。

  问:真实性有几法能摄持?

  答:唯有如如一法能摄持。

  问:如果依上说,依他性可以为圣智所摄持。那为什么前文又说依他性缘分别性,方能成立?

  答:依他性有二种:一是「染浊依他」,二是「清净依他」。其中染浊依他缘分别性方能成立,而清净依他则缘如如方能成立。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显体分第三中(注释:「第三中」,碛砂本无。)三性品第二

  复次,三性所摄者,所谓三无性(注释:法相唯识之学针对遍计所执、依他起及圆成实三性之有法而说相等三无性之空义。其分别为相无性、生无性及胜义无性。)及三自性。三无性者,一无相性(注释:即相无性。针对遍计所执性,而说一切现象皆假借概念、语言而显现,而自性没有形相可言,故谓之无相性。)。二无生性(注释:即生无性。针对依他起性说一切现象皆因缘假合而生,而说因缘则无有实性,非自性生,故谓之无生性。)。三无真性(注释:即胜义无性。针对圆成实性说真如为圆为常,为一切有为现象之实性,而说一切现象离真如之性,无有实性,故谓之无真性。)。此三性摄如来性尽。何以故?以此三性通为体故。无相性者,一切诸法但名言所显,自性无相貌故,名无相性。无生性者,一切诸法由因缘生故,不由自能生(注释:即指不由自性所生。),自他并不成就故,名无生性。无真性者,一切诸法离真相故,无更别有实性可得故,名地真实性。

  复次,三种性者,一分别(注释:即分别性,亦名遍计所执性。)。二依他(注释:即依他起性。)。三真实(注释:即真实性,亦名圆成实性。)。别有十种义应知。何等为十?一分别名。二缘成。三摄持。四体相。五应知。六因事说。七依境。八通达。九若无等。十依正。

  一分别名者。为随名言假说故,立分别性。若无此名言,则分别性不成。(注释:此数句义谓:一发事物之现象都假借一定的概念名称才能显现,而此概念名称则正是人们分别计度现象的基础,人们误认概念名称为实有其性,故生分别。若无此概念名称,则分别性无从而起。)故知此性,但是名言所显,实无体相,是名分别性。依他性者,是十二因缘所显道理,为分别性作依止(注释:即依据。此句义谓,分别性假名言而有,而名言又必须假借因缘和合之现象而后有,故可推论分别性亦最终要假借依他缘起方能存在。)故,故立依他性。真实性者,一切诸法真如圣人无分别智(注释:又名无分别心,指体悟真如的智慧。因真如离一切有为之相,不可分别,故不能以分别之心去认识,而必借无相之真智方能观照冥符。)境,为清净三性(注释:「三」,碛砂、金陵本均作「二」。二性,此指真实所具有的第二种性质。上文无分别智境为第一种性质。),为解脱三(注释:即指真实所具有的第三种性质。),或为引出一切诸德,故立真实性。是名分别名。

  二缘成者。

  问曰:分别性缘何因故而得显现?

  答曰:由缘相名相应故得显现。

  问曰:依他(注释:此指下文所说的「染浊依他」。)性缘何因故得成耶?

  答曰:缘执分别性故得显现。

  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

  答:由分别、依他二性极无所有(注释:此处指分别、依他二性,皆由虚妄执著,因缘假和而有,无有实性,故谓之无所有。),故得显现,故名缘成。

  三摄持者。性有三种,法有五分。言三性者,所谓分别、依他、真实。五法者,一相(注释:梵文为Laksana,指事物表於外而可感知的相状。)。二名(注释:梵文为Naman,指事相的指称概念,人们闻其声,则其相应事相必浮於心。)。三分别思惟(注释:亦名别智。此指凡夫虚妄计度,分别事相之智。)。四圣智(注释:与虚妄分别智相反,其为如理智,能观照真谛。)。五如如(注释:指真如及彼此诸法不二平等。)。前三是世间智,圣智是出世智,如如是无为境。为明此五法摄前三性故。

  问曰:於五法中几法摄第一性(注释:指三性中之分别性。)?

  答曰:五法并不可摄。何以故?为无体(注释:指分别性本来虚妄,没有体相。)故。

  问曰:第二性(注释:指三性中之依他起性。)几法能摄?

  答曰:有四法(注释:指上文中之相、名、分别思惟、圣智等四法。)摄。

  问曰:第三性(注释:指圆成实性。)几法能摄?

  答曰:唯如如一法能摄。

  问曰:若依他性为圣智所摄者(注释:此句义,上文已说,即四法中有圣智,故谓依他为圣智所摄。),云何说依他性缘分别性得成?

  答曰:依他有二种:一染浊依他,二清净依他。染浊依他,缘分别得成;清净依他(注释:此二依他之分,似为《佛性论》所有,其他经论不见。),缘如如得成故。

  译文

  四是体相义。关於此义有二:一种通义,二种为别义。所谓通义,是说通过三自性,可以解说一切真谛,或真俗二谛,或相、语、用三谛,或苦、集、灭、道四圣谛,或受味谛、过患谛、出离谛、法性谛、胜解谛、圣谛、非圣谛第七谛。一切真实理谛不出三性义摄,所以说三性为一切真谛所共有之谛相。

  所谓别义,是说三性中,各性都有自己的实义,有什么实义呢?一就分别性体相而言,若从真谛来观照,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生,无有计度之对象存在。但对於分别性自身来说,即以妄观妄,则其分别计度之对象又非不有(假有),为什么呢?因为概念语言总反映一定现象(假有)的存在。二就依他性体相而言,其虽因缘而有,却是假有,无有实性存在。依他性由能缘的诸识根与所缘之境相和合而有,然其虽有,非真有,所以无有实性。为什么呢?因为从因缘和合必生假有的道理来看,可以说其相对分别性而说是有。但对真实性而言,其有毕竟是假有,故又谓之不真实。三就真实性体相而言,则於真性之体人、法二空,无有分别,故曰有无皆真,其无一切执法,故说无,其能显一切真理,故说有,故又谓之非有非无。

  问:三自性的实相为何?

  答:分别性的实相,从人、法方面来看,可分为增益执和损减执。则於了解分别性的意义,所以不会产生对人、法的执著,这是分别性的「体相」。所谓的人、法,都是心的分别而造出来的。因为心执著人、法在真谛上是存在的,所以称为「增益执」;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称为「损减执」。如果人、法是由心的分别而产生,那么就不会有「增益执」和「损减执」,这就是分别性的「实相」。

  依他性的实相,从能执(的心)、所执(的人、法)方面来看,也有增益执和损减执。由於了解依他性的意义,就不会产生能执和所执,这是依他性的「体相」。执著能执(的心)、所执(的人、法)在真谛上是存在的,这叫作「增益执」,也称为「常见」;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这是「损减执」,也称为「断见」。如果了解「能执、所执」是互相依存而起(依他性),常见与断见就无法产生,此即依他性的「实相」。我们所认识的外相,事实上只是外象反应在我们的意识中,称为「似尘识」,并没有真正的心(能)与所认识的外象(所)。因为在胜义谛上没有能、所,故没有增益执,在世俗谛上仍有「似尘识」的存在,故没有损减执。

  真实性的实相,从有、无的方面来看,也有增益执和损减执。由於了解真实性的意义,就不会产生对有、无的执著。为什么呢?如果执著「空」在真谛是上存在的,这叫「增益谤」;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这叫「损减谤」。若了解「空」是万法的本质(非无),另一方面「空」义也是相对於万法才能存在(非有),那就不会产生对有、无的执著,这是真实性的「实相」。

  五是应知之义。

  问:这三性中,哪些应当了知,哪些不应了知?

  答:三性之义都应当了知,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了知三性之义,才能通达空、无愿与无相三解脱门,才能去除肉、皮、心三种烦恼障。了知分别性义,可以通达无我与我所,实现空三昧,去除内心虚妄分别而生的断、常等见烦恼。了知依他性义,可以愿求远离造作之念,实现无愿三昧,去除贪、瞋等思惑烦恼。了知真实性义,可以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等十相,实现无相三昧,去除根本无明的妄起计度,惑迷真心的心碍烦恼。此外,了知三性之义,还可以去除有碍解脱、禅定及一切智障。

  问:三性中,有哪几性不可灭,哪几性可灭?

  答:分别与真实二性不可灭,依他性可灭。为什么呢?分别性本来虚妄计度而有,无有实性,故无所谓灭。真实性本来是真,恒常不变,故不可灭。依他性虽因缘而有,但是假有非真,无有自性常恒,故缘散即谢。由上述诸庑,才说应知等义。

  六是因事说义。

  诸佛说法有二种:一是显了究竟真理之经典。二是方便立说,不显法性实义之经典。所谓不了义经,是指佛为方便说法而假借三性之义,如假缘有灯,才能了知物在暗中,因为借助於灯,才能照现暗中之物。如来说法也是如此,通过三性方便说法,若通达三性之义,自然能通达究竟实义。如经中所说,若人已悟得寂然不动之无生法,则永不退堕。

  问:此言如何成立?

  答:通过三性之义,此言可以成立。如来从分别性的角度,说其虚妄计度而有,本来无生;从依他性的角度,说其因缘和合而有,自性无生;从真实性的角度,说其本性是空,惑、垢、苦等不善诸业本性亦空,无从所生。

  问:如来从什么意义上,说一切现象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答:从自性本体无形无相的意义上而作如是说。

  问:如来从什么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幻化?

  答:从自性本体无生的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幻化。

  问:如来从什么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虚空?

  答:从一切现象本性是空的意义上,说一切现象譬如虚空。所以佛假借三性之义而方便说法。

  七是依境义。

  问:此三性是何种智慧所行之境?

  答:分别性,只是凡俗浅近之智所行之境界,非是圣者所行之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有,无有自性。依他性,是佛菩萨如量智所行之境界,因为依他性乃因缘和合而假有。真实性,只是无分别的圣智所行之境界,因为此智通於一切现象之事相,契於一切法之真理。如量智涵摄一切事相,如理智则契於真理,无有颠倒,这就叫「依境」。

  原典

  四体相者,有二:一通,二别。通者,由此三性,通能成就一切诸馀真谛,或二、三、四、七谛(注释:在《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记载由一谛至十谛。今依此诠释,其分别为,所谓真谛不是虚妄谛,二谛是世俗谛、胜义谛,三谛是相谛、语谛、用谛,四谛是苦、集、灭、道之四圣谛,以及爱味谛、过患谛、出离谛、法性谛、胜解谛、圣谛、非圣谛第七谛。)等法故。诸真谛不出三性,是以三性为诸真谛通体。

  二别体者,於三性中各有实义。何者实义?一者分别性体,恒无所有,而此义於分别性中非不为实。(注释:此数句义谓:从真谛来观照,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生,无所分别之对象存在,但对於分别性自身来说,即以妄观妄,其所分别之对象又非不有。)可以故?名言无倒(注释:从以妄观妄的角度说,名言也反映了一定对象,故曰无倒。)故。二者依他性体,有而不实(注释:有,谓因缘而有;不实,谓因缘而有,故自性空。所以虽有而是假有、幻有,非是实有。),由乱识、根(注释:在真谛的用语中,「乱识」是指第八识,玄奘则以「诸识」来代表八识俱起。所以此处应是第八识经由六根接触六境而产生认识。)、境(注释:认识之对象,即是所缘。因一切现象不外识根与境,能与所因缘和合,方有生起,故谓由识根境而有。)故是有,以非真如(注释:是指「无」自性、空性之义。与「自性、实性」不合。)故不实。何以故?因缘义无倒故,是以对分别性故名为有。对后真性故非实有,是名有不真实。三者真实性体,有无皆真,如如之体,非有非无故(注释:此数句义谓:真性本体,人法二空,故不可说有;其能显二空之理,故又不可说无。所以真性本体有无皆真,非有非无。)。

  问曰:是三性实相云何?

  答曰:分别性实相者,人法(注释:指人、法二执。)增益及损减,由解此性故,此执不生。是分别相入法者,是分别所作。若依真谛观此人法为有,名增益执。(注释:此数句义谓:应是指二谛中的真谛。以下依他性则指俗谛,真实性则指通达真、俗二谛,非有非无的空性,但并无「中谛」的观念。因为「三谛」的观念只见於《菩萨璎珞本业经》、《仁王般若经》,以及天台教义。故此处唯识学似不应采用三谛的观念。)若依俗谛观此人法是无,名损减执。(注释:此数句义谓:若依三谛中之空谛而言,即观此人、法二执为无。)若通达此分别性,则增益减损二执不生,是名分别实性相。(注释:此数句义谓:若依三谛中之中谛而言,即观此人、法二执假有非空,实无非有,故增益(有),灭损(空)二谛不生,而此即是诸法实相。)

  复次,依他实(注释:「实」,碛砂本作「性」。)性相者,能执(注释:指能认识、了别事物的心识。)、所执(注释:即因缘而生之认知境相。)增益及损减,由解此性故,故此执不生,是名依他性相。此能执、所执若见真为有(注释:即三谛中之假谛,执持能、所二法为假有。),则是增益,名为常见(注释:固执人心及一切现象,过去现在未来常住不灭,无间断之妄见。)。若见俗定无(注释:即三谛中之空谛,执持能、所二法为空无。),则是损减,名为断见(注释:固执人身心及一切现象断灭,永不续生之妄见。)。若通此二性,断常二执并不得生,是名依他实性相。(注释:此数句义谓:若能依照中谛之义来观照,则能、所二执非有非空,故断、常二执皆不能生起,而究竟依他起之实义。)唯有似尘识故,则无能所。无能所故,无增益执。由有似尘识(注释:似尘,即指一切境相由依他因缘而起,故似有非有。似识,指依他之心法,谓认识诸义也依他而有,故似有非有。如此,则能缘与所缘俱似有而非有。)故,无损减执。

  复次,真实性相者,有无及增益、损减执,由解此性故,执不得生。所以者何?若执空为有(注释:空,在此指真实性。此句为三谛中之假谛,执真性为有。),名增益谤。若执空为无(注释:即三谛之空谛,执真性为空无。),名损减谤。若通达此性,则二执不生,是名真实性相。(注释:此数句义谓:若依中谛来观照真性,其非有非无,增益损灭二谤不生,为真性之实义。)

  五应知常者。

  问曰:是二性几应知,几不应知?

  答曰:一切应知。何以故?由知三性能通达三解脱门(注释:分别指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与无相解脱门。),能除三障(注释:分别指有碍成道的解脱障、禅定障和一切智障。亦可指下文肉、皮、心三烦恼障。)故。知分别性,能通达空解脱门(注释:又名空三昧。指观一切现象为因缘所生,无我及我所,空此我、我所二法,故名空三昧。),能(注释:「能」,碛砂、金陵二本均无。)除肉烦恼(注释:三障之一,指三界以内的见惑。通常指断、常二见,皆由内心虚妄分别而有,如肉之在皮内,故相对烦恼而说肉烦恼。此烦恼由分别性引起,故若能了知分别性本来虚妄,即可除此烦恼。)。知依他性,通达无愿解脱门(注释:又名无作解脱门及无愿三昧。指对一切生灭变异之法,原求远离造作之念的禅定。),能(注释:「能」,金陵本无。)除皮烦恼(注释:三障之一。指三界中之思惑,即贪瞋等惑,对於外界而起,如皮之在身外,故名之皮烦恼。若能了知一切现象依他缘起之义,即能於境不起贪瞋,故除此烦恼。)。知真实性,能通达无相解脱门(注释:又名无相三昧。指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等十相,以此无相为缘而达到之禅定。),能(注释:「能」,碛砂、金陵本均无。)除心烦恼(注释:三障之一。指根本无明,由此无明惑迷真心,妄起计度执著,故名心烦恼。)。又初解脱障(注释:解脱,又名灭尽定,指灭尽一切心念,离一切之障碍而达到的禅定。而障碍圣者入灭尽定之法,谓之解脱障。),次禅定障(注释:指有碍禅定的一切妄念。),后一切智障(注释:又名所知障等,指执著於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知根本智。谓众生由於根本无明惑,遂迷昧於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

  问曰:三性中几性不可灭,几性可灭耶?

  答曰:二性(注释:此指分别性与真实性。)不可灭,一性(注释:此指依他性。)可得灭。何以故?分别性本来是无(注释:此句义谓:分别性本来由虚妄计度而有,无有实性,故说其本来是无。),故不可灭。真实性本来是真,故不可灭。依他性虽有不真实,是故可灭。以是义故,说应知等。

  六因事说。

  诸佛说法有二种:一了义经(注释:能显了究竟真理之经典。从大乘言之,则小乘为了不了义经,然大乘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二不了义经(注释:指为方便而说,并不开显法性实义之经典。)。不了义经者,由此三性是故,佛说不了义经。如缘有灯故,知物在暗中。后时因灯,能得了现暗中之物。如来亦尔,由有著(注释:显了之义。)三性者故,说不了义经。达三性者,自然显了,名了义经。如经中说,若人已得无生法忍(注释:又名无生忍。指真如理体远离生灭之法,安然不动,故谓之无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则不退堕。

  问曰:此言云何成立?

  答曰:由有三性故,则得成立。如来约分别性故,说本来无生忍(注释:此指分别性乃虚妄计度而有,本来无生,故名之。)。约依他性故,说自性无生忍(注释:此指由依他性而了知,一切现象因缘和合而有,没有自性,故说自性无生,而以此名之。)。约真实性故,说惑、垢、苦本性无生忍(注释:指由真实性而了知,一切现象本性是空,惑、垢、苦等不善诸业亦本来性空,故说其本性无生。)。

  问曰:如来约何性说如此义,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耶?

  答曰:约无相性(注释:指自性无形相可得。)说如是言。

  问曰:如来约何法说一切诸法譬如幻化耶?

  答曰:约无生性(注释:指自性无生无灭,故一切现象无实性上,是因缘假合而有,所以谓之如幻如化。)说。

  问曰:如来约何法说如是言,一切诸法譬如虚空?

  答曰:约真实性(注释:指一切现象本性是空,所以由此性而观照,一切现象譬如虚空。)说,是故佛因三性说,故有了不了义经。

  七依境者。

  问曰:此三笥为何智境?

  答曰:分别性者,唯是凡惑境(注释:指凡俗迷惑所行之境界。),非圣智境。何以故?无体相故。依他性者,为圣凡俗智境(注释:又名如量智、俗智等,指佛菩萨、凡人通达一切现象之事相智慧。),是俗有故。真实性者,唯为无分别圣智境(注释:又名无分别智境。指冥悟真如之智所行境界。此智离一切有为相,无有分别之心,故名此。),如量如理(注释:如量,指通於一切现象之事相。如理,又名如实,指契於一切法之真理。)故。如量则摄一切,如理则无颠倒,是名依境。

  译文

  八是通达义。

  问:如果修习观行之人能了达分别性之本义,那么当说他对诸境分别执取,还是不当如是说?

  答:如果从俗智的角度看,可以说其对於诸境起分别执取之念。如果从无分别智通达的角度看,则不当如是说。所以依他性与分别性一样,都无实相,真实性亦如分别、依他二性,无相可执。

  问:如果修习观行之人能如实了达分别性义,那么他能照了何性?

  答:能照了真实性义。

  问:如果修习观行之人能如实了达真实性义,那么他能照了何性?

  答:先照了依他性义,然后照得真实性义,这些就叫做「通达」之义。

  九是若无等义。

  问:如果不设分别性义,有何过失?

  答:如果不设分别性,则万法一如,指称不同事相的概念语言就无从成立。概念语言不立,则说一切现象因缘而生之义也无从措置,以至於清净、不清净之差别也无以说明。

  问:如果不设依他性,有何过失?

  答:如果不设依他性,一切无明烦恼就可以不假借修习之功,自然灭除。如果这样的话,转染成净之义就不能成立。

  问:如果不设真实性,不何过失?

  答:如果不设真实性,则一切智与一切种智都不能成立。一切智,是指可以分别涵摄了通一切真俗现象。一切种智,是指以一智可以通达一切真俗现象。

  问:真实性为清净之德或是污染之德?

  答:不可说真实性一定清净,也不可说其一定不净。如果说其一定清净,那么一切众生不须假借修习之功,就可以自然解脱。如果说其一定不净,那么一切众生修道无用。如果说其一定清净,则无所谓凡夫修习成净之法。如果说其一定不净,则又无所谓圣人断惑之法。为什么呢?清净与不净二法,都以真如为体,如果其一定清净,则与无明毫无断惑之法。为什么呢?清净与不净二法,都以真如为体,如果其一定清净,则与无明毫无关涉;如果说其一定不净,则又与般若妙智毫无关涉。而无明与般若皆以真如为体,从体性上说没有差别,所以说真如之体非净非不净。为什么呢?为了显现真如不同於眼等诸根,亦不别於禅定之心等。所谓不同於眼等诸根,是诸根未被妄念污染时,亦是六根清净,与真如无二。而之所以与真如不同,是因为由无明起惑造业,从而产生不净。真如则不是如此,其住於佛地,本性清净,永远不为无明所动,所以与眼等诸根不同。所谓有别於禅定之心,是禅定本来自性清净无念,与真如无别,而由於我痴心妄想、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种烦恼所噉,所以转净为染。真如之理本来清净,且不为烦恼所转,所以虽处无明之地,而终不为无明所染污。

  问:此三性中,哪几性无有体相,却能生起体相之事?

  答:唯有分别一性,虚妄计度而生,没有体相,但其能转生依他之义。

  问:此三性中,哪几性有体又能生起体相之事?

  答:唯有依他一性,由因缘假有之体而生其他假有之体。就像无明产生出各种妄行一样。

  问:此三性中,哪几性能以有体之性生起无体之相?

  答:唯有真实一性,可以窥破依他缘起假有之真义,从而识出依他的无实之性,这些就叫「若无等」义。

  十是依止之义。

  问:分别性依据何法而得成立?

  答:依据三法而得成立。哪三法呢?一是可感知之相状。二是指称事相之概念语言。三是凡夫分别之智。依据此三法,分别性得以成立。

  问:依他性依据何法而得成立?

  答:依据四法而得成立。所谓四法,分别指相状、概念语言、分别之智及能观真谛的如理之智。依据此四法,依他性得以成立。

  问:真实性依据何法而得成立?

  答:此性不住一法,一执著一法,故无有所依,因为真实之境无有分别。

  原典

  八通达者

  问曰:修观行(注释:观,梵文为Vipasyana,达观真理之义。观行,即谓於心观理而又按真理来轨持行为。)人若通达分别性者,为当可说行执相(注释:即执取相,指由於不了一切诸法虚妄不实,对苦乐等境起分别之心,深生取著之念。)中,为不可说行执相中耶?

  答曰:若由世俗智(注释:即俗智,可以分别了达一切事相。)分别,可说行执相中,若由出世无分别智(注释:即离一切有为、分别之心,可冥悟真如的无分别智。)通达者,可说不行於执相中。是故依他与分别,同一无相。(注释:此句义谓:若从无分别真智去观照分别与依他二性,或虚妄遍计而有,或假借因缘而有,二者同样都无实相。)如分别依他,真实亦如是(注释:此句义谓:真实以空为性,故也无相可执。)。

  问曰:修观行人能如真实理入分别性,照了何性耶?

  答曰:了真实性(注释:此句义谓:若能如实观照分别性由虚妄所执,本来性空,此即是通达真实性。)。

  问曰:修观行人如真实理入真实性,照了何性?

  答曰:了依他性故,然后得真实性,是名通达。(注释:此数句义谓:若能知实观照真实之性,即可了达一切现象因缘而生,此即依他性。解此依他之义,又可通达一切现象无有自性,本来性空,故又通真实性。)

  九若无等者

  问曰:若分别性无,有何过失?

  答曰:若无分别性,则名言不立。名言不立故,则依他性不得成就(注释:此数句义谓:指称不同事相之概念语言,乃假借分别计度之念而有,如有分别天与地的不同,方有天、地之概念名称而生。若无分别之心,则万法一如,亦无概念语言可以措意。依他性必假借一定概念语言,方可成立,如此顺推,可知无分别性,则依他性也不能成立。),乃至净、不净(注释:指清净之德。)品并皆不立。

  问曰:若无依他性,有何过失?

  答曰:若无依他性,一切烦恼不由功用(注释:指修习大乘佛法的实践及效用。),应自能灭。若尔,净品亦不得成。(注释:此数句义谓:若无依他性,则一切现象因缘所生之义不立,如此则表明一切法自有本性,无须假借修习之功。)

  问曰:若真实性无,有何过失?

  答曰:若无真实性,则一切、一切种清净境(注释:分别指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二智皆为佛智之名。一切智,指了知一切法。一切智是对一切种习而言,其间有总别二义。依总义说,二智总名佛智,无有差别,依别义说,则一别摄真俗一切现象,一通摄真俗一切现象。)不得成故。一切者,别摄真俗尽。一切种者,通摄真俗故。

  问曰:是真实性者为可立净,为立不净?

  答曰:不可得说定净不净。若定净者,则一切众生不劳修行,自得解脱故。若定不净者,一切众生修道即无果报(注释:此指借修习而证得清净圆满之果位。)。若定净者,则无凡夫法(注释:针对凡夫不净,而须假借修习成净的方法。)。若定不净者,则无圣人法(注释:成为圣人的修习方法,圣人本来断惑心净,若真实不净,则表明断惑证真之法无由得成。)。何以故?净不净品,皆以如(注释:指真如。)为本故。若其定净,不即无明。若其不净,不即般若。此两处如性不异故(注释:此句义谓:无明、般若皆以真如为体,故从体性义上说,二者无有分别。此说与如来藏缘起系的观点一致。),此真如非净非不净。何以故?欲显真如异眼等诸根(注释:指眼、耳、鼻、舌、身、意等能分别了知事物的潜能。),异禅定心(注释:禅,又译为静虑,指心体寂静,万念俱灭;定,又译为三昧,指心定止於一境而离散动之义。禅定,即通过疑神绝虑,而使心达到专注一境的高度入定状态。因禅定为心之德,故又名禅定心。)等故。异眼等诸根者,诸根既不被染,亦应得同如理清净。而不然者,以有漏业为因故,从本不净(注释:佛教认为一切有漏业均从无始无明而有,故说从本不净。本,即指无始无明。)。真如不尔,在於佛地,本性清净,无有从本理不净义,故异诸根。异定心等者,定体本性自净,可得同真。而为四惑(注释:亦名四烦恼。指:一、我痴,即无明。二、我见,即我执,於非我之法妄计有我。三、我慢,即倨傲、骄慢之心。四、我爱,即我贪,於所执之我深生执著。)所噉,故转成不净。真如之理本来清净,则不如是,虽复在无明毈中,终不为彼所污。

  问曰:此三性几性无体能生有体(注释:此中体均指体相。)?

  答曰:唯分别一性无体,能生依他性体(注释:此句义谓:指由分别而生名言,由名言而有依他,展转相生。)。

  问曰:此几性有体,能生有体?

  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实体,还能生依他体,犹如无明生诸行等。

  问曰:此三性几性有体能生无体?

  答曰:真实一性能灭依他,令其无体故(注释:此数句义谓:从真实的层面来观照依他性,乃知依他由因缘所生,无有实性,故谓之令其无体。体,在此指体性。),是名若无等。

  十依止者。

  问曰:分别性依何法得成?

  答曰:依三法故成。何者三?一相。二名。三思惟(注释:即分别思惟,凡夫分别之智。)。依此三故,分别性立。

  问曰:依他性依何得成?

  答曰:依四法成。四法者,谓相、名、分别(注释:即分别思惟。)、圣智(注释:即能观真谛的如理智。)等。依此四法故,依他性成。

  问曰:真实性依何法得成?

  答曰:此性无住无著,无有依处,境无分别?

  如来藏义

  译文

  再则,如来藏义有三方面必须了知。哪三方面呢?一是所摄藏。二是隐覆藏。三是能摄藏。

  一、所谓所摄藏义,是指佛从自性如如不二的角度,说一切众生都为如来藏所摄。所谓如来藏之「如」有二种含义:一是指能契真如的无上妙慧,二是真如理体之境界。此二者皆真实不虚,无差别之相,故名之如如。如来藏之「来」字,是说一切诸法皆从自性中流转出来。最终又假借修习,回到自性,所以名之为如来。所以如来之性若处因位,名之为应得;若处果位,又名之为至得。无论其在因位为烦恼所覆,抑或在果位清净彰现,其本性不变,只是由於在因位与果位,其有污染与清净的不同。处因位时,由於违背我法二空之量,生起无明,而有烦恼染污,所以名之为染浊。如来之性虽为烦恼所覆,未能显现其清净之性,然而一定会在当来显现,所以名之为应得。如果假借修习,到达果位时,则与我法二空之理不相违碍,不再有无明之累,也不为烦恼所染,故名之为清净。因为正果已显,故名之为至得。

  譬如水性,其体性无有清浊之别,只是从其是否为秽物所染污的角度来说其有清浊之分。如果有泥滓等浊物混杂水中,那么水就会变得混浊不清。虽然如此,但水的清净本性却不会因此而丧失。如果以某种方法去除浊物,就能使水转为清净。所以净与不净是从有浊物和无浊物的角度来说,与水性无关。应得与至得二种佛性义亦如此。应得与至得虽在因、果二位有染净的不同,但二者都以真如佛性为体,其体性不变。只是违背我法二空之理,起无明惑业,生烦恼等障,才谓之为混浊。如果不违二空之理,与真如理体别无二致,则不会生起无明烦恼等惑,所以从这层意义,才姑且名之为清净。如来藏的「藏」字,是指一切众生都内有如来无上妙智,故名之为藏。因为真如理体的境界要因能契真如之妙智才能彰现,所以一切众生因内有无上妙智,故一定不出真如之境,都为如来所摄受,名之为所藏,或说众生为如来藏。

  再则。「藏」有三种之义:一显如来境界无比,离此如如境外,没有任何境界能胜过此境。二显如来智慧无比,离此智外,没有任何智慧妙於此智。三显如来证果无比,因没有任何果报高於此果,故名之无比。由於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所以说众生为如来藏。

  二、所谓「隐覆」之义,是说如来真性自隐不现,所以名之为藏。所说如来一词有二种含义:一是表现如来之性真实不虚。由妄想故名为颠倒,远离妄想,故名为如。二是表现如来之性常不灭。如来之性从因位到果位,无有变异,所以名之为常。如来性处因位时,为无明烦恼所覆,众生由此而不能了见如来本性,故名之为藏。

  三、所谓「能摄」之义,是说如来藏虽处果位时,证得无量胜妙功德,但此无量功德在如来藏处因位之时本来具足。如果说至果位时方有如此胜妙功德之性,那无异於说如来之性由无至有,应是无常。为什么呢?如果这样说,那就说明此胜妙之德非由如来之性所生成。所以如来之性本来就具足无量胜妙功德,这样才能说其性是常,无有变异。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显体分第三中(注释:「第三中」,碛砂本无。)如来藏品第三

  复次,如来藏(注释:梵文为Tathagata-garbha,义指真如在烦恼中,为烦恼所覆盖。《佛性论》此节,详言如来藏之义。)义有三种应知。何者(注释:「者」,金陵本作「等」。)为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

  一所摄名藏者,佛说约住自性如如(注释:指自性理体不二平等,无彼此差别,故谓之如如。),一切众生是如来藏(注释:此句义谓:一切众生均为如来藏所摄。)。言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注释:指能契入真如理体的智慧。),二如如境(注释:指为如如智所契之真如理体之境界。)。并不倒故,名如如。言来者,约从自性来,来至至得(注释:此句义谓:一切诸法均从真如自性中流转出来,最终又还灭回到真如自性本身。前者谓来至,后者谓至得。另,「来至」,碛砂、金陵二本均作「至来」。),是名如来。故如来性虽因(注释:此指因位,即对於成佛之果而言,佛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之阶位。)名应得(注释:义指如来之性将得。因如来藏处因位时,其本性尚为无明烦恼所覆,未得显现,须借修行之功将来必显,故谓之应得。),果(注释:指果位,对因位而言,依因位修行之功而得悟之结果之位。)名至得(注释:指通过修行至果位,使如来之性彰现,谓之至得。),其体不二(注释:指如来性体在悟前之因位与悟后之果位,本性不变,故名不二。)。但由清净有异(注释:指如来之性在因位时为烦恼所覆,故不清净;而在果位时,烦恼已除,如来清净之性彰现,与因位污染不同,故谓之有异。),在因时为违二空(注释:指人、法二空。),故起无明,而为烦恼所杂,故名染浊。虽未即显,必当可现,故名应得。若至果时,与二空合,无复惑累,烦恼不染,说名为清。果已显现,故名至得。

  譬如水性,体非清浊,但由秽不秽故不清浊名。若泥滓浊乱,故不澄清,虽不澄清,而水清性不失。若方便澄渟,即得清净。故知净不净名由有秽无秽故得,非关水性自有净秽。应得是至(注释:「是」,碛砂、金陵二本均作「得」。)二种佛性亦复如是,同一真如,无有异体(注释:指真如本性在因位、果位虽有染净不同,然其体性不变。)。但违空理,故起惑者,烦恼染乱,故名为浊。若不违二空,与如一相,则不起无相,烦恼不染,所以假号为清。所言藏者,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注释:此句义谓:如如境因如如智而显,故说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

  复次,藏有三种:一显正境(注释:即指如如境。)无比。离如如境,无别一境出(注释:指超出。)此境故。二显正行(注释:即指契入理体的如如智)无比。离此智外,无别胜智过此智故。三为现正果(注释:即指契入理体而证得之佛果。)无比。无别一果过此果故,故曰无比。由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故,说众生为如来藏。

  二隐覆为藏者,如来自隐不现,故名为藏。言如来者,有二义:一者现如不颠倒义。由妄想故名为颠倒,不妄想故名之为如。二者现常住(注释:即恒常不变。)义。此如性(注释:指真如之性。)从住自性性(注释:即指如来藏处因位。),来至至得(注释:即指果位。),如体不变异,故是常义。如来性住道前时(注释:即指处因位时。),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

  三能摄为藏者,谓果地一切过恒沙数功德,住如来应得性(注释:即指如来藏处因位。)时,摄之已尽故。若至果时方言得性者,此性便是无常。(注释:此数句义谓:真如本性在因位、果位时恒常不变,在因时虽染,不能谓失;在果时虽显,不能谓得。)何以故?非始得(注释:指如来藏本来自性不变,故虽在果位彰现,不能谓得。「始」,碛砂、金陵二本均作「如」。)故。故知本有(注释:指如来藏清净之性本来就有,非假修习而后有。),是故言常。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