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达真堪布:《自我教言》讲记(五)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3日
来源: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真堪布:《自我教言》讲记(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学习《自我教言》第十二颂:

  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

  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谁亦莫说密语。

  不应该有的三种事:第一个是“不于富人施财物”。我们应该给那些贫困的穷人做布施,那些有钱、有权的人不缺这些,不管你给他们布施多少钱,多少财物,他们也不会感激,也不会满足的,因为他们不需要这些。虽然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不应该有分别之心;但是我们做布施的时候,应该尽量把自己的这些钱财用到该用的地方,花到该花的地方。那些有钱、有权、富贵的人们,他们所需要的,所追求的不是吃的、穿的、用的,也不是这些钱财;因此,即使你付出再多,他们也不会感激,不会满意的。而那些贫困的人,需要这些,追求这些。若是我们对这些人,哪怕是给予一点一滴的布施,给予一点一滴的帮助,他们也会从心里感激,从心里满足的。

  我经常跟大家讲:让父母高兴,这叫孝顺;让众生高兴,这叫善事。如果我们通过这些方式、手段,让那些众生真正高兴、满意的话,这是多大的功德啊!尤其是街上的乞丐。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要难给易。”不管他是为了什么,不管他是善人还是恶人,或者是别的什么人,跟我们、或者跟别人要钱、要饭,这不是很容易的事。而我们给他们施点东西,或者施点吃的,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我的观点是,应该给那些要饭的、要钱的施点东西。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你给了,可以说他们很容易满足;而对那些富人,给再多的钱,给再多的财物,他们也不会高兴、也不会满意的。街上的乞丐,你请他吃一顿饭,或者给他几块钱,就这样一点点的付出,他们也会非常满意,非常高兴的。所以在我看来,对我们这些修行人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在一般的情况下,你给他人一百块钱,还不如在街上有人向你要钱的时候,给他一块钱。因为这个时候,他内心的欲望、要求并不高,你即使给他一点饭或者是一块钱,他也一定会很高兴、很满意的,甚至他还会给你念一些咒语,念一些经。这是多好的机会、多大的功德啊!在一般的情况下,你给富人,尤其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再多的钱,他内心也不会有如此的高兴和满意的。

  所以,自己现在拥有的这些钱财,是自己应得的,是自己修来的福报。该吃吃,该穿穿,该用用,该花花,剩下的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福报都消耗尽了,我们在享受福报的同时,也应该积点福报。因为我们都是相信轮回的人、相信因果的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丝毫不爽。

  我们是相信轮回的人,我们不是一生一世就结束了,还有好多的生生世世,应该给自己留点后路,给自己的来世准备点资粮。自己所拥有的、应得的、修来的这些,若是发心正确,内心清净的话,吃、穿、花都不会有任何的罪过。剩下的,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能浪费。

  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我们不能浪费福报。如果发心正确,内心清净的话,给自己花实际上也是给众生花。我们生活是为了什么?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什么?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什么?为了众生。我们吃是为了众生吃,穿是为了众生穿,花也是为众生花,不是为自己,始终是为众生。

  如果你还有能力与条件,还有更好的机会、机缘,应该把自己的钱财用在该用的地方。什么叫该用的地方?就是上供下施。上供上师三宝,帮助上师三宝弘法利生,下施恶道众生,帮助那些贫困的、需要我们的有缘众生摆脱困境。

  我们要饶益众生,要帮助他们解决暂时的病、苦、吃、穿等生活上的困境与煎熬,帮助他们解决、摆脱一些究竟的问题和困惑。这也属于利他,“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这是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做的。

  我们做上供下施的时候,连果报都不能求,更不能求回报。要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心态完全放在利他的层面上。我们这里讲的不要浪费钱财,是站在修持佛法的角度。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应该用钱财去帮助那些困难的人,不应该拿钱财去拉关系、走后门,做一些没有用的、搞世间的名闻利养这些琐事。

  做人也是,要恭敬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跟与自己地位相等的人和睦相处、搞好团结,帮助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这是一种做人的标准。

  “不于狡者起信心”。这里的信心就是信任。我经常强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特别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在社会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人都非常狡诈,为了利益彼此互相利用,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依止上师、善知识,都要进行仔细观察,何况还要说其它的?其实你们这些人,有时候很聪明,但是有时候很愚蠢。很多时候不观察,非常草率。我和大家讲得很清楚,说得很明白,该观察的时候还得观察,不该观察的时候不要观察。依止善知识的时侯你应该仔细地观察,不应该轻易地相信,轻易地接触,更不应该轻易地接受他的一些摄受,一些传法。通过观察以后再依止,然后,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与环境下,都不能再观察了。按世间的做法,交一般的朋友也应该这样。首先应该仔细观察,交上朋友以后,应该保持信任,江湖上也讲义气么。修行、学法的时候,更应该这样。那种非常狡猾、下劣的人,不能轻易信任,经常接触。

  我们也讲过不赞不谤一切人。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和他接触。你们吃穿住都不在一起,为什么要轻易地接触,经常地交往啊?你这样做,将来一定会受到伤害,会出问题,会造恶业,会后悔的。有必要吗?所以在没有意义,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去信任别人,不要去接触别人。

  尤其现在是末法时期,魔化现的上师、善知识、修行人特别多,就像我昨天讲的,外熟内不熟的人非常多。他们经常搞神通,给人治病,搞所谓的“摸顶解脱”。若是给你念几个咒语或者做一些法事就能治病,就不需要医院了。佛也不需要传药师佛的修法,也不用传这些消业、去病的方法了。若是给你摸顶就能解脱,那佛就不用传八万四千法门了。这种情况在内地有,在藏地也有。

  有些人遇不到正法,遇到了邪法;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遇到了邪师、魔师。现在到汉地弘法、化缘的人非常多。很多居士特别虔诚,特别信任他们,非常执着这些。但是如果不谨慎行事,将来要跟着这些邪师下地狱的。他们自己还没有觉察到,还认为很有前途,真的非常可怜。其实亲近善知识没有错,阿底峡尊者曾经有一百多个上师,观音菩萨也有很多善知识,善财童子也参拜了五十三位上师。很多佛菩萨、大德高僧都亲近过、依止过很多上师。

  我的意思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去接触、信任这些人,这样对大家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有的居士刚开始很虔诚,很热衷,觉得这个师父困难,帮助这个师父;觉得那个上师慈悲,接触那个上师。但最后都起烦恼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谨慎,仔细地观察,完全彻底地了解了以后,再去信任、接触、依止。不过真正做到确实难,非常难。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就按自己上师的要求做,听自己上师的话。让你接触你就接触,让你依止你就依止,这是最安全的。因为通过你自己的观察与智慧很难分辨。你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依教奉行,最后达至圆满啊!但好多人就是不听话,都是自以为是,真的没办法。刚开始说的很好,当着上师的面说的很好,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尤其在背后就不是这样了。

  你欺骗了上师三宝,实际上就是欺骗了你自己;你唬弄了上师三宝,实际上就是唬弄了你自己。你欺骗一次相当于永远欺骗,毁坏了自己的善根,牺牲了自己的慧命,断绝了自己的解脱之路。你这样做,只是自己的损失,上师什么损失也没有。

  真正具德的上师,是三界众生的福田,对他来说不会缺什么,不会有任何损失。你不跟随他,还有好多有缘的众生会跟随他。你不亲近他,还有好多信众会亲近他。若是他自己有威仪,有功德,有智慧,在哪都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困难。主要是你自己有损失,自己修行上有障碍,最后伤害了自己,让自己堕落,让自己不断轮回,出脱无期。

  末法时期,越往后修行越难!所以,一定要观察好,依止好,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要轻易接触别人,不要轻易跟随别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真的,好多人都没有定力,说东就往东跑,说西就往西跑,本来信心很足,本来状态很好,突然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然后就开始动摇了,信心也开始差了,状态也开始变了。

  我虽然没有什么功德,但是我不会相信这些道听途说,不会听这些流言蜚语。即使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说一些诽谤佛法的话,“因果是假的,轮回是不存在的,上师三宝的功德是没有的”,我也不会相信,也绝不动摇!我一定会想:因为他是佛祖,他不会说妄语,并且他有很多了义、不了义的善巧方便,有很多教化众生的手段。他跟我这样说,肯定有他的密意,我一定会这样去理解。我对上师的信心,对自己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我希望大家也一样,不要轻易动摇自己的决心,更不能动摇对上师三宝的信心!

  “于谁亦莫说密语”。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与秘密。如果不是为了在上师三宝面前发露忏悔自己的罪业,也不是为了调伏、教化一些众生,在没有这些特殊意义的情况下,该隐藏的要隐藏,该保密的要保密;否则对自己没有好处,对他人也没好处。尤其是在佛法里,在修行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要隐藏、要保密的。若是你不隐藏、不保密的话,得不到相应的功德和利益,得不到应得的成就和加持,所以这些非常重要。

  上师让你隐藏的,你一定要隐藏;上师让你保密的,你一定要保密。不能到处炫耀,不能到处宣说;否则,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互相之间都有一定的危害与伤害。这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修行的要诀,所以一定要牢记!

  第十三颂:

  不应观察有三种:不应观察美女身,

  不应观察友之事,不应观察己功德。

  若是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观察的有这三种。若是有特殊意义,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观察。有的时候肯定需要观察,有的经论里也要求观察。我们说过,佛法最少有九乘次第,一定要分清楚小乘、大乘。显宗、密宗,有共同的法义,也有不共同的法义。佛为什么讲了义和不了义的法义?是为了教化、救度不同根基的众生。佛都是应机说法,在不同根基的众生面前,讲不同意义的法要。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互不干涉,互不矛盾的。佛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为不同根基的众生而讲的。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话、真话,都是事实真理,所以我们都要了解、精通这个道理。

  我今天给大家讲,“这根柱子是长的,也是短的。”若是不仔细了解,看似很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我站的角度不一样。这根柱子跟大殿的柱子比是短的,但是跟那根柱子比就是长的。我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它是长的,站在那个角度可以说它是短的。都是事实真理,不矛盾,不冲突,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这样的。所以有的时候说需要观察美女,有的时候说不能观察美女;但是在这里说的是不能观察美女。对一般的人来说,是这样,作为修行人更应该是这样。

  观察美女,没有丝毫的好处和用处,只能让你堕落。在这里讲的美女,是从男性的角度讲的;女性也是,不能观察美男。作为修行人,尤其是作为出家人,更不能观察、接触异性。男性一般要远离美女,女性一般要远离美男。在家居士也是,如果经常观看,经常接触异性,不会有什么好处。只能生起一些贪心、邪念,甚至去做一些恶业,障碍修行,障碍解脱,影响自己的修行与成就。所以不能随便观察。贪心、淫行,这都是轮回的因!为什么一点点也不在乎呢?作为修行人,作为有善根、修善道的人,都不应该邪淫。我们是寻求解脱的人,应该把所有的淫行都断掉,更要断掉邪淫。

  邪淫有好多种:非处、非时间、非对象、非状况。一定要注意。虽然现在这个年代,环境开放了,但是我们作为修行人,没有开放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要谨慎。如果犯邪淫戒了,要统统忏悔,否则,将来一定要感受果报。如果我们连邪淫都没有断掉,连十善业都没有做到,将来要投生善趣,投生上三道非常困难!

  “不应观察友之事”。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应该观察亲朋好友的一些私事,尤其不应该观察这些善友、道友的一些私事。我们从世间的角度讲,观察他人的私事,这也是一种不信任。既然成为了朋友就应该信任,不应该再观察他的私事或者隐私。如果总是这样,这种人就是滑头,交朋友也肯定交不成。

  尤其是金刚道友、善友之间,不是特殊情况,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观察对方。这样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容易失去互相的信心与信任。如果这样,怎么互相帮助,怎样彼此协助啊?我们作为修行人,作为上师三宝的弟子,应该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进步,才能成就,才能使弘法利生的事业圆满无碍。这些非常重要!

  “不应观察己功德”。这个是说,在没有什么意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观察自己的功德、善根、福德等成就。你经常这样观察思维,很容易贡高我慢,很容易灰心退步。傲慢本身会让你看不到别人的功德,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你永远都不会进步,只会退步;这样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与成就,最后一定会灰心,会舍弃佛法。所以,如果想观察,就观察自己的缺点,观察自己的不足。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改掉自己的毛病,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改变自己,才能纠正自己,才能进步,最后才能成就!这都很重要。

  今天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